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0905发布日期:2020-12-25 08:0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的研究所或者驯养野生水生生物机构捕获野生鱼苗或者其它水生生物幼崽驯养繁殖再进行增殖放流,目的在于保护为保护渔业资源,在众多捕鱼工具中,鱼虾笼是较为简单的捕捉工具,一般放置在水域中,等待鱼虾自己钻入笼中,而传统的鱼虾笼是封闭的圆筒形或方筒形,四周有若干喇叭形进鱼孔,在内部放置鱼饵吸引鱼虾,储鱼部的开口通常打个结以封口,收获时解开倒出渔获。

但是,传统的鱼虾笼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设计,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捕获鱼虾用以食用,所以并不重点考虑捕获鱼虾的存活率,因此,如果传统的鱼虾网用来捕捉养殖用幼苗,多次的转移娇弱的幼苗,且捕获笼内捕获鱼苗密度过高也会影响,鱼苗的存活率,在养殖初期因野生鱼苗捕获时导致的受伤、感染等问题存活率不到5%,大大提高了驯养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改良传统鱼虾笼的结构,减少鱼苗多次转移,及时回收捕获笼,减少鱼苗在捕获期的伤害,大大提高鱼苗存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包括包覆网片的具有若干个喇叭状进鱼孔的网笼,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鱼箱笼,所述网笼末端的出鱼口通过储鱼箱笼侧壁设置的若干带有滑动开门的进鱼口与储鱼箱笼连通,且出鱼口部分伸入储鱼箱笼内;所述储鱼箱笼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发射与接收端正对进鱼口;所述储鱼箱笼还设置有用于接收红外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有与控制器连通的微型声纳、通讯装置和定时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储鱼箱笼的进鱼口与网笼的出鱼口可拆卸,实现网笼与储鱼箱笼的分离。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将储鱼箱笼直接提取至室内,减少多次转移带来的伤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器可远程控制设定阈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开门包括有插销。

通过上述方案,在回收时,推动所有滑动开门封住进鱼口,利用插销锁定滑动开门避免滑开,可直接将储鱼箱笼提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网笼和储鱼箱笼的支撑材料均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鱼孔下端面与河床表面紧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时器可受控制器控制开启,且必须由人工控制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包括有电池作为电源。

通过上述方案,实现通过控制器接收红外传感器检测的进入储鱼箱笼内鱼的数量,触发设定条件开启声纳对捕获笼内鱼的数量和装置状态进行矫正,达到预设数量或条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通讯装置,双重检测精准,推送信息给管理人员及时回收捕获笼,且采用储鱼箱笼与网笼分离式设置,减少多次转移造成捕获鱼损伤。

本方案有益效果:

1.采用储鱼箱笼与网笼的设置,减少多次转移造成捕获鱼的损伤。

2.通过红外检测以及声纳矫正和确定,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回收鱼笼。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转移、检测精准回收,避免了人为的损伤鱼、避免了笼内密度过高造成鱼类不适应死亡、避免捕获时间过久导致鱼类活性降低,且通过设定条件开启声纳,避免了长期处于声纳环境,对附近鱼类产生危害,影响捕获鱼驯化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详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网笼;2、进鱼孔;3、网片;4、储鱼箱笼;5、出鱼口;6、滑动开门;7、进鱼口;8、红外传感器;9、发射和接收端;10、控制器;11、微型声纳;12、通讯装置;13、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包括包覆网片3的具有若干个喇叭状进鱼孔2的网笼1,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鱼箱笼4,所述网笼1末端的出鱼口5通过储鱼箱笼4侧壁设置的若干带有滑动开门6的进鱼口7与储鱼箱笼4连通,且出鱼口5部分伸入储鱼箱笼4内;所述储鱼箱笼4侧壁外表面设置有红外传感器8,且所述红外传感器8发射与接收端9正对进鱼口7;所述储鱼箱笼4还设置有用于接收红外传感器8检测信号的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还包括有与控制器10连通的微型声纳11、通讯装置12和定时器1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储鱼箱笼4的进鱼口7与网笼1的出鱼口5可拆卸,实现网笼1与储鱼箱笼4的分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器10可远程控制设定阈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开门6包括有插销14。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网笼1和储鱼箱笼4的支撑材料均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鱼孔2下端面与河床表面紧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时器13可受控制器10控制开启,且必须由人工控制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包括有电池作为电源。

实施例1:一种带有检测器的捕获笼,下面结合图3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运行方法,包括:

a.预设:

将本实用新型装置按常规放鱼笼方式安置好后,通过控制器的通讯装置12设置的无线控制功能,设定捕获数量和定时器13时间,设定完成后,启动程序一;

b.程序一,工作原理:

b1.红外传感器8开启并记录当前发射和接收端9,目前检测到的现有阻挡物的分布大小和位置,并记忆到控制器中;

b2.预设完毕后,启动程序二;

c.程序二,工作原理:

c1.红外传感器8的发射和接收端9前出现新的阻挡物;

c2.阻挡物大小要超过网笼1与储鱼箱笼4网眼大小;

c3.阻挡物阻挡红外传感器8时间大于0.1s,红外传感器8的计时器开始计时;

c4.红外传感器8的发射和接收端9在步骤c1检测的新的阻挡物阻碍未达到10s且消失超过到0.5s,则控制器10累加计数,并控制红外传感器8的计时器复位进入下一个循环;

d.如红外传感器8的发射和接收端9前存在超过10s的阻挡物,或控制器10累加计数达到预设捕获数量,启动程序三,工作原理:

d1.控制器10开启微型声纳11计算笼内目前的捕获数量;

d2.关闭微型声纳,对比当前微型声纳11探测数量与控制器10内累加数量,得出当前笼内的具体数量;

d2.1.基于当前笼内的具体数量,修正控制器10通过红外传感器8计算的阻挡物总数量,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并启动程序一;

d2.2.基于当前笼内的具体数量,修正控制器10通过红外传感器8计算的阻挡物总数量,数量达到预设数量,启动程序四;

e.程序四,工作原理:

e1.开启通讯装置12,将笼内目前捕获数量及大小信息,推送到管理人员移动端,提醒收获;

f.在预设步骤成功后,在步骤c的控制器10开始累加计数达到1后,开启定时器倒计时,且此定时器10开启后,必须人工操作重置,定时器倒计时结束时,启动程序四。

优选的,所述程序一和程序三可由管理人员通过无线控制功能远程控制启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