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30108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
一种作物秸杆生产饲料的方法,特别是应用食用菌丝体对作物秸杆进行分解转化后的饲养畜禽的饲料。
目前作物秸杆生产饲料的方法主要将秸杆粉碎后经球磨机磨成粉,用HCl将物料拌湿,装入转化室,通入蒸汽升温至150℃,取出后用等当量NaOH中和,另一种生产方法是将秸杆物料用水拌湿,消毒装袋后接入菌种,扎紧袋口,放置在温度为70℃的转化室中。该方法工艺复杂,生产条件要求高,尤其在高温中分解转化,使蛋白质凝固不易分解。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作物秸杆、糠壳及其下脚料在常温下,通过综合菌丝体进行分解转化后与少量精粮、红色野果粉、骨粉配制成畜禽饲料。
本发明生产饲料的方法如下a、培养菌丝体菌丝体的培养基由高粱粒、玉米芯、玉米穗、小麦粒、麦麸、肥泥土、石灰、磷肥、多菌灵组成,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料填进容器内,钻上若干对称孔,把菌菇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相连处的组织块切成1.5公分左右的菌块,经消毒处理后在培养基的每个孔内放一块,对容器口进行密封,在数天内保持常温,待容器内长满菌丝体即可。
b、物料处理将秸杆、糠壳及其下脚料烘干或晒干粉碎成粗粒状,用高温氧化钙水消毒杀菌处理;
c、菌丝体与物料分解转化及配制饲料将处理好的物料置于无菌室培养床上,先放置物料,后放置菌丝体,室温保持18-25℃,待物料长满菌丝体,取出烘干或晒干后经粉碎,再与少量精粮、骨粉及红色野果粉配制成含粗纤维20%的微粮型真菌饲料。
本发明提出制作饲料的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掌握推广,经食用菌丝体对作物秸杆、糠壳及其下脚料进行分解转化,在菌丝体特殊酶的作用下,其角质素被破坏,粗纤维和木质素大幅度降低,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使配方的畜禽饲料营养丰富、口感好、适口性强。
本方法实施由下例进行详细说明a、菌丝体培养基的配制取高粱粒8%、玉米芯65%、玉米穗1%、小麦粒9%、麦麸10%粉碎成细粒状,石灰1%、石膏0.8%、磷肥2%、多菌灵0.2%、肥泥土取适量加热灭菌,用洁净水均匀搅拌混合,湿度为65%适宜、酸碱度调至7.5-8.5之间。
b、配制饲料取100公斤作物秸杆或糠壳及其下脚料粉碎成10mm左右,用2%高温氧化钙水消毒灭菌处理,其PH值调整在5-8、含水份60-65%,即把物料移入无菌室,在培养床上放置三层物料及菌丝体,底层垫上用消毒处理的塑料布,其上层用塑料布盖严,防止水份蒸发,一般20天左右物料长满菌丝体,便取出烘干或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状便用5公斤玉米粉、2公斤红色野果粉、1公斤骨粉混合配制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作物秸杆、糠壳及其下脚料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由高梁粒、玉米芯、玉米穗、小麦粒、麦麸、肥泥土、石灰、磷肥、多菌灵组成菌丝体培养基,将培养基填进容器内、钻上若干对称孔,把菌菇的菌柄与菌盖相连处切成15mm左右的菌块,经消毒处理后放置在培养基的对称孔中,每孔放一块,对容器口进行密封培养;b、将秸杆、糠壳及其下脚料烘干或晒干粉碎成粗粒状,用高温氧化钙水消毒杀菌处理;c、将处理好的物料置于无菌室培养床上,先放置物料,后放置菌丝体,室温保持18-25℃,待物料长满菌丝体,取出烘干或晒干经粉碎再与少量精粮、骨粉及红色野果粉混合配制。
全文摘要
一种用作物秸秆,糠壳及其下脚料生产饲料的方法,通过食用菌子实体制取菌丝体,再将菌丝体对物料进行分解转化,在菌丝体的特殊酶作用下,其角质素被破坏,粗纤维和木质素大幅度降低,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处理后的真菌物料与微量精粮、红色野果粉、骨粉混合配制得到、适口性强、营养丰富的畜禽饲料产品。
文档编号A23K1/16GK1049958SQ9010780
公开日1991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2日
发明者李庆义 申请人:李庆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