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部地区驯化辣木盆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30367发布日期:2023-07-08 00:0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部地区驯化辣木盆栽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林业种植,具体涉及一种中部地区驯化辣木盆栽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植物盆栽形成了独特的技法和风格,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就,但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环保意识上的增强,发展健康型植物盆栽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2、健康型植物盆栽是以一定药用或者食疗价值的植物为核心,容易栽培、管理方便,对土壤、温度、水分、肥料等生长环境与营养条件的要求都不严格的植物盆栽。健康型植物盆栽集观赏、食用于一身,兼有不同的功能性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前景广阔。

3、2012年辣木就被评为新资源食品,辣木的营养非常丰富,辣木叶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素、36种自然防炎体等。同比重辣木叶所含钙质是牛奶的4倍;蛋白质是牛奶的2倍;钾是香蕉的3倍;维c是柑橘的7倍;维a是胡萝卜的4倍。辣木有着“素食黄金”和“植物钻石”之称,与灵芝和西洋参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宝,是当前发展健康型植物盆栽的首选对象之一。用辣木树作为绿化树种、盆栽,置于庭院、室内、坪道,其树姿优美,花据有独特的芳香,而且种植方便,同时它分泌释放的各种生物碱气体,能起到消炎、杀菌、防蚊、净化空气,疗养保健的作用;辣木不仅是较好的观赏植物,同时,其根、茎、皮、叶、花、果均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药食同源植物。

4、然而,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出现时不能安全越冬,所以目前辣木的盆栽种植的常规方法存在成活率低、不耐寒、产量不高的缺点,所以,本技术致力于做成适宜中部地区种植的健康辣木盆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部地区驯化辣木盆栽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中部地区驯化辣木盆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育种:获得种苗;

5、s1.1、选种;

6、选择印度改良辣木中林2号;

7、s1.2、处理;

8、除去种子其外层纸质白翼,然后用温水浸种,捞起即可播种;

9、s1.3、播种;

10、①、场地选择:育苗区域选在较为空旷、干净、无杂草、通风良好且光照充足、无积水的地方,使用育苗盘进行播种;

11、②、育苗盘选择:育苗盘采用规格为28*54*11.5cm、孔数量为32孔及以上的规格;

12、③、基质选择:育苗盘的基质要求干净、疏松、透气;

13、④、播种方式:播种方式为点播,每育苗穴放2~3粒种子,种子放置在育苗穴中间位置,相邻两个育苗穴之间的距离为5cm,点播种子后,用细营养土轻轻覆盖,盖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3~5倍,然后喷雾淋透水;

14、⑤、保温保湿:在育苗盘床面盖上一层地膜后,再设置塑料小拱棚,形成地膜、小拱棚、遮阳网三层配套覆盖保温,其中塑料小拱棚上盖塑料薄膜而成,棚架高50~70cm,上面覆盖一幅2m宽的薄膜,将薄膜一边用土压实;另一边用重物压好,小拱棚宽1.2m,长20~30m;

15、s1.4、管理;

16、①、光照管理:用遮荫网进行遮荫,遮光度为70%~80%,在种子发芽后子叶展开第3d开始,早晚要掀开遮荫网让小苗接受阳光的照射,在第3片小叶长出后,完全掀开遮荫网接受全光照;

17、②、水分管理:从播种到出苗前每天淋水一次,出苗后每隔5~8d淋水一次,采用微喷方式使基质保持湿度60%~70%,子叶出土后,湿度到60%~70%,同时用喷雾方式增加空气湿度,期间温度保持在25~3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

18、③、补蔸:将未发芽的空余位置用其它地方苗木补齐,定植一周后,及时调查苗木成活率,死苗缺蔸进行补苗;

19、④、小苗移植:株高达40cm以上,适时植入花盆;

20、⑤、整形:辣木每棵新梢在嫩芽生长20cm后断其心,辣木主杆高度尺寸在60cm上后停止嫩芽断心操作;

21、s2、移栽入盆;

22、s2.1、移栽盆处理:在盆的底孔用瓦片或薄泡沫片盖住,然后在瓦片或泡沫片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度尺寸为2~3cm;

23、s2.2、基质处理:在滤水层上铺设寄费,厚1~3cm,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2cm,栽培介质,最后填充营养土,直至离盆口的距离尺寸为2~3cm;

24、s2.3、健康管理:针对入盆后的各种病害、害虫进行处理;

25、s3、驯化:提高抗性,适应环境生存;

26、s3.1、第一阶段;

27、第一年5~6月份,于棚中移栽定根;

28、s3.2、第二阶段;

29、第一年7~8月份,盆栽控根处理及矮化;

30、s3.3、第三阶段;

31、第一年9~11月份,维持养护;

32、s3.4、第四阶段;

33、第一年12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控温并维持在3~5°;

34、s3.5、第五阶段;

35、第二年4~5月份,开棚观察留存辣木,并针对性进行施肥;

36、s3.6、第六阶段;

37、第二年6~9月份,持续控根处理和盆栽矮化,可正常追肥;

38、s3.7、第七阶段;

39、第二年10~11月份,过冬前准备,不施肥,减少浇水频次,保持正常生长环境;

40、s3.8、第八阶段;

41、第二年12月份到第三年3月份,开棚获取驯化成功的辣木;

42、s4、养护:期间适应性养护。

43、进一步限定,步骤s1.2中,浸种方式采用浓度1%生根剂或l%多菌灵浸种4h或磷酸二氢钾5g加水500ml浸种4h或选用800~1200倍液多菌灵、绿亨2号、白菌清杀菌剂浸泡种子15~17h中的一种,经实验证明,上面三种浸种方式单独使用可明显提高发芽率,进一步的,浸种后在20℃发芽率最高,但萌发时间相对较长,25℃时发芽势、发芽率都较高,并且出苗速度快,时间短而且集中,在20~25℃温度条件下辣木种子出苗快、整齐,萌发的幼苗粗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

44、进一步限定,步骤s1.3中,基质要预先消毒,用40%福尔玛林100倍液泼洒基质,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d后揭膜晾晒10d备用,或按干净土、腐熟的有机肥、钙镁磷、复合肥之间的配比为100:25:3:2的配比配制,混合均匀后备用;基质填穴要求紧、九分满,将已消毒的基质用育苗盘装好后整齐地放置在平整好的场地中,然后用干净的清水淋透,放置24h,防止基质中夹带虫卵和病菌,进而影响到后需辣木的生长。

45、进一步限定,步骤s1.3中,基质为按质量份数计:泥炭土5份、珍珠岩2份、过磷酸钙1份和黄心土2份的混合基质,实验证明廉价的同时,育苗效果最好。

46、进一步限定,步骤s1.4中,补蔸位置处于风大的地方,定植初期用支撑物进行固定,补蔸位置处于平坦或低洼种植地需起垄,开挖排水沟,避免植株倒伏和水泡根进而腐烂问题发生。

47、进一步限定,步骤s1.4中,当辣木苗主杆长到20cm的时侯控水施钾肥,到25cm断苗心,断心5天左右移植,断其主根后再种植,控制慢速生长,进而使得苗特别壮,使得辣木自然变成灌木。

48、进一步限定,步骤s2.2中,基肥为豆饼与鸡粪的混合有机肥,介质为土与砂的比例为3:1的土壤,或肥沃园土与煤渣的比例为3:1的土壤,廉价的同时,营养价值高。

49、进一步限定,步骤s2.3中,病害包括根腐病、落叶病、嫩梢萎蔫病和生理性落叶,害虫包括红蜘蛛、斜纹夜蛾和小菜蛾,这些病害和害虫对辣木的伤害相对较大。

50、进一步限定,步骤s3.1中,移栽时先将根系与肥料之间用介质隔开后,再把整体放入盆栽中,辣木盆栽种植好后需要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透分的自然生长环境,浇好浇透第一次定根水,两天后再浇一次定根,然后,从最开始的一周浇两次水,到一周浇一次水,见干才浇,保持盆土湿润,保证生根效果。

51、进一步限定,步骤s3.2中,控根处理为将辣木盆栽放在不直接接触土壤的架空苗床上,矮化处理为当辣木嫩梢长到15厘米的时候,进行摘心,可以很好的控制盆栽的整体高度,促使其多发新梢新芽。这样能很好的增加辣木叶的产量,又能有效提高驯化的成活率。

52、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3、本发明通过引种选育、盆栽管理、过冬驯化、成品出圃等步骤,本发明对种源选育、盆栽辣木树的选择、盆栽基质配比、营养液及驯化方式等进行了研究与优化,通过以上方法驯化,让辣木在中部地区的成活率达到98%,也能培养出既能观赏又能食用的新型盆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