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

文档序号:79486阅读:1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遗传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蟹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青蟹是我国重要海水养殖蟹类之一,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巨大,我国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近年来,我国青蟹养殖产业发展较快,已经成为我国南方沿海省份的一个主要海水养殖品种,养殖面积60万亩,年产量11万吨。目前,青蟹养殖所需的苗种绝大多数来自采捕野生苗种,尚未经过遗传改良。养殖过程中,已经出现青蟹抗逆性差、抗病力下降,频繁出现大规模死亡。采用不同地理群体间杂交的方法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抗逆性以及生产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内在贝类育种研究中,公开号为CN173634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杂交后代采苗后8个月壳长比自交组高10. 2%,体重高13. 2%,10月龄杂交组的存活率比自交组高46. 7%。公开号为CN176231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罗氏沼虾种内杂交育种方法,通过从国外引进种与国内早年引进种先进行杂交,再进行回交,使罗氏沼虾虾苗抱籽提高到67. 2%,出苗率提高到94. 5%。众所周知,优良品种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良种培育是决定青蟹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青蟹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杂交育种,培育出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的优良品种,可增强青蟹抵抗环境能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青蟹育种主要有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公开号为CN101627737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青蟹家系的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涉及一种青蟹品种选育方法。公开号为CN101990849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青蟹的阶段式群体选育方法,并未涉及青蟹杂交育种技术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关于青蟹杂交育种方法的报道,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青蟹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杂交育种方法,用于青蟹良种培育,提高青蟹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养殖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步骤
(O培育池建设每只培育池面积I亩左右,四周有I. 5米宽的环沟,可保水深I. 5米以上,池四周建有O. 5米高的防逃网;
(2)种蟹选择选取我国青蟹自然分布最北的杭州湾群体、三门湾群体及福建闽江口群体所产健康的各种品系的雌(早)、雄( )青蟹,交配季节前选择雌蟹体重200 300克、雄蟹体重400 500克、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且活力强的天然青蟹或人工养殖的成蟹作为亲蟹;
(3)雌雄配比及投饵采用雌、雄比例为21的正反交配设计。交配后将雌蟹继续留塘饲养。饵料投喂主要是低价值(小规格缢蛏等)贝类;
(4)雌蟹催产对上述卵巢发育饱满的雌蟹移入温室水泥池内,水池上方加盖黑色布帘遮光,水温保持在25 30°C,盐度24%。 26%。(重量百分比),每天投喂低价值(小规格缢蛏等)贝类,每天换水I次,每次换水时干露2 3小时,经流水刺激培育3 5天,使雌蟹卵巢迅速发育并产卵成为抱卵蟹;
(5)抱卵蟹孵化将抱卵蟹分别单独放入有盖的塑料筐中,并把筐悬吊于水泥池内,每池放I只抱卵蟹,充气保持水质,让孵出幼体自行排放到水泥池中;
(6)幼体培育按常规幼体培育方法,每天投喂轮虫、卤虫、虾片或鱼靡等饵料,直到稚蟹出池即可获得性状一致的青蟹杂交苗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青蟹种内不同地理群体杂交的方法,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杂交培育所获得的人工青蟹杂交苗种,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具有抗逆性好、 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所培育出的青蟹苗种性状一致,抗逆性状优于海区青蟹苗,可应用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I :
(O培育池建造选择在沿海区域,水质符合水产养殖要求,海淡水来源方便。培育池面积I. 2亩,四周有I. 5米宽的环沟,可保持水深I. 5米以上,池四周建有O. 5米高的防逃网。
(2)种蟹选购青蟹交配前15 20天,种蟹要求体质健壮、附肢齐全,分别选购杭州湾海区体重350 400克的雄蟹50只、体重200 300克的雌蟹100只;同时,选购三门湾海区体重350 400克的雄性青蟹50只、体重350 400克的雌蟹100只。
(3)雌雄交配按正、反杂交进行,雌、雄青蟹2 1比例,分别放入2只露天池塘让其自然交配。投喂饵料主要是缢蛏等贝类,投饵量为蟹体重的5% 8%。交配后可用蟹笼将雄蟹捕起,雌蟹继续留塘饲养越冬。
三门湾雌蟹(早)X杭州湾雄蟹U )(正交SH)
杭州湾雌蟹(早)X三门湾雄蟹U )(反交HS)
(4)雌蟹催产第二年春天对上述卵巢发育饱满的雌蟹分别移入室内水泥池,水池上方加盖黑色布帘进行遮光,保持水温28 30°C,盐度24%。 26%。,每天换水I次,每次换水时干露2小时,经3 5天流水刺激培育,雌蟹卵巢迅速发育并产卵成为抱卵蟹。
(5)抱卵蟹孵化将抱卵蟹分别单独放入有盖的塑料筐中,并把筐悬吊于水泥池内,每池放I只抱卵蟹,充气保持水质溶氧充足,让孵出幼体自行排放到水泥池中。
(6)幼体培育按常规幼体培育方法,每天投喂5 6次轮虫、卤虫、虾片或鱼靡等饵料,直到稚蟹出池。不同杂交组合蟹苗饲养情况如下表I。
(7)稚蟹养成稚蟹经中间培育成C2 C3后,放养于面积为I. 2亩的露天试验池养成商品蟹,另外混养部分脊尾白虾,池内安装底增养设施及增放一些隐蔽物。饵料主要是海捕冰鲜小杂鱼虾等,平时注意换水和水质调节。
青蟹人工繁育杂交苗,经几个月的养殖与收捕比较,养成成活率要比三门自然海区苗高17. 5% 22. 3%。青蟹人工繁育杂交苗与自然海区苗养殖情况见表I。
_表I青蟹人工繁肓杂交苗与自然海区苗养殖试验_
权利要求
1.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培育池建设每只培育池面积I亩,四周有I.5米宽的环沟,水深I. 5米以上,池四周建有O. 5米高的防逃网; (2)种蟹选择选取我国青蟹自然分布最北的杭州湾群体、三门湾群体及福建闽江口群体所产健康的各种品系的雌、雄青蟹,交配季节前选择雌蟹体重200 300克、雄蟹体重400 500克、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且活力强的天然青蟹或人工养殖的成蟹作为亲蟹; (3)雌雄配比及投饵采用雌、雄比例为21的正反交配设计,交配后将雌蟹继续留塘饲养,饵料投喂选用低价值贝类; (4)雌蟹催产对上述卵巢发育饱满的雌蟹移入温室水泥池内,水池上方遮光,水温25 30°C,盐度的重量百分比为24%。 26%。,每天投喂低价值贝类,每天换水I次,每次换水时干露2 3小时,经流水刺激培育3 5天,使雌蟹卵巢迅速发育并产卵成为抱卵蟹; (5)抱卵蟹孵化将抱卵蟹分别单独放入有盖的塑料筐中,并把筐悬吊于水泥池内,每池放I只抱卵蟹,充气保持水质,让孵出幼体自行排放到水泥池中; (6)幼体培育按常规幼体培育方法,每天投喂轮虫、卤虫、虾片或鱼靡饵料,直到稚蟹出池即可获得性状一致的青蟹新品系苗种。
2.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价值贝类选用小规格缢蛏贝类。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蟹杂交育种方法,通过青蟹种内不同地理群体杂交,培育获得人工青蟹杂交苗种。该培育方法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具有抗逆性好、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所培育出的青蟹苗种性状一致,抗逆性状优于海区青蟹苗,可广泛用于青蟹良种培育,提高青蟹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养殖成活率。本发明提供的青蟹杂交育种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应用于生产。
文档编号A01K61/00GKCN102860273SQ20121036310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舒妙安, 泮华友, 徐礼明 申请人:浙江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