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2642发布日期:2023-01-31 23:2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饲料投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工厂化渔业养殖车间中,养殖池的直径比较大,人工撒料已经不能适应于这种直径较大的养殖池,现有的投料方式有风送投料机、箱式投料机等,传统风送投料机一般用于传统池塘湖泊等场景下,一台设备对应一个池塘,受限于设备尺寸以及成本,传统风送投料机一般不超过1对4的投料情况。
3.工厂化养殖车间,养殖池众多,面积小,密度高,传统风送方式一般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撒料头,一方面具有投料范围偏大的缺点,另一方面,多个养殖池需要多套设备,成本偏高,而且装置就设置在养殖池旁,由于养殖池旁湿度大,电气元件的故障率高,有发生触电的危险。
4.此外,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2210081443.2,公开了水产养殖水力旋转撒料系统,此系统使用水泵提供动力,还需要配备水箱或者供水设备,较为麻烦;而且水冲颗粒饲料冲不干净就极容易腐烂发霉,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臭,影响养殖环境;此系统的投料机构无法显示料仓内的料量,需要人为去观测,耗费时间;无法精准计重,导致出料不均匀。
5.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且养殖车间的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投料系统暴露在养殖池旁湿度太大易发生元件故障以及不能达到一个投料装置给多个养殖池投料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所述投料系统包括:主料仓,其上设置有投料口;第一旋转下料器,其固定于主料仓的出料口并与主料仓连通,用于将主料仓中的料向下供应;第一电机,其与第一旋转下料器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旋转下料器的运行;输料管道,其与第一旋转下料器连通,用于输送第一旋转下料器供应的料;风机,其输出端与输料管道的一端连通,用于将输料管道内的料通过风力输送;多路投料分配器,其与输料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其设置有若干个输出口,用于将输料管道输送过来的料进行分配输送;送料管道,其与多路投料分配器的若干个输出口分别连通,用于将分配好的料进行输送;旋转撒料头,其与送料管道进行连接,用于将送料管道输送的料撒向养殖池;以及控制柜,其与第一电机和风机通过总线连接,通过plc控制第一电机、风机和多路投料分配器的第一电机的启停。
8.优选地,所述多路投料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架;分配盘,其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该通孔作为多路投料分配器的输出口,其固定于所述分配器架上,用于将所述输料管道输送过来的料进行分配;分配柱,其具有输送空腔,其一端与分配盘的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料管道连通且连接处可相对转动;所述分配柱的输送空腔的侧壁上
固定连接有与分配柱平行的分配头,所述分配头与分配柱的输送空腔连通,且分配头的端部与所述分配盘上的通孔相对应;从动齿轮,其套置并固定在所述分配柱的侧壁上,用于控制分配柱的旋转;主从齿轮,其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以及驱动电机,其驱动轴与主从齿轮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多路投料分配器还包括: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分配器架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分配柱均穿过其上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0.优选地,该投料系统还包括:送风投料架;所述料仓固定于送风投料架上。
11.优选地,所述送风投料架的顶部的一端两侧均铰接有液压撑杆,所述液压撑杆的一端与仓盖铰接。
12.优选地,所述料仓的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配置有称重数显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柜总线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旋转下料器之间连接有减速器。
14.优选地,所述旋转撒料头包括:管道连接套管,其具有空心柱体结构,空心柱体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送料管道连通,空心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法兰片一;旋转套管,其具有空心柱体结构,套置在所述管道连接套管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上,且卡抵在所述管道连接套管的外侧壁上;外圈,其具有空心柱体结构,套置于所述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且与旋转套管的外侧壁具有间隙,其空心柱体的一端的外壁固定有与法兰片一相适配的法兰片二,另一端的内侧壁处设置有台肩,其设置有台肩的该端与旋转套管密封;深沟球轴承,其设置于外圈与旋转套管的间隙内,并卡抵在所述外圈的内侧壁和/或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使得旋转套管可相对于外圈旋转;内圈,其套置在所述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且处于所述外圈与旋转套管的间隙内,用于支撑所述深沟球轴承;y形三通,其具有呈y形且相连通的三个通道,分别记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一通道与旋转套管连通;以及轻质弯管,其一端与y形三通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连通,且两个轻质弯管的出风口相反。
15.优选地,所述投料系统还包括次料仓、第二旋转下料器以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旋转下料器固定于次料仓的出料口并与次料仓连通,用于将次料仓中的料向下供应;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旋转下料器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旋转下料器的运行;与所述第一旋转下料器连接的输料管道与所述第二旋转下料器连通,并连通至所述多路投料分配器,用于输送第二旋转下料器供应的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的投料系统,通过设置有风机、第一旋转下料器和送料管道,将所有装置全都开启时,主料仓内的料通过第一旋转下料器后落入送料管道,由于风机给送料管道送风,所以料就会自动被吹向撒料头进行撒料作业,此操作依靠风送的风力来实现饲料的投料,无需增加过多的第一电机或气动旋转阀等设备来驱动,节省动力装置成本,节约能耗;
18.(2)通过设置有输料管道,输料管道与多路投料分配器连接,送风投料设备和多路投料分配器可以放置在干燥的空间内,然后通过输料管道将料输送到撒料头进行撒料,可以达到远离潮湿环境,避免触电危险,同时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效果;
19.(3)本实用新型的投料系统,通过设置多路投料分配器,将饲料均匀分配至多个管
道,可以输送至不同的位置;
20.(4)本实用新型的投料系统,采用风力输送投喂料,一方面能够防止水力输送饲料冲不干净就极容易腐烂发霉,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臭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不需要额外的水源,通过空气就能实现风力输送,更加便捷;
21.(5)本实用新型的投料系统,料仓的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料仓内料的重量,便于观察出料仓内部的料的多少;
22.(6)本实用新型的投料系统,通过设置旋转撒料头,y形三通连接有轻质弯管,y形三通将风进行分流,且两个轻质弯管的出风口相反,当风吹动饲料通入管道连接套管时,由于深沟球轴承设置于外圈和旋转套管之间,y形三通和旋转套管、轻质弯管固定连接,在风力的作用下,从轻质弯管出口吹出的风给弯管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得旋转套管相对于管道连接套管和外圈能实现相对旋转,通过风力实现转动的力度不会过大,在转动过程中,饲料连续被吹出,饲料吹出范围为一个圆环形,达到均匀投料且投料范围不会过大的目的。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投料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撒料头整体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撒料头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撒料头整体的三维示意图;
30.图中:1、仓盖;2、送风投料架;3、液压撑杆;4、主料仓;5、控制柜;6、风机;7、第一电机;8、第一旋转下料器;9、多路投料分配器;10、送料管道;11、撒料头;12、分配器架;13、主从齿轮;14、分配柱;15、从动齿轮;16、分配盘;17、驱动电机;18、输料管道;111、管道连接套管;112、旋转套管;113、外圈;114、深沟球轴承;115、内圈;116、y形三通;117、轻质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投料系统包括:主料仓4、第一旋转下料器8、第一电机7、输料管道18、风机6、多路投料分配器9、送料管道10、旋转撒料头11以及控制柜5。其中,主料仓4上设置有投料口;第一旋转下料器8(旋转下料器为星型卸料器)固定于主料仓4的出料口并与主料仓4连通,用于将主料仓4中的料向下供应;第一电机7与第一旋转下料器8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旋转下料器8的运行;输料管道18与第一旋转下料器8连通,用于输送第一旋转下料器8供应的料;风机6输出端与输料管道
18的一端连通,用于将输料管道18内的料通过风力输送;多路投料分配器9与输料管道18的另一端连通,其设置有若干个输出口,用于将输料管道18输送过来的料进行分配输送,便于供应多个养殖池;送料管道10与多路投料分配器9的若干个输出口分别连通,用于将分配好的料进行输送;旋转撒料头11与送料管道10进行连接,用于将送料管道10输送的料撒向养殖池;以及控制柜5与第一电机7和风机6通过总线连接,通过plc控制第一电机7、风机6和多路投料分配器9的第一电机的启停。
34.多路投料分配器9包括:分配器架12、分配盘16、分配柱14、从动齿轮15、主从齿轮13以及驱动电机17。其中,分配盘16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该通孔作为多路投料分配器9的输出口,其固定于分配器架12上,用于将输料管道18输送过来的料进行分配;分配柱14具有输送空腔,其一端与分配盘16的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输料管道18连通且连接处可相对转动;分配柱14的输送空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分配柱14平行的分配头,分配头与分配柱14的输送空腔连通,且分配头的端部与分配盘16上的通孔相对应;从动齿轮15套置并固定在分配柱14的侧壁上,用于控制分配柱14的旋转;主从齿轮13与从动齿轮15啮合连接;以及驱动电机17驱动轴与主从齿轮13固定连接。
35.多路投料分配器9还包括:固定板,其固定在分配器架12上,与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和分配柱14均穿过其上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36.该投料系统还包括:送风投料架2;主料仓4固定于送风投料架2上。
37.送风投料架2的顶部的一端两侧均铰接有液压撑杆3,液压撑杆3的一端与仓盖1铰接,仓盖1可将主料仓4盖住,防止灰尘落入。
38.风机6设置于送风投料架2的内部,控制柜5固定于送风投料架2的侧壁上。
39.主料仓4的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9;称重传感器19配置有称重数显控制器,称重传感器19与控制柜5总线连接(称重传感器19用于实时称取料仓的重量变化,从而判断料仓内是否还有饲料以及投喂饲料的重量,实现精准投喂;称重数显控制器,可以实时反馈称重数值到控制仪上,通过屏幕显示,同时,通过信息通讯,可以将称重数据接入控制系统)。
40.第一电机7和第一旋转下料器8之间连接有减速器。
41.旋转撒料头11包括:管道连接套管、旋转套管、外圈、深沟球轴承、内圈、y形三通以及轻质弯管。其中,管道连接套管具有空心柱体结构,空心柱体的两端分别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送料管道10连通,空心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法兰片一;旋转套管具有空心柱体结构,套置在管道连接套管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上,且卡抵在管道连接套管的外侧壁上;外圈具有空心柱体结构,套置于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且与旋转套管的外侧壁具有间隙,其空心柱体的一端的外壁固定有与法兰片一相适配的法兰片二,另一端的内侧壁处设置有台肩,其设置有台肩的该端与旋转套管密封;深沟球轴承设置于外圈与旋转套管的间隙内,并卡抵在外圈的内侧壁和/或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使得旋转套管可相对于外圈旋转;内圈套置在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且处于外圈与旋转套管的间隙内,用于支撑深沟球轴承;y形三通具有呈y形且相连通的三个通道,分别记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第一通道与旋转套管连通;以及轻质弯管一端与y形三通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连通,且两个轻质弯管的出风口相反。
42.plc型号:s7-1200;称重传感器型号:psd-f1(普司顿);风机型号:hg-3800s;下料电机型号:60zy110-1250。
4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44.多路投料分配器首先控制旋转到指定输出口,然后启动风机,再启动第一旋转下料器,主料仓内的料通过第一旋转下料器后落入送料管道,由于风机给送料管道送风,所以料就会自动被吹向多路投料分配器,在多路投料分配器中的分配柱带动下分配到指定的输料管道中,对应的撒料头在风力的作用下,即可进行旋转撒料作业。
45.称重数据传输至plc,实时显示主料仓的总重量,投料过程中,减少的重量就是饲料投出的重量,当达到设定的投喂量时,即减少重量等于设定投喂量,当称重传感器反馈的重量数据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第一电机停止,风机延时几秒后停止,所有设备停止,完成一次投料。
46.实施例2
47.与实施例1的多路风送式投料系统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投料系统还包括次料仓、第二旋转下料器以及第二电机;第二旋转下料器固定于次料仓的出料口并与次料仓连通,用于将次料仓中的料向下供应;第二电机与第二旋转下料器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旋转下料器的运行;与第一旋转下料器8连接的输料管道18与第二旋转下料器连通,并连通至多路投料分配器9,用于输送第二旋转下料器供应的料。
48.两种不同规格的料分别放入主料仓和次料仓中,通过称重传感器与第一电机、第一旋转下料器配合可实现两种料同时定量下料,实现对于料的混合投放。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