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62189发布日期:2022-12-23 2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大棚搭建:大棚包括内棚棚骨、外棚棚骨、外棚遮阳网以及内棚大棚膜,所述内棚大棚膜覆盖在所述内棚棚骨上,所述外棚遮阳网覆盖在所述外棚棚骨上,所述外棚遮阳网与所述内棚大棚膜之间存在30-50cm的距离;播种:播种前给土壤进行充分浇灌,当土壤温度在3-16℃时,对土壤进行旋耕,在土壤上均匀撒播羊肚菌菌种,在菌种上覆土25-30mm,3-15天之间,菌丝透土即可摆放营养袋,然后铺设均匀开设有小孔的地膜;发菌管理:发菌过程中温度控制3-20℃;出菇管理:在播种60-70天后,当原基大规模爆发生长时,早晚各喷一次出菇水,后期无需再喷水,当菇体生长超过3cm,菌帽变黑,可在内棚上开通风口,当菇体生长超过5cm,菌帽变黄,即可揭掉地膜,直至七八成熟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遮阳网的遮阳率为90%-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小麦50-60份,玉米芯25-35份,黄豆粉1-2份,麦麸5-8份以及石灰3-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袋的摆放密度为2500-3000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水为井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中,喷出菇水的一次时长为30-40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期间地表温度控制在3-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涉及羊肚菌栽培技术领域。本申请供一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采用双棚双膜单网大棚膜式种植羊肚菌,不但管理简单化,而且和其它模式对比获得了高产稳产。该模式因外棚遮阳网和内棚薄膜有间距,所以大棚内地表温度很稳定,不需要每天开关放风口,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大棚地温降的快,比常规播种时间可提前一周左右,可提高有效积温,为提前出菇打下基础,比常规模式提前20天左右出菇。模式提前20天左右出菇。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军 刘堃 任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新军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2/12/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