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16163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特别是用于农业、果园节水性灌溉和盐咸地、沙漠地治理种植用输水微灌的具器。目前农业、果园灌溉基本都是采用大水流灌的方法,这不仅使70%以上的水白白浪费了,还会使土地板结,影响农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盐碱地和沙漠地的治理目前还未有理想的办法。国外专利申请92101386是一种“递增压力补偿式滴灌射水器”,虽然比大水流灌能节省水,并能较有效地用于农作物的微灌,但由于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工艺性差,适用范围小,功能单一,使用受局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节水效果明显、制造容易、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功能具全的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在输水腔的腔壁上,按一定的距离间隔和不同的用途分别安装喷水器、滴水器、渗水器。使用时将该管沿所浇地表铺放或埋设(渗水型),通过普通主管通将水不断灌入输水腔,水就可分别通过喷、滴、渗器件浇于所浇地中。同现有技术及方法相比,不仅节水效果十分明显,而且不会板结土地,还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微灌器件,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农作物和植物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场合的节水性微灌需要。
下面结合典型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喷滴渗管的开槽式喷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图。
图2为一种喷滴渗管的开孔式喷水器原理结构图。
图3为
图1或图2喷水器俯视图。
图4为一种喷滴渗管的分射式喷水器原理结构图。
图5为一种喷滴渗管的螺旋柱式滴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图。
图6为一种喷滴渗管的螺旋锥式滴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图。
图7为一种喷滴渗管的外联式渗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图。
图8为一种喷滴渗管的内联式渗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图。
图9为图8单件渗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放大图。
图10为一种喷滴渗管的外联线式渗水器原理结构及连接图。
图11为
图10的横切面剖视图。
图中代号名称如下1--输水腔2--腔壁 3--连接件4--进水孔5--连接栓 6--连管7--喷翅 9--喷头座 9--喷管10--喷射孔 11--分水锥(柱)12--喷水槽(孔)13--固定把 14--固定桩15--连筋16--滴水口 17--滴水头18--导水片(线)19--限流片 20--压圈 21--渗水头
图1中,在输水腔(1)的腔壁(2)上,按一定距离同隔镶嵌上带内螺纹孔的连接件(3),其敞开口上端设有向外的园翻边,底端为园锥形,并在向园锥形过渡的外园外设有向处的倒钩形凸台,在园锥形底板上开有滤网状进水孔(4)。带内通孔的连接栓(5)的一端,通过其外螺纹连接在连接件(3)的螺纹孔中,并依靠其中部的园环形外凸台紧压在连接件(3)的园翻边端面;另一端与连管(6)的一端相连接。该开槽式喷水器是由喷翅(7)、喷头座(8)、喷管(9)、喷射孔(10)、分水锥(11)、喷水槽(12)、固定把(13)、固定桩(14)构成。喷头座(8)为园管形,其底端内孔小,上端内孔大,并在其上端与其外园相切、方向相反的相对中心线处平行设有两喷翅(7),并使其由内向外向上翅起;在两喷翅(7)的下底面中心开有与内孔相通的喷水槽(12);喷头座(8)的上内孔通过向下带锥的分水锥(11)封紧,下内孔中装有喷管(9)。喷管(9)的上端中心设有与其内孔相通的喷射孔(10),其外园设有园环形凸台,通过凸台与喷头座(8)连接,并使喷头座(8)能沿喷管(9)转动。喷管(9)的中部套有固定把(13),固定把(13)的外端装有固定桩(14),喷管(9)的下端与连管(6)相连接。
图2中,为开孔式喷水器,是由喷翅(7)、喷头座(8)、喷管(9)、分水柱(11)、喷水孔(12)、固定把(13)、固定桩(14)构成,在喷头座(8)的上端与其外园相切、方向相反的相对中心线处,平行设有两喷翅(7),并使其由内向外向上翅起;在两喷翅(7)的中心开有与喷头座(8)内孔相通的进口直径大,出口直径小的喷水孔(12),喷头座(8)的上内孔通过分水柱(11)相封闭,下内孔中装有内孔直径相同的喷管(9),其它结构原理及连接关系同
图1。
图4中,为分射式喷水器,是由喷管(9)、喷射孔(10)、分水锥(11)、固定把(13)、固定桩(14)、连筋(15)构成。喷管(9)为园管形,在其内孔上端出口处,设有直径较小的喷射孔(10),在上端外园的相对位置各设有园弧形连筋(15),通过两连筋(15)将分水锥(11)固定在喷射孔(10)的正上方,喷管(9)的中部外套有固定把(13),固定把(13)的外端装有固定桩(14)。喷管(9)的下端与连管(6)相连接。
图5中,为螺旋柱式滴水器,是由输水腔(1)、腔壁(2)、连接中(3)、进水孔(4)、滴水口(16)、滴水头(17)构成。在输水腔(1)的腔壁(2)上,按一定距离同隔镶嵌上带内螺纹孔的连接件(3),其上端敞开口端面外设有园翻边,其底端为园锥形,并在园锥形底板上开有滤网状进水口(4)。滴水头(17)下端为带外螺纹的园柱形,上端设有直径较大的园盖,并在园盖上开有与园柱形螺纹槽相连通的径向滴水口(16),通过螺纹外径与连接件(3)的内孔压合或胶合或超音焊接相固定。
图6中,为螺旋锥式滴水器,是将连接件(3)和滴水头(17)制成园锥形,其它结构原理同图5。
滴水器还可制成内联式平面螺旋状,可在输水腔(1)的腔壁(2)的内部,用热压或胶接或焊接上平面螺旋状渗水头(21),该渗水头(21)在外园处开有滤网状进水孔(4),并与平面螺旋槽外端相通,螺旋槽中心端与腔壁(2)上的外界相通的通孔图7中,为外联式渗水器,是由输水腔(1)、腔壁(2)、连接件(3)、进水孔(4)、导水片(18)、限流片(19)、滤网状压圈(20)、渗水头(21)构成。在输水腔(1)的腔壁(2)的外部,按一定距离热压或胶接或焊接上带内螺纹孔的连接件(3),并在其内螺纹孔的对应腔壁(2)上,开有直径相近的园通孔,使连接件(3)的内螺纹孔与输水腔(1)相通。渗水头(21)为园形,其下端外园设有与连接件(3)相连接的外螺纹,上端外园设有园环状翻边;中心上部为敞开口,在口的底扳上开有比其内孔直径较小的滤网状进水孔(4)。导水片(18)为园片状,下底平面上设有向心状凸筋,以将限流片(19)与其相隔开一定间隙。组合时按进水孔(4)、限流片(19)、导水片(18)、压圈(20)的顺序装于渗水头(21)上部的内孔中。
图8中,为内联式渗水器,是将连接件(3)装于输水腔(1)的腔壁(2)的内部,并在与连接件(3)的内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将腔壁(2)开一个直径稍大的通孔、再将渗水头(21)的组合件从管外装于连接件(3)上,其它结构同图7。
图10中,为外联线式渗水器,是由输水腔(1)、腔壁(2)、进水孔(4)、导水线(18)、滴水口(16)构成。在输水腔(1)的腔壁(2)上,按轴向方向开有一排相隔一定距离的进水孔(4),并沿其孔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两条筋,将导水线(18)装入筋槽内后通过焊接或热压或胶接等方法,将导水线(18)外侧的两条筋压封住,并同时制造出与进水孔(4)相错开的滴水口(16)。
也可将导水线(18)装于腔壁(2)的内部,构成内联式渗水器。
该喷滴渗管除制成园形外,还可制成扁平形、扁平可叠形、多角形、半园形等。除沿轴向安装一排喷水器、滴水器、渗水器外,还可沿轴安装多排。
输水腔(1)的腔壁(2)可用塑料或橡胶或防水浸胶布或防水浸塑布等材料制造。
导水片(线)(18)可用导水材料或滤水材料或吸水材料或微孔等材料制造。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以
图1为例,将连接好的输水管沿所浇地表铺放,用固定桩(14)将喷头擦立在地上,通过主管道将水不断灌入输水腔(1)中,水通过进水孔(4)流入连接栓(5)的内孔,经连管(6)流入喷管(9)中,再通过喷射孔(10)射向分水锥(1),随后经设在喷翅(7)上的喷水槽(12)射出,由于两喷翅(7)与其中心相偏一定角度,在射出水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而使喷头座(8)不断挠固定的喷管(9)旋转而将水园周喷洒,用于灌溉农作物或植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水腔的腔壁上,按一定的距离间隔和不同的用途分别安装喷水器、滴水器、渗水器,使用时将该管沿所浇地表铺放或埋设(渗水型),通过普通主管道将水不断灌入输水腔,水就可分别通过喷、滴、参器件浇于所浇地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水腔(1)的腔壁(2)上,按一定的距离镶嵌间隔上带内螺纹孔的连接件(3),其敞开口上端设有向外的园翻边,底端为园锥形,并在向园锥形过渡的外园处,设有向外的倒钩形凸台,在园锥形底扳上开有滤网状进水孔(4),带内通孔的连接栓(5)的一端,通过外螺纹孔连接在连接件(3)的内螺纹孔中,另一端与连管(6)的一端相连接,连管(6)的另一端与喷水器的喷管(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开槽式喷水器是由喷翅(7)、喷头座(8)、喷管(9)、喷射孔(10)、分水锥(11)、喷水槽(12)、固定把(13)、固定桩(14)构成、其特征在于喷头座(8)为园管形、其底端内孔小,上端内孔大,并在其上端与其外园相切、方向相反的相对中心线处,平行设有两喷翅(7),且使其由内向外向上翅起,在两喷翅(7)的下底面中心开有与内孔相通的喷水槽(12),喷头座(8)的上内孔通过分水锥(11)封紧,下内孔中装有喷管(9),喷管(9)的上端中心设有与其内孔相通的喷射孔(10),其外园设有园环形凸台,通过凸台与喷头座(8)连接,并使喷头座(8)能沿喷管(9)转动,喷管(9)的中部套有固定把(13),其外装有固定桩(14),喷管(9)的下端与连管(6)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开孔式喷水器是由喷翅(7)、喷头座(8)、喷管(9)、分水柱(11)、喷水孔(12)、固定把(13)、固定桩(1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两喷翅(7)的中心开有与喷头座(8)内孔相通的进口直径大,出口直径小的喷水孔(12)、喷头座(8)的上内孔通过分水柱(11)相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分射式喷水器是由喷管(9),喷射孔(10)、分水锥(11)、固定把(13)、固定桩(14)、连筋(15)构成、其特征在于喷管(9)为园管形,在其内孔上端出口处,设有直径较小的喷射孔(10),并在上端外园的相对位置各设有园弧形连筋(15),通过两连筋(15)将分水锥(11)固定喷射孔(10)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螺旋柱式滴水器,是由输水腔(1)、腔壁(2)、连接件(3)、进水孔(4)、滴水口(16)、滴水头(17)构成,其特征在于滴水头(17)下端为带外螺纹的园柱形,上端设有直径较大的园盖,并在园盖上开有与园柱形螺纹槽相连通的径向滴水口(16),通过螺纹外径与连接件(3)的内孔压合或胶合或超音焊接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滴水头(17)还可制成螺旋锥形,与其相配的连接件(3)也为园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外联式渗水器是由输水腔(1)、腔壁(2)、连接件(3)、进水孔(4)、导水片(18)、限流片(19)、压圈(20)、渗水头(2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输水腔(1)的腔壁(2)的外部,按一定距离同隔热压或胶接或焊接上带内螺纹孔的连接件(3),其内螺纹孔与输水腔(1)相通;渗水头(21)为园形,其下端外园设有与连接件(3)相连接的外螺纹,上端外园设有园环形翻边,中心上部为敞开口,口的底板上开有比其内孔直径较小的滤网状进水孔(4);导水片(18)为园片形,下底平面上设有向心状凸筋,组合时按进水孔(4)、限流片(19)、导水片(18),压圈(20)的顺序装于渗水头(21)的上部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也可将连接件(3)装于输水腔(1)的腔壁(2)的内部,并在与连接件(3)的内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将腔壁(2)开一个直径稍大的通孔,再将渗水头(21)组合件从管外装于连接件(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的一种喷滴渗管及其应用方法,外联线式渗水器,是由输水腔(1)、腔壁(2)、进水孔(4)、导水线(18),滴水口(1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输水腔(1)的腔壁(2)上,按轴向方向开有一排相隔一定距离的进水孔(4)、并沿其孔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两条筋,将导水线(18)装入筋槽内后,通过焊接或热压或胶接方法,将导水线(18)外侧的两条筋压封住,并同时制造出与进水孔(4)相错开的滴水口(16)。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农业、果园节水性灌溉和沙漠、盐碱地治理种植用喷滴渗管,是在输水腔的腔壁上,按一定的距离和不同用途分别装上喷水器、滴水器、渗水器。使用时将该管沿所浇地表铺放或埋设(渗水型),不断向输水腔内灌入水、即可用于节水性微灌。具有节水效果十分明显、且不会使土地板结、能有效地控制土地的干湿度、促进农作物及植物快速生长。
文档编号A01G25/02GK1170498SQ9610678
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启伟, 刘振堂, 李少仲, 瞿斌, 郑明荣 申请人:瞿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