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升降喷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压升降喷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灌溉中暗式管道使用的喷灌装置的结构改进。
因传统的灌溉既费时费力,又浪费水,而且浇灌质量低,现逐渐地被喷灌所取代。目前的喷灌设施可以分为明管道和暗管道二类,明管道也称移动式,在使用时能够随时铺设喷灌,但管道易损坏,使用起来也较费力,尤其是大面积的农用喷灌相当困难;暗管道也称固定式,是将管道埋在地下,每隔一段距离由管道分支向上有出水管伸出地面,并设置固定墩将出水管固定于地里,起保护作用,使用时,只需连接喷灌立管和喷头便能直接喷灌;但这种暗式管道的喷灌装置由于其固定墩的设置,使其又存在着某些不足,首先大量密布设置的固定墩和伸出地面的出水管,成为耕作的障碍,给人们的劳动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和妨碍收割、耕种等各种作业,特别是机械化耕作;其次,为了不使喷灌水管遭到损坏,在耕作时,必须避开固定墩,结果造成一部分有效耕地不能耕种,使得有效耕地面积相对减少,这些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妨碍土地使用,不影响田间耕作的固定式自压升降喷灌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设计固定式的自压升降喷灌装置为圆柱形水压缸,缸体的底边连通有进水管,在缸体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并使活塞的周边与缸体内壁匹配密封,活塞中间垂直设置有升降水管,升降水管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并与水压缸下部相通,升降水管的上端穿过水压缸由顶部伸出,升降水管的上端头活套连接有缩口喷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结构,在使用安装时,将水压缸与输水管道接通并一同埋设于田间地下,从地表至水压缸顶部应大于50cm深,并且其间没有任何障碍物,这样使耕种、收割等各种农活都能正常顺利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喷灌装置根本不会妨碍农田耕作,并使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给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喷灌使用时水由输水管道进入水压缸内,在水压的作用下,水由升降水管缩口喷头喷出,在润湿其上覆盖土壤的同时,活塞向上移动,带动升降水管上升逐渐伸出地表,此时取下缩口喷头,接上喷灌立管和喷头即可进行喷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喷灌结束时,关闭水源,水压逐渐降低,取下喷灌立管和喷头,装上缩口喷头,活塞和升降水管依靠重力逐步降至地面以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压升降喷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为缩口喷头,2为连接活套,3为喷灌升降水管,4为水压缸缸体,5为活塞,6为进水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压升降喷灌装置是由圆柱形水压缸构成,在缸体底边连通有进水管,缸体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密封活塞,在活塞中间垂直设置有喷灌升降水管,升降水管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并与水压缸下部相通,升降水管上部穿过水压缸由顶部伸出,其上端头以连接活套连接有缩口喷头,当然缩口喷头也可直接以丝扣活套连接。为使水压缸在长期使用中不生锈,延长使用寿命,水压缸缸体及活塞和升降水管采用不生锈、耐腐蚀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塑料等,而活塞和升降水管使用塑料制作最适宜;另外在活塞周边套有密封圈,其密封效果更好。水压缸在田间的埋设密度与原喷灌喷头的设置相同,埋设深度一般保持缩口喷头距离地表大于40cm。
权利要求1.自压升降喷灌装置,其组成有水管及喷灌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灌装置为圆柱形水压缸,缸体的底边连通有进水管,在缸体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并使活塞周边与缸体内壁匹配密封,活塞中间垂直设置有喷灌升降水管,升降水管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并与水压缸下部相通,升降水管的上端穿过水压缸由顶部伸出,开降水管的上端头活套连接有缩口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的周边套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自压升降喷灌装置,其是在喷灌装置的水压缸缸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密封活塞,活塞中间垂直设有喷灌升降水管,水管下端与活塞连接并与水压缸下部相通,升降水管的上端穿过水压缸由顶部伸出,其端头上活套连接有缩口喷头,具有不妨碍田间耕作和节约土地的优点,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实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积极的作用,适宜于农田灌溉中暗式管道的使用。
文档编号A01G25/06GK2355530SQ992344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5日
发明者杨卫放 申请人:杨卫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