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和繁育昆虫的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4731发布日期:2021-04-30 12:4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和繁育昆虫的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和繁育昆虫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常见的农业害虫有860多种,这些害虫对农林经济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防治这些害虫、降低其危害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产量与安全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耕作模式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贸易交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规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害虫发生的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可为预防和控制农林害虫的爆发危害提供及时的情报,这在害虫防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要做好害虫的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就离不开昆虫的饲养、繁殖,通过研究昆虫的生长特点,从而掌握其发生、为害和生长规律,这样才能做到适时防治、科学用药,保障我国的粮食产量与安全。

现有技术中,用于昆虫饲养的装置主要有养虫笼、培养皿和养虫盒等,这些装置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例如,利用养虫笼网罩昆虫和取食的植物进行饲养时,虽然解决了昆虫的食料问题,但是由于养虫笼较大,昆虫可躲避的空间宽阔,学者很难直接观察到昆虫的生长动态,特别是无法观察到单个昆虫的生长规律,而且当给笼内的植物进行浇水或其它需要打开养虫笼进行操作的时候,极易造成昆虫的逃逸;而利用培养皿或养虫盒等对昆虫进行饲养时,需要将寄主植物的叶片或枝条放入其中喂饲昆虫,虽然这样可以较直观的观察到昆虫的生长情况,但叶片或枝条很容易失水干枯,导致每1-2天就需要更换一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重要的是在更换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昆虫受伤或逃逸,这样容易导致较大的数据误差。

繁殖方面,目前普遍是当昆虫羽化时将雌雄成虫转移至养虫笼或保鲜袋内供其产卵,虽然采用这些方式可以获得昆虫卵,但是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例如,当使用养虫笼网罩成虫和供产卵的寄主植物,并加上蜂蜜水作为成虫的补充营养时,由于养虫笼空间较大,成虫可躲避和产卵的空间宽阔,且养虫笼为网布结构,研究者很难直接透过养虫笼去观察成虫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成虫也容易将卵产至养虫笼的夹缝中,既不利于观察其交配和产卵行为节律又难以统计产卵量;当采用保鲜袋时,需要将多对成虫放入保鲜袋内,添加含蜂蜜水的脱脂棉作为补充营养,并吹入空气供成虫呼吸和活动使用,这样虽然对观察成虫交配和统计产卵量较为方便,但是保鲜袋内的空气和脱脂棉需要每1-2天更换一次,操作时费时费力,也容易造成昆虫受伤或逃逸,不利于昆虫的繁殖,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和繁育昆虫的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目前在利用常规装置进行昆虫饲养和繁育时,不便于操作和观察、且容易造成数据误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昆虫的装置,包括昆虫饲养杯、寄主植物枝条、植物营养瓶,其中,在植物营养瓶的顶部具有端盖,昆虫饲养杯固定连接在植物营养瓶的顶部,寄主植物枝条位于昆虫饲养杯内部,寄主植物枝条的下端贯穿昆虫饲养杯及所述端盖并伸入至植物营养瓶中,在昆虫饲养杯上具有筛网。

作为优选,昆虫饲养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位于所述杯体顶端,所述筛网位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体和所述杯盖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杯盖呈弧面形状,所述杯体呈倒圆台形状。

另一种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昆虫的装置,包括昆虫饲养杯、寄主植物枝条、槽盖、槽体,其中,槽盖位于槽体上端,在槽盖上具有若干凹槽,昆虫饲养杯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上,寄主植物枝条位于昆虫饲养杯内部,寄主植物枝条的下端贯穿昆虫饲养杯及所述凹槽的底面并伸入至槽体中,在昆虫饲养杯上具有筛网。

作为优选,昆虫饲养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位于所述杯体顶端,所述筛网位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体和所述杯盖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杯盖呈弧面形状,所述杯体呈倒圆台形状。

利用植物枝条高效繁育昆虫的装置,包括昆虫繁育杯、昆虫补充营养杯、寄主植物枝条、植物营养瓶,其中,在植物营养瓶的顶部具有端盖,昆虫繁育杯固定连接在植物营养瓶的顶部,寄主植物枝条位于昆虫繁育杯内部,寄主植物枝条的下端贯穿昆虫繁育杯及所述端盖并伸入至植物营养瓶中,在昆虫繁育杯上具有筛网,昆虫补充营养杯位于昆虫繁育杯内部,在昆虫补充营养杯的端盖上固定有脱脂棉条,所述脱脂棉条的一部分伸入至昆虫补充营养杯内部,所述脱脂棉条的另一部分位于昆虫补充营养杯外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孔板,其中,植物营养瓶嵌入至所述孔板中。

作为优选,昆虫繁育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位于所述杯体顶端,所述筛网位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体和所述杯盖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杯体呈倒圆台形状。

应用上述饲养昆虫的装置饲养昆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植物营养瓶或槽体中加入植物营养液,使寄主植物枝条的下端浸入所述植物营养液中,所述植物营养液含有0.1%的ms培养基成分或0.1%的霍格兰氏液。

应用上述繁育昆虫的装置繁育昆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植物营养瓶中加入植物营养液,使寄主植物枝条的下端浸入所述植物营养液中,所述植物营养液含有0.1%的ms培养基成分或0.1%的霍格兰氏液;向昆虫补充营养杯中加入浓度为10%的蜂蜜水。

应用上述饲养昆虫的装置和繁育昆虫的装置进行昆虫饲养、繁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昆虫饲养杯中收集昆虫蛹,转移至昆虫繁育杯内羽化、交配,当成虫产卵于昆虫繁育杯内的寄主植物枝条后,将该寄主植物枝条转移至昆虫饲养杯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筛网结构用于保持空气流通,筛网孔隙可随昆虫大小而定;杯盖与杯体间可嵌合密封,防止昆虫逃逸。在昆虫饲养杯、昆虫繁育杯的底部具有通孔,植物营养瓶的端盖上以及槽盖的凹槽底面也具有通孔,用于供寄主植物枝条贯穿,以浸入植物营养液中,保持植物枝条和叶片的新鲜状态(可保持20天以上),供昆虫幼虫持续取食。当采用槽体、槽盖代替植物营养瓶时,此构型条件下可排列多组(如12个)昆虫饲养杯,从而达到昆虫的批量化高效饲养。当昆虫幼虫化蛹后,可将蛹挑至昆虫繁育杯内,昆虫繁育杯内采用昆虫补充营养杯盛装10%浓度的蜂蜜水作为成虫的补充营养,杯盖与杯体间有一脱脂棉条,昆虫成虫可通过该脱脂棉条持续吸取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同时也有寄主植物枝条供其产卵。此外,可为昆虫繁育装置增设孔板,使其排列多组(如4个),达到昆虫成虫的批量化高效繁育目的。

将本发明的昆虫饲养装置和昆虫繁育装置联用,可实现昆虫饲养与繁育的周期性循环:昆虫饲养杯内获得的昆虫蛹可转移至昆虫繁育杯内羽化、交配,当成虫产卵于植物枝条后,该枝条又可以转移至昆虫饲养杯内,待昆虫幼虫孵化后继续取食寄主植物,从而可以达到昆虫的循环、持续扩繁。利用本发明装置可对昆虫进行持续、周期性的高效饲养和繁育,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植物枝条高效饲养和繁育昆虫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领域。其中饲养装置分为两种构型,其中一种包括昆虫饲养杯、寄主植物枝条、植物营养瓶;另一种构型以槽体和槽盖代替植物营养瓶,可实现批量化高效饲养。繁育装置包括昆虫繁育杯、昆虫补充营养杯、寄主植物枝条、植物营养瓶,在此基础上可引入孔板实现批量化高效繁育。本发明可对农林昆虫进行高效的饲养和繁殖,从而掌握农林害虫的发生和为害规律,为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观察直观等优点,其材料价格低廉、可循环使用、经济环保,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可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1)组装好昆虫饲养装置,将昆虫的寄主植物枝条插入昆虫饲养杯底孔和植物营养杯盖顶孔,直至瓶内的植物营养液(如霍格兰氏hoagland营养液、ms培养基营养液等)内,用毛笔小心地将单头或多头昆虫幼虫接入该植物枝条叶片上(接虫多少决定了寄主植物的保持时间,若接一头昆虫幼虫,则寄主植物基本可持续保持至其化蛹阶段,无需更换,但如果接多头昆虫幼虫,则可能中途叶片被取食完后需要更换寄主植物枝条),盖上饲养杯盖即可。若需要批量化饲养昆虫,则可将12个接种了幼虫的昆虫饲养杯直接插入昆虫饲养装置集中槽内进行饲养。

(2)待昆虫饲养杯内的幼虫化蛹后,取出蛹并转移至昆虫繁育装置内。蛹羽化为成虫后,可雌雄交配,取食补充营养蜂蜜水,产卵于植物枝条的叶片上。若需要批量化繁育昆虫,则可将4个昆虫繁育装置插入昆虫繁育装置的集中孔板内进行高效繁育。

(3)取出已产下虫卵的寄主植物枝条,并转移至昆虫饲养装置内,待卵孵化出幼虫后即可直接取食寄主植物叶片,从而达到循环饲养和繁育昆虫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循环使用、经济环保、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2)可用于室内、室外昆虫饲养和繁育研究工作,保证虫源的稳定性和质量,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可实现昆虫的周期大量饲养和繁育,成活率高。

(3)本发明以昆虫取食的寄主植物枝条为幼虫食源,取材方便、快捷,植物枝条在植物营养液中可基本满足昆虫幼虫的取食需要。

(4)成虫繁育装置内的补充营养杯可持续补充10%蜂蜜水作为成虫的补充营养,无需人为再次补加,减少了人为干扰的影响。

(5)成虫在繁育装置的寄主植物枝条叶片上产卵后,该寄主植物枝条可转移至昆虫饲养装置内,待卵孵化后直接取食叶片,从而达到循环周期的昆虫饲养和繁育。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个昆虫饲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个昆虫饲养装置批量化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昆虫饲养装置的实物图(其中a图为装置图,b图为幼虫取食后化蛹图);

图4是单个昆虫繁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多个昆虫繁育装置批量化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昆虫繁育装置的实物图(其中a图为装置图,b图为成虫活动图,c图为成虫产下的卵,d图为带卵植物枝条转移至昆虫饲养杯后幼虫孵化图);

图中:

1、昆虫饲养杯2、昆虫幼虫3、寄主植物枝条4、植物营养瓶

5、槽盖6、槽体7、昆虫繁育杯8、昆虫补充营养杯

9、昆虫成虫10、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茶叶害虫灰茶尺蠖昆虫的饲养:在植物营养瓶内倒入植物营养液(0.1%的ms培养基成分或0.1%的霍格兰氏液)或自来水(自来水也能保持植物枝条5-10天的鲜活状态),植物营养液体积为瓶体积的70%-90%;利用胶枪棒把昆虫饲养杯底部与植物营养瓶盖顶部固定(也可以使用其它固定措施,如使用胶水或胶布等),再将瓶盖拧紧瓶体(若植物营养瓶为透光材质则使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瓶体,防止植物营养液内生长出苔藓植物消耗营养液养分);剪取野外茶树上的枝条(长150-240mm,含叶片3-6片),将枝条末端茎秆依次插入昆虫饲养杯的底孔和植物营养瓶的盖孔(若茶树枝条茎秆太细,则在孔洞与茎秆间塞入棉花,防止幼虫钻入孔洞),并深入到植物营养液的中下部;分别将灰茶尺蠖初孵幼虫接种到茶叶上(可使用毛笔挑取灰茶尺蠖幼虫的吐丝,将其转移至茶叶上),若每个装置接入1-3头幼虫,则整个装置内的茶叶可持续满足灰茶尺蠖的幼虫生长阶段至化蛹,若每个装置接入3头以上幼虫,则该装置内茶叶可能无法满足幼虫取食需要,当茶叶被取食完后需要更换茶叶枝条;最后盖上昆虫饲养杯的杯盖。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饲养有灰茶尺蠖幼虫的昆虫饲养装置放入了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饲养,环境条件设置为光周期l14:d10(即光照14h,黑暗10h)、温度25℃,进行了持续饲养,植物营养瓶内装有0.1%的ms培养基营养成分,茶叶保持了20天以上的鲜活状态,基本满足了灰茶尺蠖幼虫的取食要求,直至化蛹,本实施例中灰茶尺蠖的幼虫存活率大于95%。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茶叶害虫灰茶尺蠖昆虫的繁育:在植物营养瓶内倒入植物营养液(0.1%的ms培养基成分或0.1%的霍格兰氏液)或自来水(自来水也能保持植物枝条5-10天的鲜活状态),植物营养液体积为瓶体积的70%-90%;利用胶枪棒把昆虫繁育杯底部与植物营养瓶盖顶部固定(也可以使用其它固定措施,如使用胶水或胶布等),再将瓶盖拧紧瓶体(若植物营养瓶为透光材质则使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瓶体,防止植物营养液内生长出苔藓植物消耗营养液养分);剪取野外茶树上的枝条(长120-210mm,含叶片3-6片),将枝条末端茎秆依次插入昆虫繁育杯的底孔和植物营养瓶的盖孔(若茶树枝条茎秆太细,则在孔洞与茎秆间塞入棉花,防止成虫钻入孔洞),并深入到植物营养液的中下部;打开昆虫的补充营养杯盖,装入10%蜂蜜水,体积为补充营养瓶的60%-90%,盖上补充营养杯盖,将一脱脂棉条插入杯盖孔并深达杯底,杯盖外保留一段脱脂棉条供成虫持续取食蜂蜜水,将整个补充营养杯放入昆虫繁育杯内;挑取经昆虫饲养装置饲养后获得的灰茶尺蠖蛹放入昆虫繁育杯内,最后盖上昆虫繁育杯杯盖。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昆虫饲养装置内获得的灰茶尺蠖蛹放入了昆虫繁育装置内,并将整个昆虫繁育装置转移至了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繁育,环境条件设置为光周期l14:d10(即光照14h,黑暗10h)、温度25℃,植物营养瓶内装有0.1%的ms培养基营养成分,茶叶保持了20天以上的鲜活状态,灰茶尺蠖蛹的羽化率为100%,当灰茶尺蠖雌成虫交配并产卵在茶叶枝条上时,将该茶叶枝条再转移至昆虫饲养装置内,待灰茶尺蠖幼虫孵化后即可直接取食该茶叶枝条,达到了昆虫饲养装置和昆虫繁育装置的循环周期使用,保证了灰茶尺蠖虫源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