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高温免药物处理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014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高温免药物处理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菇栽培方法,特别是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
在平菇栽培技术中,栽培料的制备至关重要。目前制备栽培料的方法通常是将主料、辅料、石灰粉拌均后再加水拌湿,这样做难免使养分和石灰粉随水流失而影响料的品质。为杀灭料中杂菌,一般将拌湿后的料堆放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状料堆,盖上薄膜自然发酵;或者将拌好的料放入容器内蒸煮,高温杀菌。对于三角形条状料堆,随着发酵升温,水份蒸发后顺着薄膜流入底层而散失,容易出现料干现象,湿度不够,养分干热后受损,发酵效果不好,还得加入抗菌药帮助杀菌,不但增加了成本,也会造成残药污染。至于高温杀菌法,显然耗费能源,成本高,操作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无污染、效果好的免高温免药物处理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主料、辅料、石灰粉和水拌匀,经堆放、翻堆后发酵而制成平菇栽培料,所述主料为棉籽壳,木屑或其它原料,所述辅料为米糠、麸皮或其它原料。主料先加水预湿后再加入辅料和石灰粉,这样辅料和石灰粉不会随水流失而降低营养成分和影响酸碱度。各成分混合均匀后堆放成中间成凹坑形的料堆,盖上薄膜,自然发酵。这种堆料法,随着料的发酵,温度升高,产生的水蒸汽在薄膜下的凹坑内上下流动,水份不会散失,能保持湿度,发酵效果好,不需加抗菌药,便能有效杀灭杂菌。同时这种堆料法,表面积大,接触空气多,能增强高温微生物的活跃性,有利于发酵,一次性腐熟原料多,给翻堆带来方便,一般经2-3次翻堆后便可清除杂菌。
上述制备方法中,石灰粉的加入量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是3-6%,可保证栽培料的合适的酸碱度。所述料堆的横向、纵向中心垂直剖面皆为上边带缺口的梯形,一般堆高为100-140cm,下底宽为200-300cm,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这样可节省空间,方便翻堆,有利于发酵。
本发明无需对栽培料进行高温蒸煮,不用抗菌药,节省成本,操作方便。凹坑形料堆能防止水份散失,保持湿度,增强高温微生物的活跃性,发酵效果好。同时拌料时,先加水后加辅料和石灰粉,可保持栽培料的营养成分和合适的酸碱度。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取棉籽壳1000公斤,加水浸湿至水流出为止,再加入150公斤麸皮和40公斤石灰粉拌匀,堆成中间带三角形凹坑、高120cm、底宽250cm的梯形截面的料堆,盖上薄膜,四周塞严,四周地面可喷洒敌敌畏和速灭杀丁,以防虫蝇等侵入。夜晚或阴天用草帘复盖在薄膜上,晴天掀去草帘。待料温升至60℃以上保持24小时翻堆,将外层料翻至内部,将内部料翻至外层,翻堆最好在早上进行。一般过36小时后再翻堆一次,待栽培料基本上都变成红茶色,并带有发酵料香味,再经24小时后,栽培料制备完毕,即可装袋接种。采用上述栽培料制备方法,即使在夏季高温期间,适当增加辅料仍可提高平菇产量3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免高温免药物处理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由主料、辅料、石灰粉和水拌匀,经堆放,翻堆后发酵而成,可述主料为棉籽壳、木屑或其它原料,所述辅料为米糠,麸皮或其它原料,其特征是主料先加水预湿后再加入辅料和石灰粉,各成分混合均匀后堆放成中间成凹坑形的料堆,盖上薄膜后自然发酵。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石灰粉的加入量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是3-6%。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料堆的横向、纵向中心垂直剖面皆为上边带缺口的梯形。
全文摘要
一种免高温、免药物处理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平菇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棉籽壳、木屑等主料加水预湿后,再加入米糠、麸皮等辅料和石灰粉,混合均匀后堆放成中间成凹坑形的料堆,盖上薄膜后自然发酵。采用该方法的发酵过程中,能防止料中营养成分和水分的散失,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酸碱度,发酵效果好。不需对栽培料进行高温蒸煮,不用抗菌药,能有效杀灭杂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也很方便。
文档编号A01G1/04GK1137341SQ9611688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0日
发明者曹以凤 申请人:曹以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