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及酿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613阅读:30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及酿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以黑果腺肋花楸"ro/7ia /^h/wcar/ a)果实为原料,利用特殊的生物发酵工 艺,酿造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背景技术
1. 原料及其资源培育
黑果腺肋花楸"i-o加'3/^7朋ocar闪),属蔷薇科腺肋花楸属的落叶灌木,是以产果实为 主的药、食两用经济树种。该树种原产于美国东北部,二战后欧洲开始栽培,以果实富含酚 类抗氧化剂而著称。俄罗斯和波兰是欧洲乃至全球的主要栽培国,栽培面积达20000 hm2以上。 1989年该树种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首次引种到我国辽西地区,并开展了繁殖、栽培 和果实加工等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定植第3年具有经济产量,第5-7年进 入丰产期,产量达到15t/hm2。目前我国黑果腺肋花楸栽培面积已达150hm2并陆续进入结果期 或盛果期,果实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已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迄今为止,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酿造工艺及产品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2.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营养成分
黑果腺肋花楸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药、食两用资源植物,其果实属国内新兴特种果品 资源,含有高含量的保健功能成分多酚、花青素和黄酮等,果实产地在国内是唯一的,即目 前仅辽宁出产。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所含主要营养成份及生物活性物质如下花青素1-2%,黄 酮0. 25-0. 35% ,多酚2-3% , VcO. 03-0. 06% , P -胡萝卜素0. 05% , VB20. 165mg/100g , Ve0.8-2.2mg/100g,烟酸0. 46-0. 64mg/100g,叶酸1.5rag/100g;锰3. 56-9. 64mg/100g,铜 0. 81-2. 97mg/100g,钼0. 38-0. 71mg/100g,碘6-1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4.56%,果胶质 1.5-1.7%;绿原酸0. 24-0. 3%,三帖类2.4%;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脑磷脂类化合物,营养 和药用成份均十分丰富。
3. 食用和保健价值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含汁量在70%左右,可制作色泽怡人的果汁、果酒、果醋、饮料等饮品。果肉和皮碴皮可制做果酱、果粉及提取原花色素、多酚等。全果可制作果脯、果干、 罐头等系列食品。
据国外资料报道,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及提取物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糖尿病、 毛细血管中毒性出血、放射性疾病、疣状心肌内膜炎、风湿病、珠网膜炎、麻疹、斑疹伤寒、 猩红热以及湿疹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以黑果腺肋花楸"ro/n'a历e7s加car;^)果实为原料,利用特殊的生物发 酵工艺酿造成黑果腺肋花楸果酒,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果酒的酿造方法。
1. 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本发明果酒是以黑果腺肋花楸(Jr朋ia历eh/7ocarpa)果实为原料制成果汁, 选用果酒酵母菌种并按果汁重量5-10%的比例接入果汁中,酿造成酒精含量为5-13% (v/v), 总糖含量为4. 0-80. 0 g/L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为了改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的品质,调配该果酒时添加维生素C、山梨酸 钾,添加重量分别占该果酒重量的0. 01-0. 05%和0. 02-0. 06%。
调制的成品果酒中所含成分黑果腺肋花楸原汁100%。酒精5-13% (v/v),总糖4.0-80.0 g/L (根据果酒的类型不同),总酸(以酒石酸计)》5.0g/L,干浸出物》20g/L,多酚类^ 5000mg/L,花青素》3000mg/L,黄酮》1000mg/L,维生素C》150mg/L。
2. 黑果腺肋花楸果酒酿造工艺
本发明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的酿造方法,是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原料,经洗净、消毒、 榨汁,其特征在于用榨出果汁酿造果酒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果汁调制
a) 化糖取小于果汁重量10%的白砂糖,在化糖锅中加入与糖等重的软化水加热至 60-70°C,待糖溶化后降温、过滤加入果汁中,使果汁中总糖含量控制在18%-28%;
b) 抑菌护色按100-150mg/L的比例加S02或偏重亚硫酸氢钾于果汁中,搅拌溶解,静 止24小时以上;
(2) 、接种发酵将果酒酵母菌种按果汁重量5_10%的比例接入果汁中,搅拌5-10分钟,于15-25。C温度 下发酵,前7天每天搅拌1-2次,主酵期为10-15天;
(3) 、倒罐除酒泥
主酵期结束后10-25天倒罐,除去容器底部的沉淀物;
(4) 、陈酿后熟
将发酵液中S02补足到100-150mg/L,在10-20。C低温条件下后熟0. 5-2年;
(5) 、酒体净化及过滤除菌
a) 生物絮凝剂处理
将生物絮凝剂按照酒重量0. 05-0. 15%的比例,用0. 8-1. 5%醋酸溶液溶解,加入酒液中搅 拌混合后自然沉降、离心除去酒泥;
b) 硅藻土过滤机处理
按酒液重量加入1.0-1.2%的硅藻土,经循环15-20分钟后,过滤得到清澈透明的黑果 腺肋花楸果酒;
c) 过滤除菌
利用膜过滤技术对酒液进行过滤除菌。 本发明果酒具有如下产品和技术特点
1、 原料独特。属国内新兴特种果品资源,且产品原料来源国内唯一。黑果腺肋花楸是近 年来从国外引进的特种经济树种,该果实含有高含量的保健功能成分,如多酚类、花青素和
黄酮等,是珍贵的药、食两用资源植物;
2、 产品果酒营养丰富,保健效果确切。本产品包含了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所富含的多种
营养性的功效成份,如花青素、黄酮、多酚类活性物质以及维生素类抗氧化剂、矿物质、多 糖、有机酸等成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防衰老、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动
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和毛细血管的渗透性、抗炎解毒、抗辐射、美容养颜功效;
3、 本发明选用维生素C来保持酒体的色泽,成品果酒酒体均匀、清澈、稳定,色泽暗红;
产品风味独特,口感微涩清爽、醇和,果香、醇香宜人,适用人群广泛,适合成年人尤其是
中老年人饮用,适作佐餐酒,每餐以50-150ml为宜;4、 生产工艺独特。本果酒生产采取最新的发酵工艺。由于黑果腺肋花楸的果汁含有大量 的多酚类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因此,在传统的发酵工艺基础上,对于发酵工艺 和菌种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发酵实验筛选出适合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发酵的酵母菌种,按照 果汁重量5-10%的接菌量接菌,提高了发酵速度;低温(15-25°C)发酵,改善了果酒口感, 提高果酒品质;冷除菌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果汁营养和功能成份;
5、 净化工艺先进。为了本酿造技术采用了生物絮凝剂处理方法、硅藻土过滤机处理方法 及过滤除菌技术,以保证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抗氧化成分在除菌过程中不被破坏。


附屈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1. 生产工艺及产品配方 l.l.工艺流程见附图
1.2产品配方(以重量%计)
黑果腺肋花楸原汁100%,维生素CO. 01-0. 05%,山梨酸钾0. 02-0. 06%。
2. 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生产工艺及操作步骤 2. 1果汁生产
2. 1. 1选果、去杂
将采摘的新鲜果实,经人工筛选去掉腐烂、生霉、变质、变味的果实和树叶、石块、果 梗等杂质。 2. 2. 2清洗与消毒
将果实浸入3-4倍的清水,加入重量O. 1-0.3%的食用清洁剂浸泡10分钟后,轻轻搅动, 保持10分钟以上,放掉脏水,换清水冲洗2-3次,捞出沥水控干。 2. 2. 3榨汁
a)搾汁前用清水冲洗机体,在用0.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榨汁机接触果汁的部位及路进行消毒处理。
b) 将盛果汁的容器、储罐、饮料泵及管路经过洗刷、消毒(过氧乙酸0.05%消毒10分 钟)并用蒸汽灭菌(蒸汽灭菌IO分钟以上)后使用。
c) 在贮汁罐容器口上系200目的尼龙布作为过滤装置,主要过滤果肉和杂质。
d) 榨好的果汁贮存在不锈钢储罐内,最好是在低温条件下(0-4'C)储存,以保证果汁质量。
2.2果酒生产
2. 2. 1酵母菌菌种生产
菌种黑果腺肋花楸的果汁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经过8 个酵母菌种对比发酵试验,筛选出了适于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生产的酵母菌种。
按照果汁重量5-10%的接菌量计划生产菌种量,经一级种、二级种和生产种扩繁工艺, 生产出合格的果酒酵母菌种备用。 2. 2. 2果汁抑菌护色处理
a) 化糖调制果汁按照果汁重量5-8%的比例加入白砂糖(制作酒精含量8-13% (v/v)的 果酒),在化糖锅中加入与糖同重的软化水加热至60-7(TC,将糖溶化后降温、过滤加入果汁 中,使果汁中的总糖含量达到23%-26%。如制作酒精含量5-6% (v/v)的果酒,加入白砂糖的 比例为果汁重量的6-10°/。,使果汁中的总糖含量达到24%-28%。
b) 杀菌按照100-150rag/L的比例加入S02或偏重亚硫酸氢钾,充分搅拌溶解,静止24 小时以上。
2. 2. 3接菌发酵
将活化好的菌种按照果汁重量5-10%的比例接入果汁中,充分搅拌5-IO分钟。在15-25 。C的温度下发酵,前7天坚持每天搅拌一至二次,以通气利于菌体繁殖; 一般主酵期在10-15 天(根据温度变化而不同)。 2. 2. 4倒罐除酒泥
因是纯果汁发酵,其中的果肉和杂质较少,主要是菌体和部分果肉的混合物。视发酵的
程度和产气情况,一般在主发酵期结束后20天左右进行倒罐,此时酒精含量达到8-13%(v/v),总酸6.0 g/L以上,(视发酵温度而定)残糖在0.5-1.5%时进行倒罐;如制作酒精含量标准 5-6% (v/v)的果酒,总酸(以酒石酸计)在5.0g/L以上,残糖在0. 5-1. 0%时进行倒罐,除 去容器底部的沉淀物。 2. 2. 5陈酿后熟
此阶段要求在低温(10-2(TC)、避光条件下后熟。为了安全度夏,顺利度过高温期,若 S02不足,可将发酵液中S02补充到100-150mg/L,在10-2(TC、避光条件下后熟0. 5_2年。一 般陈酿至少一年以上为佳,其口感较好,酒体柔和、醇厚。 2. 2. 6果酒标准化处理
根据产品标准和配方要求,按生产工艺及产品配方调整酒精(食用酒精应进行脱臭处理, 加入O. 1-0. 2%的粉末状活性炭充分搅拌自然陈降24-48小时后过滤备用)、糖分、酸度和其 他相应的指标,使产品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为了改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的品质,果酒标准 化处理中添加如下成分(占果酒的重量百分比)维生素CO. 01-0. 05% ,山梨酸钾0. 02-0. 06%。 2. 2. 7酒体净化(两级净化程序)
由于多酚、花青素、黄酮等抗氧化剂在6(TC以上快速失活,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果汁 中营养和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酒体净化采用了生物絮凝剂处理、硅藻土过滤机处理以及膜 过滤冷除菌技术。
a) 生物絮凝剂处理
将生物絮凝剂按照酒液重量的0. 05-0. 15%比例称重,用0. 8-1. 5%醋酸溶液浸泡、溶解,边 搅拌边加入酒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后自然沉降、离心除去酒泥。
b) 硅藻土过滤机处理
根据过滤机的过滤面积,确定加入的硅藻土数量, 一般2-3m2过滤面积的过滤机,可在 150kg的酒液中加入1. 5kg的硅藻土,经反复循环15-20分钟后,直到酒液清澈透明为止, 直接过滤酒液(参考过滤机的使用说明书),贮于酒罐中待灌装。
c)过滤除菌
利用膜过滤技术对酒液进行过滤除菌。 2. 2. 8果酒成份按照上述工艺操作,成品果酒中含有如下成份
原汁100%。酒精8-13% (v/v),总糖4.0-80.0g/L (根据果酒的类型不同)总酸(以酒 石酸计)>6.0 g/L,(酒精5-6% (v/v),总糖4.0-80.0 g/L,总酸》5. 0 g/L)干浸出物》 20g/L,多酚类^5000ms/L,花青素^3000mg/L,黄酮》1000mg/L,维生素C》150mg/L。其 它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保质期5-10年。
权利要求
1、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其特征在于以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enocarpa)果实为原料制成果汁,选用果酒酵母菌种并按果汁重量5-10%的比例接入果汁中,酿造成酒精含量为5-13%(v/v),总糖含量为4.0-80.0g/L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其特征是调配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过程中添 加维生素C、山梨酸钾,添加重量分别占该果酒重量的0. 01-0. 05%和0. 02-0. 0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黑果腺肋花楸果酒的酿造方法,是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原料, 经洗净、消毒、搾汁,其特征在于用搾出果汁酿造果酒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 、果汁调制a) 化糖取小于果汁重量10%的白砂糖,在化糖锅中加入与糖等重的软化水加热至 60-70'C,待糖溶化后降温、过滤加入果汁中,使果汁中总糖含量控制在18%-28%;b) 抑菌护色按100-150mg/L的比例加S02或偏重亚硫酸氢钾于果汁中,搅拌溶解,静 止24小时以上;(2) 、接种发酵将果酒酵母菌种按果汁重量5-10%的比例接入果汁中,搅拌5-10分钟,于15-25'C温度 下发酵,前7天每天搅拌l-2次,主酵期为10-15天;(3) 、倒罐除酒泥主酵期结束后10-25天倒罐,除去容器底部的沉淀物;(4) 、陈酿后熟将发酵液中S02补足到100-150mg/L,在10-20'C低温条件下后熟0. 5-2年;(5) 、酒体净化及过滤除菌a) 生物絮凝剂处理将生物絮凝剂按照酒重量0. 05-0. 15%的比例,用0. 8-1. 5%醋酸溶液溶解,加入酒液中搅 拌混合后自然沉降、离心除去酒泥;b) 硅藻土过滤机处理按酒液重量加入1.0-1.2%的硅藻土,经循环15-20分钟后,过滤得到清澈透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 c)过滤除菌利用膜过滤技术对酒液进行过滤除菌。
全文摘要
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及其酿造方法,本发明果酒是以黑果腺肋花楸(Aroniamelanocarpa)果实为原料制成果汁,选用果酒酵母菌种并按果汁重量5-10%的比例接入果汁中,酿造成酒精含量为5-13%(v/v),总糖含量为4.0-80.0g/L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本发明酿造工艺包括果汁调制、接种发酵、陈酿后熟、酒体净化及过滤除菌,生产采取最先进的发酵和净化工艺。本发明产品风味独特,口感微涩清爽、醇和,果香醇香宜人,适用人群广泛,果酒包含了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所富含的多种营养性的功效成份,如花青素、黄酮、多酚类活性物质以及维生素类抗氧化剂、矿物质、多糖、有机酸等成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防衰老、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抗炎解毒、抗辐射等功效。
文档编号C12G3/02GK101481643SQ20081024694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姜镇荣, 孙文生, 张卫东, 鹏 王, 王淑华, 王玉峰, 韩文忠, 马兴华, 马艳丽 申请人: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