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梅酒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52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青梅酒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酒及其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用青梅为原料,生产的青梅酒的工艺。
背景技术
青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神农本草》记述梅的果、花、叶、枝、根在医药上的功效为“梅性味甘平,可入肝、脾、肺、大肠,有收敛生津的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述梅“有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等功能”(本草纲目果部十九卷)。因此人们往往以酿酒的方式对其加以利用。中国专利01108419.7公开了一种用青梅全果同时生产果脯和青梅酒的工艺,用青梅全果为原料,以发酵的方式获得青梅酒,同时还可产出生产出青梅果脯等产品的工艺,不仅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青梅的价值,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渣的排放量,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明显提高了社会效益。但这种技术仅局限于对青梅果的开发利用,不能有效地将青梅植物体中存在的各种有效成份的加以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青梅果及植株体有效成份的青梅酒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青梅酒的制作工艺,按烧酒∶青梅根∶青梅果重量比为100∶4∶1的比例、将青梅根、青梅果放入烧酒中,经浸泡制得。
为了提高青梅根的有效成份的利用效率,还可按下述制作方法,其过程为A液制备将青梅根洗净,放到烧酒中浸泡,使酒成棕红色,滤出酒液,待用;B液制备将青梅洗净,按1比1的比例,放到烧酒中浸泡,至酒色转红,酒味成微酸,滤出酒液;将A液与B液按100∶2比例勾兑成青梅酒。
本发明用青梅果与根为原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青梅酒的保健功能,而且充分挖掘和利用青梅的价值,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了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A液制备将青梅根洗净,按酒果比为20∶1的比例放到38°烧酒中浸泡半个月,使酒成棕红色,待用;B液制备将青梅洗净,按酒果比为1∶1的比例,放到38°烧酒中浸泡20天,至酒色转红,酒味成微酸;将A液与B液按100∶2比例勾兑,加盖密封,在地下室保存5个月。
实施例二A液制备将青梅根洗净,按酒果比为20∶1的比例放到52°烧酒中浸泡半个月,使酒成棕红色,待用;B液制备将青梅洗净,按酒果比为1∶1的比例,放到52°烧酒中浸泡20天,至酒色转红,酒味成微酸;将A液与B液按100∶2比例勾兑,加盖密封,在地下室保存5个月。
实施例三A液制备将青梅根洗净,按酒果比为20∶1的比例放到43°烧酒中浸泡半个月,使酒成棕红色,待用;B液制备将青梅洗净,按酒果比为1∶1的比例,放到43°烧酒中浸泡20天,至酒色转红,酒味成微酸;将A液与B液按100∶2比例勾兑,加盖密封,在地下室保存5个月。
权利要求
1.一种青梅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烧酒∶青梅根∶青梅果重量比为100∶4∶1的比例,将青梅根、青梅果浸泡入烧酒中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梅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A液制备洗净青梅根,按烧酒与青梅根之比为25比1的比例,将青梅根放到烧酒中浸泡半个月,使酒液成棕红色,待用;B液制备洗净青梅果,按烧酒与青梅根之比为1比1的比例,将青梅果放到烧酒中浸泡20天至酒液色转红,酒味成微酸;将A液与B液按100∶2比例勾兑,加盖密封,在地下室保存5个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充分利用青梅果及植株体有效成分的青梅酒的制作工艺。其过程为按烧酒∶青梅根∶青梅果重量比为100∶4∶1的比例、将青梅根、青梅果放入烧酒中,经浸泡制得。本发明用青梅果与根为原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青梅酒的保健功能,而且充分挖掘和利用青梅的价值,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了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C12G3/04GK1683506SQ20051002433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8日
发明者傳增礼 申请人:傳增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