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6669发布日期:2021-01-05 17:3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植物防涝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植物涝害是指在低洼、沼泽或洪水积聚的情况下,由于土壤积水或土壤过湿造成植物的伤害,受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壤渍水使根部氧气不足而障碍根的代谢;土壤厌气化引起养分有效化改变和导致co2、有机酸、硫化氢、亚铁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积累等,植物涝害严重影响植物生存,破坏植物生态景观。而一般植物涝害出现主要是由于低洼地带土壤水分吸收饱和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持续下雨或持续过量浇水等引起的。

在园林种植的处在低洼的植物,受到园林设计的影响,难以设置排水沟,在受到大雨涝害时,不易排出积水,长时间积水对植物根部进行浸泡。会造成植物死亡,严重者影响园林绿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植物受到大雨涝害时,不易排出积水,长时间积水对植物根部进行浸泡。会造成植物死亡,严重者影响园林绿化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其能有效实现对植物积水的及时排出,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包括植物根系,所述植物根系下方依次设置有上表土、腐土层、过滤层和沥水层,所述沥水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内设置有蓄水装置,位于两个植物根系之间的所述上表土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处设置有排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植物根系下方的排水管道上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设置有吸水绳,所述吸水绳向上延伸贯穿至植物根系处,并连接有散水绳。

优选地,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植物根系上方的上表土上的倾斜土层,所述倾斜土层底部处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竖直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贯穿至排水管道内。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道呈矩形设置,且所述排水管道上方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优选地,所述腐土层由秸秆、稻草混合发酵而成。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由细度模数为3.7-3.1,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1mm-0.5mm的砂石组成,其厚度大于3cm,所述沥水层由颗粒2.0mm-10.0mm石块组成,其厚度大于5c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依次在植物根系下方设置腐土层、过滤层和沥水层,在保证水流能快速处理积水的同时,有效对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体流失。

2、通过在植物根系上方设置倾斜土层,在两侧设置沟槽,在沟槽内设置收集管,能及时将植物根系处的积水进行快速排放到排水管道内,避免造成积水,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

3、通过在排水管道底部设置蓄水槽,对积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吸水绳在干旱时将积水输送到植物根系处,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中排水管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物根系、2上表土、3腐土层、4过滤层、5沥水层、6排水管道、7沟槽、8蓄水槽、9吸水绳、10散水绳、11倾斜土层、12过滤板、13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包括植物根系1,植物根系1下方依次设置有上表土2、腐土层3、进一步地,腐土层3由秸秆、稻草混合发酵而成,其在腐败后能持续提供给植物养分,并且其为蓬松状态,在进行汲水时,能更加快速的将上表土2的积水向下排放。

过滤层4和沥水层5,通过过滤层4来进行过滤上方的上表土2与腐土层3,避免在水流作用下,造成水土经排水管道6流失,通过设置石块组成的沥水层5避免过滤层4的砂石流失,进一步地,过滤层4由细度模数为3.7-3.1,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1mm-0.5mm的砂石组成,其厚度大于3cm,沥水层5由颗粒2.0mm-10.0mm石块组成,其厚度大于5cm。

沥水层5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6,排水管道6内设置有蓄水装置,进一步地,蓄水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植物根系1下方的排水管道6上的蓄水槽8,蓄水槽8内设置有吸水绳9,吸水绳9向上延伸贯穿至植物根系1处,并连接有散水绳10,散水绳10均匀排设在植物根系底部四周,其中吸水绳9与散水绳10均为不易腐败的吸水纤维制成。

位于两个植物根系1之间的上表土2上开设有沟槽7,沟槽7处设置有排水装置,进一步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植物根系1上方的上表土2上的倾斜土层11,倾斜土层11底部处设置有过滤板12,过滤板12呈环状设置在植物根系1四周,沟槽7内设置有竖直设置有收集管13,收集管13贯穿至排水管道6内,再进一步地,排水管道6呈矩形设置,且排水管道6上方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中在园林绿化进行设计种植时,在地基处挖设有沟槽,将排水管道6水平设置在沟槽内,将排水管道6较低端的开口连通城市低下排水管线上,在需要种植植物上方线铺设一层厚度大于5cm的由石块组成的沥水层5,再在其上方铺设由砂石组成的厚度为3cm的过滤层4,其通过过滤层4来进行过滤上方的上表土2与腐土层3,避免在水流作用下,造成水土经排水管道6流失;

再在过滤层4上方设置腐土层3,并将植物进行种植在上表土2内,通过设置倾斜土层11避免在大雨冲刷下造成植物根系裸露,影响植物生长,并通过设置过滤板12有效放置倾斜土层11的流失,通过收集管13将积累在植物根系上表土2上的积水经收集管13排入到排水管道6内,避免产生积水;

通过在排水管道6底部设置蓄水槽8在上表土持续蒸发干燥时,通过吸水绳9将蓄水槽8内的积水传输到植物根系附近,保证植物根系基本水源的供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包括植物根系(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根系(1)下方依次设置有上表土(2)、腐土层(3)、过滤层(4)和沥水层(5),所述沥水层(5)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6),所述排水管道(6)内设置有蓄水装置,位于两个植物根系(1)之间的所述上表土(2)上开设有沟槽(7),所述沟槽(7)处设置有排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植物根系(1)下方的排水管道(6)上的蓄水槽(8),所述蓄水槽(8)内设置有吸水绳(9),所述吸水绳(9)向上延伸贯穿至植物根系(1)处,并连接有散水绳(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植物根系(1)上方的上表土(2)上的倾斜土层(11),所述倾斜土层(11)底部处设置有过滤板(12),所述沟槽(7)内设置有竖直设置有收集管(13),所述收集管(13)贯穿至排水管道(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6)呈矩形设置,且所述排水管道(6)上方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4)由细度模数为3.7-3.1,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1mm-0.5mm的砂石组成,其厚度大于3cm,所述沥水层(5)由颗粒2.0mm-10.0mm石块组成,其厚度大于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园林植物涝害的植物栽植排水结构,包括植物根系,植物根系下方设置有上表土、腐土层、过滤层和沥水层,沥水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内设置有蓄水装置,位于两个植物根系之间的上表土上开设有沟槽,沟槽处设置有排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在植物根系下方设置腐土层、过滤层和沥水层,在保证水流能快速处理积水的同时,有效对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体流失,在植物根系上方设置倾斜土层,在两侧设置沟槽,在沟槽内设置收集管,能及时将植物根系处的积水进行快速排放到排水管道内,在排水管道底部设置蓄水槽,对积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吸水绳在干旱时将积水输送到植物根系处,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兰;孟翔龙;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雍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