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0107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
现有的植物营养剂有混合肥料,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这些肥料的主要成份是化学物质,属于无机肥料,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等非纤维物质分离出来加工成植物营养素,从而既可治理造纸黑液解决环境污染,还可化害为利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植物营养剂的制备方法,用造纸黑液做为主要原料,经过以下步骤制备a、造纸黑液中加入该液重量2-3‰的絮凝剂搅拌均匀使溶解在黑液中的有机物凝聚,并将有机物分离出来,b、将分离出来的有机物沉淀用水洗涤至PH=5,c、以有机物∶碳酸钾(干重量比)=1∶0.2的比例,先将碳酸钾溶解成20%(重量比)水溶液,再把有机物缓缓加入并不断搅拌,使有机物全部溶解,d、将上溶液加入电氧化槽中,通电氧化2小时,e、将经氧化的溶液浓缩干燥至含水率5~10%。
本方法絮凝剂可以是造纸黑液处理剂或硝酸。
造纸过程是将原料草或木片放入蒸球中再加入氢氧化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蒸煮把纤维素提取出来,而其他有机物木质素、半纤维素和一些低糖类溶解在蒸煮液中。而有些有机物,特别是木质素在蒸煮过程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变为腐植酸溶解在造纸黑液中,因此造纸液又黑又臭。在造纸工业中非纤维素物质占原材料重量的60%,所以把此部分有机物分离出来,再进一步处理制造植物有机营养剂。但由于造纸蒸煮过程中要加入氢氧化钠,在蒸煮过程中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故在造纸液中含有Na2CO3、NaHCO3、Na2SiO3、R-Na、R-COONa,还剩余少量的氢氧化钠,造纸黑液的PH值在14以上。所以必须用黑液处理剂或硝酸中和造纸黑液的碱,同时使溶解在该液中的有机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的黑液处理剂由盐酸、氧化铝、氧化亚铁、氧化钙、氧化镁及精选粉煤灰组成,各种成份的重量配比为盐酸100份,氧化铝10份、氧化亚铁5份、氧化钙10份、氧化镁5份,精选粉煤灰30份。
本发明的方法往造纸液里加入黑液处理剂或硝酸之后,溶解在黑液中的有机物很快凝聚形成大颗粒沉淀的同时黑液的PH值降到6~7。采用离心分离、过滤、沉淀等方法将有机物分离出来用水洗涤至PH=5,此有机物的主要成份为腐植酸和一些多糖类。把这些有机物溶解于碳酸钾水溶液之后放入电氧化槽中通电氧化,此时有机物的双氧基和一部分羟基被羧基化,有机物中腐植酸的含量进一步增加。将羧基化之后的有机物浓缩蒸干即为本发明的植物营养剂。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植物营养剂是有机肥料,是广谱性强的营养剂,对于玉米、谷子、小麦、水稻、蔬菜等都适用,增产效率可达到10~30%,对有些植物可延长生长期。
2、造纸黑液是污染环境的高浓度废水,处理之后沉淀物不好处理,量也大,本发明把它做为主要原材料,因此为治理环境污染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3、本发明的主要原材料来之于废料,并且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简单,因此成本低,和一般植物营养剂相比较,价格可降低50%。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植物营养剂制备方法实施例1一、黑液处理剂制备取10升工业盐酸加入带有搅拌器的15升搪瓷反应罐中加热至50℃时加入1公斤氧化铝并缓缓搅拌(40转/分),再加入0.5公斤氧化亚铁、1公斤氧化钙、0.5公斤氧化镁之后搅拌10分钟,再加入3公斤精选粉煤灰(粒度100~500微米),在50℃恒温条件下再搅拌30分钟,停10分钟,再搅拌30分钟之后将反应物用200目耐酸滤网过滤,滤液即为本造纸黑液处理剂。
二、制备植物营养剂取黑龙江省通河造纸厂造纸黑液5吨,Be=4、PH=14,有机物含量18%(重量比),具体操作如下1、将50吨造纸黑液放入6m3硬聚氯乙烯槽中,取15公斤黑液处理剂缓缓加入并不断搅拌,使处理剂和黑液混合均匀。此时观察到黑液中有机物开始析出并沉淀,这时停止搅拌自然沉降两小时,然后采用虹吸办法把上清液分离掉。
2、将剩余沉淀物用板框过滤机过滤之后用清水洗三遍,此时清洗水PH值为5。
3、取180公斤碳酸钾溶于720公斤水中,加热至50℃制成20%碳酸钾溶液,加入上述分出的有机物,并边加入边搅拌,经一小时之后有机物沉淀全部溶解。
4、将上述溶液移到电氧化槽中,加上4伏直流电氧化2小时。
5、把溶液移入加热槽内用蒸汽加热到100℃,当蒸发到膏状时移入干燥盘内,放入干燥室在90℃左右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达5%,将干燥后产物进行粉碎得到深褐色粉沫770kg。
植物营养剂制备方法实施例2(1)取通河造纸厂黑液1000升(PH=14.5、Be=3有机物含量19%)放入1500升的反应槽内,加入2公斤硝酸,将其搅拌均匀,产生沉淀。
(2)用造纸用毛毡滤布,将沉淀物过滤分离,并将有机物洗至PH=5。
(3)将38公斤的碳酸钾溶解在150公斤水中,溶解成20%的溶液,再把分离出的有机物加入碳酸钾溶液中,不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4)将上述溶液加入电氧化槽内,在直流电压4伏,电流100安培的条件下,氧化二个小时,有机物羧基化完成。
(5)将氧化后的溶液,在100℃条件下蒸发到糊状,再移入干燥盘内放入干燥室,在90℃的温度下干燥到含水率达10%,粉碎得162公斤发明营养剂。
本发明营养剂的应用实例1一九七七年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城郊北进行小麦实验,具体实验方法与效果如下(1)实验三十二亩和对照三十二亩地,同一块地,地理条件相同。
(2)实验小麦种用5‰本发明营养剂浸种15小时后捞出滤水3小时,对照用清水,处理方法同上。在清明后三天采用机械播种。
(3)出苗时观察实验块比对照提前2天齐苗,10天后实验苗色深苗壮、齐整,比对照高一公分。
(4)一个月后实验苗,分蘖大部分为三,而对照都在二,很少有三个。实验苗高比对照高三公分,色深绿。
(5)在小麦抽穗期采用浇施机用2‰的溶液浇施二遍,间隔为四天,实验比对照提前三天抽穗并株高平均在110公分,而对照在90公分收割时测产量,实验亩产380斤,对照产290斤,增产31%。实验小麦粒大饱满,而对照则相差很大。
本发明营养剂的应用实例2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镇郊一队,大棚载种辣椒,在大棚里栽种了二亩一亩对照、一亩实验,地理条件相同,具体方法效果如下(1)对照用清水,实验用5‰本发明营养液浸种24小时后3月末种上,十五天后辣椒栽子实验比对照色绿芽壮,株高实验比对照高5毫米。
(2)实验的一亩用2‰本发明营养剂坐水栽种,对比用清水栽种,一个月后实验辣椒比对比株高3公分,色深绿,而对比色浅绿。
(3)大棚实验的辣椒比对照早结五天,五月一日就可摘辣椒,在七月份园地的辣椒也下来时,棚已把塑料布早以撤掉,对比的辣椒就不结了,植株色黄绿开始委缩,对实验的辣椒则色深绿,仍然长的很兴旺,植株的果实从主株开始结到枝稍,辣椒仍然很大,产辣数量与园地下来的相同。
(4)观察实验的一亩辣椒在八月末天气凉时又把塑料布扣上,一直生长到十月初上冻时最后一次还产200斤辣椒,植株仍然深绿。计算延长期2个月,亩增产50%。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纸黑液做为主要原料,经过以下步骤制备,a、造纸黑液中加入该液重量2-3‰的絮凝剂搅拌均匀使溶解在黑液中的有机物凝聚,并将有机物分离出来,b、将分离出来的有机物沉淀用水洗涤至PH=5,c、以有机物∶碳酸钾(干重量比)=1∶0.2的比例,先将碳酸钾溶成20%(重量比)水溶液,再把有机物缓缓加入并不断搅拌,使有机物全部溶解,d、将上溶液加入电氧化槽中,通电氧化2小时,e、将经氧化的溶液浓缩干燥至含水率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纸黑液絮凝剂为黑液处理剂或硝酸。
3.一种植物营养剂,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生产的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植物营养剂及制备方法,造纸黑液里加入絮凝剂将其中的有机物分离出来,把有机物溶解于碳酸钾溶液之后放入电氧化槽中进一步羧基化而制成。本营养剂增产效率高,成本低,并且为治理环境污染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文档编号C05F7/00GK1049648SQ90107560
公开日1991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7日
发明者汪德山 申请人:汪德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