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

文档序号:31607223发布日期:2022-09-21 1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合作业机本体(1),所述联合作业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菌肥储液箱(2),所述菌肥储液箱(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驱动泵组件(3),所述联合作业机本体(1)的前侧设置还田组件(4),所述还田组件(4)上设置有可调菌肥喷洒机构(5),所述驱动泵组件(3)与所述可调菌肥喷洒机构(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菌肥喷洒机构(5)包括升降架组(51)、喷头模块(52),所述升降架组(51)包括机架(511)、上盖板(512)、第一电机(513)、螺纹杆(514)以及移动板(515),所述机架(511)设置在所述还田组件(4)的上端,所述上盖板(512)设置在所述机架(511)的上端,所述第一电机(513)设置在所述上盖板(512)的上端,所述螺纹杆(514)设置在所述机架(511)内,并与所述第一电机(513)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515)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511)内,并与所述螺纹杆(514)可动连接,所述喷头模块(52)设置在所述机架(511)上,所述喷头模块(52)与所述驱动泵组件(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11)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槽(516),所述移动板(515)与所述移动槽(516)滑动连接,并且所述移动板(515)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纹杆(514)螺接在所述螺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模块(52)包括菌肥喷出板(521)、多个喷头件(522),所述菌肥喷出板(521)通过连杆(523)与所述移动板(515)连接,所述菌肥喷出板(521)内设置有内腔,多个所述喷头件(522)设置在所述菌肥喷出板(521)的正面,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菌肥喷出板与所述驱动泵组件(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组件(3)包括泵箱(31)、驱动泵体(32),所述泵箱(31)设置在所述菌肥储液箱(2)的上端,所述驱动泵体(32)设置在所述泵箱(31)内,所述驱动泵体(32)通过进液管(33)与所述泵箱(31)连通,所述驱动泵体(32)通过传输管(34)与所述可调菌肥喷洒机构(5)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肥储液箱(2)内设置有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22),并且所述菌肥储液箱(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与所述搅拌杆(21)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田组件(4)包括还田罩(41)、还田转杆(42)、多个还田切割刀(43),所述还田罩(41)设置在所述联合作业机本体(1)的前侧,所述还田转杆(42)设置在所述还田罩(41)内,所述还田罩(41)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机(44),所述第三电机(44)的输出端贯穿还田罩(41)与还田转杆(42)转动连接,所述还田转杆(42)上设置有多个还田切割刀(4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田罩(41)的正面设置有横向固杆(45),所述横向固杆(45)的输出端设置有防溅板(451),所述还田罩(4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架(46),所述安装架(46)的内侧设置有整平辊(47)。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田罩(41)的侧罩板(411)内设置有轴承模块(6),所述轴承模块(6)包括外轴承套(7)、内
轴承部(8),所述外轴承套(7)设置在所述侧罩板(411)内,所述外轴承套(7)的内壁设置有轴承环槽(71),所述内轴承部(8)设置在所述轴承环槽(71)内,所述还田转杆(42)端部的轴杆(421)穿设在所述内轴承部(8)中,所述内轴承部(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轴承件(81),所述轴承件包括内包机构(82)、中包机构(83)以及外转动机构(84),所述内包机构(82)可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包机构(83)内,两个中包机构(83)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内包机构(82)连接所述轴杆(421),所述外转动机构(84)包括多个外转架(841),所述外转架(841)包括外c型支板(842)、弹簧架(843)、内弹簧(844)、推顶杆(845)以及轴承导球(846),所述弹簧架(843)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中包机构(83)连接,所述内弹簧(844)设置在所述弹簧架(843)内,所述推顶杆(845)穿设在所述弹簧架(843)中,所述内弹簧(844)抵顶所述推顶杆(845),所述外c型支板(842)设置在两个所述推顶杆(845)上,并且所述外c型支板(842)远离所述轴杆(4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轴承导球(846),通过所述轴承导球(846)与所述轴承环槽(71)转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包机构(83)包括中c型包板(831)、固定齿块(832)以及内固齿组(833),所述弹簧架(843)设置在所述中c型包板(831)的外壁上,所述中c型包板(831)具有两个自由面(8311),所述固定齿块(832)设置在所述自由面(8311)的一端,所述固定齿块(832)上设置有齿槽(8321),所述自由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固通槽(8312),所述内固通槽具有与所述自由面连通的第一开口(8313),以及与所述中c型包板(831)的外端面连通的第二开口(8314),所述内固齿组(833)包括内齿块(834)、内顶杆(835)、内顶弹簧(836)、外顶弹簧(837)、外顶板(838)以及外顶侧板(839),所述内顶杆(835)螺接地穿设在所述内固通槽中,所述内齿块(834)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8313)内并与所述内顶杆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内顶弹簧(836)套在所述内顶杆上并抵顶在所述内齿块(834)与所述内固通槽的内壁之间,所述外顶板(838)、外顶弹簧(837)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8314)内,所述内顶杆(835)上设置有两个防动缺槽(8351),所述外顶弹簧(837)抵顶所述外顶板(838),使得所述外顶板(838)的两侧的外顶侧板(839)卡接至所述防动缺槽内;所述内包机构(82)包括内c型包板(821)、双向内丝杠(822)、丝杠座(823)以及斜向扭铰板(824),所述中c型包板(831)的内壁上设置有调节长槽(825),所述双向内丝杠(822)穿设地螺接在所述调节长槽(825)内,所述双向内丝杠(822)的外端设置有外六角块(826),所述丝杠座(823)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调节长槽(825)内,所述丝杠座(823)与所述双向内丝杠(822)螺接,所述斜向扭铰板(824)的一端与所述内c型包板(821)的外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座(823)铰接,两个所述内c型包板(821)与所述轴杆(421)的外凸台段(42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本体,所述联合作业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菌肥储液箱,所述菌肥储液箱的上端内侧设置有驱动泵组件,所述联合作业机本体的前侧设置还田组件,所述还田组件上设置有可调菌肥喷洒机构,所述驱动泵组件与所述可调菌肥喷洒机构连通。该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菌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本体,通过联合作业机本体配设菌肥储液箱、驱动泵组件、可调菌肥喷洒机构,可以将菌肥药剂均匀地喷洒到玉米还田的区域,以此实现了在玉米还田过程中即可将菌肥施入田地中,进一步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效果俱佳。效果俱佳。效果俱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刘航 王蒙 王岭 武俊男 兰天娇 张洪喜 徐伟丹 王英昊 姜业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2/9/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