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44124发布日期:2024-05-11 0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储料罐、搅拌罐、混料机构及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和进水口,所述搅拌罐的底端设置有装料口,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室和混料罐,所述混料室设置在所述搅拌罐的上方,所述混料罐于竖直面上转动设置在所述混料室内用于混合多种物料,所述混料罐的罐壁开设有倒料口,所述倒料口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门,所述混料室的底端开设有通口并通过移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料罐包括若干个分别用于放置竹屑、杂木屑、尿素及轻质碳酸钙,所述储料罐通过输料管往所述混料罐内加入原料,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连接外部水源的进水管,所述搅拌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搅拌罐内用于将多种物料和水搅拌均匀形成培养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包括输料支管和输料总管,所述输料支管插设在所述储料罐的底端输料口,若干所述输料支管通过多通接头集成连接至输料总管的一端,所述混料罐的一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输料总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入料口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包括旋转部和位于所述旋转部两侧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连接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旋转部的连接端设置有转动卡设在所述环形卡槽内的环形卡条,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混料室内的固定支架,所述旋转部的外壁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混料罐的一侧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固定有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杆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混料罐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混料桨,所述混料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桨、刮壁杆、刮底杆、分散桨、第三伺服电机及第四伺服电机,所述搅拌桨转动设置在所述搅拌罐顶端内侧,且其通过位于所述搅拌罐顶端外侧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搅拌桨的底端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所述刮底杆,所述刮底杆的端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刮壁杆,所述刮底杆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有底刮片,且各所述刮底杆上的底刮片错位设置,所述刮壁杆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有侧刮片,且各所述刮壁杆上的侧刮片错位设置,所述搅拌桨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搅拌桨片,所述分散浆转动设置在所述搅拌罐顶端位于所述搅拌桨的旁侧,且其通过位于所述搅拌罐顶端外侧的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分散桨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分散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质量传感器、第二电控门、第三电控门、电磁流量阀、单片机控制器及操作终端,所述储料罐和搅拌罐均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所述内罐体镶设在所述外罐体,所述质量传感器镶设在所述内罐体底部和外罐体底部之间用于监测所述内罐体的质量变化,所述第二电控门设置在所述装料口用于控制所述装料口开关,所述第三电控门设置在所述输料口上用于控制所述输料口开关,所述电磁流量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上用于控制进水口开关及监测进水流量,所述质量传感器、第一电控门、第二电控门、第三电控门、电磁流量阀均通过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连接所述操作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为:

8.一种竹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竹荪培养料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荪培养料制备方法及竹荪栽培方法,竹荪培养料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1、往制备装置中分别加入80.0%的竹屑、18.8%的杂木屑、0.7%的尿素、0.5%轻质碳酸钙及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培养料并控制所述培养料的含水率为60‑62%;A2、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进行装袋;A3、将装袋好的培养料通过膜内常压灭菌,保持温度100℃、4h后停火,在膜内自然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仙,巫仁高,刘福阳,赵俊敏,王怡暄,连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