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味鱼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31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味鱼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特别是一种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由饭店或其他食品店出售的各种鱼丸,有的品种较为美味,但不少鱼丸口味平平,究其原因,多是因选料不讲究,用料不纯,配料不科学,淀粉渗合比例偏高,有的为了增强鱼丸韧性还添加增润剂和增白剂(皆为化学制剂),故而常令成品鱼丸缺乏鲜鱼的原味,口感欠佳,难以形成极具地方特色风味的美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亦可称大福星美味鱼丸),使得具有口感鲜美清香、外壳韧性极好,久煮不糊不破,保持鲜鱼原味独特效果。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仍采用新鲜鱼肉、淀粉、精肉、精盐、酱油(生抽)等原料制成,其特征是还包括采用蛋清原料,所用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鱼肉30-35,淀粉10-15,蛋清5-35,精肉10-25,精盐1-2,酱油0.5-1.5,净化水1-20。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鱼肉原料主要是采用上等广东珠江鲢鱼肉或桂花鱼肉或海鳗鱼肉或鲨鱼肉或它们相互搭配的混合料组成。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淀粉原料是采用进口生粉为首选淀粉原料(如进口丹麦产生粉为最佳原料)。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在前述配方原料的基础上再添加(按重量百分比)起味精用的鸡精1-1.5%。
本发明由于精心选料、科学配料、并辅以各种可口的调味佐料精制而成,在色、香、味、营养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鱼肉味芳香鲜嫩而无腥味,鱼丸皮更润滑且富有弹性,鱼丸外壳百煮不破韧性极好,口感独特,既香喷又上口,极受妇孺老幼,中外食客之青睐,极具地方特色风味美食之称号。
具体实施例方式备料,取配方配比量规定的上等广东珠江鲢鱼、桂花鱼、海鳗鱼或鲨鱼及进口丹麦的生粉等,将鱼去鱼皮,剔去主杆鱼骨,取鱼肉经清水漂洗血水后放入搅拌机内捣成鱼浆,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前述配比量的纯鸡蛋清和丹麦生粉(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净化水),之后加入事先备好的适量精盐、起味精作用的鸡精,直至搅拌到足够时间成糊状混合物备用,而内馅用精肉捣成肉浆,按传统方法加入适量酱油、鸡精等佐料拌匀备用,最后按传统方法精制成鱼丸状,放入清水中加热煮熟即成品,产品既可现卖现吃,又可冷冻后出售,可长期冷藏不变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该鱼丸采用新鲜鱼肉、淀粉、精肉、精盐、酱油为原料制成,其特征是还包括采用蛋清原料,所用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鱼肉30-35,淀粉10-15,蛋清5-35,精肉10-25,精盐1-2,酱油0.5-1.5,净化水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其特征是所述的鱼肉原料主要是采用上等广东珠江鲢鱼肉或桂花鱼肉或海鳗鱼肉或鲨鱼肉或它们的混合料搭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其特征是所述的淀粉原料是采用进口生粉为首选淀粉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其特征是还可在所述配方的基础上再添加鸡精1-1.5%。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特色风味的地道美味鱼丸,该鱼丸采用新鲜鱼肉、淀粉、精肉、精盐、酱油为原料制成,其特征是还包括采用蛋清原料,所用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鱼肉30-35,淀粉10-15,蛋清5-35,精肉10-25,精盐1-2,酱油0.5-1.5,净化水1-20。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精心选料、科学配料,并辅以各种可口的调味佐料精制而成,在色、香、味、营养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鱼肉味芳香鲜嫩而无腥味,鱼丸皮更润滑且富有弹性,鱼丸外壳百煮不破韧性极好,口感独特,既香喷又上口,极受妇孺老幼,中外食客之青睐,极具地方特色风味美食之称号。
文档编号A23L1/326GK1640319SQ20041002352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林敬明 申请人:林敬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