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5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该调节剂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农作物如麦类、水稻、蔬菜、甘蔗、人参等的产量,现采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技术。同本发明的技术相近,如日本专利(特63-297305)采用可溶性甲壳素与稀有机酸或无机酸反应形成甲壳素盐,然后用碱中和至中性作为调节剂的有效成份配成的调节剂。所用的有机酸有甲酸、乙酸、谷氨酸、蛋氨酸、乳酸等,无机酸采用盐酸或硫酸。该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很简单,首先利用上述制得的调节剂的有效成份溶于水配制成1~10%(重量)的溶液,采用对作物浸种或作物叶面喷施的方法,施加到农作物上,可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但上述方法调节剂的配制需耗用大量的碱,操作过程较复杂。同时,调节剂的应用范围也较有限,并作物产量提高的幅度不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该调节剂配制方便,可广泛适用于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作物,且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是采用含可溶性甲壳素、羧甲基甲壳素或羧甲基壳聚糖中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水溶液。该调节剂的配制非常简单,只需将可溶性甲壳素,羧甲基甲壳素、羧甲基壳聚糖或它们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水溶液,即为调节剂。
上述调节剂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先用浓度为1~10%的稀酸,例如甲酸、乙酸、乳酸、柠檬酸、苯甲酸或环烷酸等有机酸及盐酸、硝酸或硫酸等无机酸处理后,再加水配制成调节剂。也可将调节剂的有效成分直接加到浓度(重量)为0.005~1.5%的稀酸中配制成可直接施用的调节剂。
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广泛的适用于麦类、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也可适用于樱桃、桃、甘蔗、草莓、人参、白菜、蕃茄、马铃薯、棉花等蔬菜水果类农作物。调节剂的施用十分简单,首先将上述配制的调节剂加水稀制成含有效成分的浓度为30~8000PPm的水溶液后,即可使用。较值的浓度为1500~3000PPm。施用可采用浸种、作物生长期内根施或叶片喷施等多种方法,均可收到较显著的增产效果。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选择土质肥力基本相同,比较平整的地段作为试验区。将可溶性甲壳素3克加1000ml0.5%的乳酸或甲酸等其他有机酸配成的溶液中,然后把割好的土豆种分别浸入上述试液泡30分钟,取出自然晾干,即行播种。播种后不打药,全生育期不追肥,不管理。最后收获测产,浸种后的土豆比对照(用相同量水处理,以下同)增产21.3%。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根施处理,则可比对照增产47.5%。
实施例2试验区选择同实施例1,采用4克羧甲基甲壳素加1000ml水再将其浓度稀释15倍,分别用于叶喷(处理I)和根施(处理II),并用清水作对比,随机取10株的平均数进行测产。结果见表1表1草莓试验结果
实施例3试验选择大棚蕃茄进行。将3克羧甲基壳聚糖加入100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稀释10倍,全部生育其间,喷施两次,第一次喷施在番茄苗定植时,第二次喷施在第一次后的10天,最后测产结果,药剂处理比对照喷施同量水增产41.39%。
实施例4选择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面积20m2,肥力中等,前荐作物玉米,秋翻后耙压保。翌年再沟播种玉米,玉米种先用实施例3的浓度稀释二倍的药剂浸泡16小时,晾干后播种,在生育期中又施尿素追肥1.05Kg,生育期间三铲两趟,收获后测产比对照增产5.2%。若在相同条件下根施,则可比对照增产9.3%。
实施例5采用实施例3配制的调节剂水溶液,对樱桃按4公斤/株喷施,共2次,成熟后随机测产,比对照增产18.5%。
实施例6试验区选择同实施例1,将1克羧甲基甲壳素与2克羧甲基壳聚糖溶于10Kg水中,在大白菜定植后根施一次,最后测定比对照增产20%。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配制方法简便,可对多种农作物进行施用,并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是以可溶性甲壳素、羧甲基甲壳素或羧甲基壳聚糖中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水溶液。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有效成分的水溶液为稀酸水溶液;所谓的稀酸为有机酸甲酸、乙酸、乳酸、柠檬酸、苯甲酸或环烷酸;无机酸盐酸,硝酸或硫酸;直接用于施用的调节剂的稀酸浓度(重量)为0.005~1.5%。
3.一利如权利要求1,2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施用农作物的调节剂溶液中,其有效成份的浓度为30~8000PPm。
全文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以可溶性甲壳素、羧甲基甲壳素或羧甲基壳聚糖中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水溶液或含有0.015~1.5%的稀酸水溶液。该调节剂配制过程简单,可采用多种方法施用农作物培育过程中,可适用的农作物种类多,施用方法简便,且作物增产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01N63/00GK1151827SQ95113949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30日
发明者刘和众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