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7878发布日期:2020-09-11 20:4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驱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善,鸟类数量的增长,鸟类在电力杆塔上筑巢变得越来越频繁。由此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由于鸟类筑巢引起的线路故障仅次于雷击和外力破坏,占据线路故障跳闸总数的第三位。这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了严峻挑战,因此研发一款具有较好驱鸟效果的产品已是迫在眉睫。

目前驱鸟方式一般有超声波、声音、灯光这三种原理来驱赶,并且现有的驱鸟器只有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因而驱鸟器的功能单一,害怕驱鸟器的鸟类种类受限,并且鸟类易适应驱鸟器的单一驱鸟环境,驱鸟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该驱鸟器集声、光、动态、形等多种驱鸟方式于一体,具有较好的驱鸟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所述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包括安装在电力杆塔上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的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顶部连接有圆柱罩,所述圆柱罩的顶部安装有爆闪灯,所述圆柱罩的周侧粘贴有镭射彩纸,所述圆柱罩上还固定有驱鸟模型;

所述底座具有上下两层,底座的上层安装有扬声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下层安装有太阳能电源和微处理器,所述电机、爆闪灯、扬声器和红外传感器均电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太阳能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罩的开口朝向底座,且开口口沿延伸至邻近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小型偏心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驱鸟模型为仿真蛇,且仿真蛇缠绕在所述圆柱罩外周。

作为优选,所述仿真蛇至少尾部和头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圆柱罩至少上部和下部设有螺纹柱,所述仿真蛇通过紧固件将头部和尾部分别固定在圆柱罩的上部螺纹柱和下部螺纹柱。

作为优选,所述仿真蛇为仿真眼镜蛇。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表面还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电连接微处理器。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太阳能管理充电升压电路、保护电路和锂电池,所述太阳能管理充电升压电路和锂电池均连接至微处理器。

作为优选,所述爆闪灯为高亮红、紫光源led灯。

作为优选,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扬声器随机播放多种鸟类害怕的声音。

本申请提供的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采用鸟类天性害怕的驱鸟模型,并且配合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圆柱罩,形成驱鸟模型动态驱鸟的功效;并且在转动的圆柱罩外侧粘贴镭射彩纸,使圆柱罩形成镭射机身,旋转的镭射机身反射光线,从而驱赶鸟类;同时该驱鸟器安装有爆闪灯和扬声器,利用光、声方式驱赶鸟类;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鸟类后,微处理器控制电机、扬声器和爆闪灯同时工作,实现集声、光、动态、形等多种驱方式于一体,达到较好的驱鸟效果,同时节省用电以及降低设备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的一种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的一种实物示意图。

图示中:1、圆柱罩;2、红外传感器;3、底座的上层;4、太阳能板;5、底座的下层;6、连接件;7、扬声器;8、螺纹柱;9、爆闪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固定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解决目前驱鸟器驱鸟方式单一,容易被鸟类适应,驱鸟效果差的问题。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力杆塔多功能驱鸟器,包括安装在电力杆塔上的底座,该底座具有上下两层,底座的上层3安装有扬声器7和红外传感器2,底座的下层5安装有太阳能电源和微处理器。

并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输出轴竖直朝上的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顶部连接有圆柱罩1,圆柱罩1的顶部安装有爆闪灯9,圆柱罩1的周侧粘贴有镭射彩纸,圆柱罩1上还固定有驱鸟模型。

其中电机、爆闪灯9、扬声器7和红外传感器2均电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太阳能电源。

该驱鸟器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通过红外传感器2检测电力杆塔附近是否有鸟类靠近,无鸟类靠近时,电机、爆闪灯9、扬声器7均处于待机状态;当有鸟类靠近时,红外传感器2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电机、爆闪灯9、扬声器7工作,通过爆闪灯9发出鸟类害怕的爆闪光源,利用光驱赶鸟类;通过扬声器7发出鸟类害怕的声音,利用声驱赶鸟类;通过旋转的镭射彩纸反射光线至鸟类的眼睛,使鸟类不敢靠近;通过旋转的驱鸟模型,使鸟类受到惊吓而不敢靠近,利用动态和形驱赶鸟类,直至红外传感器2检测鸟类离去后恢复至待机状态。

本实施例的驱鸟器不仅集合多种驱鸟方式于一体,达到较好的驱鸟效果,而且仅在鸟类靠近时进行驱赶,既不影响鸟类在电力杆塔周围环境中正常生存,又可以节省用电,并将降低设备工作损耗。

进一步为了实现绿色用电,本实施例的驱鸟器采用天然的太阳能电源,解决了驱鸟器供电麻烦的问题,且对环境无污染。

并且为了提高驱鸟器四周鸟类检测准确性,红外传感器2设有多个,多个红外传感器2环布在底座的上层3。

在一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4、太阳能管理充电升压电路、保护电路和锂电池,太阳能管理充电升压电路和锂电池均连接至微处理器。其中太阳能板4倾斜安装在底座的下层5表面,并且太阳能板设有多块,多块太阳能板环布在底座的下层5的四周。

为了考虑综合成本的同时提高太阳能板4的利用率,在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4块太阳能板4安装在底座的下层5的4个不同侧面上,每块太阳能板4与水平面呈倾斜安装,且每相邻两块太阳能板所在面之间相互垂直。

在太阳能板能够工作的情况下,微处理器通过太阳能管理充电升压电路供电,在太阳能板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如阴雨天或夜晚),微处理器通过锂电池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能管理充电升压电路和保护电路均为太阳能电源中的常规电路,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为了保证镭射机身的面积,以及便于驱鸟模型的安装,在一实施例中,圆柱罩1的开口朝向底座,且开口口沿延伸至邻近底座。圆柱罩1与底座之间无固定连接结构,以便于圆柱罩1跟随电机转动。

一般情况下驱鸟器的体积不会很大,因此电机通常采用小型电机,容易理解的是,若驱鸟器为大型驱鸟器时,电机也可更换为大型电机。由于圆柱罩是一个对称形状,虽然驱鸟模型具有一定特殊形状,但是按照固定中心旋转会相对降低动态效果,因此在一实施例中,电机为小型偏心电机,以提升驱鸟效果。

目前使用的驱鸟模型多为鹰类模型,但研究发现害怕蛇的特征普通存在于多种鸟类当中。在一实施例中,利用鸟类天性害怕蛇的特征,驱鸟模型为仿真蛇,且仿真蛇缠绕在圆柱罩外周。

当圆柱罩1旋转时,仿真蛇跟随圆柱罩1旋转,营造出一种活蛇的体验,从而显著提高驱鸟效果,并且优选采用颜色鲜艳的仿真眼镜蛇,从视觉上达到更好的驱鸟效果。

在仿真蛇安装时,设置仿真蛇至少尾部和头部设有安装孔,并且圆柱罩至少上部和下部设有螺纹柱8,仿真蛇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将头部和尾部分别固定在圆柱罩的上部螺纹柱和下部螺纹柱。

这里的尾部应理解为蛇身上靠近尾巴的一段,头部应理解为蛇身上靠近头的一段。

利用鸟类对声音敏感的特性,本申请的驱鸟器安装了扬声器,并且微控制器内存储了多种(例如十种)鸟类害怕的声音,在检测到鸟类靠近电力杆塔时,微处理器控制扬声器随机播放多种鸟类害怕的声音。并且为了保证声音的驱鸟效果,扬声器设有多个,多个扬声器环布在底座的上层3。

利用鸟类对光的敏感性,本申请的驱鸟器安装有爆闪灯,进一步根据鸟类特别害怕红、蓝、紫光的特征,在一实施例中,设置爆闪灯为高亮红、紫光源led灯。在鸟类靠近电力杆塔时发出高亮红、高亮紫交替爆闪的灯光,使鸟类不敢靠近,从而提升驱鸟效果。

一般情况下,鸟类晚上活动较少,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驱鸟器在底座表面还安装有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电连接微处理器。当光敏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照小于阈值时,不论红外传感器是否被触发,微控制器控制电机、爆闪灯9、扬声器7处于待机状态,以降低设备功耗。

为了提高申请驱鸟器的安装,在该驱鸟器的底部通过l形的连接件6与电力杆塔进行固定,且该l形的连接件具有磁力,与电力杆塔之间磁力吸合。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驱鸟器的一种实物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申请驱鸟器的仿真蛇的仿真度高,并且镭射彩纸面积大,容易反射光线,爆闪灯安装在最高点,爆闪涉及范围广,驱鸟效果好。并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改变本申请驱鸟器整体结构高度或大小,改变仿真蛇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类等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