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制剂组成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587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碘制剂组成的制造方法
碘是卤素族中之一非金属元素,也是卤族中唯一在室温下为固态。碘的化合价数目是-1到+7,碘的所有氧化形态存在所组成的化合物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碘是发现于十九世纪初期,而其第一次使用在治疗上是救治甲状腺肿(goiter)不久以后,又被应用在伤口的杀菌,那是在美国战争(American war)时,普遍把碘用于战争时伤口的消毒及杀菌的治疗。从那时起,碘被公认为一种较优的杀菌剂(germicide),但是因为它具有有某些固有的化学、物理及生物性能,因此,碘的消毒杀菌作用对于人类及动物便有了限制。
元素碘(elemental iodine)的高蒸气压使得药剂成份的杀菌效力不同,由于准备消毒的碘成份随着时间而挥发。此外,在一封闭间隔内其高蒸气压限制了碘之用途,例如体腔或在包扎下方,那是因腐蚀的损坏和皮肤、粘膜及其它重要之组织的刺激,这都是由碘引起的。虽然碘的毒性低,但是曾经发生过意外地注入碘液而造成死亡。根据病理恶化的记录,此碘中毒死亡的例子大部分是因组织调节减退(tissuehypataxia)及局部损坏的结果,这比碘中毒要严重。
另一限制碘杀菌的用途是其高非水溶性(于25℃时为0.034%)如利用酒精(例如溶解在酒精中的碘)或者利用无机金属盐作为溶解剂可以增加碘的水溶性(例如在鲁戈溶液的制备中,碘化钠或碘化钾,碘化钠和碘化钾之利用于鲁戈(Lugols′)溶液〕,这碘液也含有相同的毒害组织显示(toxic tissue manifestation),因此,通常也限制了碘杀菌液的用途。
当酒精被用作为碘的溶剂时,而施用于磨损或受伤的皮肤或粘膜是是非常疼痛及有害的,另外,当酒精挥发时,碘的浓度增加因而使灼伤漫延腐蚀损坏及组织的污染也增加。
金属碘化合物(metallic iodides)被用来使元素碘溶于水中,是经过含二原子碘(I2)及碘离子(I-)直接形成水溶性碘络合物(complex)来生成I,-离子。此水溶液碘,并没变更元素碘的毒害组织反应,因此灼伤及组织污染照旧发生。事实上,这种不希望的反应更频繁地发生,那是因为较浓的元素碘被应用于制造水溶液碘杀菌成份。
在水中,碘解离成下列平衡
平衡常数K1,大约是4×10-46,随温度而变化。在水媒界中,此解离现象对于双原子碘(diatomic iodine)更进一步复杂化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碘离子,而最重要的为I,-离子,下列反应方程式之平衡常数K2大约为7.5×102
最好,把此两平衡反应合并以解释双原子碘在水溶液中解离
其中平衡常数K,值大约3×10-4,在酸性溶液中,碘为一种缓和性氧化剂,其氧化还原平衡电势为0.534V(在25℃时,I-I电偶),碘会把亚硫酸盐(sulfite)容易地氧化成硫酸盐(Sulfate),和把硫代硫酸盐(thiosulfate)容易地氧化成连四硫酸盐(tetrathion-ate),但是三价铁及二价铜(cupric)盐在酸性溶液中被碘离子还原,而生成游离碘。在稀溶液中,碘可完全氧化SO2成H2SO4,然后碘化物把H2SO4还原成SO2、S和H2S而游离碘释放出来。由中性或者稀碱溶液中,碘会呈现稍微更强的氧化作用,这是因为亚碘酸盐离子的形成,根据下列反应式
此水溶液为强碘化剂,它作用于身体蛋白质及另一些生物物质,在碱性生理PH范围内产生氧化还原变化,在蛋白质组织中,碘造成非饱和连接,而造成变性作用,干扰必要生理反应。
为了克服水溶液碘及水酒精溶液碘毒害组织性,同时保留其杀菌作用及杀微生物作用,所以要制备具有有机聚合体的碘的水溶性有机络合物。也就是,把元素碘与某些有机聚合体化合,例如与聚乙稀吡咯烷酮和去垢剂聚合体的化合,可使元素碘的水溶性增加,而此种聚合体-碘络合物称之为碘制剂。
过去常使用生成碘制剂的有机聚合体是一个范围很广长链高分子组成,而也可能为离子性或非离子性的性质,同时也有界面剂或非界面剂性质。在碘和有机聚合体之间有一种松链连结形成络合物或碘制剂和以重量比计等于30%的碘含量水溶液是可以制备的(除另有注释外,在此文中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
一般有机碘制剂化合物包含两组不同的聚和体。聚乙烯吡咯烷酮,这是一种非去垢剂、非离子性及非界面活性聚合体;各种类型的去垢剂/界面活性聚合体,它包括非离子性、阴离子及阳离子性界面活性聚合体。两组聚合体与元素碘络合而形成碘制剂、阴离子界面活性剂通常无法提供稳定碘的络合物。但是某些阳离子界面活性剂如U.S.3,039,916被认为可适用于制备杀菌用途的碘络合物。
非去垢剂,非离子有机聚合体通常在杀菌使用中不能用作碘的载体。只有一种聚合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现在已经满意地证实能与碘络合而形成有用的碘制剂的杀菌成份,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一种非离子性、非去垢剂,水溶性合成有机聚合体;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不寻常络合能力及包含其生理惰性的胶态性质,虽然聚合体碘络合物已知带有或多或少量的碘,但是通常使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络合物含有大约9至12%的滴定碘。聚乙稀吡咯烷酮-碘(PVP-I)是一种高效能的杀菌剂,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对抗全部微生物杀微生物的作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显示其低的毒害神经性,它基本上不刺激哺乳动物的组织,另外它是非敏化的,当用于伤口或者粘膜不造成疼痛。
因此,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极广泛地被用作为一种人体、动物和环境的重要的杀菌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及其制造方法于美国专利No.2,739,922所记载,但是,没有别类的非去垢剂,非离子性的有机聚合体的组成证实是可适用于此消毒目的。
通常制造碘制剂络合物的方法是把元素双质原子碘与所选用的聚合体在乾燥情况下或粉状情况下,或者在一适合溶剂存在下进行接触可以加热来加速络合物生成。当反应结束后就可获得相对应聚合性的载体的碘制剂络合物与碘的可再制比率。
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尽管碘制剂改善了组织神经毒害性,碘制剂杀菌配制成的杀微生物的能力,基本上和已知元素碘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的杀微生物能力是相同的。已经显示出碘制剂杀菌配制品比无机元素碘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的优越性和固有结构,对于残留物基本上神经毒害性减低,刺激组织减少,降低了碘的蒸气压,尤其是不污染皮肤的特征。
碘制剂配制品是按照有效碘或滴定碘来说的,这可以认为是从络合物中释放出来到它起杀菌作用的碘。但是如此得到的碘无法反映碘制剂所含总碘量或其杀菌能力。
从上述得知碘制剂的生成最适合的聚合体是聚乙烯吡咯烷酮,它是唯一非去垢剂,非离子性有机聚合体适合于防腐碘制剂的制造。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去垢性、非离子性聚合体,它可与元素碘形成络合物而提供高效率含碘的杀菌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非离子性,非去垢性有机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它可与元素碘络合作用而产生有效的碘制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新非离子性,非去垢性碘制剂及其杀菌及防腐的成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新碘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优点可于阅读下列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
部份后将会明白。
从上述目的得知,本发明主要包括碘与多葡萄糖络合物,或者碘与碳水化合物聚合体的络合物,其碳水化合物聚合体是由蔗糖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反应生成的。
多葡萄糖是一种非营养性、多糖类、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它是由糖类在多羧酸与触媒下和在降压下进行缩聚合反应所生成的。多葡萄糖在美国专利No.3,766,105及No.3,786,794及辉瑞公司(Pfizer,Inc)纽约,可得之。
多葡萄糖是一种白色至黄褐色粉末,它有可溶于水和非水溶性形态,其平均分子量是大约1,500到36,000,可溶于水的多葡萄糖平均分子量大约2,500到18,000而非水溶性多葡萄糖的平均分子量是介于6,000至36,000之间,当多葡萄糖之平均分子量由“修正还原和(Isbel)组合方法”(J.Res.Nat′l.Bur.Standards 24,241(1940)〕测量时,多葡萄糖平均分子量正常范围大约在1,000至24,000之间,而多数的分子量介于4,000至12,000之内。当使用“修正还原和组合方法”来测量多葡萄糖平均分子量时,其平均分子量显示为由“修正还原和以斯贝尔组合方法”所测得平均分子量的1.5倍。但是,任何所知的测量聚合体的平均分子量方法其特点是可测量多葡萄糖的平均分子量。
从多葡萄糖示意的分子式〔由辉瑞(Pfizer)所提供〕很明显地看出基本上1-6链占优势,那是因第一级氢氧基团反应性,尽管另一些葡萄糖链也可能生成。在可溶性的多葡萄糖中,每份存在酸酯化成多葡萄糖,当酸的部份酯化成超过多葡萄糖部份,支联(cross linking)将发生。合成的多葡萄糖是不受淀粉酶(amylolytic)触媒所影响,动物营养及放射示踪物(radioactive tracer)研究显示多葡萄糖为非毒性。
在商业上,通常所能获得的多葡萄聚合体是低分子量水溶性的,不规则葡萄糖的键合聚体其中含有少许由单一及二酯键连接在聚合体上的花楸醇的尾基及柠檬酸(citric acid)残馀,不规则连键和有时二酯(di-ester)交键在多葡萄中所产生的效果是结合成较强的抗酸或催化剂水解聚合体,这比起其它碳氢化合物聚合体如糖类(starch)为强。
通常就商业上所能获得的多葡萄糖平均分子量是1,500,范围介于162到近似20,000此分子量范围确保一种高度水溶解性及较低粘度,具有的主要性质与蔗糖相同,但并没有味觉上甜度,商业上可获得的多葡萄糖分子量为分子量范围 百分比(%)162~5,000 88.75,000~10,000 10.010,000~16,000 1.216,000~18,000 0.1多葡萄糖含有微量的5-羟甲基呋喃糖(5-hydroxymethylfururfural)及少许左旋糖(levoglucosan)(1-6无水葡萄糖),另外还有更少量的未反应的原始成份如葡萄糖、花楸醇及柠檬酸。
当多葡萄糖聚合体与元素碘结合时,其产物为多葡萄糖-碘络合物(PDI),此多葡萄糖碘络合物为一种黄褐色至琥珀色粉末,它在大约93℃时开始熔化,在127℃时,完全熔成为一种液体,多葡萄糖碘粉末为一种高水溶性,在高温下成为一红褐色的水溶液,多葡萄糖碘含量多达80%,甚至可制造更高浓度溶液,这种增加的水溶解性与碘的非水溶性,大约为0.034%成强烈对比。此水溶解度的增加表示多葡萄糖与碘的反应期间络合反应发生了而生成新化合物,它具有了新优良性质。多葡萄糖-碘水溶液(PDI)在自然形态下为酸性,但可在整个生理性酸PH值范围可起缓冲作用而不干扰络合物的生成或杀菌作用。
利用溴化钾(KBr)丸多葡萄糖碘之红外线谱,范围系由4,000cm至200cm显示有一个非常小的扁形凸出部分“肩”(shoulder)而于800cm至300cm显示出一个增强峰值(peak),当多葡萄糖碘溶于水中,其滴定碘含量可由熟知的碘与硫代硫酸钠溶液(Na2S2O3)的滴定方法来测量。
本测试法表明多葡萄糖碘能提供用于杀菌目的充足平衡碘,以致此物质为有效的杀菌剂。
进行多葡萄糖碘电导测试,来确定多葡萄糖与I-3或I-进行络合,是因为在零浓度的当量电导比碘液(鲁戈(Lugol s)溶液)时的当量电导(equivalence)显著较小,另外,再测得自由离子与结合离子之比率,当浓度下降时系为一常数,多葡萄糖碘显示出自由离子浓度比碘溶液来的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碘与聚合体的络合物,而此聚合体是由蔗糖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反应而生成的。此聚合体分子含有一分岐结构和含量高的氢氧基(hydroxyl)团,其氢氧基团在聚合体水溶液媒介中造成聚合体的高溶解度。
由蔗糖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体是由Pharmacia Fina Chemicals AB of Uppsala瑞典,销售其名为菲克尔(Ficoll),为了在本发明里讨论的方便,由蔗糖(sucrose)与环氧氯丙烷(epichiorohydiin)所制成的聚合体以菲克尔(Ficoll)来代替它。
菲克尔(Ficoll)的分子有分岐结构,有在水溶液介质中导致良好溶解度的高含量的氢氧基团。在菲克尔(Ficoll)中,并没有离子化基团存在,它如多葡萄糖一样又是非离子性、非去后性、非界面有机碳水化合物聚合体,菲克尔(Ficoll)其制造方法与性质可由在(Pharmacia)Fine Chemicals所出版的“菲克尔(Ficoll)对细胞的研究(Ficoll For Cell Research)”中获得,菲克尔(Ficoll)-碘络合物显示与PD I络合物相同的性质,此处是指杀菌功效及碘的释放,其平衡的测量和释放方法与PDI络合物相同。
PDI(多葡萄糖)与菲克尔(Ficoll)碘(FI)络合物两者皆提供平稳、均匀的防腐碘的释放,当用于有生命或无生命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并无刺激性或毒性产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比起以上所得知的含无机碘杀菌制剂不但产生高毒性、皮肤或表面的刺激,而且无法控制消毒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的释放。
从以上可得知,完全无法意料任何非去垢性、非离子性、非界面有机聚合体除聚乙烯吡咯酮之外,可适合于碘制剂络合物的制造。但是,目前已知多葡萄糖及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是两个适合于所需络合物的制造,产生足够而有效的杀菌作用。另外,在制造与PVP-I相似的络合物时,多萄菲糖聚合体及菲克尔(Ficoll)聚合体两者皆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溶解度很小的元素碘更有较大的水溶性效果,因此,实际上,当利用正庚烷(n-heptane)来提取时,PDI及FI的聚合体碘络合物,在固态下并没有游离出来碘,那是为在PDI的碘络合物或FI络合物与IO3-阴离子达成平衡而正庚烷和其它有机的溶剂是不溶解的。
下列为本发明详细说明,它只打算作为范例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从上述得知,多葡萄糖是水溶性,不规则键聚合体的D-葡萄糖(D-glucose)含有微量的花楸醇为尾基及柠檬酸残余由单一或二酯链连结于聚合体。多葡萄糖含有各种可能类型的葡萄糖链,因为第一级氢氧基的反应性,1-6键合在多葡萄糖裹较显着。由于所产生的不规则键合及偶尔二酯交联结合使此聚合体较其它聚合体如淀粉对抗酸或抗酶水介能力强。
多葡萄糖聚合体的合成,由上述得知,于美国专利NO.3,766,165及NO.3,876,794中揭露,而聚合体本身可由辉瑞(Pfizer)获得,先前所知的用途包括食物添加剂的多种用途,如减少卡路里充剂,这些用途包含烘烤食物的添加剂,口香糖、糖果类、沙拉调味(salad dressings)、奶制品、硬糖果等等及其它可食用产品,总之,多葡萄放置一段时间后还是稳定的,但是,在高温中长久存放可使它稍为退色。
在130℃以上,多葡萄熔化成为一种清澈液体,此与蔗糖相同。N型的多葡萄糖可由辉瑞获得,系为一清澈、淡黄色70%的溶液,是由多葡萄糖与氢氧化钾部份中和。此种N类多葡萄糖的粘度是比同样浓度的糖或花楸醇来的高。
多葡萄糖也可有保湿剂(humectant)的功效,在正常大气压力下有吸收水份能力直到达到平衡点。10%(W/V)水溶液的多葡萄糖其PH值为大约2.5至3.5。
多葡萄糖应用的安全性是由32个不同的研究,在5种动物及做8个人体研究中确定。经过人体大部分多葡萄糖不被吸收。另一小部份最主要为肠道所利用即由肠道微生物的新阵代谢而形成二氧化碳及挥发性脂肪酸,它可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作为一种能源。多葡萄糖的应用为FDA许可的。并规定与由D-葡萄与小部份花楸醇及柠檬酸所制成,部份新陈代谢水溶解聚合体是相同的,多葡萄糖可与氢氧化钾部份中和。
当以0.10克的多葡萄糖溶于25ml的水中,并分析其紫外线特征时,获得吸收光谱为800-190nm。在190-300nm区域,产生两个高峰,其最高点是在193nm和281nm,吸收的强度分别为2.87和0.144,紫外线光谱于图5表示之。
关于红外光谱多葡萄糖-KBr丸的透光率百分率测得为400~200cm-1,可观察到有四处红外线吸收也就是3,450~2,500cm-1、1,800~1,200cm-1、1,200~800cm-1和800~300cm-1。在2970cm-1处有带有一个窄的弱“肩”(shoulder)的一个(强密度)广阔高峰,在1,600cm-1处有一中等相当广阔高峰,和在1,000cm-1处一种强的相当广的高峰可被观察到,此红外线光谱分析于图6中表示。
以浓度为函数的多葡萄糖粘度,可以通过制备含多葡萄糖由1%W/V到60%W/V的各种溶液方法测得。这些溶液的粘度在25℃已测得并以浓度为函数而标出,另外,多葡萄糖的粘度与花楸醇及蔗糖的粘度比较也表示在下列表1中。
表一粘度(CP毫泊)%聚合体W/V 花楸醇(sorbitol) 蔗糖 多葡萄糖10% - - 1030% - - 1540% - - 2450% 10 24 4660% 24 40 10070% 120 300 800上述所测的粘度系由辉瑞(Pfizer)所提供。
菲克尔(Ficoll)的平均分子量是400,000±100,000,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大约0.7dl/g,和比旋光度〔∞〕20D为+56.5°。在多糖类菲克尔(Ficoll)聚合体中可渗析物质少于1%,包括氯化钠。菲克尔之反应性与稳定性是由其中的蔗糖残余里的氢氧基与葡萄糖基存在来确定,菲克尔(Ficoll)在碱性中或中性液体中皆是稳定的,在低于PH值3时,菲克尔可很快被水解,尤其是在高温中可很快被水解,但是,菲克尔(Ficoll)在中性液体中在110℃进行热压(autoclaving)30分钟的消毒而无裂构产生(degradation)。on)。
由Pharmacia Fine Chemicals获得,菲克尔(Ficoll)以干燥的粉剂供应的,因此在水媒介中很容易溶解(慢慢加入同时搅拌)在溶液中,等于50%W/V浓度的菲克尔(Ficoll)可以获得,其菲克尔(Ficoll)溶液之相对粘度(relative visc-osity)在不同浓度下表示下列表二Ficoll 百分比(W/V) 10 20. 30 40 50于20.℃时 5 20. 60 80 600不同于蔗糖本身,菲克尔(Ficoll)溶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低,但其密度可与蔗糖相比的。因为高分子量和低渗析能力,所以菲克尔对于细胞膜穿透能力比蔗糖低的多,以前菲克尔主要被应用于稠密介质的构成(canfiguration),其中(Ficoll)ll)被利用来分离(separation)及隔离(isolation)细胞及副细胞粒子。在蛋白质溶液中,菲克尔也可被应用为稳定剂和应用于渗析法中。
由碘和多葡萄糖或菲克尔聚合体生成的碘制剂,并且还可以加入其它合适的成份,这一些适合之成份包括缓冲剂,附加之界面剂,和附加的非水溶剂,甘油(glycerin)就是这些溶剂的一个例子。
碘与本发明之新碘制剂结合的含量,亦就是多葡萄糖碘制剂或菲克尔聚合体是要与其他碘制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olyvinyl-pyrrolidone iodine)一样。一般,碘含量是介于1~20。%,可选为2~16%而最佳选择为2~10%。
多葡萄糖络合物或多糖类菲克尔聚合体与碘可由元素碘与多葡萄糖或固态菲克尔聚合体之间相互反应制造而成,此反应的速率(所需络合物的形成)可由温度控制而测得,此反应在室温中进行得慢,但在增温中反应加快,最好,是先把所需的多葡萄糖量或菲克尔聚合体溶于一积性溶剂,如水里,然后再加入元素碘,用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元素碘置入其本基为水溶液的极性溶剂,如鲁戈(Lugols)溶液,或NaI-I水溶液。
另一些适合引入碘进入极性溶剂而形成碘制剂的溶液,包括KI-I,和氢碘酸(hydriodic acid)液体。在本例子中,优良的新碘制剂的产生,是由元素碘、碱金属碘及多葡萄糖及/或菲克尔聚合体于极性溶剂,如水溶液中,相互反应形成的,在此情况下,多葡萄糖与碘制剂可制造出以重量比计碘的含量大约多达20%,这是以所应用的多葡萄糖聚合体重量为基础的。
在PDI络合物生成期间其它种类的辅助剂也可溶于极性溶剂中这些辅助剂如缓冲剂、界面剂、甘油等,直到所有需要之成份引入溶液中,而溶液充分搅拌足够时间大约30分钟,如必须时可以冷却此溶液,有选择地可以过滤和冻乾以制成结晶或者PDI碘制剂络合物粉末。碘可以以任何方式引入多葡萄糖溶液中。如,同时加入碱金属碘溶液,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氢碘酸直到溶液已制妥及冻乾,接着可分析此络合物的碘含量。此碘制剂也可在一段时间后(如好几星期后)再分析其碘含量,为了确定此制剂的有效性而不在一段时间后消散,另一些用于制造碘制剂络合物之适当极性溶剂包括酒精还有水,和两者的混合。
在室温下,多葡萄糖碘粉末是非常易溶于水,此溶液呈一红褐室,碘的有效值(于碘制剂溶剂中)可直接利用标准硫代硫酸钠而测得。这是一种精典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习用于碘化学上。例如,含有7.45%有效的碘含量的多葡萄糖碘络合物(PDI碘制剂),显示溶解度于水中大约81%。具有3.25%有效碘多葡萄糖络合物,也展示在水中溶解度为81%。
已经测定各种多葡萄糖-碘络合物之熔点,这些试样事先曾在P2O3的真空下乾燥16小时,再测得不同样品的熔点列在下表样品 熔点(℃) 观察7.45%有效碘 97~127 溶成一种深红色液体3.25%有效碘 93~127 溶成一种红色液体单独的多葡萄糖 115~130 溶成一种清澈液体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显示其熔点范围增大,其熔点比单独多葡萄糖来的低,此熔点之测试是在汤母士虎华毛玻璃熔点测试器上进行的,(Thomas Hoover Capillary Melting Point Apparatus)所测得元素碘的熔点为113.6℃。
一般,在制造碘制剂时,有很多因素影响制剂的有效性及质量,例如,在溶液中所含碘离子的量严重地影响碘制剂总稳定性。在溶液中元素碘介离率与碘离子浓度成反比,另外制剂中PH值之增加、减少碘制剂总稳定性,但是碘离子含量的增加恰有其反效果,也就是说,增加碘制剂的稳定性。此外,由元素碘与多葡萄糖或菲克尔(Fico Ficoll)聚合体或它们的结合体之间形成的链合之强度,在确定由聚合体储存或者它们的本体所释放出碘至接收处的速度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多种碘制剂如,多葡萄糖碘络合物(PDI)及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是由聚合体多葡萄糖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与元素质碘或鲁戈(Lugol′s)溶液制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是一种相当高的分子量聚合体,它至少有95%,具有平均分子量为40,000,此聚合体当与碘反应时,产生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络合物,可由上述得知,此络合物可溶于水及施于一伤口时,作为一种抗菌剂。从聚合体储存所释放出碘的速率是由碘与聚合体间键的强度和配方的PH值所确定。
具有不同强度的有效几种配方是由多葡萄糖碘(PDI)及聚乙烯吡咯烷碘酮络合物所制成,在不同微生物上,具有抗菌作用。使用PDI、界面剂、甘油及缓冲剂的四种配方在PH值为5时制成。在此制剂中有效的碘含量为2.0%、1.0%、0.25%至0.1%。另外只利用缓冲剂制成四种样品,其有效的碘强度,与原来在PH5时四种制剂所制的碘强度相同。
此外,利用PVP-I、界面剂、甘油、及缓冲剂,同样的在PH为5时,四种配方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络合物所制成,在PVP-I制剂中有效的碘含量也是由2.0%、1.0%∶0.25%至0.1%变化。同样的,另外四种样品只利用缓冲剂制备,要求有效碘强度与在PH值大约为5时所制得有效碘强度相同。
使用下列微生物做抗菌,评价金黄葡萄球菌#1(ATCC 6538)青霉素敏感金黄葡萄球菌#4(GBL)抗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30(GBL-CDC)毒性休克疲劳白色表皮葡萄球菌(GBL)正常皮肤植物B.Pumilus E601胞子碘制剂分别施用于相同细菌样品,其成份在测试中被检测如下
PDI络合物2.0%有效I227.78g PDI 复合物30.0g 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1.119g CO-436缓冲剂加水至 100ccPDI复合物含1%有效I213.89g 多葡萄糖碘30.0g 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0.56g CO-436缓冲剂加水至 100ccPDI络合物含0.25%有效I23.47g多葡萄糖碘30.0g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0.140g 缓冲剂加水至 100cc
PDI络合物含0.1%有效I21.38g 多葡萄糖碘30.0g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0.056g 缓冲剂加水至 100ccPVPI络合物含2.0%有效I220.0g PVPI30.0g 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4.18g 缓冲剂加水至 100ccPVPI络合物含1%有效I210.31g PVPI30.0g 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2.09g 缓冲剂加水至 100cc
PVPI络合物含0.25%有效I22.58g PVPI30.0g 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0.523g 缓冲剂加水至 100ccPVPI络合物含0.1%有效I21.031g PVPI30.0g 甘油0.25g 雅礼巴 CO-436(Alipal)0.209g 缓冲剂加水至 100cc所测试之结果以下列各表格表示

实验报告表五注意当小于15秒时,于10-1稀释,15秒之暴露,指示没有菌群(colonines),因此,计<10生存者/ml,此值低至1秒(亦就是<15秒=完全杀菌之敏感极限)(a)金黄葡萄球菌#1为最敏感滤过(strain)仅有3/16显示在15秒未完全杀菌,(b)5/6,(d)6/15,(c)金黄葡萄球菌(毒性休克)为最抗滤过(strain)于此事件中,在15秒时,有多至8/16生存者。
总结论1.相对比较分析显示不同处及相同处,见表1-4。
2.PDI络合物0.1%有效I2为最不活跃,PVPI2.0%有效I2。
由上述试验得知,含2%、1%、0.25%及0.1%有效碘的多葡萄糖碘络合物(PDI)比虽含同样百分比的有效碘的PVPI络合物更为有效。只含缓冲剂,其有效碘含量为1%和0.25%的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是所有球菌(cocci)及胞子(spores)之最佳处方,然而含2%有效碘的PVPI处方为最不积极的,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多葡萄糖碘碘制剂络合物提供一明显的抗菌及杀菌用途,比起皆用的PVPI碘制剂络合物更具有进步效果。
本发明的多葡萄糖-碘(PDI)碘制剂络合物粘度也已经被分析,使其与单独的多葡萄糖溶液对比,PDI碘制剂溶液制造时分别含有50%W/V、40%W/V、30%W/V、20%W/V、8%W/V、5%W/V及1%W/V碘,这些各自的溶液是通过0.45μ的滤纲过滤,相对粘度是利用乌伯娄德玻璃毛细管粘度计(Ubbelohde glass capillary viscometers)测量,对于50~20%溶液利用OB量度范围,对于10-1%溶液利用OC量度范围,在25℃±0.05℃相对粘度是以样品溶液流过时间与纯水流过时间比率来测量的。
PDI络合物的水份含量系利用卡费歇尔(E-Fischer)滴定方式测得为11.28%。有换碘被测得为7.45%和碘化物浓定所测为6.745%Kl。因此,多葡萄糖及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总含量为74.52%重量。
多葡萄糖-碘络合物和多葡萄糖核对标准粘度已被测量,从所测得多葡萄糖-碘络合物含有比单独的多葡萄糖溶液的粘度来的高,虽都在相等的多葡萄糖浓度下,由此测量结果可估计其固有粘度,多葡萄糖-碘络合物的粘度比单独多葡萄糖溶液的粘度大,这显示多葡萄糖分子于PDI络合物溶液中稍微扩张,就如所料在碘仿中所需要的聚合体构造上包含有碘或碘化物。
PDI的电阻率(Specific resistance)或当量电导(equivalent conductanee)与PVP-I碘制剂做了比较,溶液电阻率被定义为在1cm裹,每一单位截面积的电导。
为了分析当量电导、多葡萄糖碘及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物由下列制造,除了制造碘溶液之外,再制造碘的核对标准溶液。
此碘溶液的制造系溶解100g的KI于150-200cc的水中。50g的元素碘I2加入溶液中并搅拌,后再加入水至500ml。碘的核对标准溶液是用5cc的碘溶液于量瓶(rolumetric flask)裹稀释而成,然后在室温下搅拌一个小时让它隔夜。
多葡萄糖-碘络合物其制法系溶解10.0g之多葡萄糖于70cc的水中,后加入5cc的备置碘液,然后加以搅拌所得比溶液后再加入水至100cc量瓶的体积刻度,后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及同样的让它隔夜。
PVP-I其制法系依10g的PVP-K30于60cc的水中,5cc的碘溶液溶于25cc的水中,然后,以此碘溶液慢慢地加入PVP溶液中并迅速搅拌。此形成的溶液在室温中搅拌直到所有胶状物全部溶解,本溶液搅拌1小时半,然后使溶液体积升至100cc(加水),再搅拌小时,让它隔夜。
上述的四种所制的每一种溶液在进行分析其有效碘含量之前,利用0.02N硫代硫酸盐,来进行检定和利用电位滴定法与0.1N硝酸盐(Ag NO3),分析其所有碘化物(I2+I-)。同样的,PVP溶液及单独多葡萄糖含8.0g/l聚合体的制造是把0.8g的聚合体溶于70cc水中,象制备其它溶液一样使其它体积达到所需要体积的刻度。在同样体积下,另一种0.5M的KCl溶液也被制造。
上述的七种所制的溶液的各电导及电容(capacitance)。在不同浓度下被分析,系利用一般收音机电容测试装置就可进行。碘的核对标准溶液的试验溶液,多葡萄糖-碘络合物、PVP-I络合物及单独PVP溶液及单独多葡萄糖,皆稀释至其浓度为2ml/100、1ml/100、0.1ml/50、0.1ml/100含碘的溶液稀释至浓度为20ml/100、100ml/100、1ml/100及1ml/100,对于多葡萄糖或单独PVP溶液,平行的电导及电容利用一个CEL3-J-1型盒,可直接地由一般收音机电容测试仪器上读得。氯化钾(KCl)溶液分别在浓度于0.1M、0.00 0.005M、0.001M、0.00005M及0.0001M时测量。
此测试确定,当PVP溶液浓度增加时,其当量电导减少。但是,如PVP浓度减少,其当量电导以指数式增加。在多葡萄糖情况下,其当量电导为0.018ohm-1cm-1,当葡葡萄糖浓度增加时,其当量电导直线式下降。此证实了多葡萄糖较聚乙烯丙烷酮难解离,在碘溶液(鲁戈(Lugol′s)溶液)情况下,随其浓度增加,当量电导减少。
关于多葡萄糖-碘碘制剂络合物(PDI),当其浓度增加,电导减少。但是,如浓度下降,也就是稀释时,电导直线式上升。这证实PDI络合物被稀释结合程度实际上保持为常数,那是因为三碘化物和碘化物结合于多葡萄糖上。多葡萄糖当量电导的基值在零浓度下为10%。PDI当量电导为160.4ohm-1cm-1,这远比PVPI的当量电导(216.8ohm-1cm-3)和碘溶液当量电导(222.7ohm-1cm-1)来得低。这趋向证实了在PDI碘制剂中I-3及/或I-结合于多葡萄糖上。在PDI碘制剂中的当量电导越大,其自由离子浓度越大而结合到多葡萄糖聚合体上越少。
在PVP碘制剂情况,资料证实,有一些I-3及/或I-结合到PVP但比PDI碘制剂为少。在碘溶液本身,并没有结合发生,是因为碘在溶液中,完全被解离。在PVPI络合物中,其当量电导与其总离子浓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关系,其当量电导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碘溶液比较,多葡萄糖碘络合物呈一较低之当量电导值,而在零浓度范围的此例中,相加性规律无法成立。忽视多葡萄糖对于电导率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是可忽视的,所以在零浓度当量电导的下降必定是由于自由离子浓度下降而引起的,这暗示着离子被多葡萄糖所络合。但是,一个可逆平衡并不与总离子浓度的平方根成一直线关系,而当其平衡转向完全解离时在零浓度下的速率PDI的当量电导应接近于单独碘溶液的当量电导。这表示“非可逆”结合过程(无共价键反应发生,因为滴定分析展示在化学反应里无离子损失)。
关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络合物,PVP本身显示总离子有少许损失,但并没有有效碘的损失,这表示与碘有少许程度的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可能。但是,其零浓度当量电导是比单独碘溶液当量电导稍低,这显示PVP对I-或I-3很少或没有结合力。
由此可见,基于上述之数据得知,多葡萄糖确实地与三碘化物(I-3)或其碘化物(I-)进行了络合,因为在零浓度时的当量电导较单独碘溶液例如鲁戈(Lugol′s)溶液的当量电导显著地少。在PDI里,自由离子与结合离子的比率为常数,甚至无论当浓度下降时也是这样。因此,PDI展示出自由离子浓度较碘溶液的自由离子浓度来的低。这很可能与氢键或渗透平衡有关系的,PDI的当量电导为低时,趋于显示I-3或I-与多葡萄糖的结合。
关于PVPI,有可能碘是包含于螺旋聚合体基体中,这数据似乎证实不多的I-3或I-与PVP结合,它显示PVP对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的当量电导的影响大约比多葡萄糖对于PDI络合物的影响大十倍。
吸收率测试表示多葡萄糖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对碘的络合。从多葡萄糖碘制剂所释放出碘之速率是介于从聚乙烯吡咯烷酮释放出碘及单独碘之间。换句话说,按降低顺序,释放碘速率为碘溶液,多葡萄糖碘,聚乙烯吡咯酮碘。
分别测定含7.45%和3.25%有效碘的多葡萄糖碘制剂络合物的平衡碘浓度,用这些平衡碘测量值与具有有效碘9.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络合物和单独碘溶液平衡碘浓度相比较。对于这些溶液分别计算出含1.0g碘的溶液量,然后,把上述各溶液分别放入80ml水中,然后于100ml量并中再加水稀至体积为100ml,所得的各溶液被应用来测其平衡碘浓度。对于每一个如此制成的四种样品,使用水溶液与庚烷四种相比进行萃取∶水溶液∶庚烷(heptane)为3∶1、2∶1、1∶1、0.5∶1。水溶液和庚烷吸入20ml的离心试管中,摇1分钟,后在离心机2000rpm(转/分)下离心分离2分钟并记录周围的温度。
然后,在522.6nm波长处测有机庚烷相中碘的吸收,利用下列公式转换成碘在水相中的浓度(以ppm表示),ppm I2(庚烷相)=mg.·I2标准/I2的吸收(在样品中的吸收)×10ppm I2(水相)=ppm I2(庚烷)/KPKp(在23℃)=45.0=I2在庚烷里于23℃的溶解度/0.03g/ml碘于水中的溶解度。
本计算是用于于四种不同样品及庚烷,其结果标于图上,从萃取所得之结果如下平衡碘PDI,7.45%有效碘 103.3ppm单独碘溶液 141.7ppmPVP-I络合物 1.01ppm此数据很明显证实,平衡碘量从多葡萄糖碘制剂释放比碘溶液释放放少很多,是因为碘与多葡萄糖络合,当与已知的PVPI碘制剂比较时,由PDI释放平衡碘比PVPI多很多,因此提供了较强的杀菌作用及消毒作用。
在一种水溶液多葡萄糖碘消毒碘制剂组成中有效碘的百分比由0.01%至20%之变化,它是随其特殊的成份或溶液的总量而改变变的。
含有效碘7.45%多葡萄糖碘络合物的紫外光/可见吸收扫描与单独多葡萄糖溶液的扫描比较。上述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水溶液制成含0.004%W/V有效碘,于600~190nm的紫外线/可见吸收扫描。类似地,制成一种多葡萄糖溶液近似含1当量浓度的单独多葡萄糖溶液(0.06%多葡萄糖W/V的溶液)。从600nm~190nm对这单独多葡萄糖溶液进行紫外线/可见吸收扫描。
其结果如下高峰PDI 351.5nm,287.5nm,223nm,209nm单独多葡萄糖溶液 281nm,192nm,于221nm产生“肩”这些结果呈现PDI络合物与单独多葡萄糖溶液有一明显的不同,尤其单独多葡萄糖溶液于351nm及209nm处不出现被吸收高峰。
在PDI溶液,于351nm及209nm处曾有吸收高峰出现,而在相对应的单独多葡萄糖溶液里并没有,同时PDI溶液在192nm处没有吸收高峰,在287.5nm有一强烈吸收高峰和在223nm处也有一强吸收高峰,与单独多葡萄糖溶液相对立,在281出现一弱吸收峰,在221nm外出现一弱“肩”。在PDI溶液发生于351.5nm及223nm的吸收高峰是分别与I-3及I-的吸收是相对应的,这表示在PDI络合物中含有三碘化物及碘化离子。
含7.45%及3.25%有效碘的多葡萄糖-碘络合物的红外线光谱利用溴化钾(KBr)丸测定之,在4,000cm-1至200cm-1范围内作扫描,两种扫描与单独多葡萄糖溶液的红外线扫描非常类似,只是在1,500cm-1至1,200cm-1处有点不一样。在PDI扫描中有一非常小的“肩”出现,但是在800至300cm-1处可观察到其强度的增加。
本发明在下列明确例子,再做更详细说明,它并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例1含有629.2mgI2/ml的25ml之碘溶液(在溶液中总碘重为15.73g)进行冻乾,其冻乾样品重量测得为10.3g。在样品中总碘重为0.123g,其碘损失等于99.3%。当此碘溶液与多葡萄糖聚合体溶液反应后再冻乾,其碘损失低。这表示多葡萄糖聚合体与碘或三碘化物离子形成络合物,因为多葡萄糖的不存在时,从碘溶液损失之碘为99.3%。
例20.7g之粉状,重升华(resublimed)碘,一部分一部分地加于70cc之5%多葡萄糖液,在35℃下,持续搅拌把所生产之溶液加热至65℃,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此溶液隔夜冷至室温、过滤及冻乾至细粉末产生,由此所制出之有效碘含量分析出为0.01%。
例33.5g之粉状,重升华(resublimed)碘加入于40℃之200cc的10%多葡萄糖溶液,后搅拌。这混合物慢慢加热至75℃,保持此温度4小时,后冷却、过滤及冻乾。由此所制出之有效碘含量分析出为0.14%。
例45.25g之粉状,重升华(resublimed)碘加入于40℃之200cc的15%多葡萄糖水溶液,后搅拌,这生成之混合物慢慢加热至70℃,保持于此温4小时,此反应溶液在冰浴(icedath)上冷却、过滤及冻乾至细粉末产生,此制造分析出有效碘为0.48%。
例56.5g之粉状,重升华碘加入在200cc之60%多葡萄糖溶液后搅拌,此混合物升温至75℃及搅拌4小时后产生之成份冷却至室温、过滤及冻乾,分析出其有效碘为0.93%。
例66.5g之重升华碘加入200cc之60%的多葡萄糖水溶液在40℃下搅拌,完成碘之加入后,10滴47-51%之氢碘酸(hydriodic acid)加入,此混合物升温至75℃,保持于此温度4小时,所生成之溶液冷却及过滤,分析出其有效碘为1.026%。
例76.5g之重升华碘于室温下加入在100cc之60%的多葡萄糖水溶液,加入10滴之氢碘酸于此溶液中,此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后冻乾,分析出其有效碘为0.22%。
例83.25g之重升华碘加入于100cc之60%多葡萄糖溶液,并搅拌,当完成了碘之加入后,再加入10滴之氢酸酸(hydrio-dic acid)此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之后过滤及冻乾,分析出其有效碘为0.29%。
例93.25g之重升华碘及10滴氢碘酸(hydriodic acid)同时在室温下加入于100cc之60%多葡萄糖水溶液,伴随搅拌,此产生之混合物加热至75℃,保持此温度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再过滤,分析出本成份之有效碘为0.7%。
例1020.g之多葡萄糖加入于100cc之水中,含有1.8g碘化物及3.2g碘的4.44cc之碘溶液加入于清澈之多葡萄糖溶液,加入碘溶液之后,此混合物在室温中搅拌1小时,过后,过滤及冻乾至细粉末产生,分析出其有效碘为8.9%。
例1120.g多葡萄糖在室温溶解于100cc之水中,搅拌,如例10之制造方法准备2.55cc之碘溶液,加入于此搅拌过的溶液,形成之混合物随后搅拌1小时,过滤分析其有效碘为5.2%。
例12于室温,400g多葡萄糖溶解于2,000cc之水中,如例10之制造方法准备83.63cc碘溶液,加入于此溶液中,搅拌生成之混合物加热至65℃,保持在此温度1小时,此溶液随后冷却及喷式乾燥(spray-dried),所分析出之有效碘含量为0.05%。
例13在室温下,20.g多葡萄糖溶解于100cc之水中,搅拌,如例10之制法准备1.07cc之碘溶液,加入于此溶液中,随后搅拌1小时,此溶液过滤,所分析出之有效碘含量为2.01%。
例14如例10之制法制备1.6cc碘溶液,一滴滴加入于100cc之20.%多葡萄糖水溶液一边搅拌,此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随后过滤,所分析出之有效碘含量为3.2%。
例15如例10之制法制备2.01cc碘溶液加入于100cc之20.%多葡萄糖水溶液,一边搅拌,在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过后,过滤,所分析出有效碘为4.03%。
例16如例10之制法制备3.52cc碘溶液,一滴滴加入于100cc之20.%多葡萄糖水溶液,一边搅拌,此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后,过滤,所分析出有效碘为7.01%。
例17如例9之制法制备2.69cc碘溶液,加入于100cc之20.%多葡萄糖水溶液,一边搅拌,此溶液加温至55℃,保留此温度1小时,然后,冷却及过滤,所分析出之有效碘为5.1%。
例18
20.g多葡萄糖在室温下溶解于100cc之水中,如例19制备4.54cc之碘溶液,加入于此溶液中,一边搅拌,此溶液加温至55℃保留此温度1小时,所分析出之有效碘为7.25%。
例19在室温下,20.g之多葡萄糖溶解于100cc之水中,加入0.4cc之碘溶液,一边搅拌,加热至55℃及保持此温度1小时,随后冷却及过滤,所分析出之有效碘为1.06%。
例20在室温下,600g之多葡萄糖溶解于3,000cc之水中,然后133cc之碘溶液加入于多葡萄糖溶液,接着加热至55℃,保持此温度1小时,此溶液后冷却,过滤及冻乾至细粉末产生,所分析出其有效碘为7.19%。
例21于室温下,20.g之多溶液溶解于17cc之水中,后,加入4.28cc之碘溶液,后加热至55℃,保持于此温度下1小时,接着冷却、过滤之后冻乾,所分析出其有效碘为5.34%。
例22在室温下,溶解600g之多葡萄糖于3,000cc之水中,由43.55g之碘化钾(KI)及112.37g之碘所制成之碘溶液,取155.0 cc之碘溶液,加入多葡萄糖溶液中,随后,此溶液搅拌及加热至55℃。保持此温度1小时,此溶液冷却及过滤,6星期后,于室温下分析此滤液(Filtrate),有效碘为8.39%。
由本例子所制之溶液整部份冻乾,其结果分析出有效碘为7.69%。
例23在室温下,20.g之多葡萄糖溶解于4cc之水中,然后在油浴(cil bath)75℃下加热,一边搅拌,在油浴上搅拌时,2.0g之碘一部份一部份地加入。加热及连续搅拌1小时半,接着冷却,之后在五氧化二磷之真空中乾燥,此多葡萄糖碘合物为20.5g,其所得之有效碘为0.1%。
例2440g之多葡萄糖粉末溶解于100cc之水中,在60℃下边搅拌边加热9.72g之重升华碘一部份一部份于15分钟内加入此清澈溶液,在70℃下边搅拌边加热,然后加热至90~95℃继续搅拌30分钟,后,此溶液冷至室温,又在冰浴(icebath)上冷却,之后过滤,此结晶在无水氯化钙(calcium chlorode)之真空中乾燥,所分析出其有效碘为0.62%。
例251g之重升华碘溶解于20.cc之四氯化碳(CCl4)中,5.0g之多葡萄糖粉末加入于清澈的碘溶液,一边搅拌,此悬浮体再搅拌15分钟,过滤,再加入0.3cc之氢碘酸(47-51%的浓度)以一滴滴加入五分钟加完,然后,再搅拌4小时,利用吸气过滤,所生成半粉末状,后在五氧二化磷下之真空乾燥所获得之固态重量为2.9g,其有效碘为0.19%而其粘性固体产品为1.5g,其有碘含量为3.8%。
例2620.g之多葡萄糖粉末溶解于100cc之水中,搅拌,然后于多葡萄糖溶液加入10cc之碘溶液,此所加入之碘溶液系由8.2g之碘化钾及13g之碘于25cc之水中,此碘一多葡萄糖溶液搅拌半小时,过滤及至冻乾至一细粉末为多葡萄糖一碘碘制剂络合物,此成份分析出其有效碘为10.34%。
例2720.g之多糖类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溶于200ml量瓶中,加水至200ml。4.0g之磨碎碘加入溶液,过后慢慢加热至95℃,保持此温度1小时半,此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及冻乾,此碘固态络合物分析得其有效碘为1.6%。
例2850g之多糖类菲克尔(Ficoll)700”聚合体溶解于500ml之量瓶,然后加入水至500ml,10g之粉末碘加入于此溶液中,过后在95℃下加温5.5小时,把此溶液隔夜、过滤及冻乾,所获得之有效碘分析为2.1%。
例292g碘溶于75ml之1,2-二氯乙烷中,再把此溶液加入于20.g“菲克尔(Ficoll)700”聚合体溶于200ml的1,2-二氯乙烷中,一边搅拌,此悬浮液加热至79℃,于此温度保持2小时,此产品放置冷却隔夜、过滤及冻乾至一细粉末产生,分析出其有效碘为0.1%。
例3020.g之“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溶解在100ml之水中,后加入4.84ml之碘溶液,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所得之液体分析出其有效碘为9.62%。
例31如例10之制法制备7.45ml之碘溶液,加入于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溶液溶解于水的100ml溶液中,同时搅拌,在室温下连续搅拌1小时,过后分析出其有效碘为14.5%。
例327.0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的20.%“菲克尔(Ficoll)700”聚合体溶液水溶液中,一边搅拌,过后,此溶液在室温下再搅拌1小时,然后此溶液过滤并分析其有效碘为13.04%。
例330.42ml的碘溶液加入100ml的20%菲克尔700#聚合体溶液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分析这个溶液,测定其有效碘为1.25%。
例342.2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700”聚合体水溶液,此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及分析其有效碘,有效碘含量为4.95%。
例357.3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此溶液之结果分析出其有效碘为15.29%。
例364.4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搅拌及在55℃下加热1小时,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及过滤及分析碘含量,所分析出其有效碘为7.66%。
例374.4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搅拌在55℃下加热1小时,此溶液冷却,其结果之“菲克尔(Ficoll)-碘络合物溶液分析出其有效碘为9.33%。
例387.26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搅拌及加热至55℃,生成之“菲克尔(Ficoll)”-碘络合物溶液分析出其有效碘为12.29%。
例39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加热至45℃,加入7.3ml之碘溶液,搅拌,于此温度保留1小时,后冷却,此溶液过滤及分析出其有效碘为14.3%。
例404.6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在45℃下温度保持1小时,搅拌,然后后此溶液冷却、过滤、分析出其有效碘为9.05%。
例417.6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700”聚合体水溶液,于65℃下搅拌,此温度保持1小时之后冷却及分析其碘成份,所测得出有效碘为15.1%。
例424.6ml之碘溶液加入于100ml之20.%“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水溶液,于65℃下搅拌,此温度保持1小时,此溶液冷却及分析其有效碘含量,测得出其有效碘为8.8%。
例4320.g之“菲克尔(Ficoll)700”“聚合体溶解于150cc之水中,如例10之制法制备20.cc之碘溶液,加入清澈的“菲克尔(Ficoll)”聚合体溶液,一边搅拌,结果之溶液另搅拌1小时半,过滤,结果之“菲克尔(Ficoll)”碘碘制剂络合物冻乾至形成一细粉末,所测出其有效碘为24%。
例441.39g之多葡萄糖-碘与7.0%有效碘络合物而溶解于50cc之水中。30g之甘油,0.06g缓冲剂(系15g之磨碎磷酸-钠及71g无水柠檬酸之混合而成)及0.25g之聚山梨酸酯80,加入于PDI溶液中,这些成份完全溶解在此溶液中,之后,定量转入于100ml之量瓶,及加蒸馏水至100ml,此结果溶液测试其有效碘为0.1%W/V。
例45含有7.0%有效碘的1.39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PDI),溶解在50ml之水中,1g甘油,如例44所制0.06g缓冲剂,及0.25g之聚山梨酸酯80全加于PDI溶液中,这些成份完全被溶解,本溶液定量的移入于100ml之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00ml,其结果溶液测试其有效碘为0.1%W/V。
例46含有效碘7.07%27.78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溶解于50ml之水中,30g之甘油,0.25g之雅礼巴(Alipal)CO-436,1.119g缓冲剂加入于此溶液中,所有成份彻底溶解,之后此溶液定量被移入100ml之量瓶,对此溶液再加水至100ml,测试其有效碘为2.0%。
例4713.89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溶解在50ml之水中,30g甘油,0.25g雅礼巴(Alipal)CO-436及0.56g缓冲剂,全加入于上述溶液中,然后定量的移入100ml之量瓶,加水至溶液体积为100ml,测试其有效碘为1.0%。
例48含7.07%有效碘3.47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溶解于50ml之水中,30g之甘油,0.25g之雅礼巴(Alipal)CO-436及0.14g缓冲剂全部加入并溶解于PDI络合物溶液中,此溶液定量移入至100ml之量瓶,加水使体积为100ml,化验得其有效碘为0.25%。
例491.39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溶于50ml之水中,30g之甘油,0.25g雅礼巴(Alipal)CO-436及0.14g之缓冲剂全部加入并溶解于PDI之溶液中,此溶液之后定量移入100ml之量瓶里,加水至溶液体积为100ml,其所分析之有效碘为0.1%。
例5013.95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溶解于50cc之水中,1g之甘油,0.25g雅礼巴(Alipal)CO-436及0.56g之缓冲剂全加入PDI溶液中,此溶液定量移入置100ml之量瓶,加水至溶液体积为100ml,其所分析之有效碘为1%。
例5113.95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溶解于50ml之水中,1g之甘油,0.25g雅礼巴(Alipal)CO-436及0.056g之缓冲剂全加入于PDI络合物,生成之溶液定量移入于100ml之量瓶,其总体积加水至100ml,所分析出之有效碘为0.1%。
例52含7.0%之有效碘14.1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1g甘油,及0.25g之汉甫西(Hamposyl)L-30(30%溶液)全加入于80ml之水中0.914g缓冲剂一部份一部份的加入于上述溶液中至PH值介于4.9~5.1,此溶液定量移入于100ml之量瓶,加水,使其体积至100ml,最后,所测得之PH-值为5.01,有效碘为1%。
例5314.1g之多葡萄糖络合物,1g甘油及0.3g硫酸铵(ammonium myrth sultate)(60%之浓度)全溶解于80ml之水中,如例44所制制备柠檬酸/磷酸二钠(diso-dium phosphate)缓冲剂,一部份一部份加入于上溶液中以降PH值至5.01。此溶液定量被移入100ml之量瓶,加入水使其体积升至100ml,其最后PH值为5.0,其有效碘为1%。
例54含有7.0%有效碘14.1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1g甘油,及0.25g之米来点(Mirataine)CBS溶解于大约80ml之水中,一部份一部份加入缓冲剂,至其PH值为5.0,此溶液过后定量移入于100ml之量瓶,加水至体积为100ml,最后其PH值为5.0,有效碘为1%。
例5514.0g之多葡萄糖碘络合物,1.0g甘油及0.25g汉甫西(Homposyl)TL-40,溶解于大约80ml之水,依例44制成的柠檬酸/磷酸二钠(disodium phosphate)缓冲剂,一部份一部份加入于溶液中使其PH值为5.5,几滴之10%,盐酸滴入溶液使其PH值为5.0,此溶液定量移入于100ml量瓶,加水至其体积为100ml测其有效碘为1.0%,此溶液之PH值为5.0。
例56依例10之制法制备5cc之碘溶液,加入于20g多葡萄糖聚合体溶解于100cc之水中,搅拌,所生成之溶液加热至55℃及此温度保持1小时,此溶液在冰上冷却,过滤,化验及冻乾,冻乾之后又再化验,后分析在未冻乾之前有效碘为8.69%,而冻乾后之有效碘为8.15%。
例57含6.21mgI2/cc,如例10所制得12cc之碘溶液加入于20g之多葡萄糖聚合体溶于100cc之水中,搅拌,所生成之溶液加热至55℃,于此温度保持1小时,此多葡萄糖碘液体(PDI)络合物化验,及冷却,过滤,及冻乾,冻乾后再化验,后化验测得此溶液含18.6%有效碘,冻乾之后有效碘为17.05%。
例58依例10之制法得之4cc之碘溶液,加入于20.g之“菲克尔Ficoll400”聚合体溶解于100cc之水中,搅拌。此溶液加热至55℃,保持此温度1小时,“菲克尔(Ficoll)”聚合体碘络合物溶液后冷却,过滤,冻乾,及化验得其有效碘为9.25%。
例59400ml之碘溶液,加入于20g,“菲克尔(Ficoll)70”聚合体溶于100cc之水中,,搅拌。此溶液加热至55℃,保持在此温度1小时,此溶液冷却,过滤,冻乾及化验,其有效碘为8.91%。
例60600g之多葡萄糖溶解于3000cc之水,用力搅拌,至到一清澈之溶液产生。含63gI271cc的碘溶液,之后加入于上清澈之溶液,搅拌。过后加热至55℃,保持此温度1小时,此产品在室温下冷却及过滤,此液体产品冻乾,化验得其有效碘为3.25%。
例61600g之多葡萄糖溶解于3000cc之水中,用力搅拌,至到一清澈之溶液产生,由137gI2所制成的155cc之碘溶液,加入到多葡萄糖溶液中,搅拌。所产生成品加热至55℃,保持在此温度1小时。
此溶液冷却至室温及过滤,PDI络合物在液态可以应用,但PDI络合物最好应用固态,PDI络总物冻乾,及化验,分析出其有效碘为7.45%。
例6282g之碘化钾(KI)溶解在200cc之水中,加入碘(I2)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生成溶液及化验,得知其有效碘为888.44mg I2/cc。
此碘溶液系利用于制成上述之各种PDI络合物和“菲克尔(Ficoll)”聚合体一碘络合物的方法制成的,如前面提到的。
例6310g多葡萄糖及2g碘(粒子大小为40筛目孔)完全混合及置入于40Z。宽嘴瓶(Wide-mouth jar)。由注射器(syringe)加入0.12cc之中,把瓶盖上,此混合物摇动24小时,多葡萄糖与碘结晶之间没明显反应。
例6410g之多葡萄糖与2g之元素碘彻底混合,置于一个40Z,宽嘴瓶,由注射器加入0.63cc之水,把瓶盖好,摇动此混合物24小时,无明显反应发生。
例6510g之多葡萄糖与2g之元素碘彻底混合,置于一40Z、宽嘴瓶,由注射器加入1.33cc之水,把瓶盖上,摇动此混合物24小时,可观察到多葡萄糖一水(polydextrose-water)凝胶体(gel)产生,此胶水略带绿色,但,结晶碘在凝胶体(gel)中为可见,及无明显反应。
上述明上述所叙述之仅系意欲作为范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之范围形式或形状。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是一种由碘(Iodine)与多葡萄糖(Poly dextro-se)或与蔗糖(sucrose)和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聚合体,生成新的络合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葡萄糖水溶液或者络合物与(A)固态碘进行络合,或者与(B)碘化钾(KI)中的碘进行络合反应,此反应是在室温与75℃之间发生,冷却此反应混合物使多葡萄糖-碘(plaly-dextrose-Iadine)络合物沉淀,然后,分离此沉淀物。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碘的杀菌络合物是碘与多葡萄糖或蔗糖及环氧氯丙烷进行络合。
3.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碘的杀菌络合物是碘与多葡萄糖络合。
4.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碘的杀菌络合物是碘与蔗糖及环氧氯丙烷共聚络合。
5.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含量是多达20%。
6.如权利要求
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含量是多达20%。
7.如权利要求
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含量是多达20%。
8.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含量是2-10%。
9.如权利要求
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含量是2-10%。
10.如权利要求
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碘含量是2-10%。
11.如权利要求
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新络合物组成的杀菌和杀微生物的成份包括一种具有权利要求
2的络合物分布作局部应用的载体。
12.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新络合物组成的杀菌和杀微生物的成份包括一种具有权利要求
3的络合物分布作局部应用的载体。
13.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新络合物组成的杀菌和杀微生物的成份包括一种具有权利要求
4的络合物分布作局部应用的载体。
14.如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也包括一种界面剂。
15.如权利要求
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也包括一种缓冲剂。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新碘制剂的方法,它对于皮肤、动物粘膜及非动物性表面的消毒,显示很大的效果,它也提供了广泛杀微生物作用,而无毒性或刺激性。本发明的制碘剂是碘与多葡萄糖的络合或是由蔗糖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体与碘的络合。本发明又涉及含这些络合物杀菌作用成分,及其制备这些络合物的方法。
文档编号A01N59/12GK85106262SQ85106262
公开日1987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1985年8月10日
发明者保拿·力图·赫地, 姆狄玛·D·锡哥拉 申请人:欧陆斯迪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