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09280发布日期:2021-05-28 14:0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韭黄芽苗菜或称“韭芽黄”、“黄韭芽”,是一种高端的芽苗韭黄。韭黄隔绝光照,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不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传统的韭黄种植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产出的韭黄品质差、产量低,如水分低、口感差,一年只可收获2-3次,连续生长3~5年后连根清除,效益不理想。在韭黄的种植时,农户为了减小种植成本及韭黄的提早上市,在非收割时节对大田不做任何处理,在收割时节延迟收割,造成韭黄营养价值的下降以及味道变差,在防治病虫害时,杀虫剂和杀菌剂的过量使用,极易出现残留的问题。目前韭黄的土壤栽培技术存在的缺陷则更多,主要包括:(1)大田平面式的栽种,土地利用率不高;(2)韭黄的生长极易受自然条件影响,造成对于产量及品质的不可预估;(3)韭黄的生长需要较大的肥力,土壤栽培中肥水管理容易因生产者差异出现产品品质不稳定情况;(4)在田间栽种时,为了避免病虫害不定期的侵袭,促进作物更好更快的生长,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容易出现农药残留;(5)土壤、地下水及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使得韭黄中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6)韭黄软化生产时,工序繁多,往往要通过育苗、定植、多次培土、遮光、采收、清理、清洗和晾干水等工序,人力成本极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使用农药或添加剂、韭黄芽苗菜品质差、产量低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种:按照种子要求选好种子,并在15℃-25℃条件下晾晒2h-3h,并通过风选或淘洗的方式除去病残、秕粒和杂质,备用;s2浸种:将除杂后的种子放入浸种容器,并向容器内倒入自来水将种子完全浸泡,静置后水位线高于种子5cm-10cm,浸泡20-24h,目测种子吸水饱满后,淘洗干净,备用;s3铺种:取滤纸平铺芽盒底部,滤纸面积需大于芽盒底部面积,四周达到芽盒高度1/3位置,将浸泡过的种子平铺在滤纸上,种子厚度低于2cm,将套上纱网袋的压板盖在种子上面;s4负重压实:在压板上面盖上粗沙袋,粗沙袋上方盖上芽盒盖,放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s5冲洗:培养期间,每天上午8:00和下午6:00各冲洗一次;s6生长和采收:8d-10d后,将负重沙袋取出;12d时,芽苗开始冲破种皮;14天时,韭黄平均高度达15cm,种皮全部脱落,接近生长量峰值,及时进行采收。优选的,所述s1中的种子要求为:(1)、休眠类韭菜型品种,选用冷藏6个月以上的种子;(2)、不休眠类型品种可选用新种子也可选用冷藏种子;种子质量要求韭菜种子生产按照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操作,种子农残检测符合绿色产品质量标准,韭菜种子饱满,剔除霉粒、破损粒和杂质,种子发芽率95%以上、净度99%以上。优选的,所述s3中的压板为通透的栅板,间隔0.5cm左右均匀地打上直径0.5cm左右的小孔,压板四周与芽盒四周密切接触,保证从压板上方向下冲水时,水能透过栅板流下且种子不能从压板四周溢出。优选的,所述s3中的芽盒为优质硬质塑料筐,下底网格沥水透气。优选的,所述s4中的培养采用高低温循环模式,不休眠类韭种低温17℃、高温23℃,休眠类韭种低温20℃、高温25℃;每昼夜循环一次高温持续14h,低温持续10h;培养全过程避光,每次冲洗时接受室内散射光照。优选的,所述s5中的冲洗具体为:冲洗时,在室内日光灯照射或室外非阳光直射的光照条件下,取下芽盒盖,取出沙袋,用手压住压板两端,流水进行冲洗1-2min,沥干流水,重新放上沙袋,盖上芽盒盖,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优选的,所述浸种和冲洗用水水质符合二级饮用水标准;每昼夜冲洗2次,间隔10-14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生产的韭黄芽苗菜没有任何合成添加剂,产品质量能够保证达到绿色食品质量要求;(2)、本发明所生产出的韭黄芽苗菜商品品质优良,外观金黄色,韭香浓郁,纤维含量低,风味鲜美,令人垂涎;(3)、本发明所生产韭黄芽苗菜品质好、产量高,比较效益高;(4)、本发明所生产的韭黄芽苗菜,为丰富人民生活提供一种新鲜高端蔬菜产品种类,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综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韭黄芽苗菜营养丰富,风味鲜美,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合成添加剂,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的要求;同时本发明所述的种植方法既可小批量生产,也可参照此条件进行规模化批量生产,可操作性强,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种:按照种子要求选好种子,并在15℃-25℃条件下晾晒2h-3h,并通过风选或淘洗的方式除去病残、秕粒和杂质,备用;s2浸种:将除杂后的种子放入浸种容器,并向容器内倒入自来水将种子完全浸泡,静置后水位线高于种子5cm-10cm,浸泡20-24h,目测种子吸水饱满后,淘洗干净,备用;s3铺种:取滤纸平铺芽盒底部,滤纸面积需大于芽盒底部面积,四周达到芽盒高度1/3位置,将浸泡过的种子平铺在滤纸上,种子厚度低于2cm,将套上纱网袋的压板盖在种子上面;s4负重压实:在压板上面盖上粗沙袋,粗沙袋上方盖上芽盒盖,放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s5冲洗:培养期间,每天上午8:00和下午6:00各冲洗一次。s6生长和采收:8d-10d后,将负重沙袋取出;12d时,芽苗开始冲破种皮;14天时,韭黄平均高度达15cm,种皮全部脱落,接近生长量峰值,及时进行采收。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种子要求为:(1)、休眠类韭菜型品种,选用冷藏6个月以上的种子;(2)、不休眠类型品种可选用新种子也可选用冷藏种子;种子质量要求韭菜种子生产按照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操作,种子农残检测符合绿色产品质量标准,韭菜种子饱满,剔除霉粒、破损粒和杂质,种子发芽率95%以上、净度99%以上。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压板为通透的栅板,间隔0.5cm左右均匀地打上直径0.5cm左右的小孔,压板四周与芽盒四周密切接触,保证从压板上方向下冲水时,水能透过栅板流下且种子不能从压板四周溢出。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芽盒为优质硬质塑料筐,下底网格沥水透气。进一步的,所述s4中的培养采用高低温循环模式,不休眠类韭种低温17℃、高温23℃,休眠类韭种低温20℃、高温25℃;每昼夜循环一次高温持续14h,低温持续10h;培养全过程避光,每次冲洗时接受室内散射光照。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冲洗具体为:冲洗时,在室内日光灯照射或室外非阳光直射的光照条件下,取下芽盒盖,取出沙袋,用手压住压板两端,流水进行冲洗1-2min,沥干流水,重新放上沙袋,盖上芽盒盖,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进一步的,所述浸种和冲洗用水水质符合二级饮用水标准;每昼夜冲洗2次,间隔10-14小时。本发明是一种韭黄芽苗菜的种植方法,既可按照本发明小批量生产,也可参照此条件进行规模化批量生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培养箱,也可建立专用的培养室,培养容器面积可大可小依据发芽种子量(约1克/5-6cm2),培养容器材质以陶器最优、细竹器和优质塑料筐亦可。浸种容器依据种子量多少,选择适宜盆、缸或池子作为浸种容器;规模生产可选用滤网代替滤纸重复利用,取一张不锈钢丝滤网或塑料滤网平铺培养容器底部,四周达到1/3位置以上。规模批量生产时需将自来水冲洗,改为自动淋洗装置等。实验数据分析对比一、试验器材和材料1、芽盒规格:芽盒为优质硬质塑料筐,长32cm,宽25cm,高度15-20cm,面积800cm2培养容器四壁密闭,下底网格淋水透气。2、培养设备设施条件:小规模生产选用恒温培养箱,大规模生产建立恒温培养室,培养箱(室)有良好换气功能,配有弱光工作灯,在观察、冲洗时便于操作即可。3、培养辅料:滤纸;粗沙袋2kg左右(取2kg粗沙装在细纱网中,封口);压板(0.03cm的钢化玻璃,长28cm,宽21cm。间隔0.5cm左右均匀地打上直径0.5cm左右的小孔);40目筛网袋(略大于压板);淘洗容器、筛子、笊篱、温度计等。4、种子要求:休眠类型品种选用冷藏6个月以上的种子,不休眠类型品种可选用新种子也可选用冷藏种子;种子质量要求韭菜种子生产按照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操作,种子农残检测符合绿色产品质量标准,韭菜种子饱满,清选除霉粒、破损粒和杂质,种子发芽率95%以上、净度99%以上;秤取种子重量150g。二、培养条件1、温度:采用高低温循环模式,不休眠类韭种低温17℃、高温23℃,休眠类韭种低温20℃、高温25℃;每昼夜循环一次高温持续14h,低温持续10h。2、光照:温箱培养全过程避光,每次冲洗时接受室内散射光照。3、水分:浸种和冲洗用水水质符合二级饮用水标准。每昼夜冲洗2次,间隔10-14h。4、气体:保持培养箱(室)内外空气清新,内外气体交流通畅,保证芽苗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三、培养流程1、选种:按照前述种子要求选好种子,并在15℃-25℃条件下晾晒2h-3h,有利于促进芽苗生长整齐。之后通过风选和淘洗除去病残、秕粒和糠、砂石、泥土等。2、浸种:将种子放入浸种容器,放入适量自来水将种子完全浸泡,静置后水位线高于种子5cm-10cm,浸泡20-24h,视种子饱满度而定。浸种后淘洗干净备用。3、铺种:取一张稍大于芽盒面积的滤纸平铺培养容器底部,四周达到容器高度1/3位置,将浸泡过的种子平铺在滤纸上,约2cm厚。将套上纱网袋的压板盖在种子上面,压板与培养容器四周较密切接触,保证从上面冲水时种子不能从上面溢出。4、负重压实:在压板上面盖上粗沙袋,盖上芽盒盖子,放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5、培养:按照前述培养温度条件,进行避光暗培养。6、冲洗:培养期间,每天上午8:00和下午6:00各冲洗一次。冲洗时,在室内日光灯照射或室外非阳光直射的光照条件下,取下盖子,取出沙袋,用手压住压板两端,流水进行冲洗1-2min,沥干流水,重新放上沙袋,盖上芽盒盖,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7、生长和采收:8d-10d后,将负重沙袋取出;12天时,芽苗开始冲破种皮,此时高度约13cm;14天时,高度15cm左右,种皮全部脱落,接近生长量峰值,及时进行采收。四、成品保存按照每100g无淋水成品韭黄芽苗菜,用双层餐巾纸包裹,外用聚乙烯塑料密封,保存在0-4℃,一周内保持新鲜如初。五、数据分析1、不同对照组均使用150g种子进行浸种时,不同温度区间对成品韭黄芽苗菜重量的影响温度处理浸种后重量5天称重10天称重15天称重主要描述17—23℃350.7g445.3g717.6g1234.3g生长量偏低、品质上乘20—25℃386.7g576.0g1147.5g1844.8g产量高、色泽和口感都很好23-28410.3g470.6g717.0g852.1g生长量小、品质差20℃恒温360.0g463.0g828.0g809.0g产量、商品性和口感都不好2、不同对照组均使用150g种子进行浸种时,20—25℃下不同浸种时间对成品韭黄芽苗菜重量的影响浸种时间浸种后重量5天称重10天称重15天称重主要描述12301.2g496.1g1171.1g1393.7g产量偏低、品质上乘16小时282.6g523.0g1244.1g1620.3g品质和色泽都很好20小时403.0g643.0g1620.0g1910.0g同上、产量最高24小时425.0g670.0g1493.0g1864.0g品质和色泽都很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