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虾蟹捕抓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8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虾蟹捕抓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折叠式虾蟹捕抓网,尤指一种可利于捕抓螃蟹及龙虾迅捷且便利之设计者。
当人们逛海产店打牙祭吃的除了鱼类之外,另外最常食用的应属贝壳类如虾子、龙虾、螃蟹等等,在平常生长于海洋里,由专门捕捉之渔夫以一种如图6所示之捕抓网予以取获,该捕抓网由两支适当长度的竹片(11′)交叉弯曲成型,并在竹片(11′)各末梢击结有鱼网(12′)及该鱼网(12′)适当方位处套设有铅块(13′)以作镇压不致上浮,当渔夫将此捕抓网置放在海洋中,螃蟹(3′)便会由诱饵(14′)上的食物吸引而进入捕抓网上,在渔夫将捕抓网往上提时,螃蟹(3′)便往下沉而落在鱼网(12′)上,然而此种捕抓网由于呈四周开放状于深海中,螃蟹(3′)若食饱诱耳(14′)上食物,另渔夫在看不到的情况下亦下知马上将捕抓网提起,便造成徒费时间却捕获量少的弊端。
另龙虾之捕获在一般上是由渔夫潜水于深海中,以捕网获取抑以药剂放于龙虾常栖息处,使其若停留在该药剂撒放处便晕头转向,则渔夫即可轻易的将龙虾捉取,然而于深海处捕抓或撒施药剂均得冒很大的危险,因海洋内存有龙虾处便有鲨鱼群的活动往来,故渔夫若仅为捕获龙虾而潜入深海中作业实堪可忧,且撒放药剂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则形成一种严重的人为污染,实不足以仿效施行的。
有鉴于本发明人乃据以传统所使用的螃蟹与龙虾捕抓方式所构成的弊端及秉持着多年从事捕抓螃蟹、龙虾的实务经验,与亲自设计制造捕抓网的多年技艺原则下,经一番苦心的构思及改良研究后,终乃设计出一种利于捕抓螃蟹及龙虾之捕抓网。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在捕获深海中的螃蟹、龙虾可更为便利、迅捷者。
本实用新型之设计,采用捕抓网底端设具呈椭圆形之基架及在基架中间处横设有补强柱,并于基架两侧上端各以呈抛物线之支撑架套合在基架周缘对称处顶设的突环中,且在另一侧以呈半圆形的闭合架套合于突环上,该闭合架适可于组合时贴靠在基架上及利用基架周缘适当处所设的卡钩予以定位,同时在二支撑架与基架、闭合架之间各密封铺设有强韧性的鱼网,并于鱼网两外侧预设有呈内渐缩之入口网,该两端入口网缝合的定型环间两侧各以细绳牵系定位,且该捕抓网上端中间处垂吊设一挂钩及在基架周缘适当处各套设有铅块以镇压基架;实施时以诱饵固设于挂钩,螃蟹便会沿着鱼网横行而摸索爬进入口网,当海水流动时螃蟹则往下沉于底端鱼网上,至捕抓网内螃蟹已达相当数量时,使用者可将捕抓网往上吊起,再将基架旁设的卡钩往外挪使闭合架可上掀移,而内捕获的螃蟹便往开口处倒出。
另在二支撑架间定位铺设有顶网,该顶网为可于海水中往上飘浮,当龙虾为诱饵吸引至顶网内时,在欲离开由于龙虾动作驱向往上跳动,便会使上端触角纠缠在顶网,若使用者在往上拉起则龙虾会发生挣扎现象,而促使其前端巨脚更纠缠于顶网间。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兹以一可行实施例配合一图式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平面前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开启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折叠示意图,
图6传统所使用之螃蟹捕抓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
图1、2,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捕抓网(1)底端设具呈椭圆形之基架(11)及在基架(11)中间处横设有补强柱(12),并于基架(11)两侧上端各以呈抛物线之支撑架(13)套合在基架(11)周缘对称处顶设的突环(14)中,且在另一侧以呈半圆形的闭合架(15)套合于突环(14)上,该闭合架(15)适可于组合时贴靠在基架(11)上及利用基架(11)周缘适当处所设的卡钩(16)予以定位,同时在二支撑架(13)与基架(11)、闭合架(15)之间各密封铺设有强韧性的鱼网(17),并于鱼网(17)两外侧预设有呈内渐缩之入口网(18),该两端入口网(18)缝合的定型环(181)间两侧各以细绳(182)牵系定位,且该捕抓网(1)上端中间处垂吊设一挂钩(2)及在基架(11)周缘适当处各套设有铅块(111)以镇压基架(11);实施时可由图3中看出,以诱饵(21)固设于挂钩(2)上,螃蟹(3)便会沿着鱼网(17)横行而摸索爬进入口网(18),当海水流动时螃蟹(3)则往下沉于鱼网(17)底端上,至捕抓网(1)内螃蟹(3)已达相当数量时,使用者可将捕抓网(1)往上吊起,再将基架(11)旁设的卡钩(16)往外挪(请参阅图4)使闭合架(15)可往上掀移,此刻捕抓网(1)内捕获的螃蟹(3)便往开口处倒出。
另在捕抓网(1)上具二支撑架(13)间定位铺设有顶网(4)(请参阅
图1、2),该顶网(4)为可于海水中往上飘浮,且其两侧各套合有铅块(41)及固定管(42),当龙虾(5)为诱饵(21)吸引至顶网(4)内时(请见图3),在欲离开则由于龙虾(5)动作驱向往上跳动,便会使上端触角纠缠在顶网(4)间,若使用者在往上拉起则龙虾(5)会发生挣扎的现象,而促使其前端巨脚更纠缠于顶网(4)间更无法逃脱掉。
若使用者不用时可如图5所示,将卡钩(16)往外移挪使闭合架(15)、支撑架(13)皆往另一侧水平向折叠于基架(11)上即可轻易的携带。
为了更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现附上一张附加图,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组合及开启与折叠的状态。
由以上所述之结构及使用功能已一改传统所使用之开放式捕抓网所存的弊端,抑以潜水施撒药剂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之缺失,故由本实用新型之使用可在捕获螃蟹及龙虾上可大为增加且迅捷便利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诸于同类产品中,亦未曾公开于申请前。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数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拘限本实用新型之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保护范围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理亦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虾蟹捕抓网,其特征在于捕抓网底端设具呈椭圆形之基架及在基架中间处横设有补强柱,并于基架两侧上端各以呈抛物线之支撑架套合在周缘对称处预设的突环中,且在另一侧以呈半圆形的闭合架套合于突环上,该闭合架适可于组合时贴靠在基架上及利用基架周缘适当处所设的卡钩予以定位,同时在二支撑架与基架、闭合架之间各密封铺设有强韧性的鱼网,并于鱼网两外侧预设有呈内渐缩之入口网,该两端入口网缝合的定型环间两侧各以细绳牵系定位,且该捕抓网上端中间处垂吊设一挂钩及在基架周缘适当处各套设有铅块以镇压基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折叠式虾蟹捕抓网,其特征在于在二支撑架间定位铺设有顶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折叠式虾蟹捕抓网,主要由基架、支撑架、闭合架间各密封铺设有强韧性的鱼网及在二支撑架间定位铺设有顶网;实施时以诱饵固设于挂钩,螃蟹便会沿着鱼网横行而摸索爬进入口网,当海水流动时螃蟹则往下沉于底端鱼网,至相当数量时把捕抓网吊上,再将基架旁设的卡钩往外挪使闭合架可上掀移以使螃蟹往开口处倒出;另龙虾在为诱饵吸引至顶网内若欲离开则其动作驱向于往上跳动,使上端触角纠缠在顶网间致使龙虾无法挣扎逃脱掉。
文档编号A01K69/00GK2059295SQ89215530
公开日1990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8日
发明者郑克风 申请人:郑克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