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投放诱导装置及补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5896发布日期:2021-03-09 13: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投放诱导装置及补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老鼠不育剂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投放诱导装置及补料机构。


背景技术:

2.草地具有诸多生态学功能,坚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降低沙尘危害,调节气候,保护陆地系统生态多样性。草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自然资源,维持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内蒙古自治区拥有13.2亿亩草地,占全区面积的67%,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0%,是横跨“三北”地区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草地啮齿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组成的重要动物类群之一,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学功能。鼠类对草原适度的啃食和挖掘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有利作用。但是,当鼠类的密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形成鼠害。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暖等因素,加剧了草原鼠害的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草地鼠害年减损牧草干重达68亿kg。害鼠的挖掘活动加快草地退化、沙化,且我国220多种啮齿动物中,有78种可以传播疾病,易引起人畜共同感染。因此鼠害已严重威胁人类人身财产安全、草地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当预见到鼠害即将出现或是已经出现后,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会采用一系列办法对其进行控制,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及不育控制等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物理器械灭鼠。物理灭鼠不使用药物,主要是采用人工器具如鼠夹、笼具、地箭、陷讲、索套、粘鼠板等工具捕杀害鼠,该方法安全性较高,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不会造成伤害,且鼠类尸体容易清理,同时无化学残留。但物理防治在大规模野外灭鼠时实施困难,有一定局限性。
4.化学防治是指利用有毒化学药物灭鼠。由于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一直以来,在不同环境下都是控制鼠害的主要手段。对于慢性灭鼠剂来说,由于药物选择性差,易对鸟类等非靶动物造成伤害。且啮齿动物适应性强,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在长期的毒理环境中可产生抵抗性。其发达的肠道系统存在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往往能在啮齿动物摄入药物时大量繁殖,产生能够分解药物的酶,使药物结构发生变化失去活性,从而使啮齿动物对于药物的抵抗能力增加。因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鼠类易产生抗药性,而且有的药物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容易在动物组织中残留。例如传统化学灭鼠剂抗凝血杀鼠剂经常用于控制有害哺乳动物。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在生物组织中具有高度持久性,并且具有很高的生物蓄积和生物放大潜力。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测试了三种城市里常见的爬行动物,斑点拟眼镜蛇松果蜥和虎蛇在它们体内均检测出抗凝血灭鼠剂成分。传统灭鼠剂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自然环境的潜在威胁。
5.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捕杀和利用生物毒素等灭鼠。猛禽类、小型猫科和爬行动物是鼠类的常见天敌,因为天敌与鼠类之间的存在捕食关系,在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中均可以开展生物防治。害鼠数量较低时,天敌的捕食作用可抑制害鼠种群密度增长。但害鼠种群爆发时生物防治则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其种群数量。对鼠害的不育控制自knpling
从1959年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人们当时对不育控制的认识的不足,使不育控制研究处于停滞的状态。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不育控制再次活跃起来。在很多情况下,无需全灭杀所有害鼠,只需有效的控制它们的种群数量和密度,降低到危害阈值之下。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种群繁殖比增加死亡率更能有效的控制种群密度。不育个体自身不能生殖,还对正常个体形成竞争性繁殖干扰,减少了种群内参与有效繁殖的个体数,降低了种群的出生率。此外不育个体还继续占有巢域,消耗资源,保持社群紧张,能够抑制种群快速恢复。减弱了由于单纯灭杀引起的种群超补偿繁殖和周边种群入侵等问题,能较长期地控制动物数量,且对环境污染小,对动物不致死,易被公众和动物权益保护者接受,因此在鼠类数量控制上,不育控制被认为比传统的毒杀方法更有潜力。
6.现有一种不育剂nd-1(农大一号)在投喂时,容易其他动物误食,虽然该不育剂不会非哺乳动物造成较大伤害,但是不育剂掺杂饲料的量是有限的,会导致需要经常加料;在个别地区草场上会有牧民,牧民的羊群也容易误食,羊是哺乳动物,会造成较大伤害;并且由于下雨等天气,饲料容易潮湿;尤其要考虑到蛇这种动物,它是占据鼠窝生存的冷血动物,一般老鼠能到达的地方蛇也可以进去,所以也要防止蛇类进入占据为蛇窝或者误食;由于该不育剂需要避免阳光直射,还需要进行遮光处理;基于上述背景,本申请人要设计一种防潮,防雨淋,且蛇等捕鼠动物无法直接接触到不育剂的一种装置,该装置最好在投放时也不能过于繁琐,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7.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投放诱导装置及补料机构,该装置通过一种诱导通道结构可以将通道内的食物味道散发,引诱鼠类来食,并且诱导的食物其他较大型的生物,以及同样粗细的蛇类也无法进入误食,还能起到遮阳防雨淋的作用,使用方法简单,方便补料。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投放诱导装置,包括:主管,诱导管,放料仓,陷阱管道,放生地管,单向门板,网片,压板,第一弹簧,滑轨,滑块,连接杆,套筒,转板;所述主管为直通管道;所述主管的中部竖直向上设有放料仓,放料仓的底部与主管连通;所述放料仓的顶部设有对称的扇形缺口,缺口的两侧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槽的内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放料仓的顶部设有转板;所述转板上设有与放料槽顶部同样形状的扇形缺口,且缺口位置部对应;所述转板的底部设有凸起,且凸起对应弧形滑槽内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凸起的侧面接触;所述转板的中部通过轴将转板与放料仓顶部连接;所述主管的下方设有放生地管,放生地管与主管的中部连通使其整体呈工字型结构;所述主管的中部连通位置的两侧设有网片;所述网片的外侧主管下方还设有陷阱管道;陷阱管道将主管与放生地管连通;所述陷阱管道的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与陷阱管道的顶部一边铰接;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在套筒内;所述套筒倾斜设置在陷阱管道背部;所述网片与压板之间的主管管身侧壁设有诱导管;所述放生管道的靠近两端位置处设有单向门板。
9.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补料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打料筒,出料槽,导料板,连接板,顶盖,按压杆;所述打料筒是用来补料的装置;所述打料筒的底部设有与转板上同样
的扇形缺口,缺口内并对应的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呈扇形柱体状,且弧面部分设有凹槽;所述出料槽的两侧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底部设有尖锐状的导料结构;所述出料槽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板的中部竖直设有按压杆;所述打料筒的顶部设有顶盖,按压杆从顶盖穿出;所述顶盖的一边可掀开补料。
10.优选地,所述主管与诱导管的出口位置嵌套有保持稳定的固定块。
11.优选地,所述放生地管呈方形空心管。
12.优选地,所述网片使用焊接或插接在管道上固定的方式。
13.优选地,所述压板的表面光滑,设有玻璃层。
14.优选地,所述诱导管的出口位置与主管的进口位置一致,呈折弯状。
15.优选地,所述网片到诱导管的距离大于8cm以上。
16.优选地,单向门板的内侧设有防止门板向内开合的阻挡件。
17.本发明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1.该装置通过诱导管可以将无法从陷阱管道进入的蛇类,从诱导管道诱导它离开。
18.2.通过该装置可以将老鼠引诱并掉落到逃生管道内,将逃生管道内掺有不育剂的饲料让老鼠吃到,最后并从单向门离开。
19.3.该装置的放料仓设有转板闭合结构可以有效防雨淋。
20.4.该装置一般设在地下,避免了饲料收到阳光的直射。
21.5.通过该装置,可以使鼠类吃到掺有不育剂的饲料并且大概率的避免饲料被其捕食它的动物误吃;从而成功减缓了鼠类的繁殖速度,又不至于直接杀死。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投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投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投放装置位于地面上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压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单向门板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打料筒与配料仓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转板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打料筒按压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的打料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的导料板拆除内部弹簧结构示意图。
32.图中,主管1,诱导管2,放料仓3,陷阱管道4,放生地管5,单向门板6,网片7,压板8,第一弹簧9,第二弹簧10,滑轨11,滑块12,连接杆13,套筒14,转板15,打料筒16,出料槽17,导料板18,连接板19,顶盖20,按压杆21,阻挡件22,遮雨棚23。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更好的展示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4.如图1,2,4,5所示,一种用于鼠类纳米不育剂投放诱导装置及补料机构,包括:主管1,诱导管2,放料仓3,陷阱管道4,放生地管5,单行门板6,网片7,压板8,第一弹簧9,滑轨
11,滑块12,连接杆13,套筒14,转板15;主管1为直通管道;主管1的中部竖直向上设有放料仓3,放料仓3的底部与主管1连通;放料仓3的顶部设有对称的扇形缺口,缺口的两侧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槽的内侧设有第一弹簧9;放料仓3的顶部设有转板15;转板15上设有与放料槽顶部同样形状的扇形缺口,且缺口位置部对应;转板15的底部设有凸起,且凸起对应弧形滑槽内侧;弹簧的一端与凸起的侧面接触;转板15的中部通过轴将转板15与放料仓3顶部连接;主管1的下方设有放生地管5,放生地管5与主管1的中部连通使其整体呈工字型结构;放生地管5呈方形空心管,方便设置单行门板6,圆管状结构不利于设置单行门板6;主管1的中部连通位置的两侧设有网片7;网片7使用焊接或插接在管道上固定的方式;网片7的外侧主管1下方还设有陷阱管道4;陷阱管道4将主管1与放生地管5连通;陷阱管道4的宽度应大于成年鼠类的鼠身宽度。长度也大于鼠身的长度(不包括鼠尾);陷阱管道4的顶部设有压板8,压板8的表面光滑,设有玻璃层,当老鼠被主管1中部的饲料气味吸引后,鼠类从陷阱管道4经过时,会掉落压板8光滑最大程度的保证鼠类掉落的概率;压板8的一端与陷阱管道4的顶部一边铰接;压板8的底部设有滑轨11;滑轨11内侧设有滑块12;滑块12的底面与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3的另一端在套筒14内;套筒14倾斜设置在陷阱管道4背部;网片7与压板8之间的主管1管身侧壁设有诱导管2;网片7到诱导管2的距离大于8cm以上;该距离是考虑到蛇类的问题,蛇在前进时,头部会向上提起一定高度,通过摆动前进,所以蛇在经过陷阱管道4时,头部会先通过一直到网片7部分,蛇由于身体足够长,所以陷阱管道4的宽度蛇是不会掉落的,也不会压开压板8,因为蛇身体的其他部分在主体管道内受力;当网片7阻挡后,蛇会通过诱导管2道再原路返回;放生管道的靠近两端位置处设有单行门板6;单行门板6的内侧设有防止门板向内开合的阻挡件22;主管1与诱导管2的出口位置嵌套有保持稳定的固定块,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诱导管2的出口位置与主管1的进口位置一致,呈折弯状;主管1与诱导管2的端口处设有遮雨棚23;为了保证陷阱管道的正常使用,该宽度大于成年鼠类的鼠身宽度,长度也大于鼠身的长度(不包括鼠尾)。
35.如图6,7,8,9,10所示,为了方便对放料仓3进行补料,遂设计了一种配合放料仓3使用的一种打料结构;包括:第二弹簧10,打料筒16,出料槽17,导料板18,连接板19,顶盖20,按压杆21;放料仓3的上方配合的设有打料筒16;打料筒16是用来补料的装置;打料筒的底部设有与转板15上同样的扇形缺口,缺口内并对应的设有出料槽17,出料槽17的底部向外突出一部分;出料槽17呈扇形柱体状,且弧面部分设有凹槽;出料槽17的两侧设有导料板18;导料板18的底部设有尖锐状的导料结构;出料槽17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板19固定;连接板19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10;连接板19的中部竖直设有按压杆21;打料筒16的顶部设有顶盖20,按压杆21从顶盖20穿出;顶盖20的一边可掀开补料;上述中如未单独介绍其固定方式,皆使用业内技术人员通用技术手段焊接或螺纹紧固。
36.如图3,6所示,使用前先将打料筒16底部的凸起部分对准转板15上方的缺口;然后旋转,当出料槽17已经对准放料筒顶部的缺口时,下压按压杆21,使出料槽17开始出料;掺杂了不育剂的饲料通过放料仓3底部的出料口,料会首先进入到主管1,再从主管1与放生地管5的连接处进入,直到饲料将放生地管5的进料口堵满,然后形成一个锥形小圆堆,饲料最后一直将连接管堵满在主管1的下料位置以及网片7之间又形成一个锥形小圆堆;直至该下料管道全部堵满;主管1内的小圆堆饲料由于受到网片7的保护拦截,一般动物是吃不到的,但是可以散发饲料的味道,引诱鼠类过来;而放生地管5内的小圆堆饲料等鼠类从陷阱管道
4落入后,是鼠类可以直接吃到的,鼠类吃到后,就可以从单行门板6出去,放生地管5的外侧土壤老鼠可以自行打洞出去;该过程就算是完成了鼠类的不育剂喂食过程。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8月02日 19:35
    老鼠不孕挤对羊有害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