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894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江蓠、石斑鱼混养技术,包括下列步骤:(1)采用池塘养殖方式,池塘设置进、排水沟渠,塘体需先进行清理、消毒和杀菌;(1)向池塘中灌入海水,并调节水质以适应养殖;(3)池塘水深0.3~5.0m,池坡比1/5;(4)池塘内江蓠养殖面积占3/5以上,投放石斑鱼的密度控制在比单独养殖石斑鱼时密度小。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所具有的高经济附加值和营养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此混养技术无需向水体施用大量肥料,能有效避免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并且混养中的江蓠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N、P物质,可有效防止富营养化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同时,本发明成本低廉、产出量高、经济效益好,是沿海补充石斑鱼资源、拓宽江蓠生物资源的来源较佳途径。
【专利说明】 一种江萬与石斑鱼混养技术
[0001]专利申请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养殖技术,具体涉及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
【背景技术】
[0003]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名贵水产品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大;由于名贵水产品个性饲养要求条件高,一直以来,名贵水产品大多都是采用单一养殖方法养殖;单一养殖方法不仅浪费了水层空间,而且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类排泄物、剩余饵料等在水体中积累,会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鱼类的病害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但对于不合理的混养,则易引起相间相残,如蟹类的混养,常常导致同类相残,甚至对混养的鱼虾造成损伤。
[0004]江蓠是一种大型底栖海藻,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和开发成即食风味食品以及活性物质的提取等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江蓠的高产量栽培与水中的营养盐含量是紧密相关,单一栽培江蓠需向水中施放足够的基肥,因而栽培成本较高;同时单一栽培也不利于水体空间的充分利用,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降低。
[0005]石斑鱼为海产名贵经济鱼类,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岩礁附近暖水性中下层海水中,我国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以春、夏季为渔获旺季。石斑鱼性凶猛,喜食鱼类和虾类,但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人工养殖主要还是采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的单一化养殖模式。
[0006]因此,减少因养殖水体特别是池塘中氮、磷物质的大量排出对养殖场周边水域环境的污染,避免因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混养的鱼类感染疾病,避免池塘中浮游动物过多造成局部水体浑浊,在有限的水体内提高养殖鱼类的价值和数量并增加对鱼类数量的控制程度,是目前池塘混养和海水养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海水水产养殖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从而充分利用海水水层,提高江蓠和石斑鱼养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09]1、江蓠苗、石斑鱼苗的选择:选择长度在40mm?75mm范围内的江蓠苗;选择体长为40?120_,重量在5?50g的石斑鱼鱼苗。
[0010]2、放养前期准备:池塘设置进、排水沟渠,并对塘体进行清理、消毒和杀菌;在池塘内灌入海水,海水的高度低于池塘最低点高度的0.3?0.7m ;海水灌入前经过滤以去除原海水中较大直径的悬浮物,调节并保持海水的温度在18?28°C,海水盐度在11?41%0,pH 为 7.8 ?8.7 ο
[0011]3、江蓠和石斑鱼放养:先往池塘内养殖鲜重密度在0.3?3.0kg/m3的江蓠藻苗,养殖面积占3/5?7/9 ;生长0.5个月左右,当池子内水色达到褐色或黄褐色时,投放密度为10?30尾/m2的石斑鱼幼鱼。
[0012]4、养殖过程管理:池塘每隔3?7天换I次新鲜海水,水深维持在0.3?5.0m,进水前均需对所进水进行过滤和消毒杀菌,保障池水透明度在0.4m以上,水体盐度在30%0左右,pH为8.0左右,水质保持清新。
[0013]5、收获:江蓠可收4?5次,第一次收获在养殖后的1.5个月左右,使用耙子把上层生长较成熟的江蓠捞起;第二次于养殖后的2?3个月,使用耙子把池塘中部江蓠捞起;石斑鱼于养殖后4?6个月使用渔网捕捞,同时把剩余江蓠捞起。
[0014]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5]1、本发明通过江蓠与石斑鱼混养,充分利用了水体的水层,避免单一养殖造成的水域空间浪费,大大减少了养殖场所的占用。
[0016]2、本发明的混养体系中江蓠、石斑鱼均有着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混合养殖后的收获能明显提高整个体系的经济效益。
[0017]3、本发明中在江蓠生长过程中可利用石斑鱼的排泄物等作为营养源供江蓠生长所需,增长生物量,同时也为石斑鱼提供良好生长环境而防治病害的发生,为生态效益提供有效保障。
[0018]4、江蓠不仅为石斑鱼生长提供栖息、觅食等生境,也为螺等底栖水生动物的繁衍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丰富了石斑鱼的食物来源,促进了石斑鱼的生长;此外,江蓠在生长过程中能有效控制水中N、P等含量,净化水质,进一步降低“赤潮”等生态风险。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采用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2]1、江蓠苗、石斑鱼鱼苗的选择:选择长度在60mm左右的江蓠苗;选择体长为75mm左右、重量在26g左右的石斑鱼鱼苗。
[0023]2、放养前期准备:在蕉门水道沿海建1600111?右池塘4个,池深3.5m左右,各池塘进排水方便,底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前期使用淡水对池子进行清理,在放养江蓠和石斑鱼混养之前1.0个月,使用漂白粉等对池子进行消毒杀菌;在放养前0.5个月向池子中灌入水质清新海水,夏季水深保持在2.Sm左右,控制养殖水和新鲜海水的排出和进入,使池水的盐度控制在25%。,在池水中撒石灰调节pH值达到8.2左右。
[0024]3、江蓠和石斑鱼放养:在4月中后旬蕉门刚进入夏季时,先投放江蓠藻苗,待其生长15天左右,当池子内水色达到褐色或黄褐色时,投放石斑鱼幼鱼,控制密度在16尾/m2左右。
[0025]4、养殖过程管理:每5天换I次新鲜海水,水深维持在2.5m左右,进水前均需对所进水进行过滤和消毒、杀菌,并保障池水体透明度在60mm、水体盐度保持在28%。,水体pH保持在8.0左右,水质保持清新。
[0026]5、收获:江蓠可收4次,第一次于养殖后的1.5个月,使用耙子把上层生长较成熟的江蓠捞起;第二次于养殖后的3个月,使用耙子把池塘中部江蓠捞起;第三次于养殖后的5个月,使用耙子把池塘中下部江蓠捞起;观察石斑鱼生长情况,并于养殖后第6个月使用渔网将其捕捞,同时把剩余江蓠捞起。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采用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9]1、江蓠苗、石斑鱼鱼苗的选择:选择长度在45mm左右的江蓠苗;选择体长为40mm、重量在12g左右的石斑鱼鱼苗。
[0030]2、放养前期准备:在广州南沙滨海建400m2左右池塘4个,池深1.8m左右,各池塘进排水方便,底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前期使用淡水对池子进行清理,在放养江蓠和石斑鱼混养之前28天,使用漂白粉等对池子进行消毒杀菌;在放养前18天向池子中通入水质清新海水,夏季水深保持在1.5m左右,控制养殖水和新鲜海水的排出和进入,使池水的盐度控制在32%。,在池水中撒石灰调节pH值达到7.8左右。
[0031]3、江蓠和石斑鱼放养:在5月中旬广州刚进入夏季时,先投放江蓠藻苗,待其生长20天左右,当池子内水色达到褐色或黄褐色时,投放石斑鱼幼鱼,控制密度10尾/m2左右。
[0032]4、养殖过程管理:每3天换I次新鲜海水,水深维持在1.2m左右,进水前均需对所进水进行过滤和消毒、杀菌,并保障池水体透明度在45mm左右、水体盐度保持在30%。,水体PH保持在8.3左右,水质保持清新。
[0033]5、收获:江蓠可收5次,第一次于养殖后的1.0个月,使用耙子把上层生长较成熟的江蓠捞起;之后每隔I个月将江蓠用耙子捞起,留下一定种苗,使其继续生长;同期观察石斑鱼生长情况,并于养殖后第5个月末使用渔网将其捕捞,同时把剩余江蓠捞起。
[0034]以上所述应理解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目的在于阐述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润饰、修改或等价形式的替换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江蓠与石斑鱼的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 (1)在池塘内灌入海水,海水的高度低于池塘最低点高度的0.3?0.7m ;海水灌入前经过滤以除去原海水中的较大直径悬浮物,调节并保持海水的温度在18?28°C,海水盐度11 ?41%。,pH 为 7.8 ?8.7 ; (2)在池塘内先养殖江蓠,养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3/5?7/9,且保持江蓠海藻的鲜重密度在0.3?3.0kg/m3; (3)池塘内放养石斑鱼,初始放养密度为0.2?1.0kg/m3,收获捕捞的最低密度为8.0kg/m3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先投放江蓠藻苗,待其生长10?30天,当池子内水色达到褐色或黄褐色时,后投放石斑鱼鱼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养殖的江蓠为龙须菜、芋根江蓠、脆江蓠、凤尾菜和扁江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江蓠养殖的时期为每年3?11月,每隔1.0?1.5个月收获I次,留下一定种苗,使其继续生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斑鱼选自温带、亚热带等暖水性近岸海域的青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斜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斑鱼在每年4?11月养殖,于养殖后4?6个月进行捕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蓠与石斑鱼混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池塘设置进、排水沟渠,并对塘体进行清理、消毒和杀菌;池塘水深0.3?5.0m,池坡比位1/5?1/3,池塘每隔3?7天利用换水I次,并调节水质。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5981659SQ201510066249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发明人】刘瑞兰, 陈步丹, 汪凤敏, 吴世凯, 郭亮
【申请人】广州市盈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