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楂饼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77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山楂饼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食品机械中的干燥装置,确切的讲是一种 山楂饼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山楂饼的加热干燥, 一般采用平面结构为三巷道式的
干燥室[l],干燥室的端墙上具有门[6],中间的巷道与两侧的巷道 只在一端设置一个互通的通道,这样,被加热的山楂饼物料中的水 分蒸发以后,不能及时地排除,造成虽然加热温度很高了,但是山 楂饼由于巷道内的湿度太高无法正常排出干燥装置外,而不能实现 干燥。整个的加热装置和工艺设计不合理,不仅效率很低而且能耗 也巨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做了认真地研究, 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山楂饼干燥中存在的 由于加热干燥设计不合理的缺陷和不足而提出来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山楂饼干燥装 置,具有平面结构为三巷道式的干燥室[l],干燥室的端墙上具有 门[6],中间的巷道的一端封闭,两侧的巷道具有排气管[5],其特 征在于在中间巷道内具有一组导流板[7]至[7A],导流板[7]的前端是一台风机[3]和一台与外界相通的蝶阀[4],风机[3]和蝶阀[4]之 间的巷道隔墙上具有百叶窗式风门[9],在与每组导流板相对的巷 道隔墙上具有互通的散热器[2],排气管[5]上也分别具有蝶阀[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巷道之间通过散热器和百叶 窗式风门的配合,互相连同,气流分布合理,加热和排湿干燥各工 步互相转换,干燥效率高,可提高干燥效率40%-70%。其优点是显 而易见的。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示意视图,附图1中示出了二 层的结构,是为了提高建筑的利用率等原因而附设的。附图2是附 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干燥室,2、 散热器,3、风机,4、蝶阀,5、排气管,6、门,7、 7A、导流板 组,8、蝶阀,9、百叶窗式风门,10、风机隔墙。箭头表示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 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装置主要具有一个平面结构为三巷道式 的干燥室[l],干燥室的端墙上具有门[6],中间的巷道的一端封闭, 两侧的巷道具有排气管[5],在中间巷道内具有一组导流板[7]至 [7A],导流板[7]的前端是一台风机[3]和一台与外界相通的蝶阀 [4],风机[3]和蝶阀[4]之间的巷道隔墙上具有百叶窗式风门[9], 风机[3]的位置用风机隔离墙[10]将中间巷道分隔开,以利于排风 换气操控。在与每组导流板相对的巷道隔墙上具有互通的散热器[2],排气管[5]上也分别具有蝶阀[8]。导流板组[7]至[7A]的导流 板相对于风机[3]的风向方向的横截面积从导流板组[7]至导流板组 [7A]逐渐增大。
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散热器[2]连通锅炉的蒸汽管线或者其他 热媒介质,对整个系统加热,此时,关闭蝶阀[8]和蝶阀[4],打开百 叶窗式门[9],打开风机[3],开始鼓风,使中间巷道内的空气流动, 流动的空气经过导流板组[7]直到导流板组[7A],同时,被分配到各 散热器[2],经散热器处的巷道隔墙的门,进入到侧面的巷道内,再 经百叶窗式门[9]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对流循环。当循环加热到一定 的时候,干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一个预控的数值范围,则控制 将百叶窗式门[9]关闭,蝶阀[4]和[8]打开,此时,干燥室内的高湿 度气流经过蝶阀[8]从排气管[5]排出干燥室,而从蝶阀[4]将干燥室 外的干燥空气吸入到中间巷道内,进而进入到两侧面的巷道内。干 燥室内的气流保持平衡,同时将原来的加热山楂饼产生的高湿度的 空气置换出干燥室。当干燥室内的空气湿度达到一个新的较低的数 值,则控制蝶阀[4]和[8]关闭,百叶窗式门[9]打幵,进入下一个鼓 风、加热循环。本装置的散热器的温度小于ll(TC即可以满足干燥 加热的需要,加热效率高且不损伤山楂饼的组织成分。比较原有的 加热方式有时候加热到300-70(TC的温度范围,大大节约了能源, 实现了低能耗高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山楂饼干燥装置,具有平面结构为三巷道式的干燥室[1],干燥室的端墙上具有门[6],中间的巷道的一端封闭,两侧的巷道具有排气管[5],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巷道内具有一组导流板[7]至[7A],导流板[7]的前端是一台风机[3]和一台与外界相通的蝶阀[4],风机[3]和蝶阀[4]之间的巷道隔墙上具有百叶窗式风门[9],在与每组导流板相对的巷道隔墙上具有互通的散热器[2],排气管[5]上也分别具有蝶阀[8]。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饼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导流板组的导流板相对于风机[3]的横截面积从导流板组[7] 至导流板组[7A]逐渐增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楂饼干燥装置,具有平面结构为三巷道式的干燥室[1],干燥室的端墙上具有门[6],中间的巷道的一端封闭,两侧的巷道具有排气管[5],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巷道内具有一组导流板[7]至[7A],导流板[7]的前端是一台风机[3]和一台与外界相通的蝶阀[4],风机[3]和蝶阀[4]之间的巷道隔墙上具有百叶窗式风门[9],在与每组导流板相对的巷道隔墙上具有互通的散热器[2],排气管[5]上也分别具有蝶阀[8]。其优点是巷道之间通过散热器和百叶窗式风门的配合,互相连同,气流分布合理,加热和排湿干燥各工步互相转换,干燥效率高,可提高干燥效率40%-70%。
文档编号A23G3/02GK201131283SQ20072015940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6日
发明者于文清 申请人:于文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