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6569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治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
目前,性疾病不仅在我国再次出现与蔓延,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艾滋病,对人类巳构成严重威胁。时至今日,据89年6月12日《光明日报》报导,第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人们最关心的艾滋病研究仍无突破性的报告。目前世界上主要用的是一种叫做AZT的口服药,但它只能减缓症状、延长寿命,不能根治此病。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伟大医学宝库,它巳为实践证明对于医治人类的疑难病症具有独特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中草药发明一种防治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利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洗液经过对人体病灶部位的洗涤,可有效地杀灭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淋球菌等;对一般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也具有杀灭作用,因此也可用于公共场所、公共用具的消毒。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步骤来实现选用下列中草药,其重量百分比为(按100%计)第一组分 黄芪7~8.2%;甘草6.7~7.8%;苦参7.5~8.4%;党参7.4~8.3%;蛇床子7.5~8.4%;虎杖6.9~7.8%;当归4.2~5%;威灵仙3.5~4.7%;土茯苓4.2~5.4%;枝子2.9~3.6%;川芎2.8~3.5%;黄连2.6~3.6%。
第二组分 野菊7.6~8.4%;大青叶7.2~8.1%;
薄公英7.3~7.9%;金银花7.2~8.0%。
采用水煮醇沉法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后,将其提取液倒入溶有苯甲酸、氧化胺、甜菜碱衍生物BS-12的蒸馏水溶液中,再放入蜂王浆,搅拌均匀,过滤除渣,配加蒸馏水,使洗液中含中药量为12~24%,即相当于每百公斤洗液中含有投入12~24公斤中草药煎煮出来的有效成分;含其它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甜菜碱衍生物BS-12 8~16%;
氧化胺 0.5~2%; 蜂王浆 0.1~0.5%;
苯甲酸 适量; 蒸馏水 余量。
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更详细的措施来实现。
将第一组分中草药加水侵泡6小时~24小时,中草药与水重量比为1∶5~8,然后加热至沸腾,保持1~3小时,倒出药液,再把中草药重新加水煎煮一次,倒出药液,与第一煎药液混合。
将第二组分中草药加水浸泡,中草药与水的重量比为1∶5~8,然后加热至沸腾,保持1~2小时,倒出药液,再把中草药重新加水煎煮一次,倒出药液,与第一煎药液混合。
把第一、二组分中草药煎煮出来的药液混合搅拌,加温浓缩,冷却后加入等量医用乙醇〔纯度95%〕,混合搅拌,静置,除去沉渣,加温,使温度保持在78℃~79℃,分馏出乙醇。
将蒸馏水加温至34℃~40℃,先后投入苯甲酸、氧化胺、甜菜碱衍生物BS-12,溶化后再加入中药液、蜂王浆,搅拌均匀,过滤,配加蒸馏水,使洗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本发明中所用各味中草药药理作用如下虎杖可治肿痛;
苦参可消热除湿,解毒杀虫,治痈肿、疥癣;
大青叶解毒,治疗流行性瘟疫;
蛇床子助阳,祛风,去燥湿,杀虫;
甘草调和各种药物,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党参补气,增强体力;
黄芪治疗因气血不足不能排脓或不易收口的痈疽疮疡等。
野菊可解毒,治肿毒;
蒲公英消除肿块和结核,解毒;
金银花可治疗痈肿疮毒,排脓止疼;
土茯苓消热解毒,治梅毒;
威灵仙本品可散风寒湿邪,通络止痛;
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又可消除痈疽肿痛;
枝子有止血作用,又可治热毒痈肿症;
川芎止痛,治疮疡肿痛;
黄连可消毒去热;
中药液是多种成分组成,任何添加剂不能破坏其有效成分,还要使其具有日化洗涤产品的特点。因此本发明采用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衍生物BS-12,它的特点是在水溶液中随着PH值的变化,可以不同离子形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其具有阳离子特性;在碱性溶液中,其具有阴离子特性。由于人体汗液与阴道分泌物都偏酸性,而菌类又都具有负电荷特性,因此BS-12不但能起到表面活性剂的洗涤作用,而且自身也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氧化胺能保护溶液中各种中药成分特性。苯甲酸用以防腐。蜂王浆是营养剂。总之,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洗液通过对人体病灶部位的洗涤,对人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益气活血,除湿邪,提高人机体的总免疫功能。
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洗涤液检测与临床实验结果如下1.在1.25%浓度下,室温作用3分钟,即可杀灭1×104TCID50/ml的Ⅰ型艾滋病病毒。〔1〕2.洗液作1∶16稀释,在2分钟内,可使具有较强毒力和活力Nichol's珠螺旋体失去活力。〔2〕3.洗液用水作1∶400稀释,1分钟内即可杀灭淋球菌。〔3〕4.洗液作128倍稀释后仍对淋病双球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4〕5.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杀菌率可达到99.99%。〔5〕6.急性毒理试验报告说明,本洗液对人体无毒、无害。〔6〕7.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使用安全。〔7〕8.皮肤斑贴试验40人贴粘24小时证明对正常皮肤无刺激作用、无过敏反应。〔8〕9.卫生质量鉴定表明,洗液中汞、砷、铅含量符合国家标准。〔9〕10.252例患者临床观察表明,对各种阴道炎、淋病、滴虫病、阴道雷菌病、外阴骚痒症等常见妇科疾病总有效率达91.6%,并有明显的止痒、去污、去腥、去臭的效果。
实施例选用下列中草药,其重量为第一组分 黄芪2.3公斤;甘草2.0公斤;苦参1.98公斤;党参2.1公斤;蛇床子2.35公斤;虎杖1.9公斤;当归1.3公斤;枝子0.88公斤;威灵仙1.4公斤;生茯苓1.28公斤;川芎0.9公斤;黄连0.86公斤。
第二组分 野菊花2.15公斤;大青叶2.05公斤;蒲公英2.25公斤;金银花2.18公斤。
将第一组分中草药加水150公斤,浸泡16小时,然后加热至沸腾,保持1.5小时,倒出药液;再把中草药重新加水100公斤,煎煮一小时倒出,与第一次药液混合。
将第二组分中草药加水60公斤,加热至沸腾,保持1小时,倒出药液;再把中草药重新加水50公斤煎煮一小时倒出,与第一次药液混合。
把第一、二组分中草药液算出混合,搅拌加热浓缩保持1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等量95%纯度的医用乙醇,混合搅拌,静置10小时除去沉淀渣子,加温至78℃~79℃分馏出乙醇。
用适量蒸馏水加温到38℃,先后投入适量苯甲酸、氧化铵1.5公斤,甜菜碱衍生物BS-12 18公斤;把此溶液与中药液混合,搅拌均匀,投入蜂王浆0.6公斤,搅拌混合均匀,过滤除渣后,加蒸馏水,使溶液达到160公斤。
参考文献〔1〕对艾滋病病毒的杀灭试验报告〔2〕对梅毒螺旋体杀灭效果试验报告〔3〕对淋球菌效果观察报告〔4〕抑菌试验报告〔5〕消毒效果试验报告
〔6〕急性毒性试验报告〔7〕刺激性试验报告〔8〕皮肤斑贴试验报告〔9〕化妆品检测结果评价报告〔10〕临床试验报告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中草药,其成分与重量百分比为第一组分黄芪7~8.2%;甘草6.7~7.8%;苦参7.5~8.4%;党参7.4~8.3%;蛇床子7.5~8.4%;虎杖6.9~7.8%;当归4.2~5%;威灵仙3.5~4.7%;枝子2.9~3.6%;川芎2.8~3.5%;土茯苓4.2~5.4%;黄连2.6~3.6%。第二组分 野菊7.6~8.4%;大青叶7.2~8.1%;蒲公英7.3~7.9%;金银花7.2~8.0%。采用水煎醇沉法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后,将其提取液倒入溶有苯甲酸、氧化胺、甜菜碱衍生物BS-12的蒸馏水溶液中,再放入蜂王浆,搅拌均匀,过滤除渣,配加蒸馏水,使洗液中含中药量为12~24%[即相当于每百公斤洗液中含投入12~24公斤中草药煎煮出来的有效成分],含其它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甜菜碱衍生物BS-12 8~16%;氧化胺0.5~2%;蜂王浆0.1~0.5%;苯甲酸适量; 蒸馏水余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分中草药加水浸泡6小时~24小时,中草药与水重量比为1∶5~8,然后加热至沸腾,保持1~3小时,倒出药液,再重新加水煎煮一次倒出与第一次药液混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组分中草药加水浸泡后加热至沸腾,保持1~2小时,中药与水的重量比为1∶5~8;倒出第一煎药液后再重煎一次,把两煎药液混合。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二组分中草药煎煮液混合,搅拌,加温浓缩,冷却后加入等量医用乙醇〔纯度95%〕,混合搅拌,静置,除去沉渣,加温分馏出乙醇。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蒸馏水加温到34℃~40℃,先后投入苯甲酸、氧化胺、甜菜碱衍生物BS-12,溶化后再加入中药液、蜂王浆,搅拌均匀,过滤后配加蒸馏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防治艾滋病、性病洗液的制备方法。发明是利用水煮醇沉法对黄芪、甘草、苦参、党参、蛇床子、虎杖、当归、威灵仙、土茯苓、栀子、川芎、黄连、野菊、大青叶、蒲公英、金银花等16味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的分离,然后与用蒸馏水溶化的甜菜碱衍生物BS-12、氧化胺、苯甲酸溶液混合,最后加入蜂王浆配加蒸馏水。检测试验表明,本发明制成的洗液可杀灭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淋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等。临床应用表明,对各种阴道炎、淋病、滴虫病、阴道雷菌病、外阴骚痒症等常见妇科疾病总有效率达91.6%,并有明显的止痒、去污、腥、去臭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P3/00GK1048323SQ8910422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月华, 李佩云, 蔡有玲, 聂聪忠 申请人:北京朝阳三益日用化学厂, 李佩云, 蔡有玲, 聂聪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