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0418发布日期:2022-08-27 03:1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


背景技术:

2.食用菌具有众多种类,不同食用菌的种植方法有不同区别,但是整体上影响食用菌生产的条件,不外乎营养、光照、温度、湿度等。
3.专利号cn213127403u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包括采用移动架上设置的蜗杆、蜗轮、种植盆、电机配合,实现了通过电机带动多个种植盆转动,从而保证不同种植盆内的食用菌都可均匀的受到光照或喷淋,从而保证食用菌的均匀健康的生长环境,解决了传统种植架在种植食用菌时,由于光照喷淋等不均匀,从而影响部分食用菌生长的问题;采用移动架与滑杆滑动连接配合,实现了调整不同移动架位置,从而调节食用菌种植间距,以满足不同食用菌的种植需要。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该种植架主要采用喷淋的方式为食用菌种植土补水,然而种植土在种植食用菌一段时间后会变得紧实,此时水渗入土壤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若喷淋水过多时,会导致水从种植架中溢出造成水资源浪费,若喷淋水过少,会导致对种植土补水不够,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内部设置有土块,所述土块用于种植食用菌,所述种植槽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通水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通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喷灌组件,所述喷灌组件包括导水管,且导水管与通水管导通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中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溢水孔,所述导水管的顶端设置有喷淋头,且喷淋头与导水管导通连接,所述溢水孔位于土块中,所述喷淋头位于土块上方;
6.优选的,所述喷灌组件设置为三组,且三组喷灌组件之间呈等距设置,通过设置的三组喷灌组件能够有效地对土块进行覆盖式喷灌;
7.优选的,所述通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通水管之间呈一体式结构设计,通水管通过连接管接入到循环供水系统中,由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供水,并将多余的水通过通水管的出水端回收;
8.优选的,所述喷淋头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且螺纹管与导水管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管便于喷淋头与导水管的组装和拆卸;
9.优选的,由于溢水孔是位于土块中使用的,为了避免土块的土壤颗粒进入溢水孔,我们还在导水管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与溢水孔位置相对应的挡土片,挡土片呈弧形设计,可有效避免土壤进入到溢水孔中;
10.优选的,为了便于通水管内部的水进入到导水管中,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还固定设置有聚水槽,所述聚水槽呈弧形设计,且聚水槽的开口朝向通水管的进水端,高压水进入通
水管后,在聚水槽的阻挡作用下,部分水进入到导水管中。
11.优选的,我们还在种植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网板,且土块与网板搭接,网板的底部与种植槽形成一个储水腔,浇灌过多的水穿过网板落入储水腔存储,不仅有效避免土块浇水过多,而且还能为土块做保湿处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供水,水进入导水管后,部分水体通过溢水孔溢出直接渗入土块中,另一部分水通过导水管进入到喷淋头中,由喷淋头喷出对土块上方的食用菌喷淋,该种植架对食用菌土壤做内外补水处理,补水效果好,且避免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纵向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水管的纵向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8.1、种植槽;2、土块;3、喷灌组件;4、通水管;5、导水管;6、聚水槽;7、溢水孔;8、挡土片;9、喷淋头;10、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0.实施例1
21.请参略说明书附图1和图2,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包括种植槽1,所述种植槽1的内部设置有土块2,所述土块2用于种植食用菌,所述种植槽1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通水管4,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通水管4的顶部设置有喷灌组件3,所述喷灌组件3包括导水管5,且导水管5与通水管4导通连接,所述导水管5的中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溢水孔7,所述导水管5的顶端设置有喷淋头9,且喷淋头9与导水管5导通连接,所述溢水孔7位于土块2中,所述喷淋头9位于土块2上方;
22.进一步的,所述喷灌组件3设置为三组,且三组喷灌组件3之间呈等距设置,通过设置的三组喷灌组件3能够有效地对土块2进行覆盖式喷灌;
23.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通水管4之间呈一体式结构设计,通水管4通过连接管接入到循环供水系统中,由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4供水,并将多余的水通过通水管4的出水端回收;
24.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9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且螺纹管与导水管5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管便于喷淋头9与导水管5的组装和拆卸;
25.使用时,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4供水,水进入导水管5后,部分水体通过溢水孔7溢出直接渗入土块2中,另一部分水通过导水管5进入到喷淋头9中,由喷淋头9喷出对土块2上方的食用菌喷淋,该种植架对食用菌土壤做内外补水处理,补水效果好,且避免水资源浪费。
26.实施例2
27.请参略说明书附图1和图2,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包括种植槽1,所述种植槽1的内部设置有土块2,所述土块2用于种植食用菌,所述种植槽1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通水管4,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通水管4的顶部设置有喷灌组件3,所述喷灌组件3包括导水管5,且导水管5与通水管4导通连接,所述导水管5的中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溢水孔7,所述导水管5的顶端设置有喷淋头9,且喷淋头9与导水管5导通连接,所述溢水孔7位于土块2中,所述喷淋头9位于土块2上方;
28.进一步的,所述喷灌组件3设置为三组,且三组喷灌组件3之间呈等距设置,通过设置的三组喷灌组件3能够有效地对土块2进行覆盖式喷灌;
29.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通水管4之间呈一体式结构设计,通水管4通过连接管接入到循环供水系统中,由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4供水,并将多余的水通过通水管4的出水端回收;
30.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9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且螺纹管与导水管5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管便于喷淋头9与导水管5的组装和拆卸;
31.使用时,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4供水,水进入导水管5后,部分水体通过溢水孔7溢出直接渗入土块2中,另一部分水通过导水管5进入到喷淋头9中,由喷淋头9喷出对土块2上方的食用菌喷淋,该种植架对食用菌土壤做内外补水处理,补水效果好,且避免水资源浪费。
32.请参略说明书附图3,进一步的,由于溢水孔7是位于土块2中使用的,为了避免土块2的土壤颗粒进入溢水孔7,我们还在导水管5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与溢水孔7位置相对应的挡土片8,挡土片8呈弧形设计,可有效避免土壤进入到溢水孔7中;
33.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通水管4内部的水进入到导水管5中,所述导水管5的底端还固定设置有聚水槽6,所述聚水槽6呈弧形设计,且聚水槽6的开口朝向通水管4的进水端,高压水进入通水管4后,在聚水槽6的阻挡作用下,部分水进入到导水管5中。
34.实施例3
35.请参略说明书附图1和图2,一种食用菌立体种植架,包括种植槽1,所述种植槽1的内部设置有土块2,所述土块2用于种植食用菌,所述种植槽1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通水管4,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通水管4的顶部设置有喷灌组件3,所述喷灌组件3包括导水管5,且导水管5与通水管4导通连接,所述导水管5的中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溢水孔7,所述导水管5的顶端设置有喷淋头9,且喷淋头9与导水管5导通连接,所述溢水孔7位于土块2中,所述喷淋头9位于土块2上方;
36.进一步的,所述喷灌组件3设置为三组,且三组喷灌组件3之间呈等距设置,通过设置的三组喷灌组件3能够有效地对土块2进行覆盖式喷灌;
37.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通水管4之间呈一体式结构设计,通水管4通过连接管接入到循环供水系统中,由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4供水,并将多余的水通过通水管4的出水端回收;
38.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9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且螺纹管与导水管5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管便于喷淋头9与导水管5的组装和拆卸;
39.使用时,循环供水系统为通水管4供水,水进入导水管5后,部分水体通过溢水孔7
溢出直接渗入土块2中,另一部分水通过导水管5进入到喷淋头9中,由喷淋头9喷出对土块2上方的食用菌喷淋,该种植架对食用菌土壤做内外补水处理,补水效果好,且避免水资源浪费。
40.请参略说明书附图3,进一步的,由于溢水孔7是位于土块2中使用的,为了避免土块2的土壤颗粒进入溢水孔7,我们还在导水管5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与溢水孔7位置相对应的挡土片8,挡土片8呈弧形设计,可有效避免土壤进入到溢水孔7中;
4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通水管4内部的水进入到导水管5中,所述导水管5的底端还固定设置有聚水槽6,所述聚水槽6呈弧形设计,且聚水槽6的开口朝向通水管4的进水端,高压水进入通水管4后,在聚水槽6的阻挡作用下,部分水进入到导水管5中。
42.进一步的,我们还在种植槽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网板10,且土块2与网板10搭接,网板10的底部与种植槽1形成一个储水腔,浇灌过多的水穿过网板10落入储水腔存储,不仅有效避免土块2浇水过多,而且还能为土块2做保湿处理。
4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