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15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豆浆机,属于豆浆机的改造技术。
技术背景现有巿场上的豆浆机的杯体一般都为圆形桶体或类似圆形桶体 结构,刀片安装在电机旋转轴上,豆浆机工作时,制浆物料(大豆) 与水的混合物在搅拌装置(如刀片)的高速旋转下形成涡流,由于杯 体是圆形桶体或类似圆形桶体结构,因此制浆物料(大豆)与水的混 合物很容易在杯体内部形成稳定的涡流,从而不利于制浆物料(大豆) 的粉碎。为此,中国专利ZL200410()36418. 4中公开了一种豆浆机的 新结构,该结构通过设置一个固定在机头上的导流装置,并在导流装 置上设置导流孔或者机头上盖上设置导流槽,制浆物料(如大豆)可 随水从导流装置的出料孔(导流孔或导流槽)流出到杯体内,从而在 导流装置与杯体之间形成循环,进而被充分粉碎,制浆效果较以往的 豆浆机有所改善,但由于该豆浆机增加了导流装置,结构较复杂,从 而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其导流装置在制浆完毕后需要清洗,增加 了使用者的清洗时间。另外,中国专利ZL200420072780. 2中公开了 一种无导流装置的豆浆机,其采用在杯体侧壁设有凸筋的结构,通过 凸筋对杯体内的制浆物料(大豆)与水的混合物进行扰流,从而使制 浆物料(大豆)被搅拌装置(如刀片)较好地粉碎,但该结构容易在 凸筋与杯体的结合处留下豆渣等残留物,不利于豆浆机的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浆效果良好且极易清洗的豆浆机。本实用新型不仅节省空间、成本低、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杯体、安装在杯体内的电机、搅拌装置及加热装置,搅拌装置安装在电机的旋转轴上,其中杯体的底面做出为曲面状结构。上述杯体的底面做出为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状。 上述杯体的底面做出为向上突出的上凸曲面状。 上述杯体的底面做出为包括有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及向上突出的上凸曲面,下凹曲面与上凸曲面之间圆滑过渡。 上述杯体的底面还设有扰流凸块。上述扰流凸块设置在杯体的底面的周边位置上,或设置在底面 做出的曲面位置上。上述发热装置装设在杯体的恻壁上。 上述发热装置装设在杯体的底部。 上述发热装置装设在杯体的中空腔体内。 上述搅拌装置是粉碎刀片。本实用新型由于釆用杯体的底面做出为曲面状的结构,没有设置 目前豆浆机常用的滤网、导流器、扰流凸筋等结构,因此,制浆物料 与水的混合物在旋转过程中很容易形成紊流,从而有利于制浆物料被搅拌装置粉碎,制浆效果较好;此外,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没有目前豆浆机上设置的所谓导流器或折流板,因此结构更为简单,清洗更为方 便、快捷。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豆浆 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2所示,包括有杯体6、安装 在杯体6内的电机1、搅拌装置4及加热装置5,搅拌装置4安装在 电机1的旋转轴3上,其中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曲面状结构。电机 1通过其机头2扣装在杯体6上。上述搅拌装置4是粉碎刀片。上述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状,或杯体6 的底面8做出为向上突出的上凸曲面状,或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包 括有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及向上突出的上凸曲面,下凹曲面与上凸曲 面之间圆滑过渡。本实施例中,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向下突出的下 凹曲面状。为了使扰流效果更好,上述杯体6的底面8还设有扰流凸块7。 上述扰流凸块7设置在杯体6的底面8的周边位置上,或设置在底面 M故出的曲面位置上。本实施例中,扰流凸块7设置在杯体6的底面 8做出的曲面位置上。上述发热装置5装设在杯体6的侧壁上,或发热装置5装设在 杯体6的底部,或发热装置5装设在杯体6的中空腔体内。本实施例 中,或发热装置5装设在杯体6的中空腔体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豆浆机启动后,杯体6内的水在杯 体内的发热装置5的加热下达到到预定温度或加热预定时间后,电机 l开始工作,搅拌装置4在电机1的旋转轴3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杯 体6内的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并形成涡流,制浆物料在旋转过程中被搅拌装置4的刀片粉碎,由于杯体6的 底面8是不在同 一水平面的圆滑曲面,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很容易 在杯体6内形成紊流,进而有利于制浆物料被搅拌装置4的刀片粉碎。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l大体相 同,两个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向上 突出的上凸曲面状,发热装置5位于杯体6的底部。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l大体相同,两个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 实用新型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包括有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及向上突 出的上凸曲面,下凹曲面与上凸曲面之间圆滑过渡。
权利要求1、一种豆浆机,包括有杯体(6)、安装在杯体(6)内的电机(1)、搅拌装置(4)及加热装置(5),搅拌装置(4)安装在电机(1)的旋转轴(3)上,其特征在于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曲面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杯体(6 )的底面(8 ) 做出为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杯体(6 )的底面(8 ) 做出为向上突出的上凸曲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杯体(6 )的底面(8 ) 做出为包括有向下突出的下凹曲面及向上突出的上凸曲面,下凹曲面与上凸曲 面之间圆滑过渡。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杯体(6) 的底面(8)还设有扰流凸块(7)。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扰流凸块(7)设置在 杯体(6)的底面(8)的周边位置上,或设置在底面(8)做出的曲面位置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装置(5)装设 在杯体(6)的侧壁上。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装置(5)装设在 杯体(6)的底部。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装置(5 )装设在 杯体(6)的中空腔体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搅拌装置(4)是粉 碎刀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豆浆机。包括有杯体(6)、安装在杯体(6)内的电机(1)、搅拌装置(4)及加热装置(5),搅拌装置(4)安装在电机(1)的旋转轴(3)上,其中杯体(6)的底面(8)做出为曲面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杯体的底面做出为曲面状的结构,没有设置目前豆浆机常用的滤网、导流器、扰流凸筋等结构,因此,制浆物料与水的混合物在旋转过程中很容易形成紊流,从而有利于制浆物料被搅拌装置粉碎,制浆效果较好;此外,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没有目前豆浆机上设置的所谓导流器或折流板,因此结构更为简单,清洗更为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豆浆机。
文档编号A23C11/00GK201163981SQ200820043920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4日
发明者吴明川, 张建华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