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薯繁育无土栽培的技术领域。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宜粮、宜菜、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等具有多种用途的作物,是世界四大作物之一,马铃薯不但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种类型多,既适合多种生态地区种植,又是抗旱救灾作物,在欧洲称马铃薯为第二面包。
我国的马铃著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hm2(公项)以上,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直接影响全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马铃薯是用块茎繁殖的无性作物,在生长期闻容易受病毒侵染造成病毒性退化,并常受晚疫病、环腐病、青枯病和黑胫病等多种病害的侵袭,所以马铃薯虽属高产作物,但常常并不高产、稳产,特别是马铃薯病毒性退化是各地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于70年代引进了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80年代逐渐普及各省、市、自治区,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目前马铃薯生产国均采用这一技术.但也未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因土传病害及自然条件等对马铃薯的影响。
因马铃薯的块茎不宣长期浸泡在水中,故马铃薯没有象其它大多数作物一样易于无土栽培,更没有无基质栽培,目前世界上只有韩国在马铃薯原种生产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但要求先进的装置与设施及配套的技术,以至全封闭的自动化管理,而国内尚无先例。
本发明研究而成的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是针对国内马铃薯生产的实际,不但投资少、设施、装置简单、国产化,而且易于实施应用,既能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又摆脱了土壤栽培的种种限制,从而扩大了马铃著的栽培领域,更好、更快地向马铃著栽培的工厂化、自动化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提高产量,杜绝和控制土壤连作病害的传播和发生,不受自然、土壤等条件的限制,实现马铃薯无土栽培,解决国内马铃薯栽培必须用基质而不能无基质栽培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因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栽培马铃薯的地区提供了新的马铃薯栽培方法和设备。
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新方法是利用适于马铃薯生长结薯的营养液,采用定时喷雾供给养分,保持根部黑暗条件,人为调节的控制马铃薯生长发育,在温室和大棚内进行的不用任何基质(河砂、蛭石、砾石、棉、草炭、珍珠岩等)栽培的新方法。
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是把脱毒试管苗在250ml锥形瓶中振荡培养育壮苗,至8片叶左右时扦插,从顶部5-6片处剪断,置于20ppm的萘乙酸中浸泡2-4小时,用打孔器在栽培床上打定植孔,孔径φ1.5cm,株行距25×25cm,然后把已浸泡好的试管苗插入定植孔,植株边缘用海绵掩实固定,接通控制系统,每隔3-5分钟喷雾状浪1次,时间30-50秒,保持根际黑暗,用黑色薄膜调光,控制营养液温度在18-21℃,每半个月更换营养液一次。
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营养液配制母液A KNO333.8克/升、Na2·EDTA 3.72克/升、FeS04·7H2O2.78克/升;母浪B NH4NO36.6克/升、KH2O49.2克/升、MgSO4·7H2O 37克/升;母液C CaCl2·2H2O 44克/升;母液D MnSO4·4H2O 22.3克/升、H3BO36.2克/升、 ZnSO4·7H2O8.6克/升、CuSO4·5H2O 0.015克/升、Na2MoO4·2H2O 0.25克/升、KI0.83克/升、CoCl2·6H2O 0.025克/升。
将母液A、B、C分别稀释100倍,D稀释1000倍,充分混合。


图1是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的设备,现结合附图具体描述如下该设备由栽培床11、定植槽9、供液管6、喷头10、回液管8、水泵5、定时器4、限流阀7和贮液箱1组成,栽培床11为一块泡沫板,厚度为3-5cm,在栽培床上均匀打出定植孔12,孔径φ1.5cm,孔距25cm,用以栽植薯苗13,栽培床覆盖在定植槽9上,定植槽9可用水泥、砖、塑料或铁板制成,供液管6深入到定植槽内,供液管6上均匀布置喷头10,供液管6通过闽7和泵5与贮液箱1相通,定时器4与泵5相连,控制泵间歇工作.回液管8一端与定植槽内底相通,另一端深入到贮液箱1内,2为营养浪。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马铃薯无基质栽培不受土壤、自然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扩大了马铃薯的栽培领域。
2、避免了土传病害和因连作而引起的障害。
3、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4、可人为地控制和调节马铃薯的生长条件,实现工厂化生产,自动化管理。
5、设施、装置简单、投资少、易于操作。
6、解决了马铃薯生产不能无土栽培的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方法不但不用土,而且不用任何基质。
7、在种薯生产上可进行周年生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把脱毒试管苗在锥形瓶中振荡培养育苗,至8片叶左右时,从顶部5-6片处剪断,置于20毫克/升的萘乙酸中浸泡2-4小时,将试管苗插入定植孔,植株边缘用海绵等掩实固定,接通供液设备,每隔3-5分钟喷雾状液1次,时间30-50秒,保持根际黑暗,营养液温度在18-21℃,每半个月更换营养液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营养液的配制母液A-KNO333.8克/升、Na2·EDTA3.72克/升、FeSO4·7H2O2.78克/升;母液B-NH4NO36.6克/升、KH2PO49.2克/升、MgSO4·7H2O37克/升;母液C-CaCl2·2H2O44克/升;母液D-MnSO4·4H2O22.3克/升、H3BO36.2克/升、ZnSO4·7H2O8.6克/升、CuSO4·5H2O0.015克/升、Na2MoO4·2H2O0.25克/升、Kl0.83克/升、CoCl2·6H2O0.025克/升,将母液A、B、C分别稀释100倍,D稀释1000倍,充分混合。
3.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设备,由栽培床(11)、定植槽(9)、供液管(6)、喷头(10)、回液管(8)、水泵(5)、定时器(4)、限流阀(7)和贮液箱(1)组成,其特征是栽培床为一决泡沫板,厚度为3-5cm,在栽培床上均匀打出定植孔(12),孔径Φ1.5cm,孔距25cm,栽培床覆盖在定植槽上,供液管深入到定植槽内,供液管上均匀布置喷头,供液管通过阀和泵与贮液箱相通,定时器与泵相连,回液管一端与植槽内底相通,另一端深入到贮液箱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薯繁育无土栽培的技术领域。把脱毒试管苗在锥形瓶中育壮苗,至8片叶左右,浸泡于20ppm的萘乙酸中2—4小时,扦插于栽培床11的定植孔12内,由定时器4控制水泵5每隔3—5分钟喷液一次,每次30—50秒,液从喷头喷成雾状,落入定植槽9内的母液从回液管8自流回贮液箱1。贮液箱内的营养液2由A、B、C、D四种母液配制稀释而成,营养液温度在18—21℃,每半个月更换一次。保持根际黑暗,用黑色棚膜调光。可实现工厂化作业,生产无毒种薯。
文档编号A01G31/00GK1207866SQ98115898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5日
发明者尹作全, 沈德茹, 于洪涛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