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苗木盆栽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9452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培苗木盆栽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培苗木盆栽花盆。



背景技术: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营养液中,营养液能替代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和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水培苗木通常栽种在特制的花盆中,相比传统花盆,水培苗木花盆没有底部的通气孔,且一般由透明的玻璃制成,以便于观察花盆内部营养液的液面高度。现有的水培苗木花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水培苗木的根系在营养液中无规律生长容易缠绕在一起形成团状,从而影响了部分根系对营养液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2)长时间栽培过程中花盆内侧壁容易生长细小颗粒状的藻类,对观察花盆内部营养液的液面高度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培苗木盆栽花盆,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水培苗木花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水培苗木的根系在营养液中无规律生长容易缠绕在一起形成团状,从而影响了部分根系对营养液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2)长时间栽培过程中花盆内侧壁容易生长细小颗粒状的藻类,对观察花盆内部营养液的液面高度造成干扰。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培苗木盆栽花盆,包括水平的底座,底座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圆筒状的玻璃筒,玻璃筒的顶面开口且顶面边缘处形成水平的环形。玻璃筒顶面水平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板,环形板内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承托盘,承托盘底板为水平状态,承托盘底板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圆形槽。承托盘底板上围绕圆形槽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环形板外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直板,竖直板上水平滑动配合有门型架,门型架的内端竖直转动安装有与玻璃筒外侧壁滚动配合的滚轮。门型架与竖直板之间安装有水平的支撑弹簧。推动环形板转动过程中,滚轮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压在玻璃筒外侧壁上滚动,从而确保环形板和承托盘的水平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进而避免了苗木以及苗木根系发生水平偏移。

环形板上均匀安装有四个清理机构,玻璃筒底板的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安装柱,玻璃筒底板的上表面水平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且套设在安装柱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柱同轴的安装筒。安装柱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四个斜槽,安装筒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竖直方向的滑槽。滑槽内竖直滑动配合有水平的安装杆,安装杆的内端与斜槽滑动配合。安装杆的外端设置有梳理机构。环形板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板、安装筒、安装杆和梳理机构整体同步转动。安装杆转动过程中在斜槽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滑槽向下移动,并带动梳理机构对苗木根系进行自上而下梳理。环形板反向转动过程中,安装杆在斜槽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滑槽向上移动,并带动梳理机构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竖直筒、限位片、安装轴、刮条、提拉块、出水孔和插块。竖直筒竖直滑动安装在环形板上,竖直筒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与环形板上表面配合的限位片。竖直筒的内部形成容纳腔,竖直筒的侧壁与玻璃筒内侧壁滑动配合。竖直筒内部容纳腔内竖直滑动配合有安装轴,安装轴上竖直固定安装有与玻璃筒内侧壁配合的刮条,安装轴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片上方的提拉块。竖直筒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其内部容纳槽的竖直槽。竖直筒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安装过滤网的出水孔。竖直筒底面固定安装有插块,安装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插块相互配合的插孔。通过推动环形板转动带动清理机构、安装板、安装筒、承托盘以及承托盘上的苗木同步转动。清理机构转动过程中,通过刮条将附着在玻璃筒内侧壁上的藻类刮除,同时玻璃筒内的水进入竖直筒内,并从出水孔内流出;出水孔内的过滤网对刮除下来悬浮在水中的藻类进行收集。将环形板转动四分之一圈后,反向转动至原位,通过提拉块将清理机构整体从环形板上取下,并对清理机构上的藻类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清理机构重新插到环形板上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顶面开设有方槽,方槽内通过发条转动安装有绕线轴。绕线轴上缠绕有拉线且拉线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拉线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杆上。安装杆沿着滑槽自上而下运动过程中拉动拉线,并带动绕线轴转动,发条向绕线轴施加回转扭力,并通过拉线向安装杆施加拉力。安装筒反向转动过程中,安装杆在斜槽的导向作用和拉线的拉力共同作用下沿着滑槽自下而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围绕安装筒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挂接机构。挂接机构包括竖直杆、弧形条、第一挂接块、第二挂接块和卡槽,竖直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表面,竖直杆上自上而下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弧形条。弧形条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横截面为l字型的第一挂接块,弧形条上对应第一挂接块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l字型的第二挂接块。第一挂接块和第二挂接块之间形成带有开口的卡槽。被梳理机构理直后的根系向外隆起,并进入到第一挂接块和第二挂接块之间的卡槽内,从而形成张开的形状,减少各条根系之间的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盘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螺纹套,承托盘的内侧壁上位于螺纹套上方固定安装有与螺纹套平行的导向筒。螺纹套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导向筒内滑动配合有导向杆。螺纹杆端部转动安装有水平的弧形板,导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上。通过转动螺纹杆推动弧形板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沿着导向筒水平移动。通过弧形板对处在承托盘底板上方的苗木进行水平支撑,确保苗木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根系发生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梳理机构包括安装架、转轴、安装环、梳理环、梳理块和复位弹簧。安装架转动安装在安装杆的外端,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沿其轴向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安装环,安装环上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梳理环。梳理环的两侧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梳理块。相邻两个安装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安装杆沿着滑槽自上而下运动过程中,梳理环与苗木根系产生摩擦,并通过梳理块将弯曲的根系理直。理直后的根系被梳理环向外顶起,并进入到第一挂接块和第二挂接块之间的卡槽内,从而形成张开的形状,减少各条根系之间的接触。当梳理环接触到直径较粗且形状较为弯曲的根系时,梳理环会沿着根系带动安装环产生水平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从而避免与根系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力对根系造成损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梳理环的截面为圆形,梳理块的端面为球形,以避免梳理环和梳理块表面的棱角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水培苗木盆栽花盆解决了现有的水培苗木花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以下问题:水培苗木的根系在营养液中无规律生长容易缠绕在一起形成团状,从而影响了部分根系对营养液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长时间栽培过程中花盆内侧壁容易生长细小颗粒状的藻类,对观察花盆内部营养液的液面高度造成干扰。

(2)本发明的水培苗木盆栽花盆通过梳理机构对玻璃筒内苗木的根系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并将梳理开来的根系挂接到挂接机构上,使得苗木根系处于张开状态,避免了苗木根系缠绕在一起形成团状,从而确保了所有根系都能充分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养分。

(3)本发明的水培苗木盆栽花盆通过清理机构对玻璃筒内侧壁上附着的藻类进行刮除,刮除后能将清理机构单独取下对附着在清理机构上的藻类进行清理,避免了藻类对观察花盆内部营养液的液面高度造成干扰。本发明在通过清理机构清理藻类的同时,带动梳理机构同步对玻璃筒内苗木的根系进行梳理,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培苗木盆栽花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培苗木盆栽花盆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培苗木盆栽花盆挂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培苗木盆栽花盆清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培苗木盆栽花盆梳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玻璃筒、3-环形板、4-承托盘、5-圆形槽、6-通气孔、7-竖直板、8-门型架、9-滚轮、10-支撑弹簧、11-清理机构、111-竖直筒、112-限位片、113-安装轴、114-刮条、115-提拉块、116-出水孔、117-插块、12-安装柱、13-安装板、14-安装筒、15-斜槽、16-滑槽、17-安装杆、18-梳理机构、181-安装架、182-转轴、183-安装环、184-梳理环、185-梳理块、186-复位弹簧、19-插孔、20-方槽、21-绕线轴、22-拉线、23-挂接机构、231-竖直杆、232-弧形条、233-第一挂接块、234-第二挂接块、235-卡槽、24-螺纹套、25-导向筒、26-螺纹杆、27-导向杆、28-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培苗木盆栽花盆,包括水平的底座1,底座1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圆筒状的玻璃筒2,玻璃筒2的顶面开口且顶面边缘处形成水平的环形。玻璃筒2顶面水平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板3,环形板3内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承托盘4,承托盘4底板为水平状态,承托盘4底板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圆形槽5。承托盘4底板上围绕圆形槽5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6。环形板3外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直板7,竖直板7上水平滑动配合有门型架8,门型架8的内端竖直转动安装有与玻璃筒2外侧壁滚动配合的滚轮9。门型架8与竖直板7之间安装有水平的支撑弹簧10。推动环形板3转动过程中,滚轮9在支撑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抵压在玻璃筒2外侧壁上滚动,从而确保环形板3和承托盘4的水平位置不会发生偏移,进而避免了苗木以及苗木根系发生水平偏移。

环形板3上均匀安装有四个清理机构11,玻璃筒2底板的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安装柱12,玻璃筒2底板的上表面水平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且套设在安装柱12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表面竖直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柱12同轴的安装筒14。安装柱12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四个斜槽15,安装筒14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竖直方向的滑槽16。滑槽16内竖直滑动配合有水平的安装杆17,安装杆17的内端与斜槽15滑动配合。安装杆17的外端设置有梳理机构18。环形板3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板13、安装筒14、安装杆17和梳理机构18整体同步转动。安装杆17转动过程中在斜槽15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滑槽16向下移动,并带动梳理机构18对苗木根系进行自上而下梳理。环形板3反向转动过程中,安装杆17在斜槽15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滑槽16向上移动,并带动梳理机构18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滑槽16顶面开设有方槽20,方槽20内通过发条转动安装有绕线轴21。绕线轴21上缠绕有拉线22且拉线22一端固定在绕线轴21上。拉线22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杆17上。安装杆17沿着滑槽16自上而下运动过程中拉动拉线22,并带动绕线轴21转动,发条向绕线轴21施加回转扭力,并通过拉线22向安装杆17施加拉力。安装筒14反向转动过程中,安装杆17在斜槽15的导向作用和拉线22的拉力共同作用下沿着滑槽16自下而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清理机构11包括竖直筒111、限位片112、安装轴113、刮条114、提拉块115、出水孔116和插块117。竖直筒111竖直滑动安装在环形板3上,竖直筒111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与环形板3上表面配合的限位片112。竖直筒111的内部形成容纳腔,竖直筒111的侧壁与玻璃筒2内侧壁滑动配合。竖直筒111内部容纳腔内竖直滑动配合有安装轴113,安装轴113上竖直固定安装有与玻璃筒2内侧壁配合的刮条114,安装轴113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片112上方的提拉块115。竖直筒111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其内部容纳槽的竖直槽。竖直筒111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安装过滤网的出水孔116。竖直筒111底面固定安装有插块117,安装板13上表面开设有与插块117相互配合的插孔19。通过推动环形板3转动带动清理机构11、安装板13、安装筒14、承托盘4以及承托盘4上的苗木同步转动。清理机构11转动过程中,通过刮条114将附着在玻璃筒2内侧壁上的藻类刮除,同时玻璃筒2内的水进入竖直筒111内,并从出水孔116内流出;出水孔116内的过滤网对刮除下来悬浮在水中的藻类进行收集。将环形板3转动四分之一圈后,反向转动至原位,通过提拉块115将清理机构11整体从环形板3上取下,并对清理机构11上的藻类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清理机构11重新插到环形板3上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3上表面围绕安装筒14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挂接机构23。挂接机构23包括竖直杆231、弧形条232、第一挂接块233、第二挂接块234和卡槽235,竖直杆23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3上表面,竖直杆231上自上而下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弧形条232。弧形条23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横截面为l字型的第一挂接块233,弧形条232上对应第一挂接块23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l字型的第二挂接块234。第一挂接块233和第二挂接块234之间形成带有开口的卡槽235。被梳理机构18理直后的根系向外隆起,并进入到第一挂接块233和第二挂接块234之间的卡槽235内,从而形成张开的形状,减少各条根系之间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承托盘4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的螺纹套24,承托盘4的内侧壁上位于螺纹套24上方固定安装有与螺纹套24平行的导向筒25。螺纹套24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26,导向筒25内滑动配合有导向杆27。螺纹杆26端部转动安装有水平的弧形板28,导向杆27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弧形板28上。通过转动螺纹杆26推动弧形板28在导向杆27的限位作用下沿着导向筒25水平移动。通过弧形板28对处在承托盘4底板上方的苗木进行水平支撑,确保苗木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根系发生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梳理机构18包括安装架181、转轴182、安装环183、梳理环184、梳理块185和复位弹簧186。安装架181转动安装在安装杆17的外端,安装架181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82。转轴182上沿其轴向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个安装环183,安装环183上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梳理环184。梳理环184的截面为圆形,梳理块185的端面为球形,以避免梳理环184和梳理块185表面的棱角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梳理环184的两侧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梳理块185。相邻两个安装环18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86。安装杆17沿着滑槽16自上而下运动过程中,梳理环184与苗木根系产生摩擦,并通过梳理块185将弯曲的根系理直。理直后的根系被梳理环184向外顶起,并进入到第一挂接块233和第二挂接块234之间的卡槽235内,从而形成张开的形状,减少各条根系之间的接触。当梳理环184接触到直径较粗且形状较为弯曲的根系时,梳理环184会沿着根系带动安装环183产生水平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86,从而避免与根系之间产生较大挤压力对根系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水培苗木盆栽花盆对苗木根系进行梳理以及对玻璃筒2内侧壁进行清理的过程如下:通过推动环形板3转动带动清理机构11、安装板13、安装筒14、承托盘4以及承托盘4上的苗木同步转动。清理机构11转动过程中,通过刮条114将附着在玻璃筒2内侧壁上的藻类刮除,同时玻璃筒2内的水进入竖直筒111内,并从出水孔116内流出;出水孔116内的过滤网对刮除下来悬浮在水中的藻类进行收集。环形板3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板13、安装筒14、安装杆17和梳理机构18整体同步转动。安装杆17转动过程中在斜槽15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滑槽16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梳理环184与苗木根系产生摩擦,并通过梳理块185将弯曲的根系理直。理直后的根系被梳理环184向外顶起,并进入到第一挂接块233和第二挂接块234之间的卡槽235内,从而形成张开的形状,减少各条根系之间的接触。将环形板3转动四分之一圈后,反向转动至原位,通过提拉块115将清理机构11整体从环形板3上取下,并对清理机构11上的藻类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清理机构11重新插到环形板3上即可。环形板3反向转动过程中,安装杆17在斜槽15的导向作用下沿着滑槽16向上移动,并带动梳理机构18向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