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10629025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日施用肥料进行肥水;其次,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第三,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开启增氧机持续增氧,大眼幼体放养后关闭增氧机;第四,大眼幼体蜕壳至I期仔蟹后,开始投喂添加蜕皮激素的鱼糜;第五,I期仔蟹后直至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本发明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阶段成活率20%以上。
【专利说明】
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背景技术】
[0002]中华绒鳌蟹,俗称河蟹、大闸蟹,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等三大淡水水系中,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经济养殖品种。河蟹作为水产品中的珍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食。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河蟹从蟹苗繁育、蟹种培育、成蟹养殖、再到成蟹深加工、出口创汇已形成了稳固的产业链,已成为各地农业增收、农(渔) 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蟹种培育初始阶段,即从大眼幼体放养至池塘中开始经第一次蜕壳至I期仔蟹、第二次蜕壳至II期仔蟹、第三次蜕壳至III期仔蟹,累计死亡率高达 50%_70%,经第四次蜕壳变为幼蟹阶段,经第五次蜕壳为V期幼蟹后直至蟹种培育完成,累计死亡率通常为10%_30%,幼蟹阶段较仔蟹阶段死亡率大幅降低,因此最大程度地提高仔蟹阶段的成活率将显著提升最终蟹种亩产量。现有技术中,仔蟹阶段的管理通常仅为投喂 〇#开口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约42 % ),导致仔蟹阶段死亡率居高不下且蜕壳不整齐,可能同时存在I期、II期、III期仔蟹,最终将影响蟹种产量。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中华绒螯蟹仔蟹培育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增加蟹种亩产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设计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日施用肥料进行肥水;其次,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第三,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开启增氧机持续增氧,大眼幼体放养后关闭增氧机; 第四,大眼幼体蜕壳至I期仔蟹后,开始投喂添加蜕皮激素的鱼糜;第五,I期仔蟹后直至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
[0006]上述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用肥料为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鸭粪、猪粪为佳),施用量为40-60kg/667m2,施用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0007]上述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EM菌为50倍原露稀释液,施用量为1.5-2.0kg/667m2,施用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0008]上述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持续增氧,确保池水溶氧量为5mg/L以上。
[0009]上述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喂添加蜕皮激素的的鱼糜为蒸熟后的冰冻野杂鱼与蜕皮激素经搅碎机搅碎混匀制成,每日投喂量为1.2-1.5kg/667m2,每日等量投喂3次,分别为10:00时、15:00时、19:00时,投喂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0010]上述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鱼糜中添加的蜕皮激素为露水草提取物,添加在鱼糜中的比例为0.1 %。
[0011]上述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期仔蟹后直至 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EM菌为100倍原露稀释液,施用剂量为1.0-1.5kg/ 667m2,施用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3]本发明主要通过对池水环境的调控及饲料配比的优化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阶段的成活率。在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充分肥水,促使浮游生物快速大量繁衍,满足大眼幼体第一次蜕壳所需的能量来源,使用营养物质更为丰富且添加蜕皮激素的鱼糜以促进仔蟹蜕壳顺利完成,并使蜕壳同步化,池水定期泼洒EM菌可显著降低池水因肥料及饵料的残存所生成的过多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本发明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阶段的成活率2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及功效更易于理解,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0015]实施例
[0016]—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日施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鸭粪、猪粪等)进行肥水, 有机肥经发酵可起到除臭、腐熟、杀虫、灭菌的功效,避免施入池水中污染水质,所施用有机肥全池均匀泼洒,施用量为40-60kg/667m2;其次,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1次50倍EM菌原露稀释液,即为EM菌原露与水按1:49混合均匀,施用剂量为1.5-2.0kg/667m2,施用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EM菌可有效去除有机肥所导致的池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大眼幼体中毒而降低成活率;第三,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开启增氧机持续增氧,确保池水溶氧量达5mg/L以上, 防止大眼幼体下塘后不适应低溶氧水质,这是因为大眼幼体在淡化过程中采取持续增氧模式,放养池塘后保持相似的溶氧条件更有利于其尽快适应池塘条件,提高成活率。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后关闭增氧设施,以防止其趋向增氧口附近,大量聚集不易分散,不利于成活;第四,大眼幼体蜕壳至I期仔蟹后,已具备与成蟹相似的生活习性,可摄食人工投喂的饵料,将蜕皮激素粉末(露水草提取物)与蒸熟后的冰冻野杂鱼按1:999的比例混合,然后采用搅碎机搅碎制成鱼糜,每日投喂量为1.2-1.5kg/667m2,每日等量投喂3次,分别为10:00 时、15:00时、19:00时,投喂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第五,I期仔蟹后直至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100倍EM菌原露稀释液,即为EM菌原露与水按1:99混合均匀,施用剂量为1.0-1.5kg/667m2,施用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EM菌可有效去除鱼糜残留及仔蟹排泄物所导致的池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防止仔蟹中毒,降低成活率。
[0017]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0018]以上显示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日施用肥料进行肥水;其次,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1次EM菌原液稀释液;第三,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开启增氧机持续增氧,大眼幼体放养后关闭增氧机;第四,大眼幼体蜕壳至I期仔蟹后,开始投喂添加蜕皮激素的鱼糜;第五,I期仔蟹后直至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 用肥料为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鸭粪、猪粪为佳),施用量为40-60kg/667m2,施用方法为全 池均匀泼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EM菌为50倍原露稀释液,施用量为1.5-2.0kg/667m2,施用方 法为全池均匀泼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持续增氧,确保池水溶氧量为5mg/L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 喂添加蜕皮激素的的鱼糜为蒸熟后的冰冻野杂鱼与蜕皮激素经搅碎机搅碎混匀制成,每日 投喂量为1.2-1.5kg/667m2,每日等量投喂3次,分别为10:00时、15:00时、19:00时,投喂方 法为全池均匀泼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 加的蜕皮激素为露水草提取物,添加在鱼糜中的比例为〇.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 期仔蟹后直至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EM菌为100倍原露稀释液,施用剂量为 1.0-1.5kg/667m2,施用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5994030SQ20161032599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付龙龙, 周刚, 潘建林, 李跃华, 陆全平, 周军, 李旭光
【申请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