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0349发布日期:2020-12-08 13:2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米;茎干上的刺,枝有短刺,当年生枝被短柔毛。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稀披针形,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叶背被柔毛,叶背干有红褐色斑纹。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被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花柱斜向背弯。果紫红色,散生微凸起的油点,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一般花椒育苗通常需采用以下步骤:采集种子-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苗期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间苗、定苗、追肥、除草、出圃、起苗后定植等操作。采用传统的育苗方法,育苗实在地块上进行的,花椒面育好后,起苗定植时,由于不清楚土层下幼苗根系范围,再加之根系牢固的扎根于土层中,故不容易起苗,同时也难以保护根系完整,起苗时经常会弄断根系,易造成根系感染,使幼苗生病,降低定植后幼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苗方便,起苗时不易弄断根系,能有效保护根系完整,避免根系感染,提升定植后幼苗存活率的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包括底箱以及安装在底箱顶部的架体;所述底箱四周封闭而顶部开口,在底箱侧面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架体包括底架板、主架板、侧架板、活动架;所述底架板安装在底箱顶部;所述主架板横向安装在底架板顶部中间,在主架板上横向的设有凹槽一;所述侧架板纵向固定在主架板一侧或两侧,在侧架板上纵向的设有凹槽二;在主架板侧面对应于每块侧架板上凹槽二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将凹槽一与凹槽二贯通的连通孔;位于主架板同一侧上侧架板的数目至少为两块;位于主架板同一侧上相邻两侧架板之间的槽体为顶部与外侧面开口的育苗槽;在育苗槽两侧的侧架板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育苗槽与凹槽二的渗透孔;在育苗槽底部的底架板上设有多个贯通育苗槽与底箱的透水孔一;所述活动架为可拆卸的设置在育苗槽内且顶部与两侧面开口的半开放箱体;活动架两侧面开口处正对侧架板并可从育苗槽外侧面开口处拉出或推入育苗槽;在活动架底部设有透水孔二。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槽底高于凹槽二槽底;凹槽二槽底高于活动架底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为便于拉出或推入活动架,在活动架外侧板的外部设有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底板上表面以及育苗槽底部区域所对应的底架板上表面都下凹呈凹面。以便于水汇聚与流出到底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孔为多排上下排列在侧架板侧壁中部的毛细孔,这样凹槽二内的水就可缓慢的渗透到育苗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孔孔径为0.5-3.5mm。优选方案为:所述渗透孔孔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起苗方便,起苗时不易弄断根系,能有效保护根系完整,避免根系感染,提升定植后幼苗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箱、2-排水管、3-底架板、4-主架板、5-凹槽一、6-侧架板、7-凹槽二、8-渗透孔、9-透水孔一、10-活动架、11-透水孔二、12-拉手、13-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椒种植用育苗装置,包括底箱1以及安装在底箱1顶部的架体;所述底箱1四周封闭而顶部开口,在底箱1侧面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水管2;所述架体包括底架板3、主架板4、侧架板6、活动架10;所述底架板3安装在底箱1顶部;所述主架板4横向安装在底架板3顶部中间,在主架板4上横向的设有凹槽一5;所述侧架板6纵向固定在主架板4一侧或两侧,在侧架板6上纵向的设有凹槽二7;在主架板4侧面对应于每块侧架板6上凹槽二7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将凹槽一5与凹槽二7贯通的连通孔13;位于主架板4同一侧上侧架板6的数目至少为两块(本实施例设定在主架板4两侧分别设置了五块侧架板6);位于主架板4同一侧上相邻两侧架板6之间的槽体为顶部与外侧面开口的育苗槽(育苗槽长10-15cm,宽10-15cm,深度10-15cm);在育苗槽两侧的侧架板6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育苗槽与凹槽二7的渗透孔8;在育苗槽底部的底架板3上设有多个贯通育苗槽与底箱1的透水孔一9;所述活动架10为可拆卸的设置在育苗槽内且顶部与两侧面开口的半开放箱体;活动架10两侧面开口处正对侧架板6并可从育苗槽外侧面开口处拉出或推入育苗槽;在活动架10底部设有透水孔二11。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5槽底高于凹槽二7槽底;凹槽二7槽底高于活动架10底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为便于拉出或推入活动架10,在活动架10外侧板的外部设有拉手12。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10底板上表面以及育苗槽底部区域所对应的底架板3上表面都下凹呈凹面。以便于水汇聚并流到底箱1内。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孔8为多排上下排列在侧架板6侧壁中部的毛细孔,这样凹槽二7内的水就可通过渗透孔8缓慢的渗透到育苗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孔8孔径为0.5-3.5mm。优选方案为:所述渗透孔8孔径为1.5mm。

花椒种子播种在地块上后,在花椒苗长到3-6cm时(也就是差不多需进行间苗、定苗时),将所有活动架10推入育苗槽内卡好,选择长势好,枝干粗壮的花椒苗,将其从地块起出,起苗时,沿幼苗周围5-10cm范围下刀(铲刀),下刀深度5-12cm;由于此时花椒苗根系较浅还不发达,根系横向扩张范围小(小于本实用新型育苗装置中育苗槽的横向面积),起苗很容易,不易弄伤花椒苗根系。

将起出的壮苗移栽到育苗槽内,并放在活动架10上,用土(起苗前花椒苗附近的土)填充空隙,每株花椒苗一个育苗槽及活动架10。每个育苗装置有多个育苗槽及活动架10,也就是可以移栽多株花椒苗。

移栽完成后,可将育苗装置移到室内或大棚内,以便管理,苗期管理过程中,需要浇水时,直接在凹槽一5内浇水,凹槽一5内的水由连通孔13流入到每个凹槽二7内,然后再从侧架板6侧壁的渗透孔8缓慢渗透到育苗槽内,供育苗槽内花椒苗吸收,该方式可有效减轻工作量,只需在凹槽一5内补一次水,就能自动缓慢且长时间持续性的为每个育苗槽内的花椒苗补水,同时渗透孔8还起到辅助花椒苗根部通气的作用,空气可由凹槽二7顶部进入,再通过渗透孔进入育苗槽内,以利于花椒苗根部呼吸。

在幼苗长到需要定植的高度后,用手拉住滑动架10外侧面上的拉手12,将活动架10完全拉出;然后,用手从活动架10的一侧向另一侧推动活动架10上幼苗的根部土块,就可将幼苗连同土块一起推出活动架10,最后将幼苗连同土块输送到定植地进行定植即可,整个过程幼苗根系都不易受到损伤,幼苗根系完整,故定植后,成活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