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12762发布日期:2020-06-30 20:3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马蹄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蹄,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目前马蹄在种植前的育苗过程中,基肥的营养不够,浸没杀菌的处理不够,这样都使得育苗产生的种苗的健康程度较差,使得在种苗移栽后存活率不高,这样就导致了马蹄的产量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光照充足,表土疏松,底土较坚实,水源充足,灌溉方便的田地作为育苗地,使用钉耙对育苗地耕耙3-4次,疏松土壤至耕作层20cm-25cm;使田土成糊状,最后一次耕耙时,向育苗地施入适量的基肥,将其和土壤混合均匀,保持土壤肥力;

s2:在留种的马蹄球茎中选取健康的马蹄球茎,并使得健康的马蹄球茎浸没在消毒灭菌药剂溶液内,然后将马蹄球茎捞出,选取顶芽侧芽健全,无烂伤的球茎晾干;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马蹄球茎种植到步骤s1得到的育苗地中,将球茎按入泥中1-2cm,两马蹄间距为4-5cm,然后晒4-6小时,并使用稻草覆盖,定期浇水,经20天左右萌芽后,慢慢的掀开稻草能够让幼苗去适应高温的强光环境;

s4:育苗期间选取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种植前保持种植地泥块松软,四面平整,施入肥料,并充分混入土壤中,灌入适量的水,并通过耙具将土壤耙匀耙平后待用;

s5:出苗45到70天左右或者芽长10cm左右即可移栽,剔除掉不健康的种苗,选取其中健康的、长势良好的,并剪去上半段枝叶,获得马蹄秧苗,并种植到大田中,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每株和每行的距离,一定要控制在30×60cm,保持施肥、水质清洁,发生软腐病的病叶及时摘除,并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药。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留种的马蹄球茎为生长整齐一致,无倒伏,无病虫害,产量高的球茎;健康的马蹄球茎为球茎较大,种形高墩,顶芽侧芽健全,无病虫害,无烂伤的球茎;浸种前还需将球茎尖端摘去0.5cm左右,有利于球茎吸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消毒灭菌药剂溶液分为三组,第一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为食盐水;第二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和clo2缓释剂和混合物;第三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为25%多菌灵500倍液;健康的马蹄球茎在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中浸泡时间分别为2-3min、10-25min和8-12小时,且将马蹄球茎从每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中捞出后,均需使用灭菌水冲洗干净。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基肥包括过磷酸钙50-80kg/亩、氯化钾50-70kg/亩、堆沤发酵过的有机肥32-35kg/亩、磷酸二氢钾2-3公斤以及70%多菌灵500倍溶液与40%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按1∶1比例混合的溶液70-85kg/亩。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肥料包括尿素10-25kg/亩,钙镁磷肥25-46kg/亩,硫酸钾7-15kg/亩,腐植酸10-26kg/亩,腐熟牛栏粪28-32kg/亩,草木灰20-24kg/亩。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马蹄秧苗种植前需将根部放入体积浓度为0.05-0.1%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40-60min;接着,将所述马蹄秧苗的根部放入体积浓度为0.01-0.02%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4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本发明育苗前对球茎进行的杀菌浸没处理,提高了球茎的存活率,通过对球茎的提前育苗,提高了种植后的存活率;

对种苗进行分选,可以剔除掉不健康的种苗,且种植地内施入肥料,可提供种苗生产所需的营养物质,使得大部分种苗种植后可以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蹄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光照充足,表土疏松,底土较坚实,水源充足,灌溉方便的田地作为育苗地,使用钉耙对育苗地耕耙4次,疏松土壤至耕作层20cm;使田土成糊状,最后一次耕耙时,向育苗地施入适量的基肥,将其和土壤混合均匀,保持土壤肥力;

s2:在留种的马蹄球茎中选取健康的马蹄球茎,并使得健康的马蹄球茎浸没在消毒灭菌药剂溶液内,然后将马蹄球茎捞出,选取顶芽侧芽健全,无烂伤的球茎晾干;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马蹄球茎种植到步骤s1得到的育苗地中,将球茎按入泥中2cm,两马蹄间距为5cm,然后晒4小时,并使用稻草覆盖,定期浇水,经20天左右萌芽后,慢慢的掀开稻草能够让幼苗去适应高温的强光环境;

s4:育苗期间选取泥层浅、肥沃、松软的沙壤土质田及黄壤土质田作为种植地,种植前保持种植地泥块松软,四面平整,施入肥料,并充分混入土壤中,灌入适量的水,并通过耙具将土壤耙匀耙平后待用;

s5:出苗60天左右或者芽长10cm左右即可移栽,剔除掉不健康的种苗,选取其中健康的、长势良好的,并剪去上半段枝叶,获得马蹄秧苗,并种植到大田中,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每株和每行的距离,一定要控制在30×60cm,保持施肥、水质清洁,发生软腐病的病叶及时摘除,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药。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留种的马蹄球茎为生长整齐一致,无倒伏,无病虫害,产量高的球茎;健康的马蹄球茎为球茎较大,种形高墩,顶芽侧芽健全,无病虫害,无烂伤的球茎;浸种前还需将球茎尖端摘去0.5cm左右,有利于球茎吸水。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消毒灭菌药剂溶液分为三组,第一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为食盐水;第二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和clo2缓释剂和混合物;第三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为25%多菌灵500倍液;健康的马蹄球茎在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中浸泡时间分别为3min、10min和10小时,且将马蹄球茎从每组消毒灭菌药剂溶液中捞出后,均需使用灭菌水冲洗干净。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基肥包括过磷酸钙50kg/亩、氯化钾50kg/亩、堆沤发酵过的有机肥32kg/亩、磷酸二氢钾3公斤以及70%多菌灵500倍溶液与40%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按1∶1比例混合的溶液75kg/亩。

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的肥料包括尿素25kg/亩,钙镁磷肥25kg/亩,硫酸钾11kg/亩,腐植酸10kg/亩,腐熟牛栏粪28kg/亩,草木灰20kg/亩。

具体的,所述步骤s5中马蹄秧苗种植前需将根部放入体积浓度为0.1%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40min;接着,将所述马蹄秧苗的根部放入体积浓度为0.01%的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小时。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育苗前对球茎进行的杀菌浸没处理,提高了球茎的存活率,通过对球茎的提前育苗,提高了种植后的存活率;

对种苗进行分选,可以剔除掉不健康的种苗,且种植地内施入肥料,可提供种苗生产所需的营养物质,使得大部分种苗种植后可以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