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偏中间传动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强型、偏中间传动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耕耘和整地机械中的农机具类,确切地说是公开了一种与具有后动力输出、功率18至40马力的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的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旋耕机有两大类型一是侧边传动,二是中间传动,但遇到拖拉机的功率偏小,而轮距偏大时,旋耕机的耕幅就不能覆盖拖拉机的轮迹。采用侧边传动旋耕机偏置,具有传动路线长、结构松散、重量偏置、耕地质量差、操作困难的缺点;采用中间传动旋耕机偏置,它虽具有传动路线短、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具有使万向传动轴的轴间夹角增大,万向传动轴易损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高强度且结构紧凑并具有偏置效果的旋耕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传动箱、长刀轴、短刀轴、加强型支架及其他附件构成。其要点是传动箱置于拖拉机对称中心平面内,长刀轴、短刀轴安装在传动箱两侧,长刀轴末端与拖拉机一侧轮子相应部分对齐,与加强型支架及其他附件构成加强型偏中间传动旋耕机。该旋耕机的介轮固接在Ⅱ轴上,与轴同时做旋转运动,II轴轴承支承于传动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采用偏中间传动,在耕地时就可以完全覆盖拖拉机的轮迹,并且结构紧凑,重量平衡且万向传动轴的夹角较小。2.II轴轴承支承在传动箱体上,该结构提高了II轴的承载能力,并且改善了加工、装配的工艺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包括万向传动轴1、传动箱体2、小锥齿轮轴3、I轴4、大锥齿轮5、减速小齿轮6、介轮7、II轴8、II轴轴承9、刀轴齿轮10、刀轴花键轴11、副梁12、左主梁13、右主梁14、罩壳及托板15、左右侧板16、长刀轴17、短刀轴18。
以下借助说明书附
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如下介绍由小锥齿轮轴3、I轴4、II轴8、刀轴花键轴11及其各轴上的齿轮、轴承、装在箱体2上构成传动箱,长刀轴17、短刀轴18与刀轴花键轴11相连,副梁12、左主梁13、右主梁14与左右侧板16构成加强型支架,左主梁13、右主梁14及副梁12安装在箱体2上,左右侧板16的下端与长刀轴17、短刀轴18的末端相连,罩壳及托板15安装在箱体2及左右侧板16上构成旋耕机整体。工作时,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机构与旋耕机相连,动力由拖拉机的后动力输出轴输入,经过万向传动轴1传给传动箱的小锥齿轮轴3,再经大锥齿轮5、I轴4、减速小齿轮6、介轮7传给刀轴齿轮10,最后由刀轴花键轴11传给长刀轴17、短刀轴18,从而实现了旋耕工作。
权利要求1.加强型偏中间传动旋耕机主要由传动箱的传动箱体(2)、小锥齿轮轴(3)、I轴(4)、大锥齿轮(5)、减速小齿轮(6)、介轮(7)、II轴(8)、II轴轴承(9)、刀轴齿轮(10)、刀轴花键轴(11)、长刀轴(17)、短刀轴(18),加强型支架的副梁(12)、左主梁(13)、右主梁(14)、左右侧板(16)、罩壳及托板(15)构成,其特征在于介轮(7)固接在II轴(8)上,II轴轴承(9)支承在传动箱体(2)上,长刀轴(17)、短刀轴(18)安装在传动箱体(2)两侧,与加强型支架构成加强型偏中间传动旋耕机。
专利摘要一种高强度、结构紧凑、具有偏置效果的旋耕机技术。其要点是传动箱置于拖拉机对称中心平面内,长刀轴17、短刀轴18与加强型支架及其他附件构成加强型偏中间传动旋耕机。其中Ⅱ轴轴承9支承在传动箱体2上。它解决了拖拉机轮距大、功率小时,旋耕机耕幅不能完全覆盖轮迹的缺点。
文档编号A01B33/02GK2363460SQ992198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9日
发明者杨忠芳, 韩宪忠, 王毅 申请人:山东宏力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