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禾麻种植方法_2

文档序号:9635618阅读:来源:国知局
麻地 下部分适当的培土、施肥,并将园中枯枝落叶清除,集中堆怄或烧毁;
[0040] 步骤3)田间管理还包括病虫害防治管理,红禾麻的病虫种类较多,且容易发生, 常见的种类如下:(1)红禾麻根腐病;(2)红禾麻红蜘蛛;(3)红禾麻白粉虱等。
[0041] 其中,步骤②中,所述光照管理可采用下述措施:无自然遮荫条件的地块,采用搭 棚遮荫,棚高2m左右,栽粧应按株行距4mX4m;林下种植宜适当修枝剪丫,不宜过于阴蔽, 照度参照搭棚遮荫标准执行,合理调节其透光度。
[0042] 步骤③中,所述除草一般分别于3月、4月~5月各进行一次,具体次数需要根据土 地中杂草的长势决定;
[0043] 步骤④中,所述阴凉湿润的环境采用下述措施:遇到长期干旱或土层较为干燥时 应及时浇水灌溉,如可采取干3~5天浇水一次,浇水宜在早上10点以前或下午17点以后; 多雨季节,容易积水地块,应及时挖沟排水,防止水涝减产。
[0044] 种植红禾麻应该具备以下自然条件:海拔500~2200m,亚热带至温带湿润季风气 候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日照时间1300余小时,年均降雨量达1100余毫米,疏林、林缘 或沟谷山区等半阴湿环境,经果林等种植地也适宜于红禾麻的种植。
[0045] 所述病虫害防治管理中(1)红禾麻根腐病的防治如下:
[0046] (1)红禾麻根腐病,病原学名:Fusariumsp
[0047] ①症状:危害根、茎。染病根茎呈黑褐色病斑,干瘪,严重者呈现黑褐色下陷腐烂 斑。后期根茎全部变海绵状黑褐色腐烂,皮层和木质部脱离,仅残留木质纤维及碎肩(图 1)。根茎发病后,地上部枝叶初期萎蔫,严重者黑枯死②病原:镜检为镰刀菌Fusariumsp。 镰刀菌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小型分生 孢子卵圆形至柱形,有1~2个隔膜;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柱形,有较多的横隔。
[0048] 镜检也发现有很多根腐线虫Pratylenchussp。根腐线虫又叫短体线虫,是存在于 土壤中的小型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 1. 0~1. 5X0. 03~0. 04mm。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 44~1. 59X0. 26~ 0. 81mm。此病可能由镰刀菌+根腐线虫Pratylenchussp复合侵染所致。
[0049] ③发病规律:镰刀病菌属土壤中栖居菌,条件适宜随时都有可能侵染引起发病。病 菌以菌丝体在种苗、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借助风雨、地 下害虫、农事操作等传播危害,通过虫伤、机械伤等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土壤淹水、黏 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造成根系发育不良,以及由线虫和地下害虫危害产生伤口后易发 病。一般发生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6月~7月为发病盛期。
[0050] ④防治方法:
[0051] 综合防治:轮作,连续收个3~4茬后,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等轮作2~3年,忌连 作。生长期间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清沟排水。及时防 治地下害虫的危害。
[005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根腐线虫发 生时可选用10 %克线磷,50 %辛硫磷乳油等药剂喷施。
[0053] 所述病虫害防治管理中(2)红禾麻红蜘蛛的防治如下:
[0054] (2)红禾麻红蜘蛛
[0055] ①虫源:镜检有2种: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 TetranychusurticaeKoch(图 2)〇
[0056]以朱砂叶螨为例。1朱砂叶螨学名: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
[0057] ②危害特点:主要以成螨和幼螨在寄主叶背吸汁液,使叶面产生退色或白色点状。 盛发期在茎、叶上形成一层薄丝网,使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图3)。
[0058] ③形态特征:
[0059] 成螨体色变化较大,一般呈红色,也有褐绿色等。足4对。雌螨体长0. 38~0. 48mm, 卵圆形。体背两侧有块状或条形深褐色斑纹。斑纹从头胸部开始,一直延伸到腹末后端;有 时斑纹分隔成2块,其中前一块大些。雄虫略呈菱形,稍小,体长0.3~0.4_。腹部瘦小, 末立而$父尖。
[0060] 卵为圆形,直径0. 13mm。初产时无色透明,后渐变为橙红色。
[0061] 初孵幼螨体呈近圆形,淡红色,长0. 1~0. 2_,足3对。若螨为幼螨蜕1次皮后为 第1若螨,比幼螨稍大,略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体侧开始出现较深的斑块。足4对,此后雄 若螨即老熟,蜕皮变为雄成螨。雌性第一若螨蜕皮后成第二若螨,体比第一若螨大,再次蜕 皮才成雌成螨(图4)。
[0062] ④发生规律:6月~7月为发生期。该螨发生代数从北向南10-20代。该螨世代 重叠,在高温干燥季节易暴发成灾。主要靠爬行和风进行传播。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螨成群 集,吐丝串联下垂,借风吹扩散。主要是以两性生殖,也能孤雌生殖。
[0063] ⑤防治方法:
[0064] 综合防治:消除周围枯枝、落叶及杂草,冬季深翻土地,减少虫源。
[0065]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小黑瓢虫、小花蝽、六点蓟马、中华草铃、拟长 毛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
[0066] 化学防治:发生盛期可选用40 %速扑杀700~1500倍液,或40 %的菊杀乳油 2000~3000倍液,或40%的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的螨卵脂800倍液。也可 用波美〇. 1~〇. 3度石硫合剂,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
[0067] 所述病虫害防治管理中(3)红禾麻白粉虱的防治如下:
[0068] (3)红禾麻白粉虱
[0069] ①虫源:红禾麻白粉虱学名: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
[0070] ②为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寄主嫩叶背面或嫩茎上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 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虫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常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图 5)。
[0071] ③形态特征:
[0072] 成虫体长1~1. 5mm,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 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0073] 卵长约0·2mm,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柄长0·02mm,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 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
[0074] 若虫体长约0. 29~0. 8_,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 片上营固着生活。4龄若虫又称伪蛹,体长0. 7~0. 8_,椭圆形,初期体扁平,逐渐加厚,中 央略高,黄褐色,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体侧有刺。
[0075] ④发生规律:在6月~7月为发生期。
[0076] ⑤防治方法:
[0077] 综合防治:在受害地段,消除周围杂草,减少虫源。
[0078] 化学防治:当害虫虫口密度高可选用国40%速扑杀700~1500倍液,或40%的菊 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的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等药剂喷施。
[0079] 在本发明中,以下词组的定义为:
[0080] 红禾麻珠芽育苗:即红禾麻的原种珠芽艾麻(Lapotreabulbifera(Sieb.et Zucc. )Wedd.),指摘取野生或野生变家种红禾麻植株上的珠芽,通过苗圃育苗而成的健壮 植株幼体。
[0081] 珠芽:红禾麻经过生长发育,植株主茎上分支或叶腋产生的珠芽。
[0082] 经过红禾麻生物学特性研究与生产实践,叶片较多,株高较高的种苗不利于运输 转移和栽种。由此珠芽育苗质量标准暂时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等3个等级。
[0083] 珠芽育苗种苗质量标准
[0084]
[0085] 以上各项指标为划分红禾麻珠芽育苗质量级别的依据。检测结果有一项指标不 能达到要求,则降为下一级别,检测达不到一级标准降为二级,达不到二级种苗降为三级种 苗,达不到三级种苗即为不合格种苗。禁止使用不合格种苗进行生产。
[0086] 取样:检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999株以下的种苗按照10%比例抽取,1000 株以上的,在999株以下抽样10 %的基础上,对其剩余株数再按2 %比例抽取。
[0087] 叶片数:肉眼观测种苗的叶片数。每株种苗叶片数不得多于9个。
[0088] 株高:直尺或卷尺测量(最小刻度1_),每株种苗产生幼芽后的植株高度(测量 时不计珠芽的高度)。
[0089] 外观:珠芽表皮为褐绿色或棕褐色,无腐烂或病虫害,整批苗整齐、均匀,新生幼芽 无折断、无萎蔫现象。
[0090] 本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