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生物工程奶及其配套方法和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5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生物工程奶及其配套方法和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鲜奶主要为牛奶、羊奶等。在当今产奶动物饲养中,为了预防和治疗乳腺炎(MASTITIS,也称乳房炎),常在饲料中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添加,造成所产奶中残留有抗生素成份,可能引发食用者的皮疹,严重者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许多国家规定使用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的奶,5天内不得作为食品销售。隐性乳腺炎由于缺乏明显症状,常为人们忽视,而引起的损失最大。如何综合防治奶牛的乳腺炎成了提高奶牛饲养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产奶动物使用抗生素后,其鲜奶中含有抗生素成份,这是药代动力学原理的结果。
根据前述抗生素在奶中残留的药代动力学原理,是否可根据中药药代动力学原理生产一种鲜奶中含有人们公认的天然保健成份的奶品,并且还可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食用菌作为真菌中的一大门类,也包括药用真菌,现今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已有相当成熟的技术。食用菌已可大规模的栽培,有了成熟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及部分深加工技术。食用菌本身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其它活性物质。其产品除可作为有机微量元素使用外,还同时可提供其它有益的营养素及活性物质。食用菌一般均无毒。真菌多糖是从真菌中分离出的由十个以上的单糖以糖甙链连接成的高分子多聚物。真菌多糖通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等的作用而调节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药用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研究的深入,对菌类的营养学评价和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药用真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当前乃至今后制药工业和保健食品工业开发的对象之一。食用菌原料主要通过野外采集、人工栽培和发酵生产三个途径获得。有随着食用菌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栽培和发酵生产是人们获得食用菌原料的最主要手段。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比较,使用领域广泛、潜力很大,但暂时存在发酵质量不易掌握和劳动强度大的缺点,将其用于制药工业和保健食品工业还不能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食用菌深层发酵法有的称为深层培养法或沉没式培养法,它是在发酵罐中,采用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以增加培养基中溶解氧含量,控制发酵技术参数,获得大量的菌体或代谢产物。应用现代食用菌发酵技术是今后人们获得食用菌原料的主要方法。人们对采用固体培养和发酵培养的食用菌产物暂无法习惯于直接食用。
据第18页第4期《中国食用菌》杂志第10-12页《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的研究与展望》载明硒、锌、锗、碘、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微量元素在应用中有很多弊端,如不利于人体吸收;与其他添加剂协同配伍性差;有些微量元素在加工贮运中不稳定等,由于食用菌栽培的优势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发展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价值。如果将需要在产奶动物饲料中添加的矿物质元素全部或部分通过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的方法富集成有机元素后,连同食用菌原料及产物喂养产奶动物,不但可提高产奶动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而且可提高矿物质元素对产奶动物的安全性。
灵芝是人们公认的著名“仙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灵芝文化”。人们对灵芝的治病保健功效的宣传已家喻户晓,据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灵芝的现代研究》“再版前言”第2页中载明“国家卫生部批准灵芝作为食品新资源,这就从法律上肯定了灵芝药食兼用的地位。最近《美国草药药典与治疗根概要(Amenican HerbaalPhamnacopoeia and The-rapeutic Compendium)》收载了灵芝,这表明了灵芝的现代研究、开发应用已受到美国医药学界的重视,该系列专著迄今为止仅收载10余种中药或天然药物。”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灵芝治百病》的前言载明开发灵芝是一件有益于社会和提高改善人民健康水平非常有益义的工作;美国一家研究单位报道,灵芝治疗艾滋病有相当好的效果,使免疫功能显著恢复,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灵芝有数百种之多,经现代科学分类鉴定,大部分是真菌的担子菌类低等植物,而现代药用的灵芝多是灵芝属中的灵芝(另名赤芝)、松杉树芝(别名铁杉灵芝、木灵芝)、薄树芝(别名薄盖灵芝)、紫芝(别名木芝)、树舌(别名平盖灵芝),或是多孔菌科虎乳灵芝(孤芝)属(或多孔菌属)的虎乳灵芝[学名为Lhinocerus(Cooke)Ryv];或是多孔菌科栓菌属的云芝(Trametesvesicolor(L.Fr.)Pilat.〕等及它们亲缘真菌的子实体或菌丝体或孢子粉,一般不作仔细区分都称作灵芝。灵芝经过几千年以来的文化“渲染”,形成了中国一种重要而又独有的文化内容“中国灵芝文化”。经现代人们对灵芝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后,已形成了一股灵芝研究热和应用热。据1994第2期《食用菌(中国)》杂志第40页报道云芝有抗白血病、淋巴肉瘤、胃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功效。有关药理学说明,灵芝的成份可进入动物的乳腺组织中。
据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刊载A.(见第423页)从金针菇培养液中提取多糖对小鼠S-180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使瘤组织坏死增加,糖元减少;从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提取多糖,以小鼠耳部抗炎症实验测定其药理活性,发现金针菇多糖有抗炎作用;B.(见第424页)黑木耳多糖能明显延长果蝇成虫的平均寿命,降低果蝇脂褐质的含量,并延长小鼠在缺氧情况的存活时间;黑木耳多糖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该多糖有抗肿瘤活性;C.(见第429-430页)榆耳菌是一种食用、药用菌,民间用于治疗腹泻、肠炎等病,药理试验证实其代谢产物具有抗产气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大肠杆菌及金色葡萄球菌等活性;D.(见第431页)雷丸菌核是治疗钩绦虫、无钩绦虫及钩虫等寄生虫病的有效药物,治疗脑囊虫病及丝虫病等也有一定疗效,雷丸治疗寄生虫病的活性成分为雷丸素,是一种蛋白酶,有溶解绦虫作用,但对人体无副作用;从雷丸菌核中分离出一种雷丸多糖,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E.(见第432-433页)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子实体与鸡蛋炖服治疗妇女白带有效;发酵培养的裂褶菌胞内及胞外多糖均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能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大白鼠的急性细菌感染和慢性感染有显著的非特异性防御效能,对抗菌素有增效作用;F.(见第371-372页)蜜环菌中的蜜环菌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各种杆菌,包括一株抗链霉素的枯草杆菌、带状病棒状杆菌、金色葡萄球菌、乳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和对真菌中长枝木霉、哈氏木霉和瓜类芽枝霉也有抑制作用;蜜环菌培养物中的倍半萜烯一烯丙基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烈抑制作用;有类似于天麻的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和抗惊作用,并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假蜜环菌也有类似蜜环菌的作用)。
中药学认为中药王不留行又名麦蓝菜、王不留、不留行、留行子,常为石竹科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ker)干燥种子,或是其全草,或是不同科属植物的种子、果实或全草作王不留行利用,如豆科野碗豆[Vicia sativa L.V.tetrasperma(L.)Moenchr]种子或全草;或是桑科薜荔(Ficus Prmila L.)的果实或全草;或是金丝桃科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 Hance)的全草;或锦葵科川黄花稔(Sida szechuensis Matsuda)全草。中医认为王不留行有活血、下乳消肿、利尿的功用,可用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等症。现代医药学中,将其同蒲公英等配合治疗乳腺炎及缺乳症有良好的效果。
中药学认为蒲公英系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或是同属同种植物的全草,是药食兼用型植物,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用,用于治疗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结膜炎、抗癌、健胃、促进乳汁分泌等病。
中药学认为鱼腥草系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全草,是药食兼用植物,具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致敏、平喘、抗癌、利尿、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对乳腺炎有良好的疗效。
中药学认为马齿苋系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全草,是药食兼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钩虫等功用,并对乳腺炎有一定作用。
中药学认为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 花蕾,是药食兼用植物,对上呼吸道感染、大叶肺炎、肺脓肿、细菌性痢疾、乳腺炎、急性结膜炎、疖、痈、丹毒、脓疱疮、传染性肝炎、腹泻、钩端螺旋体病等有治疗作用。金银花的藤、茎、叶、根部位均有同金银花的作用。
中药学认为雷丸为药用菌中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er)的产物,可用其液体培养物作药用制剂原料,中医认为有杀虫消积的作用,现代药理认为有驱绦虫、驱蛔虫、抗阴道毛滴虫、通便、抗癌、抗炎免疫等作用。
如果将灵芝、雷丸等药食用菌运用现代培养技术生产成子实体或菌丝体或孢子或是它们的代谢物饲喂产奶动物,不但可提高产奶动物的产奶性能,并可认为这是生产了一种含灵芝等成分的对人体十分有益的生物工程鲜奶,而且将灵芝文化与奶文化有机的整合到一块后,便可定位为一种新的必将引起人们关注和喜欢消费的“保健生物工程灵芝奶文化”;如果在同时配合使用王不留行、金银花、马齿苋、蒲公英、鱼腥草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使药,更有利于防治奶牛乳腺炎。如此方法生产出来的鲜奶品位将可迎合人们“纯自然消费”的心理。
绞股蓝不仅含有与人参相同的化学成份,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与人参药理作用相似而又无人参过量服用后发生副作用的新药源,特别是对抗癌、提高免疫功能、降血脂、镇静安眠、抗衰老、抗疲劳、防治白发、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具明显效果。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绞股蓝》第188页载明“试验证实,食用绞股蓝对成人的造血、肝功能、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无不良影响,……以绞股蓝为添加剂成份的食品,是集营养滋补、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为一体的绿色新食品,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极其显著。”芦荟作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在工业、医疗、美容、减肥、食用、观赏等方面,适应了人们使用天然产品的需求,顺应了全球范围的绿色浪潮。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许可芦荟作为食用用途。
如果将或另将灵芝或云芝、芦荟、绞股蓝、枸杞、猴头、人参等复合两种以上作为奶产品的保健添加剂成分之一,并配合其他添加剂便可生产出适合于不同人群食用的品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是提供1.单独或复合含有灵芝等药食用菌、芦荟、绞股蓝、枸杞、人参、药食同源物质、当归、何首乌、板蓝根等成分的鲜奶产品及其配套生产方法;或/和2.将食药用菌、芦荟、绞股蓝、枸杞、人参、药食同源物质、当归、何首乌、板蓝根等单独复合两种以上组成奶产品保健添加剂及其应用技术;或/和将3.基本单独或复合含有灵芝等食药用菌、芦荟、绞股蓝、药食同源物质、当归、何首乌、板蓝根等奶制品的保健添加剂成分;并同时可
4.根据不同人群的消费需要和/或不同季节的消费需要另在奶制品中添加药食同源物、药食用菌、参类、芦荟、当归、姜、当归、何首乌、板蓝根生产出功能有差异的产品;或根据不同季节特点给产奶动物添喂不同配方的饲料,以产出不同成份的鲜奶;以及5.一种供人们洗浴、美容、洗发的奶品;6、和一种生产前述鲜奶的饲料和使用、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1、将药食同源物质,和/或灵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药食用菌;和/或芦荟、绞股蓝、人参、当归、何首乌、板蓝根等,作为产奶动物的饲料成份之一。或/可/和2、将药食同源物质,灵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药食用菌;及芦荟、绞股蓝、人参、当归、何首乌、板蓝根等,作为奶制品的添加成份之一。
3、可/或/和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设计出适合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幼年人、妇女、中年男性、病人、普通大众等不同人群适用的配方。如在幼儿食用的配方中,重用榧子、乌梅、山楂、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白扁豆、益智仁、牡砺、金针菇等。并将雷丸重点作为产奶动物的饲料成份使用,使其不但对动物有驱虫作用,而且还会有微量雷丸的驱虫成份进入鲜奶中,对人体也有驱虫作用;在供老人食用的配方中重用猴头菌、榆耳菌、牡砺、白扁豆、密环菌、鸡内金、砂仁、山楂、灵芝、乌梢蛇等成份;在供产妇、乳母食用的奶品中重用蒲公英、莱菔子、金针菜、牡砺、鱼腥草等成份;供妇女食用的奶品中重用灵芝、阿胶、金耳、银耳、鱼腥草、金银花、裂褶菌、绞股蓝、当归、密环菌、益母草等成份,以利美容、补血、调经;供病人食用的奶中重用灵芝、金耳、银耳、莲子、猴头菌、金银花、裂褶菌、绞股蓝等成份,以利促进病后康复;供中年男性食用的奶中重用人参、枸杞、绞股蓝、黄芪、虫草等成份,以利对他们产生温阳、抗疲劳的作用;普通大众食用的奶中重用灵芝、香菇、金银花、板蓝根、藿香等。
4、可/或/和根据不同季节特点的消费需要,设计适合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消费的配方。如春天是春瘟多发季节,可在奶品中设计使用金银花、板蓝根或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等清热解毒成份;在夏天食用的奶品生产中使用藿香、白茅根、淡竹叶、菊花、山苍子等;在秋天食用的奶品生产中应用芦荟、胖大海、决明子、罗汉果、菊花、淡竹叶等,可清热利水、通便、明目,以有效防止秋燥;在冬天食用的奶中含有阿胶、姜、枸杞等成份。
5、可将前述奶产品或饲料中,单独或复合两种以上添加灵芝、芦荟、人参、绞股蓝、枸杞、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牡砺、砂仁、莱服子、阿胶、乌梅、菊花、藿香、山苍子、火麻仁、茯芩、香薷、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芦根、白茅根、蒲公英、益智仁、淡竹叶、葛根、鱼腥草、姜、莲子、榧子、乌梢蛇、酸枣仁、陈皮、白扁豆、金银花、板蓝根或大青叶、益母草等。
6、并可同时添喂王不留行等中草药及青麦苗。
7、可将培育有灵芝(或云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竹荪、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等食用菌菌丝体或其代谢物,单独一种或复合两种至两种以上作为产奶动物青贮饲料或氨化饲料或生物饲料的原料之一进行青贮处理或氨化处理,或其它生物处理后再饲喂。
8、可将产奶动物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全部或部分通过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技术处理后,连同食用菌产物用于饲喂产奶动物。
9、可将香菇、金针菇、猴头菌、银耳、金耳、灰树花、鸡枞菌、黑木耳、榆耳菌、裂褶菌、竹荪等食用菌的子实体或菌丝体或孢子,和芦荟、枸杞等直接处理成细未或食品膨化技术处理并粉碎成细未状用于奶制品中。
10、对使用何种原料作为饲料或奶制品添加物后,应当将用该技术所产的鲜奶或奶制品冠以该主要原料的名称。如灵芝奶、芦荟奶、人参奶、绞股蓝奶、枸杞奶、香菇奶、金针菇奶、猴头菌奶、密环菌(或假密环菌)奶、银耳奶、木耳奶、槐栓菌奶、榆耳菌奶、裂褶菌奶、虫草奶、金耳奶、灰树花奶、鸡枞菌奶、竹荪奶、牡砺奶、砂仁奶、莱服子奶、阿胶奶、乌梅奶、菊花奶、藿香奶、山苍子奶、火麻仁奶、茯芩奶、香薷奶、荷叶奶、桑叶奶、鸡内金奶、马齿苋奶、芦根奶、白茅根奶、蒲公英奶、益智仁奶、淡竹叶奶、鱼腥草奶、姜奶、莲子奶、榧子奶、乌梢蛇奶、酸枣仁奶、陈皮奶、白扁豆奶、金银花奶、首乌奶、当归奶、黄芪奶、板蓝根奶或大青叶奶、春天奶、夏天奶、秋天奶、冬天奶、春天银花奶、夏天藿香奶、夏天山苍子奶、秋天淡竹叶奶、冬天姜奶等可将前述1-10项中的两项以上技术用于奶产品生产,或仅单独应用其中的一项。
将前述方法生产的奶品作为沐浴、洗脸、洗发用品。
有益效果1、将灵芝(或云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食用菌和芦荟、绞股蓝、枸杞、人参等物作为奶产品基本保健添加剂成分之一添加到奶制品中后,因这些外加物质均是人们认可的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且副作用极低甚至无副作用的物质,因为它们本身具有全面营养、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降低胆固酵、促进神经发育、补虚养身、生津润肠等功能特性,可增强和拓宽的产品的保健功效。所以,可增强人们对该奶产品的食用欲望,从而有利于促进奶产品销售。灵芝等药食用菌、芦荟、人参、香菇、绞股蓝等,和药食同源等著名保健文化内容导入到产奶动物养殖中,并将此种鲜奶食品定位为保健生物工种鲜奶,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可有效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宣传,即可使这种鲜奶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机率增大。以灵芝鲜奶为例将含有灵芝成份的饲料喂养的鲜奶提供给消费者食用,并提示其每500克单价较普通者分别贵5%、10%、15%、20%、25%、30%、35%、40%、45%、50%。设定试验品和对照品品牌相同。发出《灵芝鲜奶消费反馈调查表》200份,收回158份。统计结果①有87名填报者认为灵芝鲜奶的价格较普通者贵10-25%完全可以接受,并愿长期消费灵芝鲜奶;有24位认为较普通者贵30-40%愿长期消费灵芝鲜奶;有9位认为比普通的贵45-50%会长期消费灵芝鲜奶;有25名认为较普通者贵5-10%会长期消费灵芝鲜奶;有13名认为较普通者贵5%以内会长期消费灵芝鲜奶。②其中有71份填报者认为在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有白娘子盗灵芝救活许仙的内容,从而对灵芝的作用认知很深,并知道灵芝在古代是帝王将相用来延年益寿的珍品,现用灵芝饲喂产奶动物,肯定灵芝奶是一种健康无病的食品,鲜奶含有的灵芝成份会对食用者有益无害;其中46位填报者认为灵芝作为一种有几千年应用历史的文化现象,又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其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物质,将其同产奶动物的饲养相结合,确能增强消费者对这种鲜奶的消费信心。
2、将灵芝(或云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食用菌和芦荟、绞股蓝、枸杞等物作为产奶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后,据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对前述物质的论述可知,这些物质可有效提高产奶动物本身的抗病素质,降低发病率,从而可提高产奶量。随之也降低了产奶动物患病应用抗菌素的机率,减少了奶中残留抗菌素的可能。因为灵芝等对动物均有良好的生理功效,所以可有效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减少饲养奶牛的药费开支;特别是对减少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20%-40%,对降低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可达25%-45%,在一个泌乳期内可提高产乳量5-10%。因为泌乳奶牛饲料中含有灵芝等药食用菌、药食同源物质等成分,通过药代动力学原理,奶牛这个生物有机体象一个生物工程处理装置,对灵芝等进行加工,这些物质的部分成分便也进入了乳汁中。添喂王不留行、金银花或银花藤、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中草药后,据前述背景技术对它们的叙述可知,这些中草药不但对动物的乳腺炎等病有防制作用,而且有促进乳汁分泌的功效,有利于提高产奶动物的奶质和奶量。如此将灵芝等物质饲喂产奶动物后,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产奶动物这个生物有机体对灵芝等物质进行生物学处理后,除了本身利用部分功效活性成分用于提高自身素质外,另有部分灵芝等物质的功效成分随乳汁排泄进入鲜奶中,供人们食用后有利于保健身体。灵芝(或云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食用菌和芦荟、绞股蓝、枸杞等物经过产奶动物这个生物有机体处理后供人们间接食用,其安全性、适口性等项更理想。当人们了解到生物工程灵芝鲜奶是用灵芝等物饲喂产奶动物生产出来的,有利于勾起人们的食用欲望和消费兴趣,十分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3、将产奶动物的饲料原料或部分原料先用食用菌人工培养技术培育有灵芝(或云芝)、香菇、金耳、灰树花、鸡枞菌、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竹荪等食用菌的菌丝体或其代谢物作为产奶动物的饲料之一使用,可免除采购培养食用菌原料的工序。
4、将培育有灵芝(或云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竹荪、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等食用菌菌丝体或其代谢物作为产奶动物的青贮饲料或氨化饲料原料之一进行青贮或氨化处理后再饲喂后,减少了用食用菌原料作饲料添加剂需进行的干燥处理、贮存麻烦;并可提高青贮饲料和氨化饲料的品质。
5、将产奶动物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全部或部分通过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技术处理后,连同食用菌产物用于饲喂产奶动物,可提高产奶动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而且可提高矿物质元素对产奶动物的安全性。
6、将香菇、金针菇、猴头菌、银耳、金耳、灰树花、鸡枞菌、黑木耳、榆耳菌、裂褶菌、竹荪等食用菌的子实体或菌丝体或孢子,和芦荟、枸杞等经食品膨化技术处理并粉碎成细未状用于奶制品中,不但简化了前述添加成分作为奶制品添加剂的预处理工序,而且将它们的膳食纤维带入了奶制品中,对食用者有利于调节胃肠功能、降血脂和预防血管病、降血糖及预防糖尿病、控制肥胖。
7、饲用保健饲料添加剂的鲜奶,不但鲜奶本身具有保健作用,而且具有一种特殊风味。例如用饲喂香菇、竹荪、香薷、丁香、藿香、山苍子等成份的鲜奶提供给消费者食用,并设立同一档位(品牌)又不含香菇、竹荪、香薷、丁香、藿香、山苍子等成份的对照品,按常规程序让20名味觉和嗅觉功能正常的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做出评述。统计结果有15名认为此保健鲜奶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有3名认为香味的感觉不明显;有2名认为无香味。
8、制造保健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原料,如灵芝、香菇、雷丸、猴头菌等可以通过现代工业化流程生产,有利于保证其原料供应稳定、原料质量有保障、原料价格低廉。
9、利用本发明既可大规模工业化液体培养食用菌产物或其代谢物用于产奶动物的饲料添加剂或奶制品添加剂,也可农户自行采用食用菌固体培养技术培养菌丝体作为产奶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因此有良好的实施灵活性。
10、将竹荪、金银花、板蓝根或大青叶、菊花或野菊花、蒲公英等做为饲料原料添喂产奶动物后所得的鲜奶,按常规程序用不含本项前述成份的饲料所得鲜奶作对照,结果表明竹荪、金银花等鲜奶有抑菌特性,可有效延长保鲜时间10-36小时。其中以竹荪的抑菌效果最理想,且其抑菌特性不受高温、高压、PH值的影响。
11、在奶制品中添加竹荪、金银花、板蓝根、菊花、蒲公英、鱼腥草等物质的成份后,不但可提高奶制品的保健性能,而且可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15-30天。
12、将奶制品制成春、夏、秋、冬四季适用的产品,不但创造了一种奶品新概念,而且可针对消费者在不同时令的健康需要推出不同配方的产品。如春天是春瘟多发季节,常食用含有金银花、板蓝根或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等清热解毒成份的奶产品,可有益于驱避春瘟,并且当消费者看到“金银花奶”为名称时,便会联想到此种产品有清热解毒作用,因为金银花已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相当良好的清热解毒影响力;夏天是酷暑难当时节,在奶产品生产中添加藿香、白茅根、淡竹叶、菊花、山苍子等,可对食用者产生清热、解暑、化湿、开胃的作用,以度炎热,并且当消费者看到“藿香奶”时,便会联想到“藿香正气水”这种著名的解暑中成药,便会认为在夏天食用这种产品是理想的选择;在秋天食用的奶品生产中应用芦荟、胖大海、决明子、罗汉果、菊花、淡竹叶等,可清热利水、通便、明目,以有效防止秋燥;冬天食用的奶中含有阿胶、姜、枸杞等成份可以产生温补、御寒的效能。此种方法对奶牛也具有前述类似作用。
13、在幼儿食用的配方中,重用榧子、乌梅、山楂、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白扁豆、益智仁、牡砺等,对预防幼儿的寄生虫害、挑食厌食有一定作用,并可促进生长。将雷丸作为到产奶动物的饲料成份使用后,不但对动物有驱虫作用,而且还会有微量雷丸的驱虫成份进入鲜奶中,对人体也有驱虫作用。
14、在供老人食用的配方中重用猴头菌、榆耳菌、白扁豆、鸡内金、砂仁、山楂、灵芝等成份,对解决老人常出现的消化不良、胃胀、腹胀等毛病有一定作用。
15、在供产妇、乳母食用的奶品中含有蒲公英、莱菔子、金针菜(需经加热处理后才能使用)、牡砺、鱼腥草等成份,使奶产品具有催乳、预防乳腺炎的效能,有利于母子健康。
16、供妇女食用的奶品中含有灵芝、阿胶、金耳、银耳、鱼腥草、金银花、裂褶菌、绞股蓝、当归等成份,有利美容、补血、调经。
17、供病人食用的奶中含有灵芝、金耳、银耳、莲子、猴头菌、金银花、裂褶菌、绞股蓝等成份,有利促进病后康复。
18、供中年男性食用的奶中含有人参、枸杞、绞股蓝、黄芪、虫草等成份,对他们可产生温阳、抗疲劳的作用。
19、将用本技术生产的奶品提供给23名消费者作沐浴、洗脸、洗发、美容用品,并用不含前述成份的奶品作为对照,每人各使用20天,每人每天使用100-500克。结果表明①其中有19名认为本发明的奶品较对照品使用后,显著感觉更舒爽;并认为对一般皮肤病有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对皮肤、发质的改良作用显著强于对照品,并给他们的心理感觉十分良好,有意长期消费此类产品,并对将该产品开发为供四季和不同人群应用于沐浴、美容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②其中有3人认为同对照相比,效果不太显著;③其中有1人认为同对照品一样的效果。所以,应用本发明将奶品开发为沐浴、美容用品也是前景十分良好的方向,对于满足人们日益高涨地高档次消费需求和拓展产品的消费领域及增加产品市场份额,均有重大意义。
20、克服了当前奶产品品种较单一的弊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奶制品保健添加剂配方①灵芝、绞股蓝、芦荟、枸杞;②灵芝、绞股蓝、芦荟;③灵芝、绞股蓝、芦荟、枸杞中的任意两种或任意两种至三种。或是下表中的一种配方至两种以上配方;

配方原料用量,按成人每人每天食用奶制品的量中添加灵芝子实体或菌丝体0.5-3g的提取成分;绞股蓝干品1-3g或绞股蓝皂甙10-45mg;芦荟因品种不同其添加量也有差异,以库拉索芦荟鲜品为例成人为10-60克、幼儿5克,或是其相应鲜品量的制品;枸杞干品5-70g。没有述及到或前述的添加剂含量在成品中一般应含0.1-2%(指添加物在含水量为13%左右时的原料量)。
灵芝浸提液或浸膏干粉的制备选用干燥、红褐色的、成熟的原木灵芝或相应灵芝多糖含量的菌丝体,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细度在40目左右后浸泡于其10倍重量的净化水中,采用夹层蒸汽加热至80-90摄氏度,浸提1小时后,增加蒸汽压力加热至微沸,浸提温度在95-103摄氏度,1小时后用60目左右的滤布过滤得首次浸提液;向滤渣中再加入8倍重量左右的净化水,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二次浸提,时间为2小时左右,之后滤去残渣5得第二次浸提液,将两次浸提液合并加入浸提液重量0.2%的β-环状糊精,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入真空浓缩装置进行真空浓缩,蒸发温度为55摄氏度(真空度为53kPa),浓缩至1/3体积为止,冷却至室温后用于奶制品的生产工序中;或将浸膏干燥成粉未状备用。
绞股蓝皂甙浸膏干粉制备常压提取工艺,可利用天然香料生产线。提浸工序将绞股蓝全干草粉碎,按料液比1∶8加入含有20%酒精的浸提液,加热控制在78-80摄氏度,第1轮浸出时间为4小时,第2-3轮按料液比1∶4加浸提液,浸出时间为3小时。常压浓缩工序旨在蒸发溶剂,使浸出液初步浓缩,回收酒清。减压浓缩工序经常压浓缩后的料液,已达到一定的粘度,溶剂蒸气压明显下降,若提高蒸发温度,势必导致有效成分的分解,只好通过减压蒸发,将料液进一步浓缩后得皂甙浸膏,可直接用于本发明。喷雾干燥工序用喷雾干燥器将预热后浸膏的喷雾干燥,获得干粉。每30-60公斤绞股蓝全草风干物可得5-11公斤绞股蓝精。
芦荟凝胶制品制备选择2-3年以上叶龄、生长状况良好、整齐的芦荟鲜叶,在采摘后8小时内进入清洗工序;将芦荟叶清洗干净后,用适当含有次氯酸水溶液、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成分的水溶液经短时间的浸泡(此举是为防止微生物侵害和避免药剂残留),再经清水漂洗并用无菌水冲净后待修整与去皮。削掉叶根部白色部分和叶尖、叶缘两边的刺,剔除叶片局部的黑痂,然后将叶头尾切除,将尾部立在滤网上30分钟,让黄汁流出,再将叶在清水中泡30-60分钟,让黄汁排尽后进入去皮工序。在去皮时,应在表皮内侧保留一薄层芦荟凝胶,切不可剃刮太深,否则对制品的质量有影响。芦荟叶去皮后,得到几乎透明的薄壁组织芦荟凝胶,将凝胶迅速细碎为小块,并通过均质器均质,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粘液,经过澄清降沾处理,即可进行过滤加工。先对凝胶粘液进行离心过滤或真空过滤或加压过滤等粗滤后进行精滤。如果本发明中的奶制品需要经过均质、灭菌工序,可将精滤后的芦荟凝胶液直接应用于灭菌或均质前的工序中。精滤后的凝胶液必须进行灭菌处理辐射、冻干、声波消毒、紫外线、巴氏灭菌、高压灭菌、臭氧灭菌等法都可采用,以巴氏灭菌容易实现;果汁生产中广泛采用的高温瞬间灭菌法,对芦荟凝胶灭菌较实用。为了提高芦荟凝胶产品的微生物稳定性,可以适当添加符合食品卫生的抑菌剂。为了得到色泽很浅的芦荟凝胶制品,可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符合食品卫生的漂白和脱色处理技术。对前述处理后的芦荟凝胶液采用真空浓缩法或冷冻浓缩法或膜处理法或反渗透浓缩法浓缩至10∶1-40∶1倍数浓缩液,再用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干燥至100∶1-200∶1的干燥粉。芦荟全叶干粉基本同本方法,不需去皮。
枸杞的处理将枸杞采用食品膨化技术中的挤压膨化处理后粉碎成细末备用;枸杞粉成细末添加于奶制品中,红色的枸杞粉末悬混于本身呈白色的奶品中,红白相间,可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对猴头菌、黑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芦荟干制品等也采用膨化方法处理。或参照前述灵芝浸膏、绞股蓝皂甙浸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成浸膏状。
将前述方法的制备物按量按配方直接应用于奶制品的相应生产工序中;或者将制备的粉状成分直接同制成的奶粉按量按配方混匀包装后备用。本奶制品添加剂添加到奶制品中如有非正常的气味,可用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掩盖。提取其它添加剂的有效成份,可参照前述方法。
实施例2 复合保健乳粉原料配方鲜牛乳300公斤,乳清粉25.2公斤,精炼植物油10公斤,果葡糖浆(70%)15公斤,灵芝5-8公斤的提取物,绞股蓝皂甙浸膏干粉8-40克,枸杞粉未500-10000克,维生素A1.2克,维生素C60克,维生素E1.2克,乳酸钙5公斤,乳酸亚铁62克,葡萄糖酸锌87克,卵磷脂1.2公斤。
操作要点是经过鲜牛乳预处理、调配、预热及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筛粉、凉粉、包装等工序制成。
本产品营养丰富且各种营养素配比平衡合理,富含灵芝、绞股蓝、枸杞成分,因此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功能、降血脂、镇静安眠、抗衰老疲劳、防治白发的功能,宜各类人群食用。
实施例3 保健鲜奶将实施例1所得的添加剂在对鲜奶进行灭菌前均匀悬混入奶中,均质或灭菌后包装即为保健鲜奶。
实施例4 保健生物工程鲜奶制备食用菌饲料①灵芝饲料制备。试验证明,玉米渣或玉米粒、麦麸、碎高梁、米糠、土豆、萝卜、小米、薯片干等单用及混用作为固体培养基,均可供灵芝生长。但从原料来源及考虑到灵芝菌丝体的临床效果,适宜采用麦麸作培养基。灵芝的栽培种可从食用菌种生产单位购进或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262-264页制备。固体种子或液体种子均可。将培养灵芝菌丝体的房间地面、空间进行严格消毒。将麦麸加水,重量比为5∶9,并可拌入1-2%的硫酸钙和2%左右的碳配钙,灵芝菌丝在PH3-9的范围内可生长,最佳PH为4-6,拌匀后进行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后,趁热移入培养室,待品温降至26-30摄氏度左右时均匀拌入1-5%的灵芝菌种,或参照菌种单位提供的参数使用,摊匀,料层厚一般为2-20厘米左右,控制培养室内的湿度70-80%之间,维持室内空气清洁和温度26摄氏度左右为宜。一般情况,用固体种子接种的培养基,在适温下培养10-1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而用液体种子生长较快,只要5-7天便可长满。用瓶或袋或盘或桶培养法培养的灵芝菌丝感染杂菌的机率较地面法小。将长有菌体的培养基干燥后贮存将菌丝体放在40-50摄氏度条件下烘干,料层厚度不超过2厘米,并不时翻动,水分降至10%以下时便可。液体培养灵芝发酵物,生产方法可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268-278页。灵芝子实体培养,生产方法可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262-268页。
②密环菌饲料制备。大米5公斤,蔗糖50克,酵母25克,料∶水=1∶1。先将糖溶于水中,拌入大米,蒸熟后捣碎拌入酵母粉装瓶,容量为1/2-/3为度,置1.5公斤/平方厘米灭菌1小时,接入菌种(菌种培养基宜用马铃薯蔗糖斜面)。置26-28摄氏度温度下培养35天左右,菌瓶外观形成大量菌索即可使用或于80摄氏度温度下烘干备用。密环菌的液体发酵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368-369页。
③猴头菌饲料制备。生产方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286-300页。在本发明中以用猴头菌的固体培养物或液体发酵物为宜,成本较低。
④香菇饲料制备。采用玉米为培养原料,要求籽粒饱满、无破损及霉变,浸泡24-48小时,煮沸20-40分钟,以煮透但不开花为宜,沥水后称重约增重1倍。拌入碳酸钙粉未2-3%,PH值自然,装入瓶或袋中,置14.71×104 Pa压力下灭菌2小时。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于25-27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培养15天左右即可使用,或将固体培养物挖出,掰碎,烘干至水分10%以下备用。本方法使用的原料除用玉米外,还可采用小麦等其它谷类,或将数种谷类配合使用;其生产原理和工艺也同样适用于其它食药用菌的培养,如猴头菌、灵芝、黑木耳、银耳、金针菇、密环菌、假密环菌的生产。香菇的液体发酵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419-420页。
⑤黑木耳的液体发酵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423-424页。
⑥银耳的液体发酵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417-418页。
⑦金针菇的液体发酵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422-423页。
⑧雷丸的液体发酵法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第430-431页。
其它药用菌的生产也可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中国药用菌生产与开发》(林树钱主编)。
配方可参照前述的表格内容。
每头每日喂用量灵芝(以菌丝体计)0.05g-2g/kg动物体重(最大量达10g/kg/d连喂20天也未见副作用);密环菌(以菌丝体计)0.05g-0.5g/kg动物体重;雷丸(以相当于雷丸菌核量计)0.5-2g/kg体重;猴头菌、黑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等均为药食兼用的真菌,用量(以菌丝体计)可以为0.1-5g/kg动物体重。没有述及的或前述的添加剂(含水量约13%的干品)含量一般推荐为饲料(含水量约13%)量的1-5%。
用法①以灵芝为主,配合其它食用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仅以灵芝以外的食用菌;或仅是灵芝。拌在饲料中连续或断续使用。
②雷丸主要作为驱虫用,在连用7-15天后停用,可每季度应用一次。
③在动物的乳腺炎高发季节可同时添喂王不留行、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中草药。在动物的妊娠期慎用王不留行。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可以不拘量。
④将食用菌饲料培养出来后即用作氨化饲料或青贮饲料或其它生物处理饲料的原料之一,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免除食用菌饲料的干燥、干燥工序。
⑤奶牛的干乳期可停用本发明饲料添加剂。
⑥连续在奶牛的泌乳期使用本发明饲料添加剂20-50天后,可停用5-10天后再使用,如此循环使用。
⑦在培养食用菌中所添加的钙等矿物质成分,应在奶牛的日粮中扣除。
因为灵芝等对动物均有良好的生理功效,所以可有效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减少饲养奶牛的药费开支;特别是对减少奶牛乳腺炎的发生有良效,一般可降低发病率20%-40%,对降低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可达25%-45%。因为泌乳奶牛饲料中含有灵芝等成分,通过药代动力学原理,奶牛这个生物有机体便象一个生物工程处理装置,对灵芝等进行加工,其中灵芝等物的部分成分便也进入了乳汁中,人们食用这种乳有利于身体健康。本方法所产的奶既可加工后作鲜食用,也可奶制品的原料。
实施例5 以实施例4所产的生物工程鲜奶作原料或原料之一生产保健奶制品,适量添加实施1所述的奶产品保健添加剂作为添加剂成分之一,奶制品中的主要保健添加剂成分适宜含量控制在以成人每人每日食用奶制品量中的含量为例灵芝(以菌丝体计或子实体计)0.5g-10g;绞股蓝皂甙5g-50g;库拉索芦荟鲜品10g-50g;猴头菌子实体(干品)6-12g。
实施例6 将本发明生产的保健添加剂应用于含有奶成分的发酵制品,如乳酸奶。若有成分对发酵菌呈抑制性能时,在成品发酵完成后添加;若无抑制性能,则可同其它添加剂一样在发酵前添加。保健添加剂用量可同前述;如果产品是供幼儿食用的,用量酌减,特别是芦荟用量更宜控制减小用量。其它方法同前述或常规技术。
实施例7将实施例1所述保健奶添加剂用来添加在单一或复合含有水果、谷类、豆类、蔬菜、咖啡、食品添加剂等成分的奶粉中,添加方法同前所述。
实施例8 将前述方法生产的奶品作为沐浴、美容、洗发用品销售。附如果奶制品是供孕妇食用的,须将芦荟中的致泻物质大黄素去掉;如果是喂有王不留行的鲜奶,孕妇应慎食;如果是供便秘者食用的奶制品,无须将芦荟中外皮去掉,宜用木立芦荟全叶粉(成人每人每日奶制品中的量为芦荟鲜品15-30g);如果是供肝炎患者食用的奶,宜将灵芝改为云芝,辅助治疗肝炎的效果会更好;保健饲料添加剂作为饲料预混料、浓缩饲料、需长途运输的饲料的成份使用时,可使用其提纯精制后的有效成份,如浸膏、食用菌多糖等,以利运输方便,且改善适口性;可用保健饲料添加剂代替化学药物类、激素类非营养性添加剂;对易发生应激反应的产奶动物,预测其可能发生应激反应前添喂主要含有灵芝、密环菌或假密环菌、虫草头孢菌、绞股蓝等成份的保健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寄生虫病的高发季节,可加大保健饲料添加剂中雷丸的用量;对患有胃肠类疾病或患胃肠类疾病刚痊愈的产奶动物;或者是动物胃肠类疾病的高发季节,可加大保健饲料添加剂中猴头菌、榆耳菌的用量,还可适量添加含硅酸铝硅以及铁、锰、镁、钙的氧化物的中药赤石脂或其煅制品,或/和牡蛎或其煅制品,以吸附动物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与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并保护消化道粘膜,及止住胃肠道出血;为了改善保健饲料添加剂的适口性,可采用膨化技术对其处理,如采用挤压膨化技术或气流膨化技术;可用雷丸配用其它驱虫中药,如槟榔、南瓜子、使君子、苦参、贯众等其中的一种或数种作为驱虫性添加剂替代人工合成性驱虫添加剂;如果保健饲料添加剂的苦味对饲料的适口性有影响,可添加制糖副产物废蜜或其它无公害甜味剂以提高适口性;可用保健饲料添加剂替代饲料添加剂中其它的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或者用保健饲料添加剂替代其它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雷丸的有效成份在摄氏65度以上的环境中会受到破坏,应避免将雷丸在摄氏65度以上的条件下处理。
可单独将保健饲料添加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或者将保健饲料添加剂配合其它饲料添加剂成份作为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或者将保健饲料添加剂作为浓缩饲料的添加剂成份;或者将保健饲料加剂作为浓缩饲料的添加剂成份之一;其它没有叙述到的饲料成份、预混料配方、全价饲料配方、混合饲料配方、浓缩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方法等与常规技术基本相同;在本发明中所叙述到的食用菌,指广义的无毒药用菌和食用菌;本发明中所涉及的食用菌,指其子实体、菌丝体,和它们的发酵产物;本发明中所叙述到的灵芝,是泛指灵芝及其亲缘植物、云芝、虎乳灵芝等;如果保健饲料添加剂中含有兽医中药学中明示的母畜妊娠慎用或禁用成份时,须慎用或禁用此成份,如产奶期慎用麦芽;可将大麦发芽并长有嫩叶后直接添喂产奶动物,可促进脑垂体前叶细胞中生长激素及催乳素的分泌,对提高产奶量有益,本发明可以采用此方法;实践证明,左旋咪唑对于预防奶牛乳房炎很有作用,用法如下按7.5mg/kg体重,混在饲料中喂服,隔5天一次,连用2次,适用于隐性乳房炎;奶牛于停奶后15天和25天各投服1次,用量同前述;或用5%的左旋咪唑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4mg,干奶后,每周1次,连续用药6次,可预防干奶期乳房炎----本发明中可以应用此技术,以更有效降低乳腺炎的发生机率;实施方式中没有述及到的内容,如果发明内容中有提示,可从其提示,其它没有提及到的方法按常规方法;本发明产品在试用时,均要求试用者保密本发明的相关信息;根据前述原理,可将用于添喂产奶动物的饲料设计成适宜于春、夏、秋、冬四季应用的配方;本发明中所称的药食同源物质是指中国卫生部认可发布的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物;对于在本发明中,给产奶动物直接添喂的保健添加剂如果是青绿植物,可以不拘前述定量;用于沐浴、美容、洗发的奶制品用量一般推荐为100-500ml每天/每人;应当注意控制终端奶产品中,保健成份的最终含量不能超过人们已探知的可能发生副作用的量上;配方中可能配伍禁忌的也要注意避免;奶中的保健添加剂含量以微是至少量为宜;若有不良气味影响口感,可用常规方法去除。
权利要求
1.一种奶产品,尤其是一种保健奶产品,其特征是其内含有药食同源物质、药食用菌、芦荟、当归、绞股蓝、人参、板蓝根、何首乌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产品,其特征是指鲜奶产品中单独一种或复合两种以上含有药食同源物质;和/或灵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药食用菌;和/或芦荟、绞股蓝、人参、板蓝根、益母草、何首乌、金针菜、当归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奶产品,其特征是指奶制品内单独一种或复合两种含有灵芝、芦荟、人参、绞股蓝、枸杞、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牡砺、砂仁、莱服子、阿胶、乌梅、菊花、藿香、山苍子、火麻仁、茯芩、香薷、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芦根、白茅根、蒲公英、益智仁、淡竹叶、葛根、鱼腥草、姜、莲子、榧子、乌梢蛇、酸枣仁、陈皮、白扁豆、金银花、板蓝根、何首乌、当归等。
4.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奶产品的产奶动物饲料,其特征是奶产品内单独一种或复合两种以上含有药食同源物质;或/和灵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药食用菌;或/和芦荟、绞股蓝、人参、板蓝根、益母草、当归等。
5.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单独一种或复合两种以上含有药食同源物质;或/和灵芝、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头孢菌、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等药食用菌;和/或芦荟、绞股蓝、人参、何首乌、当归等的饲料添喂产奶动物;或/和将前述物质添加到奶制品中。
6.根据权利求1或2或3所述的奶产品,其特征是指其内含有适合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幼年人、妇女、中年男性、产乳妇、病友、普通大众等不同人群消费的配方成份;或/和/并可含有适合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应用的春天奶、夏天奶、秋天奶、冬天奶配方成份。
7.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奶产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设计出适合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幼年人、妇女、中年男性、病人、普通大众等不同人群适用的配方;或/和/并可根据不同季节特点的消费需要,设计适合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消费的配方。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所述的奶产品,特别是一种用于沐浴、美容、洗发的奶产品,其特征是指其内单独或复合含有灵芝、芦荟、人参、绞股蓝、枸杞、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牡砺、砂仁、莱服子、阿胶、乌梅、菊花、藿香、山苍子、火麻仁、茯芩、香薷、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芦根、白茅根、蒲公英、益智仁、淡竹叶、葛根、鱼腥草、姜、莲子、何首乌、当归、榧子、乌梢蛇、酸枣仁、陈皮、白扁豆、金银花、板蓝根等。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或8所述奶产品的添加剂,特别是一种外加于奶制品中的添加剂,其特征是其内单独或复合含有灵芝、芦荟、人参、绞股蓝、枸杞、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或假密环菌)、银耳、黑木耳、槐栓菌、雷丸、榆耳菌、裂褶菌、虫草、金耳、灰树花、鸡枞菌、竹荪、牡砺、砂仁、莱服子、阿胶、乌梅、菊花、藿香、山苍子、火麻仁、茯芩、香薷、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芦根、白茅根、蒲公英、益智仁、淡竹叶、葛根、鱼腥草、姜、莲子、榧子、乌梢蛇、酸枣仁、陈皮、白扁豆、金银花、何首乌、当归、板蓝根等物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或8或9所述的奶产品,其特征是指其内含有下表中的任一种成份或其中的两种以上成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产品的生产技术。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将奶牛作为一个生物工程处理装置,对灵芝、人参、香菇、金针菇、猴头菌、密环菌、银耳、槐栓菌、榆耳菌、虫草、金耳、竹荪、金银花、板蓝根、藿香、芦荟、绞股蓝、枸杞等进行加工,使这些物质的成分进入鲜乳中。还可将这些物质作为奶制品添加剂;或还将奶产品的成分设计成春、夏、秋、冬适用的配方;或设计成专供老人、妇女、产乳母、幼儿、病人、中年男性不同人群适用的配方。实施本发明技术,可有效降低奶牛的乳腺炎,能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和产奶量及质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奶产品新概念。本发明实施简便,基本不需增加设备便能投产。
文档编号A23C9/152GK1498544SQ200310103720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4日
发明者吴跃飞 申请人:吴跃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