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592901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猪苓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猪苓的栽培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可以使猪苓的菌核在短期内效率良好地增殖的猪苓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是属于多孔菌科的菌类,其菌核(猪苓Polyporus),自古以来被作为天然药使用,加到五苓汤、猪苓汤等中药处方中。另外,最近除利尿作用外,还报道了猪苓具有抗脂肪肝作用、抗肿瘤作用、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等。
在日本该猪苓的采收量极少,进口中国产的野生猪苓。但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中国的森林正在减少,因此对于将来的供应量及品质稳定性等产生强烈不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报道了在阔叶树原木上人工接种猪苓的纯粹培养菌,实现该菌在原木材内的繁殖,然后将该原木埋置到土壤中而形成菌核的栽培方法(参考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栽培需要的时间长,并且其增殖率也低,因此在效率和成本方面不足。
因此,要求开发可以在短期内使猪苓的菌核效率良好地增殖的栽培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2011
发明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进行的,其课题为提供一种可使猪苓的菌核在短期内效率良好地增殖的栽培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发明人对猪苓的栽培方法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猪苓与具有特定性质的蜜环菌共生,可使其菌核在短期内效率良好地增殖,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猪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猪苓与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共生。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在短期内效率良好地使猪苓的菌核增殖,可实现猪苓的人工栽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使猪苓与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共生培养、使其增殖。
猪苓在土中形成黑褐色的不规则块状的菌核,从菌核或寄主上产生子实体,本发明方法在培养中使用该菌核。本发明中使用的猪苓的菌核,其大小、重量、产地等没有特别的限定,由于直径2~10cm左右的菌核增殖率高,因此优选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将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以下简称为“蜜环菌”)与猪苓共生。本说明书中,“植物病原性”表示蜜环菌的菌丝寄生在健康生长的树木上,使树木枯死或衰弱的意思。众所周知,蜜环菌属菌中大量存在性质不同的种类,存在上述含义的植物病原性高和低的种类,通过使用植物病原性低的种类的蜜环菌,可提高与猪苓的共生率,并且提高菌核的增殖率。作为这样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具体可以列举芥黄蜜环菌(Armillaria sinapina)、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gallica)等。
使前述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与猪苓共生时,优选使用预先将该蜜环菌在原木上培养一定期间的种菌材。通过使用像这样蜜环菌活跃地增长并生长旺盛的种菌材,可以提高与猪苓的共生率以及菌核的增殖率。该种菌材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通过在袍栎(Quercus serrata)等阔叶树上接种预先在培养基上培养的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将其培养一定期间,从而制造蜜环菌生长旺盛的种菌材。
实施本发明时使用的菌床中,通过将前述种菌材与猪苓的菌核靠近配置、培养,可以使其共生。另外,本发明中,猪苓与蜜环菌共生是指蜜环菌的菌丝进入猪苓的菌核内,两者坚固结合,达到拿起蜜环菌根状菌丝束的一端时,猪苓的菌核不会从根状菌丝束上脱离的程度这样的状态。
另外,上述菌床,除所述蜜环菌种菌材与猪苓的菌核以外,优选包含袍栎、山毛榉等阔叶树的原木作为蜜环菌的营养源。该阔叶树的原木,其种类、大小等不受特别限定,优选例如直径5~10cm、长30~100cm左右的原木,另外,优选使用新鲜的原木。进一步,上述菌床优选包含阔叶树的枯叶作为与阔叶树的原木同样的蜜环菌的营养源。
在上述菌床中,适当配置前述蜜环菌种菌材、猪苓的菌核等,优选使用腐殖土等土填埋它们之间的空间。像这样通过使用土栽培,可以保护猪苓不受杂菌污染。
上述菌床可以是在野外挖坑制造,另外还可以是用木箱、花盆等培养容器制造。可以在这种坑或培养容器内配置上述蜜环菌种菌材等来制造菌床,例如,可通过如下操作获得菌床在菌床的最底部铺阔叶树的枯叶,在枯叶上摆放上述蜜环菌种菌材,接种猪苓的菌核,再在其上摆放阔叶树的原木,用土壤填埋各材料的间隙。
在这样制造的菌床中,将猪苓和蜜环菌培养一定期间,由此可以使猪苓增殖。另外,该培养只要是可使猪苓增殖的条件就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在温度10~25℃、湿度60~70%的范围,暗培养6~24个月左右。
如本发明所述,通过将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与猪苓在同一菌床培养,可以使它们共生并可实现猪苓的增殖的理由认为如下。即,作为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的芥黄蜜环菌、高卢蜜环菌是活跃地形成根状菌丝束的种类。该根状菌丝束的形成量多对与猪苓的共生是重要的,由此推测猪苓可增殖。
实施例接着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制约。
<实施例1>
种菌材的制造将阔叶树(袍栎)的原木(Ф9cm×30cm)在1/2浓度PDB(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浸渍1天。将该原木移入耐热性塑料瓶(2L),进一步添加150mL的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121℃下进行1小时高压蒸汽灭菌。放冷后,将预先在PDA平板上培养7天的下述4种蜜环菌属菌的菌落无菌地切出0.5cm见方的大小,将4~5个分别接种到上述瓶中。在25℃下暗培养约4个月,制造蜜环菌属菌生长旺盛的种菌材。
所使用的密环菌菌种植物病原性高的菌种小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2002年11月枥木县那须盐原町入胜桥附近采收)假蜜环菌(Armillaria tabescens;1997年8月茨城县稻敷郡阿见町吉原附近采收)植物病原性低的菌种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1996年1月茨城县龙崎市泉町附近采收)芥黄蜜环菌(Armillaria sinapina;1996年7月北海道富良野市字山部市街地附近采收)菌床的制造在植物栽培用花盆(20cm×70cm×20cm)底部铺一层枯叶(约2cm),在枯叶上放置2根新鲜的阔叶树原木(Ф9cm×45cm)和2根上述蜜环菌种菌材。配置成原木将蜜环菌种菌材夹在中间。在原木和蜜环菌种菌材之间放入约2cm大的猪苓(2005年5月静冈县富士宫市内采收)的菌核并栽培,其周围用阔叶树的落叶覆盖,再用土壤填埋木材的间隙及上部。定期补充水,使土壤一直保持水分,将所制造的菌床在25℃下暗培养约3个月。另外,作为对照区,在花盆内使用阔叶树的落叶、未接种蜜环菌的袍栎材料以及猪苓菌核制造菌床,在与其他区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暗培养。
评价项目及方法培养后,除去花盆内的土壤,此时,注意不损伤蜜环菌菌丝,通过下述方法调查猪苓菌核与蜜环菌根状菌丝束的共生率以及增殖率。结果在表1和表2中示出。
关于共生率,蜜环菌根状菌丝束进入猪苓菌核内,两者坚固结合,达到拿起蜜环菌根状菌丝束的一端时,菌核不会从根状菌丝束上脱离的程度,将这种情况规定为共生。并通过下式求得共生率。
共生率(%)=(共生的菌核数/移植的菌核数)×100另外,关于表示1个共生菌核的平均重量增加的增殖率,通过下式求得。
增殖率(%)=100×(B-A)/A/CA共生菌核的培养前的总重量B共生菌核的培养后的总重量C共生菌核的个数表1

表2

结果在培养小蜜环菌、芥黄蜜环菌、高卢蜜环菌的区,发现形成红褐色~黑色的根状菌丝束。特别是发现,芥黄蜜环菌和高卢蜜环菌在几乎整个花盆内形成了活跃的根状菌丝束。在假蜜环菌区和对照区没有发现形成根状菌丝束。在芥黄蜜环菌区和高卢蜜环菌区,发现一部分猪苓菌核与蜜环菌根状菌丝束坚固地粘附,判断为共生。如表1所示,发现在芥黄蜜环菌区,6个栽培菌核中有3个(50%)共生;在高卢蜜环菌区,5个栽培菌核中有2个(40%)共生。另外,确认一部分共生的菌核增殖,并确认每1个菌核个体,在芥黄蜜环菌区,菌核平均增殖了34.2%,在高卢蜜环菌区,菌核平均增殖了12.2%。在小蜜环菌区、假蜜环菌区和对照区,没有发现蜜环菌与菌核的粘附以及菌核的增殖。
<实施例2>
种菌材的制造使用高卢蜜环菌作为蜜环菌菌种,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种菌材。
菌床的制造在野外挖长60cm×宽50cm×深30cm的坑,在底部铺一层阔叶树的枯叶,在枯叶上摆放蜜环菌种菌材。播种约2cm大的猪苓的菌核,在其上面放入阔叶树(袍栎)的原木(Ф7cm×45cm)。用腐殖土层覆盖其周围,再在上部填入约10cm左右的土壤。定期补充水,使土壤一直保持水分,培养约7个月。
发现培养后的猪苓的菌核与蜜环菌共生并增殖。
<实施例3>
种菌材的制造使用芥黄蜜环菌和高卢蜜环菌作为蜜环菌菌种,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种菌材。
菌床的制造在聚丙烯制箱子(35cm×72cm×35cm)的底部铺一层阔叶树的枯叶,在枯叶上摆放蜜环菌种菌材。播种约2cm大的猪苓的菌核,在其上面放入阔叶树(袍栎)的原木(Ф7cm×45cm)。用腐殖土和沙子1∶1的混合物覆盖其周围,再在上部填入约10cm左右的土壤。在温度25℃、湿度65%下,培养约7个月。
发现培养后的猪苓的菌核与蜜环菌共生并增殖。
<实施例4>
将腐植土和沙子1∶1的混合物,换成米糠和沙子的1∶1混合物与木屑以1∶1混合而得到的物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栽培猪苓。
发现培养后的猪苓的菌核与蜜环菌共生并增殖。
工业上的实用性本发明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可以使猪苓的菌核在短期内效率良好地增殖。
因此,本发明作为可以低成本地稳定供给用作中药天然药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可以极其有利地运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猪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猪苓与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共生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其中,使用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的种菌材进行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其中,共生的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为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和/或芥黄蜜环菌(Armillaria sinapina)。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养容器中栽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温度10~25℃、湿度60~70%的条件下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猪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覆土状态下培养猪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猪苓的栽培方法,其可以使猪苓的菌核在短期内效率良好地增殖。一种猪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猪苓与植物病原性低的蜜环菌共生。
文档编号C12N1/14GK101080989SQ200710105880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
发明者菊地原 申请人:株式会社津村 被以下专利引用 (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