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癣织物浸泡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9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癣织物浸泡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脚癣、脚臭、阴囊癣、体股癣、胸、背癣的家用织物(袜子、汗背心、短裤)浸泡剂。织物经本浸泡剂浸渍处理,抗菌剂及其载体物质粘接于织物纤维表面。在穿用中,发挥抗菌防癣作用。
现有保健防癣袜和防癣短裤是由纺织厂应用特种卫生整理工序,以硅乳、催化剂、硅酮添加剂和咪唑类抗真菌成份等组成配方,利用硅酮树脂的活性基团能与锦纶织物在特殊条件下发生价键间化学交联的特性而粘接于织物上,抗菌剂在有机硅上发挥抗真菌作用;通过热稳态固化成膜而成。
但是经特种卫生整理工艺生产的防癣织物,有的抗菌作用很弱,对真菌的抑菌圈最大的未超过6~7mm,仅本发明浸泡剂(抑菌圈为17mm)抗菌效能的41%。穿洗40次,即完全失效。另一种市售抗菌作用较强的防癣袜,穿洗致120次,防癣效果也完全消失而不能恢复。
本发明防癣织物浸泡剂与现有市售防癣织物的根本区别在于1.赋予织物的抗菌防癣作用并非运用特种卫生整理工艺,而是将抗菌剂和载体物质制成家用型防癣织物浸泡剂的形式,以便使用者随时选用需要穿的衣物,自行浸渍处理,操作简便。
2.织物用本发明的浸泡剂浸渍处理一次,能穿洗150次,失效以后,仍可再用本浸泡剂反复浸渍穿用。此优点是用特种卫生整理制成的防癣织物所不具备的。
3.本浸泡剂浸渍处理织物时,其抗菌成份通过载体技术使之呈均相分布于载体物质-NS分散剂上,并利用织物纤维表面接枝共聚的作用,由FH胶粘剂与织物纤维间的化学交联的特性,将抗菌剂粘接于织物纤维表面,固化成膜,与纤维结合,稳定耐洗。
4.本浸泡剂的抗菌成份是由咪唑类广谱抗真菌制剂和季胺盐类抗细菌制剂的最佳配比组成复方。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剂量为1μg/ml以下,复方的抗菌效果高于单方5~15倍,有明显增效作用,抑菌圈为16~17mm。经本浸泡剂浸渍处理的织物既能防治癣病,又能抗皮肤感染。市售防癣织物并不具备抗皮肤感染的作用。(表1~4)本浸泡剂浸渍的织物已通过对15,000余人的穿着试验观察结果,其防皮肤癣的总有效率达90%,治癒率为65%左右。
发明的技术实施例实施例1.
抗菌剂克霉唑70g,洗必汰30g,按此配比混匀,置于一清洁容器内;
实施例2.
载体物质在抗菌剂混合物中,加NS分散剂100ml,用95%乙醇1000ml,使混合物充分溶解,然后加FH胶粘剂15ml,充分调匀后,再加蒸馏水至20,000ml。
分装每瓶50ml使用浸泡剂使用前摇匀,倒入溶器中,每瓶可浸渍袜子两双或短裤一条或汗背心一件。充分浸渍、晒干后即可穿用。
保存期2年参考文献1.G.Domask《Deut,Med,Wochsch》1945,No.6,8292.日本《纤维科学》抗菌,防臭专版,1983,8期3.李献民试论袜品的防臭抗菌整理,印染,1987,13卷(4)期,2304.候永善等SA-4卫生整理剂及其在运动袜卫生整理工艺中的应用,针织工业1987,4∶21
附件表1布(或针织品)浸泡防癣除臭浸泡剂后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作用洗涤次数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0次18172210次17162020次16161840次15141650次14141570次13131590次121314100次111214120次111113150次101013注培养24-96小时后观察结果,表中数据为抑菌圈直径(mm)
表2袜子浸泡防癣除臭浸泡剂后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作用洗涤次数石膏样毛癣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017182010161716201616164015151550141515701414149013131310012121312011101215010912注培养24-96小时后观察结果,表中数据为抑菌圈直径(mm)
表3布和袜子浸泡防癣除臭浸泡剂后与几种市售抗癣袜对石膏样毛癣菌抗菌作用的比较抗癣袜Ⅰ抗癣袜Ⅱ洗涤次数布浸泡后袜子浸泡后(上海生产)(宝鸡生产)0次181716710次171616620次161615640次151514550次141413070次131413090次1313120100次1212120110次1112100120次101180140次101000150次8700注培养96小时观察结果表中数据为抑菌圈直径(mm)
表4布和袜子浸泡防癣除臭浸泡剂后与几种市售抗癣袜对白色念珠菌抗菌作用的比较抗癣袜Ⅰ抗癣袜Ⅱ洗涤次数布浸泡后袜子浸泡后(上海生产)(宝鸡生产)0次181817610次171716620次161615540次151615050次141514060次131513070次131412090次1213110100次1212100120次111080140次10900150次9800注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表中数据为抑菌圈直径(mm)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脚癣、脚臭、体股癣的织物浸泡剂,由抗菌成份和载体物质组成。(1)抗菌成份由抗致癣真菌剂和抗感染化脓细菌剂组成;(2)载体物质由分散剂、胶粘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癣织物浸泡剂,其特征在于,抗菌成份采用咪唑类抗致癣真菌剂和季胺盐类抗感染化脓菌剂混合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癣织物浸泡剂,其特征在于,载体物质采用NS分散剂和FH胶粘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癣织物浸泡剂,其特征在于,是由NS分散剂使抗菌成份呈均相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癣织物浸泡剂,其特征在于,均相分布于载体物质-NS分散剂上的抗菌防癣成份是由FH胶粘剂粘接于织物纤维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癣织物浸泡剂,其特征在于,配制成家用织物浸泡剂的型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家用型防癣织物浸泡剂,用于防治脚癣、脚臭、阴囊癣、股癣、胸、背癣。也用于皮肤感染。浸泡剂用咪唑类抗真菌成份和季胺盐类抗感染细菌成份,取其最适配比组成。采用NS分散剂作为抗菌药的载体物质,使抗菌成份呈均相分布,运用织物纤维接枝共聚的作用机制,由FH胶粘剂将抗菌成份和NS分散剂粘接于织物纤维表面,干燥后,固化成膜,织物表面具有抗菌防癣作用。
文档编号A01N43/50GK1036902SQ88102120
公开日1989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3日
发明者黄家章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