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4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涉及一种钻削木本植物的专用钻头。
现有的木工钻(如图4所示),在切削部分中心设一尖细的螺旋式定位钻尖,用于钻孔定心,钻尖后部两侧各设一薄小的切削片,对木纤维进行切削。其定心性能好,但钻尖、切削片加工不便,又容易损坏,尤其是钻韧性更强的树木活体(即木本植物)时,更易损坏,且损坏后难以修复。钻削金属的麻花钻,其顶角为118°左右,后刀面整体为园锥面,钻头强度高,扭矩小,适宜钻刚性材料。但钻削木材时,顶角大钝,定心性能差,轴向抗力大,无内凹处的后刀面与木材间摩擦阻力大,排屑性能差,进给速度低,不用动力驱动时,甚至难以钻进。尤其是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时、(此种木本植物埋植肥、药的施肥、施药方法,已申请专利、申请号为95111293.7)不能及时排出的木屑在加工表面上挤压磨搓、而在孔壁上形成光滑致密的表层,使得埋植入埋药、施肥孔的药、肥,不能顺利渗透入植物体内,发挥作用,妨碍该种施肥、施药方法的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它的定心性能好、钻削阻力小、排屑性好、进给速度快、所钻孔壁无堵塞层,药、肥能顺利渗入木本植物体内;且钻头切削部分既不易损坏、又制造容易、修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以钻削金属的麻花钻为基础构成,钻头的顶角为55-65°,钻头后刀面上与主切削刃相距0.05-0.3倍钻头直径以远部位为向内凹的刀背内凹面。
上述的主切削刃为沿钻削旋转方向前凸的弧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为
图1的左视图。
图3为
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现有木工钻的结构简图。
图1、图2、图3、图4中2φ-顶角,d-钻头直径,1-后刀面,2-主切削刃,3-刀背内凹面,S-主切削刃与刀背内凹面沿后刀面的距离,4-木工钻的螺旋钻尖,5-木工钻的切削片。
图1、图2、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
为在以钻削金属的麻花钻为基础构成的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中,钻头的顶角2φ为55-65°最好是60°,钻头后刀面1上与主切削刃2相距0.05-0.3倍(最好是0.1倍左右)钻头直径d以远的部位为向内凹的刀背内凹面3,该刀背内凹面3与主切削刃2的距离定义为s,则s=(0.05-0.3)d。刀背内凹面3可以是园柱面、园锥面、椭球面的一部分,也可是其它形状的内凹面,其最深处的内凹深度小于钻头直径d的0.4倍。主切削刃2为沿切削旋转方向前凸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既可安装在钻削设备、器具如电钻上使用,也可直接在钻头尾部上焊接一手柄,用于人工钻削,这种人工钻削方式尤其适合在果园、树林中给木本植物钻削埋药、施肥孔,动力供应不方便时采用。
本实用新型除用于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外,还可在给树木、湿润木材(较干木材韧性更强)钻削各种孔洞时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钻头顶角小,定心性能好,轴向抗力小,后刀面上的刀背内凹面减少了钻头与木本植物钻削表面的摩擦阻力,进给速度快,钻削阻力大为减少,尤其用人工方式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时,更感省力。
2、刀背内凹面及弧形主切削刃的结构,改善了钻头的排屑性能,使其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时,切削下的木屑能迅速排出孔外,在孔内受挤磨时间短,不致在孔壁上形成光滑、致密的堵塞表面,而呈自然状态,使埋植入埋药、施肥孔的药、肥能顺利渗入木本植物体内,到达特定部位,发生作用。
3、不易损坏,制作容易,修复方便。钻头的切削刃既锋利又结实,不易损坏。制作时,既可由专用机械特制加工,又可将普通麻花钻的钻头顶角加工磨尖至55-65°,在后刀面上,加工磨出所需的刀背内凹面即可,非常容易。切削部分磨损后,可用手工或机具将其修磨恢复原有形状即可,普通农民或园林工人都可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以钻削金属的麻花钻为基础构成,其特征在于钻头的顶角(2φ)为55-65°,钻头后刀面(1)上与主切削刃(2)相距0.05-0.3倍钻头直径(d)以远部位为向内凹的刀背内凹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切削刃(2)为沿钻削旋转方向前凸的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木本植物上钻削埋药、施肥孔的专用钻头,它以钻削金属的麻花钻为基础构成,其钻头顶角为55-65°,钻头后刀面上与主切削刃相距0.05-0.3倍钻头直径以远部位为向内凹的刀背内凹面。具有定心、排屑性能好、钻削阻力小,进给速度快,所钻的埋药、施肥孔的孔壁上无致密堵塞层,便于埋入孔内的药、肥顺利渗入木本植物体内发挥作用,且钻头不易损坏,制造容易、修复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7/06GK2245334SQ95242110
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6日
发明者郎家文 申请人:郎家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