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及急速冷冻室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34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及急速冷冻室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及急速冷冻室组合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冰箱的外形是由主体构成。并且,将上述主体内部分隔为冷藏室、冷冻室及机械室等使用。
另外,最近还出现了不但可以冷冻储存食物,而且还可以对冷冻储存的食物进行解冻的解冻室。
在这里,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2-70896中,提出了利用热管的解冻室的结构。
上述冰箱的解冻室的结构如下通过热管吸收机械室的废热后,在解冻室中放出热,并通过风扇循环上述放出的热,从而可以对冷冻物进行解冻。
但是,如上所述,相对于以往的将冷冻物放置于常温下进行解冻的方式,利用单纯的对流的解冻方式,虽然可以缩短解冻时间,但是并不能更为有效的解冻上述冷冻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及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其利用振动装置对冷冻物施加振动,从而可以更加迅速的进行解冻。
本发明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是一种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包括解冻室本体,它设置于冰箱主体的内部,占用上述主体内部的一部分空间;解冻板,它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内部,用于放置冷冻物;振动装置,它使上述解冻板产生振动,并通过对上述冷冻物施加振动,而使向冷冻物内部的热传递迅速进行。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振动装置固定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的内部下侧,上述振动装置和上述解冻室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用于吸收上述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振动。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缓冲部件围绕上述振动装置的外侧设置。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还包括加热上述解冻室组合件内部的空气的加热装置;使通过上述加热装置加热的上述解冻室组合件内部的空气循环的送风装置。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加热装置是由于提供的电流而发热的热线线圈。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上述冷冻物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振动装置施加1kHz范围的高频波振动。
前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中解冻室本体一体形成于上述冰箱主体。
本发明冰箱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是一种冰箱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包括急速冷冻室本体,它设置于冰箱主体的内部,占用上述主体内部的一部分空间;急速冷冻板,它设置于上述急速冷冻室本体内部,用于放置收容物;振动装置,它使上述急速冷冻板产生振动,并通过对上述收容物施加振动,而使冷冻物内部的热可以迅速向外扩散。
前述的冰箱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上述急速冷冻室本体内部的冷却装置;将通过上述蒸发器冷却的空气送风到上述收容物的送风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解冻室组合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解冻室组合件的正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振动装置的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振动装置的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缓冲部件的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的冷却装置的断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的冷却流路的断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冷冻物的温度变化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主体20门30冷冻室 40冷藏室50蔬菜室 60解冻室62解冻室门70解冻室组合件72解冻室本体 73缓冲部件74解冻板 75凸部76温度传感器 78缓冲部件80振动装置81托架82壳体83旋转轴84电机85转子86振动子 87螺丝88弹性部件90加热装置92热线线圈94玻璃管96托架100送风装置102风扇 104电机105孔 106格栅120振动装置 122壳体123旋转轴 124电机125转子 126振动子128弹性部件 130缓冲部件140冷却装置 150冷却流路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冰箱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外形的主体10;设置于上述主体10的前面的门20;上述主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后形成的冷冻室30、冷藏室40、蔬菜室50及解冻室60。
如图2或图3所示,本发明的解冻室6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设置于上述主体10内部的解冻室组合件70;组装于上述解冻室组合件70的前面,开闭上述解冻室组合件70的前面的解冻室门62。
上述解冻室组合件7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固定设置于上述主体10内部的解冻室本体72;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解冻板74;设置于上述解冻板74,使上述解冻板74振动的振动装置80;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加热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空气的加热装置90;使通过上述加热装置90加热的空气在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循环的送风装置100;用于检测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6;为了防止上述振动装置80中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上述解冻室本体72侧,而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和上述振动装置80之间的缓冲部件78。
上述解冻室门62铰链连接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前面,从而具有可转动的结构。
并且,上述解冻室本体72由绝热材料构成,从而可以切断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外部之间的热传递。
上述解冻板74形成为平板状,并且是由热传递率高的金属材质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解冻板74是由铝材质构成。
并且,上述解冻板74的上面形成有凸部75。上述凸部75的作用是防止放置于上述解冻板74的冷冻物1从上述解冻板74脱离。
另外,上述温度传感器76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侧壁,用于检测上述冷冻物1的表面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递到冰箱的控制部。
如图3或图4所示,上述振动装置8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和上述解冻板74之间的壳体82;设置于上述壳体82内部的电机84;偏心设置于上述电机84的旋转轴83,并且在上述旋转轴83旋转时进行偏心旋转的转子85;与上述转子85接触,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振动子86;设置于上述振动子86和上述解冻板74之间,仅吸收传递到上述振动子86的旋转力中的一部分,而将剩余的旋转力传递给上述解冻板74的弹性部件88。
在这里,上述电机84利用托架81固定于上述壳体82。上述壳体82则利用作为连接装置的螺丝87固定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上述缓冲部件78设置于上述壳体82的底面,用于吸收传递到上述壳体82的振动。
上述转子85形成为椭圆形,因此在上述旋转轴83旋转时进行偏心旋转,从而产生振动。与此同时,由于上述转子85的外侧面接触于上述振动子86,因此可以向上下方向移动上述振动子86。
并且,上述弹性部件88紧贴于向上下方向移动的上述振动子86,吸收向上述振动子86施加的力中的一部分,而将剩余的力传递给上述解冻板7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部件88是由板簧构成。
特别是,上述弹性部件88向下侧方向对上述振动子86进行加压,并且使上述转子85与振动子86始终紧贴,从而可以将上述振动子86中产生的振动更加顺畅的传递到上述解冻板74。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解冻板74通过上述弹性部件88或者上述振动子86传递振动。但是,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上述弹性部件88及上述振动子86一体形成也是可以的。当然,也可以使上述弹性部件88与上述解冻板74一体形成。
上述加热装置9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由于提供的电流而发热的热线线圈92;围绕上述热线线圈92的玻璃管94;将上述玻璃管94固定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托架96。
上述送风装置10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风扇102;驱动上述风扇102的电机104;将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内部空间向上下方向分隔,并且为了使空气流通而形成有多个孔105的格栅106;将上述电机104固定于上述格栅106的托架108。
在这里,上述风扇102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上侧中央,并使通过上述加热装置90加热的空气流动到上述冷冻物1。
并且,上述托架108是由能够吸收上述电机104的振动的材质形成,因此可以抑制上述电机104中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上述解冻室本体72。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送风装置100,以轴流风扇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可以使用多种送风装置100。
并且,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外侧边缘部位设置有能够吸收振动的缓冲部件73,从而可以抑制传递到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振动传递到冰箱的主体10。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解冻室本体72形成为相对独立于上述主体10的部件,但是,即使一体制作上述解冻室本体72和上述主体10也是可以的。
下面,将参照图3、图4或图9,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解冻室组合件70的驱动过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首先,用户开放上述解冻室门62后,将冷冻物1放置于上述解冻板74上。然后,驱动上述解冻室60。冰箱的控制部将通过上述温度传感器76检测上述冷冻物1的温度,并通过设置于上述解冻板74下侧的重力传感器(图中未示)检测上述冷冻物1的重量。
并且,参照用户选择的上述冷冻物1的种类,决定上述冷冻物1的解冻时间,并驱动上述振动装置80、上述加热装置90及上述送风装置100。
在这里,上述振动装置80的驱动过程如下。
首先,上述冰箱的控制部向上述电机84提供电流,驱动上述电机84。由于上述电机84的驱动,上述旋转轴83及固定于上述旋转轴83的转子85将旋转。形成为凸轮(cam)形状的上述转子85,相对于上述旋转轴83的轴中心偏心固定,并且在旋转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
并且,由于上述转子85的旋转,与上述转子85的外周面接触的上述振动子86将向上下方向移动。上述弹性部件88由于上述振动子86的上下移动而反复压缩、复原,从而促进上述振动子86的上下移动。
另外,上述解冻板74与上述弹性部件88及上述振动子86接触设置,通过上述振动子86或上述弹性部件88传递的振动,上述解冻板74也随之振动。
特别是,本实施例的振动方向是上下方向。因此,上述解冻板74将以上下方向的既定周期进行振动,并将振动传递给上述冷冻物1。
在这里,由于上述解冻板74所施加的振动,上述冷冻物1也随之振动,并将上述振动传递到上述冷冻物1的内部。因此,可以更加有效的完成向上述冷冻物1表面的热传递。
即,上述解冻板74从上述冷冻物1的外部向内部施加振动,因此可以增加热的扩散速度,由此,上述冷冻物1表面的热能够更加迅速的扩散到内部。
下面,将说明上述加热装置90及上述送风装置100的驱动过程。
首先,上述冰箱的控制部向上述热线线圈92提供一定的电流,使上述热线线圈92发热。上述热线线圈92中产生的热,将加热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空气。
在这里,控制部提供给上述热线线圈92的电流的量,将根据上述冷冻物1的表面温度及重量等而不同。
另外,上述送风装置100设置于上述加热装置90的下侧,用于防止上述热线线圈92的辐射热直接接触于上述冷冻物1。并且,用于产生空气的对流,从而使通过上述热线线圈92加热的空气送风到上述冷冻物1侧。
在这里,上述控制部通过使上述风扇102旋转,而使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上侧的空气向下侧流动。上述流动的空气在上述解冻板74的中央向边缘扩散。扩散到上述解冻板74的空气,将由流动的空气压流到上侧后,重新流入到上述格栅106的上侧。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冷冻物1的温度,在初期区间A,由于上述加热的空气及振动而急剧上升。而在中期区间B,上述冷冻物1中的水将从固体状态相变为液体状态。
因此,在解冻上述冷冻物1的情况下,在上述初期区间A使温度急剧上升,从而使上述冷冻物1的温度迅速的达到能够进入B区间的温度。在上述B区间,则关闭或微弱的驱动上述加热装置90,从而可以防止上述冷冻物1的表面受热变形的现象。
并且,在上述B区间,上述振动装置80向上述冷冻物1施加振动,使分子活动活跃,从而促进相变。
因此,上述振动装置80通过缩短上述B区间的时间,而缩短冷冻物1的解冻时间。
另外,如图9所示,上述冷冻物1的相变的进入温度T1和结束温度T2不同。上述相变结束温度T2是0℃。
但是,一般而言,在上述冷冻物1完全解冻的情况下,由于温度的逐渐上升,会引发微生物的繁殖,或冷冻物1的形态变形等的问题。因此,应该维持在-2℃~3℃的温度。
另外,为了解冻上述冷冻物1,上述振动装置80产生机械性振动,并产生1kHz以上的高频波,向上述冷冻物1提供振动。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只单纯的表示了上述电机84和上述旋转轴83,但是,也可以通过齿轮组合等方式增加上述转子85的旋转数。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与上述第1实施例具有类似的结构。上述振动装置120具有将上述解冻板74向横向振动的结构。
在这里,上述振动装置12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壳体122;向上下方向设置于上述壳体122内部的电机124;由于上述电机124的作用而旋转的旋转轴123;固定于上述旋转轴123的末端,并形成为椭圆的凸轮形状,因此可在旋转时产生偏心力的转子125;与上述转子125接触,向横向移动的振动子126;设置于上述振动子126和解冻板74之间,向上述振动子126提供弹性力的弹性部件128。
因此,在上述振动装置120驱动的情况下,上述振动子126将向横向移动。上述弹性部件128则向上述振动子126提供横向的弹性力,使上述振动子126进行往复运动。
上述第2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缓冲部件130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于上述第1实施例的是,上述缓冲部件130围绕上述振动装置80的外侧形成。
因此,上述振动装置80中产生的振动将仅传递到上述振动板74侧,同时能够更加有效的抑制振动传递到上述解冻室本体72侧。
上述第3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在本实施例中,代替上述加热装置90,设置了冷却装置140。
因此,上述冷却装置140将冷却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空气,从而可以冷冻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的收容物2。
这时,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72的振动装置80的结构与上述相同。由于上述振动装置80中施加的振动,上述收容物2内部将开始进行迅速的热扩散,从而可以急速冷冻上述收容物2。
在这里,上述冷冻装置140是进行冷冻循环的蒸发器。
上述第4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第4实施例的冷冻室组合件的结构类似。在本实施例中,代替上述冷却装置140,设置了用于供给冷气的冷却流路150。
即,在上述第4实施例中,设置有蒸发器,从而完成收容物2的冷却。但是,在第5实施例中,则从设置于冰箱的蒸发器(图中未示)中供给冷气,并通过上述冷却流路150排出,从而完成冷却。
上述第5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4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在上述解冻室本体72内部,可以同时设置上述第1实施例的加热装置80和上述第4实施例的冷却装置140或冷却流路150,进行急速解冻或急速冷冻。
本发明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具有如下效果为了使向冷冻物内部的热扩散迅速完成,而设置有振动装置,对上述冷冻物施加振动,因此可以迅速的完成上述冷冻物的解冻。
另外,本发明所具有的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设置有加热装置及送风装置,提供能够使上述冷冻物迅速解冻的温度,因此可以使上述冷冻物的解冻迅速完成。
另外,本发明所具有的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从冷冻物的表面向内部施加机械振动,进行热扩散。因此,可以使上述冷冻物的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达到最小化。
另外,本发明所具有的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通过施加振动进行热扩散,因此,可以使上述冷冻物的表面热变形最小化。
另外,本发明所具有的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通过施加振动,使收容物内部的热扩散迅速进行,因此可以使上述收容物更加迅速的冷冻。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包括解冻室本体,它设置于冰箱主体的内部,占用上述主体内部的一部分空间;解冻板,它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内部,用于放置冷冻物;振动装置,它使上述解冻板产生振动,并通过对上述冷冻物施加振动,而使向冷冻物内部的热传递迅速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上述振动装置固定设置于上述解冻室本体的内部下侧,上述振动装置和上述解冻室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用于吸收上述振动装置中产生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上述缓冲部件围绕上述振动装置的外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还包括加热上述解冻室组合件内部的空气的加热装置;使通过上述加热装置加热的上述解冻室组合件内部的空气循环的送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上述加热装置是由于提供的电流而发热的热线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检测上述冷冻物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上述振动装置施加1kHz范围的高频波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上述解冻室本体一体形成于上述冰箱主体。
9.一种冰箱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包括急速冷冻室本体,它设置于冰箱主体的内部,占用上述主体内部的一部分空间;急速冷冻板,它设置于上述急速冷冻室本体内部,用于放置收容物;振动装置,它使上述急速冷冻板产生振动,并通过对上述收容物施加振动,而使冷冻物内部的热可以迅速向外扩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的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上述急速冷冻室本体内部的冷却装置;将通过上述蒸发器冷却的空气送风到上述收容物的送风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冰箱的解冻室组合件及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其解冻室组合件,包括解冻室本体,它设置于冰箱主体的内部,占用主体内部的一部分空间;解冻板,它设置于解冻室本体内部,用于放置冷冻物;振动装置,它使解冻板产生振动,并通过对冷冻物施加振动,而使向冷冻物内部的热传递迅速进行;其急速冷冻室组合件,包括急速冷冻室本体,它设置于冰箱主体的内部,占用主体内部的一部分空间;急速冷冻板,它设置于急速冷冻室本体内部,用于放置收容物;振动装置,它使急速冷冻板产生振动,并通过对收容物施加振动,而使冷冻物内部的热可以迅速向外扩散。本发明利用振动装置对冷冻物施加振动,从而可以更加迅速的进行解冻。
文档编号A23L3/365GK1967114SQ20051001617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全灿镐, 金亮圭, 金世荣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