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鱼类胚胎发育的电场刺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鱼类胚胎发育的电场刺激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使用的电场处理装置。
苏联研究人员研制出利用磁化水浸种育秧灌溉农田可使作物早出苗,并实现全苗、齐苗、匀苗、壮苗并可增产15%,杨州市水产研究人员用电磁场对美国青蛙在胚胎期及小蝌蚪进行刺激,两个月后,蝌蚪体重比未刺激的可增重30%。我国长江水产研究所也报导过用磁水器养鱼和孵化试验,其发明的磁化器结构是在水槽边贴放若干块永久磁铁使水通过水槽时受磁化,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装置结构笨重,磁化强度低,磁强不稳定,对水的磁化效果差,不便于异地多处作业,不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适用于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使用的电场刺激仪。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电场刺激仪包括壳体,其内装有高压脉冲电源控制电路,位于壳体外有与高压端子及地端子相连线的两块极板及鱼卵处理盘,高压电源控制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触发电路、定时控制电路、高发电路及输出电路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输送于鱼卵处理盘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处理鱼卵的种类的不同调节脉冲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也可以调节极板间距来调节场强,因此具有调整范围广的特点,在处理淡水养殖鱼类胚胎卵时,最适宜的刺激条件是104V/cm左右的低频电场,持续辐射时间为3~4分钟,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上述条件,并且具有以下优点①、在胚胎发育初期施加适量的电刺激,能提高胚胎发育期的抗低温能力和抗病寒能力;②、可提高胚胎的孵化出苗率,其出苗率相对于未刺激组可提高30%。鱼苗放养后成活率提高15%,并能提早出苗和延长鱼苗的生命;③、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平均可提高15%~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图2为电源控制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壳体1采用金属或塑料制作,其正面装有场强控制开关2和时间控制开关3,位于壳体外与其内电路相连有与高压端子5及地端子4相连线的两块极板11和13。极板采用3毫米的圆铝板精制而成,孵化盘12为一圆形盘采用玻璃制作。其中6为工作指示灯,7为电源指示灯,8为工作开关,9为电源开关、10为送电电线。高压脉冲电源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壳体内,电路图如图2所示,由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触发电路、定时控制电路、高发电路及输出电路构成,如图,升压变压器采用氧铁体为磁芯,用绕制在磁芯的两个线包作为励磁绕组和高压输出绕组,高压输出绕组(高压包)采用蜂房绕法以减少寄生电容,其升压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方波发生器是由芯片555、电阻R4R5、一级管D10D11及电容C6C7组成的多级谐振器,定时器用NE555芯片、7个电阻R2、2个电容C4C5及继电器ZJ1、琴键开关组成。
其性能指标如下1、电源交流电源220V/50HZ,功率P<100W。2、输出脉冲宽度t<80μS,脉冲频率f=50HZ±2HZ,脉冲电压分三档高4.2万伏特,中3.6万伏特,低2.8万伏特,脉冲电压可根据需要进行升降调整。3、控制定时长度1分钟~7分钟,间距为1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1、将要进行电场刺激的胚胎卵置于处理盘中,将处理盘设于两极板之间,在不开电源的条件下将高压端子与带红色鳄鱼夹的绝缘电缆连接、地端子与带黑色鳄鱼夹的绝缘电缆连接,然后将电缆与极板连接。2、打开绿色电源开关,红色LED发光管应发光。3、根据不同种类的鱼卵选择不同的电压及处理时间。4、按动红色启动按钮,这时绿色LED发光管应发光,定时时间到,仪器自动切断高压电源,处理过程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电场刺激仪,它包括壳体及其内的高压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外有与高压端子及地端子相连线的两块极板及鱼卵处理盘,高压电源控制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触发电路、定时控制电路、高发电路及输出电路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使用的电场处理装置,由控制电路及与之相连的高压端子及地端子的两块极板及鱼卵处理盘构成,在鱼类胚胎敏感期将胚胎卵置于处理盘内,用高压脉冲电源对金属线送电,使金属线相连接的极板间形成一个高压脉冲电场,鱼卵经过这样的电场短时间处理,提高其出苗率、抗病寒能力,并对其后期生长速度有10~30%的提高。
文档编号A01K61/00GK2297848SQ9721450
公开日1998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5日
发明者金星, 纪锋, 韩士成 申请人:金星, 纪锋, 韩士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