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开口可调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鸭嘴式植苗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574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承连接,另一端均伸出行星架11外;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12固定在第一行星轴13上,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I固定在第二行星轴3上。变性椭圆太阳齿轮9同时与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15及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6啮合;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14与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12啮合,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7与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I啮合。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15与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6的结构相同,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14与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7的结构相同,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12与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I的结构相同。
[0027]如图3和4所示,鸭嘴式栽植嘴5包括栽植嘴连接板4、旋转压板21、主仓斗22、辅仓斗28、滚子安装架24、滚子安装架调节板2、接苗斗29、压板作用轴26、弹簧27和滚子23 ;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的第一行星轴13和第二行星轴3伸出行星架11外的一端,分别与一块栽植嘴连接板4通过弹性销固定;每个鸭嘴式栽植嘴5中,栽植嘴连接板4与接苗斗29通过螺栓固定;主仓斗22和辅仓斗28对称设置在接苗斗29底部,且均与接苗斗29通过销轴25铰接;压板作用轴26通过螺栓固定在辅仓斗28顶部;旋转压板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仓斗22顶部,旋转压板21位于主仓斗22与辅仓斗28的接触面处开设有弧形槽口21-1,压板作用轴26嵌入弧形槽口 21-1内;主仓斗22与辅仓斗28的中部通过弹簧27连接。
[0028]如图3、4和5所示,滚子安装架调节板2的一端固定在主仓斗22上,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组和第二调节孔组;第一调节孔组包括并排的四个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组包括并排的六个第二调节孔,且其中四个第二调节孔与四个第一调节孔对齐设置;滚子安装架24的底部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在滚子安装架调节板2的一个第一调节孔及两个第二调节孔处,顶部与滚子23铰接;滚子23与端面凸轮11-1通过凸轮副连接。根据直立度和鸭嘴式栽植嘴5的最大开口需要,滚子安装架24与滚子安装架调节板2的相对位置可调整,使得滚子23与端面凸轮11-1的接触位置不同,鸭嘴式栽植嘴5的最大开口量也会相应改变。在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和鸭嘴式栽植嘴5的零部件磨损后,鸭嘴式栽植嘴5的最大开口量会变小,此时重新调整滚子安装架24将其靠近端面凸轮11-1,使得最大开口量变大,从而弥补因部件磨损造成的最大开口量变小,使植入垄面的钵苗重新保持高直立度。
[0029]如图6和7所示,行星架11随中心轴20的转动而转动,且随移栽机前进,主仓斗22底部边沿的中点形成植苗轨迹30 ;植苗轨迹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苗段30-1、运苗段30-2、植苗段30-3和回复段30-4 ;植苗段30-3包括入穴段30-3-1和出穴段30-3-2 ;出穴段30_3_2沿水平方向的投影应小于4_,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可为40?60_中的任一值。
[0030]该最大开口可调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鸭嘴式植苗机构,工作原理:
[0031]如图1和2所示,动力经由链轮19和中心轴20传给行星架11,带动行星架11转动。变性椭圆太阳齿轮9同时与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15及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6啮合,带动第一中间轴16和第二中间轴8转动;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14与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12啮合,带动第一行星轴13转动,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7与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I啮合,带动第二行星轴3转动,第一行星轴13和第二行星轴3分别带动鸭嘴式栽植嘴5相对行星架11周期转动。
[0032]如图3和4所示,鸭嘴式栽植嘴5的滚子23相对端面凸轮11_1周期转动,当鸭嘴式栽植嘴5运行至接苗位置时,滚子23始终在端面凸轮11-1的静休止段,主仓斗22和辅仓斗28闭合;当鸭嘴式栽植嘴5运行至植苗位置时,滚子23进入端面凸轮11-1的推程段,进而主仓斗22绕销轴25逆时针旋转,辅仓斗28由于压板作用轴26的受力而绕销轴25旋转,主仓斗22和辅仓斗28相互张开,实现植苗。随移栽机的前进,主仓斗22和辅仓斗28在土壤上挖出穴口 32,如图6所示,挖出的穴口底部水平,穴口与机器前进方向一致的壁面与垄面31垂直,保证钵苗的直立性,满足钵苗移栽农艺要求;如图7所示,随移栽机前进,主仓斗22底部边沿的中点形成的植苗轨迹30,出穴段30-3-2沿水平方向的投影应小于4mm,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可为40?60mm中的任一值,保证鸭嘴式栽植嘴5植苗后退出垄面31时不会回带和损伤钵苗。植苗后,滚子23进入端面凸轮11-1的回程段,主仓斗22和辅仓斗28通过弹簧27的作用闭合,完成钵苗移栽的接苗、运苗、植苗和回复整个周期的动作,实现钵苗移栽的机械化接苗、植苗。如图5所示,在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和鸭嘴式栽植嘴5的零部件磨损后,鸭嘴式栽植嘴5的最大开口量会变小,此时重新调整滚子安装架24将其靠近端面凸轮11-1,使得最大开口量变大,从而弥补因部件磨损造成的最大开口量变小,使钵苗重新保持高直立度。
【主权项】
1.最大开口可调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鸭嘴式植苗机构,包括中心轴、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和鸭嘴式栽植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心轴通过两个轴承支承在两个法兰上;两个法兰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且均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链轮与中心轴通过键连接;中心轴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每个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鸭嘴式栽植嘴; 所述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包括行星架、变性椭圆太阳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和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所述行星架的两端固定设有两个端面凸轮,中心处与花键套通过螺栓固定;花键套与中心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的变性椭圆太阳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并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所述的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和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和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的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对称设置在行星架两端;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的一端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均伸出行星架外;所述的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固定在第一行星轴上,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固定在第二行星轴上;变性椭圆太阳齿轮同时与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及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啮合;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与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啮合,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与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啮合; 所述的鸭嘴式栽植嘴包括栽植嘴连接板、旋转压板、主仓斗、辅仓斗、滚子安装架、滚子安装架调节板、接苗斗、压板作用轴、弹簧和滚子;所述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的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伸出行星架外的一端,分别与一块栽植嘴连接板通过弹性销固定;每个鸭嘴式栽植嘴中,栽植嘴连接板与接苗斗通过螺栓固定;主仓斗和辅仓斗对称设置在接苗斗底部,且均与接苗斗通过销轴铰接;压板作用轴通过螺栓固定在辅仓斗顶部;所述的旋转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仓斗顶部,旋转压板位于主仓斗与辅仓斗的接触面处开设有弧形槽口,压板作用轴嵌入弧形槽口内;所述主仓斗与辅仓斗的中部通过弹簧连接;滚子安装架调节板的一端固定在主仓斗上,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组和第二调节孔组;所述的第一调节孔组包括并排的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组包括并排的多个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的数量比第一调节孔的多两个;除两端的两个第二调节孔外,其余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孔一一对齐;滚子安装架的底部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在滚子安装架调节板的一个第一调节孔及两个第二调节孔处,顶部与滚子铰接;滚子与端面凸轮通过凸轮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开口可调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鸭嘴式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间变性椭圆齿轮与第三中间变性椭圆齿轮的结构相同,第二中间变性椭圆齿轮与第四中间变性椭圆齿轮的结构相同,第一行星变性椭圆齿轮与第二行星变性椭圆齿轮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开口可调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鸭嘴式植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随中心轴的转动而转动,且随移栽机前进,主仓斗底部边沿的中点形成植苗轨迹;所述的植苗轨迹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苗段、运苗段、植苗段和回复段;植苗段包括入穴段和出穴段;所述的出穴段沿水平方向的投影为O?4_,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为40?6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最大开口可调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鸭嘴式植苗机构。现有栽植嘴与行星轮系安装后,便无法根据钵苗大小调整最大开口量,直立度无法保证。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轴、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装置和鸭嘴式栽植嘴;鸭嘴式栽植嘴包括栽植嘴连接板、旋转压板、主仓斗、辅仓斗、滚子安装架、滚子安装架调节板、接苗斗、压板作用轴、弹簧和滚子;滚子安装架调节板的一端固定在主仓斗上,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组和第二调节孔组;滚子安装架的底部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在滚子安装架调节板的一个第一调节孔及两个第二调节孔处,顶部与滚子铰接;滚子与端面凸轮通过凸轮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可调整鸭嘴式栽植嘴的最大开口,保证钵苗高直立度。
【IPC分类】A01C11-02
【公开号】CN204466223
【申请号】CN201520060135
【发明人】章鹏华, 钟文光, 邵鹏, 陈建能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