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栽培器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概括地说涉及园艺的栽培装置,具体讲涉及一种设有侧孔的栽培器皿。
栽培器皿,例如花盆,都需要渗漏浇水时多余的水份,以防止因积水造成的根系环境缺氧。现在常用的花盆是在盆底开孔,底孔渗漏水量大,造成水份和肥料的流失。为克服这种缺陷,目前采用了一种新的结构,即在花盆下装一与盆底结构相吻合的托盘,在盆体的底孔内放入布条等吸水物,使托盘内的水通过吸水物上吸。此种栽培器皿分为两体,结构复杂,加工麻烦,成本较高,搬运也不方便。而且由于吸水物吸水效果差,仍不能保证土壤具有稳定、适量的水份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保持稳定的栽培水份环境,制造成本低的栽培器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栽培器皿,在所述栽培器皿下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栽培器皿的优点是结构科学合理,栽培器皿底部保留一定的贮水层,使土壤内部保持恒定的水量。同时,可以从溢流水口直接加水,适应不同水份需要的植物的生长。该栽培器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费用低,移动搬运方便。
本实用新型栽培器皿的其它细节可结合附图阅读下文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图1是现在使用的带托盘的花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栽培器皿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栽培器皿另一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栽培器皿立体栽培盘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是现在使用的带托盘的花盆。盆体1坐在托盘3上,盆体1底部设有若干个渗水底孔2,于底孔2中放有吸水物4。托盘3置于盆体1下边,有画蛇添足之感,且移动搬运十分不方便。吸水物4吸水效果差,难于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稳定的水份环境。
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栽培器皿是由盆体1、溢流水口5、隔板6、溢流水道7、溢流水道进水口8组成。盆体1可为一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瓶式以及多种形状,其下部侧壁上设有溢流水口5,溢流水口5与盆体1底部的距离为盆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根据盆体大小和排水量多少,溢流水口5可以设1个也可设若干个,溢流水口5可以开成圆孔、方孔或缝隙。为防止盆体1内的栽培土漏出或堵塞溢流水口5,于盆体1内壁上设有罩住溢流水口5的隔板6,实际加工时,隔板6与盆体1整体制作。隔板6与盆体1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溢流水道7,溢流水道进水口8与盆体1底部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当水面超过溢流水口5时,水即可排出。还可从溢流水口5直接灌水,以适应不同水份需要的植物的生长。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栽培器皿为方形,溢流水口设在侧壁上,可置于多层支架上,适用于大规模的立体园艺栽培。
盆式植物栽培深得居家喜爱,又是园艺的重要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栽培器皿,适于科学栽培,满足和调节水份需要,节约水、肥,还可以延长浇水周期。
权利要求1.一种栽培器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器皿下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水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水口与栽培器皿底部的距离为器皿高度的三分之一。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器皿,其特征在于在器皿内部空间设有罩住溢流水口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器皿侧壁之间形成溢流水道,溢流水道进水口与器皿底部之间留有适当间隙。
专利摘要一种栽培器皿,在所述栽培器皿下部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溢流水口,在器皿内部空间设有罩住溢流水口的隔板,隔板与器皿侧壁之间形成溢流水道,当器皿底部贮水超过溢流水口时,水即可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栽培器皿结构科学合理,器皿底部保留一定水量的贮水层,可以使土壤内部保持恒定的水量,这种栽培器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费用较低。
文档编号A01G9/02GK2196862SQ942248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5日
发明者高东翔 申请人:高东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