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

文档序号:33558465发布日期:2023-03-22 13:0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

1.本发明涉及水稻播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2.通过将相邻的两个排种器不同步播种,即相邻的两个播种器的下料时间不同步,实现水稻种子的错兜式播种,从而提高水稻的采光率,利于水稻生长,不同类型的水稻种子在种植时,对行间距的要求有所差异,而现有的错兜式水稻播种机的行间距不便于调节,且在调节时难以保证播种行间距的一致性,因而不便于根据种植地的不同、种植水稻类型的不同进行行间距的同步调整,降低播种机的适配范围和使用便捷性;其次,水稻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平地、挖沟,播种后进行施肥等操作,人工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
3.为此,提出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依次安装有平整部、若干种沟铲组件、若干播种部、若干储肥箱;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地轮组件、伸缩件;
6.位于一端的所述播种部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其余所述播种部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位于活动端的所述播种部与所述伸缩件固接;若干所述播种部之间通过剪叉连杆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播种部交错下种;
7.所述种沟铲组件安装在所述播种部上,相邻两个所述种沟铲组件之间滑动连接有水沟铲组件,所述水沟铲组件安装在所述剪叉连杆组件上;
8.所述储肥箱上安装有排料组件,所述排料组件、所述播种部均与所述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固接有导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通槽;
10.所述播种部包括种箱,位于一端的所述种箱与所述导轨固接,其他的所述种箱底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位于活动端的所述种箱与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固接;所述种箱上安装有所述种沟铲组件,若干所述种箱之间安装有所述剪叉连杆组件;所述种箱底部固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贯穿所述第一通槽并安装有排种器,所述排种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排种器与所述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接有若干等距排布的卡键;
12.所述排种器包括储料壳,所述储料壳内设有存种腔、与存种腔连通的运转腔,所述下料管与所述存种腔固接并连通,所述运转腔内壁转动连接有种盘,所述种盘内安装有若
干等间距排列的勺夹,所述勺夹伸入至所述存种腔和所述运转腔内,所述运转腔上固接并连通有下种管,所述下种管位于所述运转腔远离所述存种腔的一侧;
13.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若干所述运转腔和若干所述种盘;若干所述种盘与所述第一转轴和若干所述卡键均滑动连接;相邻两所述种盘的所述勺夹错位排布;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剪叉连杆组件包括若干首尾铰接的剪叉单元,所述剪叉单元呈x型;所述种箱与所述剪叉单元的中段转动连接,所述水沟铲组件与所述剪叉单元的底部铰接。
15.优选的,所述种沟铲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种箱上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种沟杆,所述种沟杆底部伸出所述第一套筒外并固接有种沟铲,所述种沟铲位于所述下种管的靠近所述平整部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驱动若干所述种沟杆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种沟杆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滑杆;
16.所述水沟铲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杆上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第二滑杆的外壁上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底部固接有水沟铲,所述水沟铲位于两所述种沟铲之间,所述水沟铲底部低于所述种沟铲的底部;所述支杆与所述剪叉单元的底部铰接。
17.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两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端固接有支撑杆,两所述支撑杆之间固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滑动套设有若干l型支杆,所述l型支杆的底部固接在所述种沟杆上。
18.优选的,所述支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剪叉单元的底部铰接。
19.优选的,所述储肥箱包括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储肥壳体,所述储肥壳体底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储肥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料口正对的排料孔;
20.所述排料组件包括与所述储肥壳体顶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下料口内,所述第二转轴上固接有与所述下料口接触连接的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转轴顶部伸出所述储肥壳体外,并与所述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21.优选的,所述地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两端均固接有地轮和第一齿轮;
22.所述第二转轴上固接有蜗轮,若干所述蜗轮上传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蜗杆一端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啮合传动;
23.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链条啮合传动。
24.优选的,所述平整部包括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平整板,所述平整板位于所述种沟铲远离所述下种管的一侧,所述平整板的底部高于所述种沟铲的底部。
25.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伸缩件使其中一个播种部移动,在剪叉连杆组件作用下,使若干播种部始终保持等间距排布,大大提高播种行间距调节的便利性,同时提高水稻种子播种分布均匀性,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种沟铲组件安装在播种部、水沟铲组件安装在剪叉连杆组件上,使得种沟位置、蓄水沟位置始终随着播种行间距的调节而同
步调节,便于适应不同行间距要求的水稻种子的播种,极大地提高装置的适配性和使用便捷性;
26.本发明的播种机在种植时,支撑架安装在车头上,车头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带动地轮组件转动;移动过程中平整部对播种地进行平整,种沟铲组件、水沟铲组件分别铲出种沟、蓄水沟,种沟附件的水聚集到蓄水沟中,且地轮组件转动带动播种部将种子错兜式的播种到种沟中,一方面降低种子位移风险,另一方面播种速度随着地轮组件行进速度进行调节,提高水稻种子的分布均匀性;同时地轮组件转动带动排料组件将储肥箱中的肥料施到种植地中,实现水稻种子的高效播种。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30.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31.图4为本发明中种沟铲组件和水沟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中储肥箱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中相邻两个排种器的安装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中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35.其中,1、支撑架;2、导轨;3、第一通槽;4、种箱;5、进料口;6、下料管;7、第一气缸;8、第一套筒;9、滑盘;10、种沟杆;11、种沟铲;12、第二滑杆;13、第二滑块;14、第二套筒;15、第二滑槽;16、支杆;17、水沟铲;18、第一连杆;19、第二连杆;20、剪叉单元;21、l型支杆;22、第一滑杆;23、存种腔;24、运转腔;25、支撑杆;26、第二气缸;27、储肥壳体;28、下料口;29、排料孔;30、第二转轴;31、螺旋叶片;32、第三转轴;33、地轮;34、第一齿轮;35、蜗轮;36、蜗杆;37、第二齿轮;38、第一转轴;39、卡键;40、储料壳;41、种盘;42、平整板;43、第一链条;44、第三齿轮;45、第二链条;46、勺夹;47、下种管。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8.参照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依次安装有平整部、若干种沟铲组件、若干播种部、若干储肥箱;支撑架1上安装有地轮组件、伸缩件;
39.支撑架1上安装有连接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连接件与车头(图中未示出)连接,当需要种植时,车头将支撑架1下放到种植地中,同时带动支撑架1在种植地中移动,从而带动地轮组件转动,使得播种机整体进行移动;
40.位于一端的播种部固接在支撑架1上,其余播种部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位于活动端的播种部与伸缩件固接;若干播种部之间通过剪叉连杆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播种部交错下种;
41.种沟铲组件安装在播种部上,相邻两个种沟铲组件之间滑动连接有水沟铲组件,水沟铲组件安装在剪叉连杆组件上;
42.储肥箱上安装有排料组件,排料组件、播种部均与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43.支撑架1移动过程中,平整部首先对种植地进行平整,平整后种沟铲组件、水沟铲组件分别铲出种沟、蓄水沟,种沟附件的水聚集到蓄水沟中,且地轮组件转动带动播种部将种子错兜式的播种到种沟中,降低种子位移风险,提高水稻种子的分布均匀性;同时地轮组件转动带动排料组件将储肥箱中的肥料施到种植地中,在种植同时进行施肥,降低人工作业量,实现水稻种子的高效播种;相邻两个播种部不同步下种,从而进行错兜式播种,提高水稻分布均匀性,提高水稻采光效果;
44.伸缩件伸缩,驱动活动端的播种部移动,在剪叉连杆组件作用下,活动端的其他播种部同步移动,使播种部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一致;播种部移动的同时带动种沟铲组件移动,剪叉连杆组件移动时,带动水沟铲组件在种沟铲组件上滑动,使得播种部、种沟铲组件、水沟铲组件同步移动,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水稻种子,使播种行间距、水沟行间距、种沟行间距进行同步调节,提高使用便捷性。
45.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架1上固接有导轨2;支撑架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3;
46.播种部包括种箱4,位于一端的种箱4与导轨2固接,其他的种箱4底部与导轨2滑动连接;位于活动端的种箱4与伸缩件的伸缩端固接;种箱4上安装有种沟铲组件,若干种箱4之间安装有剪叉连杆组件;种箱4底部固接有下料管6,下料管6贯穿第一通槽3并安装有排种器,排种器安装在支撑架1上,排种器与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47.伸缩件包括固接在支撑架1上的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的活塞端与活动端的种箱4固接,第一气缸7启动,带动活动端的种箱4在导轨2上滑动,在剪叉连杆组件作用下,使得活动端的所有种箱4在导轨2上滑动,使若干种箱4等间距分布,种箱4移动,带动下料管6下的排种器同步移动,实现播种行间距的调节;播种时,在种箱4中放入水稻种子,水稻种子通过下料管6进入排种器中,地轮组件带动排种器转动实现水稻种子的播种;种箱4上可拆卸连接有顶盖,便于加入水稻种子。
48.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8,第一转轴38上周向固接有若干等距排布的卡键39;
49.排种器包括储料壳40,储料壳40内设有存种腔23、与存种腔23连通的运转腔24,下料管6与存种腔23固接并连通,运转腔24内壁转动连接有种盘41,种盘41内安装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勺夹46,勺夹46伸入至存种腔23和运转腔24内,运转腔24上固接并连通有下种管47,下种管47位于运转腔24远离存种腔23的一侧;
50.第一转轴38贯穿若干运转腔24和若干种盘41;若干种盘41与第一转轴38和若干卡键39均滑动连接;相邻两种盘41的勺夹46错位排布;第一转轴38与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51.运转腔24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孔,第一转轴38贯穿避让孔与种盘41滑动连接;下料管6中的水稻种子进入存种腔23内,第一转轴38转动,在卡键39的作用下,带动种盘41转动,种盘41上的勺夹46同步转动,勺夹46转动到存种腔23时,夹住水稻种子,转动到下种管47处时放开水稻种子,水稻种子顺着下种管47播种到种植地中;卡键39的数量是勺夹46数量的2倍,相邻的两个种盘41的勺夹46错位设置,实现错兜式播种。
52.进一步优化方案,剪叉连杆组件包括若干首尾铰接的剪叉单元20,剪叉单元20呈x型;种箱4与剪叉单元20的中段转动连接,水沟铲组件与剪叉单元20的底部铰接。
53.进一步优化方案,种沟铲组件包括固接在种箱4上的第一套筒8,第一套筒8内滑动连接有种沟杆10,种沟杆10底部伸出第一套筒8外并固接有种沟铲11,种沟铲11位于下种管47的靠近平整部的一侧;支撑架1上安装有驱动若干种沟杆10升降的驱动机构;种沟杆10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滑杆12;
54.水沟铲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二滑杆12上的第二套筒14;第二套筒14远离第二滑杆12的外壁上固接有支杆16,支杆16底部固接有水沟铲17,水沟铲17位于两种沟铲11之间,水沟铲17底部低于种沟铲11的底部;支杆16与剪叉单元20的底部铰接;
55.剪叉单元20包含两个铰接杆,两个交接杆中部均在种箱4的侧壁中部转动连接,相邻两个剪叉单元20的顶部、底部分别转动连接,剪叉单元20的设置,使得当一个种箱4发生移动时,同步带动所有活动单的种箱4位置变动且间距相等,使得种箱4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一致,此外,通过将水沟铲17与剪叉单元20的底部铰接,使得当种箱4间距进行调整时,剪叉单元20的底部位置同步移动,带动水沟铲17的位置移动,使水沟铲17始终位于相邻两个种箱4的正中间,种沟铲11位于种箱4的中间位置,使得水沟铲17始终位于相邻两个种沟铲11的正中间;
56.第一套筒8内滑动连接有滑盘9,滑盘9上固接有种沟杆10,第一套筒8上固接有卡环,防止滑盘9脱离第一套筒8;驱动机构带动种沟杆10移动,使得滑盘9在第一套筒8内滑动,实现种沟铲11的高度调整,便于根据种植需求挖掘不同高度的种沟;种沟杆10在第二滑杆12和第二套筒14的作用下带动水沟铲17同步升降。
57.进一步优化方案,驱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支撑架1上的两第二气缸26,第二气缸26的活塞端固接有支撑杆25,两支撑杆25之间固接有第一滑杆22,第一滑杆22上滑动套设有若干l型支杆21,l型支杆21的底部固接在种沟杆10上;
58.支杆1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8,第一连杆18远离支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远离第一连杆18的一端与剪叉单元20的底部铰接;
59.第一滑杆22上固接有两第二滑块13,第二套筒14内侧壁上开设有两第二滑槽15,两第二滑块13分别在两第二滑槽15内滑动,对第一滑杆22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滑杆22脱离第二套筒14;两第二气缸26同步启动,调节支撑杆25的高度,使得第一滑杆22高度改变,带动l型支杆21的高度改变,从而实现种沟杆10上的种沟铲11的高度调节;当种沟铲11行间距调整时,l型支杆21在第一滑杆22上滑动;种箱4间距调整时,剪叉单元20移动,使得第二连杆19左右移动,带动第一连杆18作用移动,从而实现支杆16上的水沟铲17行间距的调整。
60.进一步优化方案,储肥箱包括固接在支撑架1上的储肥壳体27,储肥壳体27底部开设有下料口28,储肥壳体27顶部开设有进料口5;支撑架1上开设有与下料口28正对的排料孔29;
61.排料组件包括与储肥壳体27顶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30,第二转轴30伸入下料口28内,第二转轴30上固接有与下料口28接触连接的螺旋叶片31;第二转轴30顶部伸出储肥壳体27外,并与地轮组件传动连接;
62.地轮组件驱动第二转轴30转动,螺旋叶片31转动,将储肥壳体27内的肥料带动到排料孔29处,使得肥料下落到种植地中,实现自动施肥。
63.进一步优化方案,地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上的第三转轴32,第三转轴32两端均固接有地轮33和第一齿轮34;
64.第二转轴30上固接有蜗轮35,若干蜗轮35上传动连接有蜗杆36,蜗杆36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上,蜗杆36一端固接有第二齿轮37,第二齿轮37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34通过第一链条43啮合传动;
65.第一转轴38一端固接有第三齿轮44,第三齿轮44与远离第二齿轮37的第一齿轮34通过第二链条45啮合传动;
66.进行播种时,车头将支撑架1下方到种植地,车头移动,带动第三转轴32转动,使得第一齿轮34同步转动,第一齿轮34在第一链条43作用下带动第二齿轮37转动,使得蜗杆36转动,从而带动蜗轮35转动,实现第二转轴30的转动,进行施肥;第一齿轮34在第二链条45的作用下带动第三齿轮44转动,使得第一转轴38转动,实现自动播种。
67.进一步优化方案,平整部包括固接在支撑架1上的平整板42,平整板42位于种沟铲11远离下种管47的一侧,平整板42的底部高于种沟铲11的底部。
68.本发明的可同步调节行间距的高效水稻播种装置在使用时,分别在种箱4、储肥壳体27中放入水稻种子、肥料,地轮33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8转动,将水稻种子自动播种到种植地中,同时带动第二转轴30转动,实现自动施肥,需要调整间距时,驱动第一气缸7启动,调整种箱4的间距,带动种沟铲11、水沟铲17的间距同步调节;调整种沟铲11的高度时,驱动第二气缸26启动,实现种沟铲11高度的调节,同步带动水沟铲17的高度调节。
6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