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方风味土馍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177阅读:38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方风味土馍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浓厚地方性风味小吃的地方风味土馍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馒头是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但又是人们被动接受的主食,长期以来馒头口味单一,品种有限,营养成份固定,难以使人们主动接受,并且现有的馒头存在着制作加工工艺简单、制作质量不稳定、保质期短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酥脆可口、土香味浓、营养丰富、存储时间长的地方风味土馍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面粉、鲜鸡蛋、水、酵母粉、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组成,其重量份数比如下面粉250-300份鲜鸡蛋 75-80份水 40-60份酵母粉 0.5-1份碱面1.5-2份芝麻 15-18份花椒粉 0.75-0.8份嫩葱 15-25份精盐 3-3.5份茴香 0.75-1份采用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骨礓石作为传热介质,经下列工艺炒制而成首先将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髎礓石磨碎、过筛,制成面粉状的土粉,然后,将面粉倒入容器,打入鸡蛋、水、酵母粉和成团,发酵待面团发起,加入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揉和均匀,然后搓成若干小母指大小的条或揉成跳棋大小的圆球,也可制作成个人喜好的各种形状的馍坯,其次,将土粉倒入铁锅中加热,小火炒至180度,逐个下馍坯,用铲翻炒至膨胀,互不粘连,呈焦黄、干脆时捞出,即可食用。
本发明经特殊工艺炒制而成,制作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成品具有酥脆可口、土香味浓、营养丰富、存储时间长、成品不粘土、老少皆宜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由面粉、鲜鸡蛋、水、酵母粉、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组成,其中面粉250kg、鲜鸡蛋75kg、水40kg、酵母粉0.5kg、碱面1.5kg、芝麻15kg、花椒粉0.75kg、嫩葱15kg、精盐3kg、茴香0.75kg。
采用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髎礓石作为传热介质,经下列工艺炒制而成首先将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骨礓石磨碎、过筛,制成面粉状的土粉,其次,将面粉倒入容器,打入鸡蛋、水、酵母粉和成团,发酵待面团发起,加入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揉和均匀,然后搓成若干小母指大小的条或揉成跳棋大小的圆球,也可制作成个人喜好的各种形状的馍坯,然后,将土粉倒入铁锅中加热,小火炒至180度,逐个下馍坯,用铲翻炒至膨胀,互不粘连,呈焦黄、干脆时捞出,即可食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方风味土馍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由面粉、鲜鸡蛋、水、酵母粉、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组成,其重量份数比如下面粉 250-300份鲜鸡蛋 75-80份水 40-60份酵母粉 0.5-1份碱面 1.5-2份芝麻 15-18份花椒粉 0.75-0.8份嫩葱 15-25份精盐 3-3.5份茴香 0.75-1份
2.一种地方风味土馍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骨礓石作为传热介质,经下列工艺炒制而成a、首先将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髎礓石磨碎、过筛,制成面粉状的土粉,b、将面粉倒入容器,打入鸡蛋、水、酵母粉和成团,发酵待面团发起,加入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揉和均匀,然后搓成若干小母指大小的条或揉成跳棋大小的圆球,也可制作成个人喜好的各种形状的馍坯,c、将土粉倒入铁锅中加热,小火炒至180度,逐个下馍坯,用铲翻炒至膨胀,互不粘连,呈焦黄、干脆时捞出,即可食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浓厚地方性风味小吃的地方风味土馍及其制作工艺,由面粉、鲜鸡蛋、水、酵母粉、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组成,采用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骨礓石作为传热介质,首先将王屋山特有白干土和天然髎礓石磨碎、过筛,制成面粉状,将面粉倒入容器,打入鸡蛋、水、酵母粉和成团,发酵后,加入碱面、芝麻、花椒粉、、嫩葱、精盐、茴香,揉和搓成各种形状的馍坯,将土粉倒入铁锅中加热,逐个下馍坯,用铲翻炒至膨胀,互不粘连,呈焦黄、干脆时捞出,即可食用,具有酥脆可口、土香味浓、营养丰富、存储时间长、成品不粘土、老少皆宜的优点。
文档编号A21D13/00GK1401252SQ0213905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晋卿 申请人:晋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6月21日 16:37
    土馍可以放坏不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