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抗生菌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556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腐植酸抗生菌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腐植酸抗生菌肥的制备方法。
长期、大量的施用化肥,会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造成土壤生态不平衡,降低土壤活力,破坏生态环境,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腐植酸抗生菌肥”进行研究,从寻找菌株开始到技术完善成熟,整整花了四十年时间(1958-1998年)。大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年至1976年,花了十六年时间,经过上百个菌株百多次的实验,才筛选到一个适宜生产复合菌肥的菌株,使不同菌株需要不同培养基和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问题迎刃而解。1975年列为贵州省的重点研究项目完成了“腐植酸菌肥”。这是原来要用强碱处理草炭或煤干石才能生产出的腐植酸肥料,我们用微生物分解使两类肥料有机结合成“腐植酸菌肥”。“腐植酸菌肥”的论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并在1977年8月国务院五部委联合在长春召开的“全国腐植酸类物质大会”上交流过。从1976年起“腐菌肥”已在农村推广使用过多年,效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为“腐植酸抗生菌肥”的技术完善成熟和商品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即1977年-1998年。过去国内外菌肥的生产和应用一般采用深层液体发酵法(发达国家多用此法),液体状态的菌肥,活菌体很难保存,一般在24小时内会自溶性分解死亡。这种产品无周转时间,也就无法进行商品生产。另一种生产方法是四级扩大法(我国多采用此法)。每级扩大十倍,第四级是在农村堆制发酵后即时施用。这种方法一是规模受到菌种的限制,二是活菌体保存时间短,菌肥质量无法保证。仍无法进行商品化生产。我们改进了菌肥孢子粉的培养基配方。用孢子粉作菌种,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结合的方法培养成功了“腐植酸抗生菌肥”,并在低温无菌条件下(50℃以下)24小时内将其烘干。每克“腐植酸抗生菌肥”中含休眠微生物活孢子达100亿以上。在常温条件下能保存1-2年。从而突破了菌肥商品化生产的难关。现在国内国外都未见相近和超过此项成果水平的菌肥出现,它仍居世界领先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使农作物高产稳产“腐植酸抗生菌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经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筛选出一个适合生产复合菌肥的菌株,使不同菌株需要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问题得以解决,完成“菌肥孢子粉”的研究,制成“腐植酸菌肥”;再改进菌肥孢子的培养基配方,用孢子粉作菌种,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结合的方法培养制成“腐植酸抗生菌肥”。
它集复合菌肥与腐植酸类肥料的优越性于一体,可全面提供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可逐步恢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破坏的土壤团粒结构,分解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生态平衡,提高土壤活力,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作物高产稳产。“腐植酸抗生菌肥”解决了菌肥复合化与微生物之间的拮抗问题。用液体发酵与固体发酵结合,低温干燥的方法,使菌肥中的微生物休眠菌体能保持1-2年,且菌肥中的活菌数量高于一般菌肥数倍,使菌肥的商品化生产得以解决。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可较长时间发挥氮、磷、钾,各种微量元素、矿质元素,植物生长调节素,抗生素,腐植酸类物质,多种维生素和多种酶的作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腐植酸抗生菌肥,经实验、生产和应用有以下积极效果1、“抗生菌肥孢子粉”培养基配方,实验和生产的孢子粉含活孢子数在1000-4000亿/g之间。
2、“腐植酸抗生菌肥”培养配方,经实验和生产的“腐植酸抗生菌肥”活孢子含量在100-600亿/g之间。
3、经过“腐植酸抗生菌肥”施用试验证明①与碳酸氢氨相比,提高产量10%左右,比粪肥提高产量26%。
②连续五年使用“腐植酸抗生菌肥”统计资料验证小麦、玉米、油菜作物平均增产20%左右;水稻增产10%左右;蔬菜可增产40%-50%。
一、培养基和培养料配方斜面试管培养基PDA培养基,PH值7.8。
一级和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PH值7.8。
1.“抗生菌肥孢子粉”培养基配方草(泥)炭粉20%,煤干石(风化煤)粉20%,秸杆糠20%,麦皮20%,菜油枯粉10%,蔗糖2%,硫酸钙(石膏)粉4%,过磷酸钙4%。含水量40%-50%。PH值7.8-8。
2.“腐植酸抗生菌肥”培养料配方草(泥)炭粉20%,煤干石(风化煤)粉40%,秸杆糠20%,菜油枯粉10%,麦皮6%,硫酸钙(石膏)粉2%,过磷酸钙2%。含水量60%。PH值7.8-8。
二、培养生产工艺流程1.“抗生菌肥孢子粉”培养工艺流程斜面试管菌种分离培养(斜面培养基配制-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操作分离接种-30℃恒温培养至长满斜面)-恒温(30℃)振荡培养-级液体菌种(500Lm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制-灭菌-无菌操作接入斜面菌种-振荡培养至成熟)-深层发酵培养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配制-灭菌-接入10%的一级液体菌种-液体发酵培养)-袋或瓶装固体孢子粉培养基制备(材料粉碎后配制装袋或瓶)-高压蒸汽灭菌(1.4kg/cm2压力灭菌2小时)-接种(无菌操作接入10%-20%的液体菌种)-30℃左右在培养室培养至菌体长满袋(瓶)-烘干(挖出培养好的孢子粉连同培养基在50℃以下的低温干燥室24小时内烘干至含水量在12%以下)-粉碎(无菌条件下粉碎成200目)-测定检验-包装(要能避光防潮,每袋-公斤)。
2、“腐植酸抗生菌肥”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处理(复烘、粉碎)-培养料配制-灭菌(高压蒸汽消毒柜1.5kg/cm2压下灭菌1.5小时)-无菌操作接种(接入“抗生菌肥孢子粉”0.1%)-无菌干燥室开放式堆制发酵(室温保持30℃左右,室内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80%左右)-无菌干燥室低温烘干(50℃以下24小时内干含水量在12%以下)-粉碎(无菌条件下粉碎)-测定检验-包装(在无菌条件下用装袋机装双层袋封口,每袋量50公斤,内层塑料袋,外层编织袋,要求能避光防潮。)3、菌种菌种是属于弗氏放线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中的细黄放线菌(Actinomyces microflavus)三、结论1、“腐植酸抗生菌肥”中有植物所需要的全营养成分,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还可较长时间发挥作用。一般只施一次底肥就够了。每亩施用量为150-200公斤。第一季农作物最好施200公斤。
2、“腐植酸抗生菌肥”能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素。可促进种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籽)。
3、“腐植酸抗生菌肥”可产生抗三十余种植物病害的抗菌生(菌)素。一般施用此种肥料的作物都很少发生病害。
4、“腐植酸抗生菌肥”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大量、长期施用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活力,保护生态环境。
5、“腐植酸抗生菌肥”在旱地里施用的效果优于水田。是因水田土壤使好气性的菌肥微生物难于充分发挥作用。
6、“腐植酸抗生菌肥”有腐植酸类肥料和复合菌肥两类肥料的肥效,能使作物高产稳产。能广泛在各种植物上施用。
权利要求
1.腐植酸抗生菌肥,其特征在于他有一个“抗生菌肥孢子粉”培养基配方草(泥)炭粉20%,煤干石(风化煤)粉20%,秸秆糠20%,麦皮20%,菜油枯粉10%,蔗糖2%,硫酸钙(石膏)粉4%,过磷酸钙4%。含水量40%-50%。PH值7.8-8。
2.腐植酸抗生菌肥,其特征在于他有一个“腐植酸抗生菌肥”培养料配方草(泥)炭粉20%,煤干石(风化煤)粉20%,秸秆糠20%,菜油枯粉10%,麦皮6%,硫酸钙(石膏)粉2%,过磷酸钙2%。含水量60%。PH值7.8-8。
3.腐植酸抗生菌肥,其特征在于他有一个“抗生菌肥孢子粉”培养工艺流程斜面试管菌种分离种养(斜面培养基配制-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操作分离接种-30℃恒温培养至长满斜面)-恒温(30℃)振荡培养一级液体菌种(500Lm三角瓶液体培养基配制-灭菌-无菌操作接入斜面菌种-振荡培养至成熟)-深层发酵培养二级液体菌种(液体培养基配制-灭菌-接入10%的-级液体菌种-液体发酵培养)-袋或瓶装固体孢子粉培养基制备(材料粉碎后配制装袋或瓶)-高压蒸汽灭菌(1.4kg/cm2压力灭菌2小时)-接种(无菌操作接入10%-20%的液体菌种)-30℃左右在培养室培养至菌体长满袋(瓶)-烘干(挖出培养好的孢子粉连同培养基在50℃以下的低温干燥室24小时内烘干至含水量在12%以下)-粉碎(无菌条件下粉碎成200目)-测定检验-包装(活孢子含量在1000亿/g以上)-包装(要能避光防潮,每袋一公斤)。
4.腐植酸抗生菌肥,其特征在于他有一个“腐植酸抗生菌肥”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处理(复烘、粉碎)-培养料配制-灭菌(高压蒸汽消毒柜1.5kg/cm2压下灭菌1.5小时)-无菌操作接种(接入“抗生菌肥孢子粉”0.1%)-无菌干燥室开放式堆制发酵(室温保持30℃左右,室内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80%左右)-无菌干燥室低温烘干(50℃以下24小时内干至含水量在12%以下)-粉碎(无菌条件下粉碎)-测定检验-包装(在无菌条件下用装袋机装双层袋封口,每袋量50公斤,内层塑料袋,外层编织袋,要求能避光防潮)。
5.腐植酸抗生菌肥,其特征在于选用菌种是属于弗氏放线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中的细黄放线菌(Actinomyces microflavus)
全文摘要
腐植酸抗生菌肥,是集复合菌肥与腐植酸类肥料的优越性于一体,解决了菌肥复合化与微生物之间的拮抗问题,使农作的高产稳产。采用液体发酵与固体发酵结合,低温干燥的方法,使菌肥中的微生物休眠菌体能保持1—2年,且菌肥中的活菌数量高于一般菌肥数倍,使菌肥的商品化生产得以解决。
文档编号C05F11/08GK1287107SQ9911895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日
发明者张雪岳 申请人:张雪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