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7674发布日期:2021-04-02 10:0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油菜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



背景技术:

油菜籽也称为芸苔子,是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的种子,油菜的角果较长,结荚多,粒本饱满。根据油菜的类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

油菜栽培遍及中国,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种植面积占中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中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油菜籽的收集工作通常是工人操作完成的,工人将油菜籽收割完成后,将其放置到空旷位置处,等待其晾晒至合适的时机,在人工手持相应的操作工具对晾晒好的油菜籽进行敲击工作,敲击完成后,将废料扫开,人工在将掉落的油菜籽进行收集工作,上述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浪费劳动力,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减轻工人劳动量且提高工作效率的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油菜籽的收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浪费劳动力,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减轻工人劳动量且提高工作效率的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包括有:底板,其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架;动力机构,其连接在底板顶部另一侧;传送机构,其连接在底板与支撑架之间;分离机构,其连接在传送机构上;推料机构,其连接在靠近传送机构一侧。

优选地,动力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块,其连接在底板顶部另一侧;伺服电机,其连接在第一支撑块上;第一转轴,其连接在伺服电机上。

优选地,传送机构包括有:外壳,其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支撑块,其连接在外壳一侧;第一皮带组,第二支撑块上转动式地连接有连杆,其连接在连杆与第一转轴之间;档板,其至少设置有一个,其均匀间隔地连接在第一皮带组上;限位板,其连接在第二支撑块上。

优选地,分离机构包括有:档块,其连接在外壳上;第二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档块上;第二皮带组,其连接在一侧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旋转齿轮,其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旋转齿轮相互啮合;打碎轮,其连接在第二转轴上。

优选地,推料机构包括有:固定杆,其连接在外壳一侧;气缸,其连接在固定杆上;推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外壳上;弹性布,其连接在推块上,弹性布与外壳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筛料机构,筛料机构包括有:固定块,其连接在外壳两侧;推动齿条,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固定块上,推动齿条与推块相连接;第三支撑块,其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第三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三支撑块上;带动齿轮,其连接在一侧第三转轴的一侧,带动齿轮与推动齿条啮合;转盘,其连接在第三转轴上;筛料筐,其转动式地连接在转盘偏心位置处;第三皮带组,其连接在第三转轴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有收料机构,收料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其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滑料板,其连接在支撑板上;滑轨,其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装料筐,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抖料筐,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滑轨上;凸轮,其连接在一侧第三转轴的另一侧;连接板,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凸轮偏心位置处,连接板与抖料筐转动式地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放料板,放料板连接在底板顶部一侧。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动力机构、传送机构、分离机构和推料机构的配合即可完成油菜籽的分离工作,无需人工进行敲击工作,操作简单,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筛料机构和收料机构的配合即可进一步减轻工人劳动量,无需人工进行筛选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放料板无需人工进行上料工作,第一皮带组传送油菜籽的过程中将会不断的进行上料工作,方便人工操作,减轻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支撑架,3-动力机构,31-第一支撑块,32-伺服电机,33-第一转轴,4-传送机构,40-外壳,41-第二支撑块,42-第一皮带组,43-档板,44-限位板,5-分离机构,51-档块,52-第二转轴,53-第二皮带组,54-旋转齿轮,55-打碎轮,6-推料机构,61-固定杆,62-气缸,63-推块,64-弹性布,7-筛料机构,71-固定块,72-推动齿条,73-第三支撑块,74-第三转轴,75-带动齿轮,76-转盘,77-筛料筐,78-第三皮带组,8-收料机构,81-支撑板,82-滑料板,83-滑轨,84-装料筐,85-抖料筐,86-凸轮,87-连接板,9-放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农业用半自动收集油菜籽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架2、动力机构3、传送机构4、分离机构5和推料机构6,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2,底板1顶部右前侧连接有动力机构3,底板1与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传送机构4,传送机构4上连接有分离机构5,传送机构4上连接有推料机构6。

动力机构3包括有第一支撑块31、伺服电机32和第一转轴33,底板1顶部右前侧连接有第一支撑块31,第一支撑块31上连接有伺服电机32,伺服电机32上连接有第一转轴33。

传送机构4包括有外壳40、第二支撑块41、第一皮带组42、档板43和限位板44,支撑架2上连接有外壳40,外壳40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块41,第二支撑块41上转动式地连接有连杆,连杆与第一转轴33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组42,第一皮带组42上均匀间隔地连接有多个档板43,第二支撑块41上连接有限位板44,限位板44位于第一皮带组42前后两侧。

分离机构5包括有档块51、第二转轴52、第二皮带组53、旋转齿轮54和打碎轮55,外壳40上连接有档块51,档块51上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转轴52,右侧第二转轴52与第一转轴33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组53,第二转轴52上连接有旋转齿轮54,旋转齿轮54相互啮合,第二转轴52上连接有打碎轮55,打碎轮55位于第一皮带组42左下方。

推料机构6包括有固定杆61、气缸62、推块63和弹性布64,外壳40前侧连接有固定杆61,固定杆61上连接有气缸62,外壳40上滑动式地连接有推块63,推块63与气缸62相连接,推块63上连接有弹性布64,弹性布64与外壳40相连接。

要进行油菜籽收集工作时,将晾晒好的油菜籽放置在右侧档板43之间,启动伺服电机32工作,通过第一转轴33带动第一皮带组42进行移动,油菜籽随之向左移动到打碎轮55上,通过第二皮带组53带动旋转齿轮54相互啮合,打碎轮55随之对油菜籽进行敲击分离工作,油菜籽进行脱离后,启动气缸62工作,推块63在外壳40上滑动,弹性布64随之拉伸,推块63将外壳40里所有材料全部推出,弹性布64起阻挡作用,防止有材料掉入机器夹缝中,将所有待加工的油菜籽都完成分离工作后,关闭伺服电机32与气缸62即可,人工在将油菜籽与废料进行分离工作即可,如此即可完成油菜籽的分离工作,无需人工进行敲击工作,操作简单,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筛料机构7,筛料机构7包括有固定块71、推动齿条72、第三支撑块73、第三转轴74、带动齿轮75、转盘76、筛料筐77和第三皮带组78,外壳40左右两侧连接有固定块71,固定块71上滑动式地连接有推动齿条72,推动齿条72与推块63相连接,底板1顶部左后侧连接有第三支撑块73,第三支撑块73上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三转轴74,前侧第三转轴74的外侧连接有带动齿轮75,带动齿轮75与推动齿条72啮合,第三转轴74上连接有转盘76,转盘76偏心位置处转动式地连接有筛料筐77,筛料筐77位于外壳40后侧,第三转轴74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组78。

还包括有收料机构8,收料机构8包括有支撑板81、滑料板82、滑轨83、装料筐84、抖料筐85、凸轮86和连接板87,底板1顶部左后侧连接有支撑板81,支撑板81上连接有滑料板82,滑料板82位于筛料筐77下方,底板1顶部后侧连接有滑轨83,底板1顶部后侧滑动式地连接有装料筐84,滑轨83上滑动式地连接有抖料筐85,抖料筐85位于装料筐84上方,后侧第三转轴74的外侧连接有凸轮86,凸轮86偏心位置处转动式地连接有连接板87,连接板87与抖料筐85转动式地相连接,抖料筐85位于滑料板82后下方。

推块63将油菜籽与废料推到筛料筐77内,推块63带动推动齿条72在固定块71上滑动,同时推动齿条72与带动齿轮75啮合,通过第三皮带组78与转盘76带动筛料筐77进行抖动,从而完成材料初选工作,筛选下来的材料将通过滑料板82进入抖料筐85内,通过凸轮86与连接板87带动抖料筐85在滑轨83上滑动,让油菜籽进行再次筛选掉落到装料筐84内,筛选完成后将装料筐84取出,把油菜籽收集起来即可,将装料筐84放回原位后,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油菜籽的收集工作后关闭伺服电机32与气缸62,如此进一步减轻工人劳动量,无需人工进行筛选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放料板9,底板1顶部右侧连接有放料板9。

人工将油菜籽批量放置在放料板9上,无需人工进行上料工作,第一皮带组42传送油菜籽的过程中将会不断的进行上料工作,方便人工操作,减轻工作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