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钳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74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蟹钳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蟹钳套,尤其涉及一种套住蟹钳的套体。
背景技术
螃蟹是一种人们非常喜爱吃的水产品。由于使用网袋存;^文螃蟹 时,它们的钳、腿的活动相互干扰,易导致其钳、腿的脱离,这样一 方面影响螃蟹的存放周期,另一方面影响钳、腿脱落的残蟹的售价。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一4殳都是用绳子或线将螃蟹绑4L起来。 绑扎螃蟹的方法一般是固定绳子或线的一端,在蟹腿之间绕几圈,再 十字交叉,在蟹背和蟹肚之间绕几圏,最后再打结固定。这样,在绑 扎过程中, 一方面,人手容易被螃蟹的钳夹破,非常危险; 一方面, 绑扎过程繁瑣, 一般人很难操作,且效率很低,费时又费力;另一方 面,螃蟹被绑扎起来,无法自由活动,影响螃蟹的存放周期;同时, 顾客在挑选时无法很轻易地判断螃蟹是否鲜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套住蟹 钳的蟹钳套,使用该蟹钳套操作安全、方便及省时省力,且^f吏用后螃
蟹仍可自由活动,又无法伤人及其同类,同时使顾客方便又放心地挑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蟹钳套,所述的蟹钳套为"U"形塑性套体,所述的套体中 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所述的套体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 。 更优的,所述套体在开口端配有绑扎带或集成有拉扣。 更优的,所述套体的开口可为花瓣状开口。
更优的,所述套体在开口端可设有至少一个"V"形裂口。
更优的,所述套体设有若干个通孔。
更优的,所述套体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更优的,所述套体设有一个"V"形裂口,所述的拉扣设于"V"
形裂口的靠近开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蟹钳套使用时,只需将蟹钳插入套体的空腔里,再在 套体的开口端用绑扎带系紧或者拉扣锁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螃蟹绑扎方法,本实用新型可以很迅速地 将易攻击人的蟹钳套住,操作安全,人手不容易被蟹钳夹住。
2、 相对于现有技术繁瑣的绑扎方法,本实用新型只需将蟹钳插 入套体的空腔并扎紧开口就完成一次绑扎,绑扎过程简单, 一般人均 可以操作,且绑扎效率大为提高,既省时又省力。
3、 本实用新型只将蟹钳套住,螃蟹在无法攻击到人类及其同类 的同时仍可自由活动,大大延长了螃蟹的存放期。
4、 相对于现有技术将螃蟹整个都绑扎住,本实用新型只将蟹钳 套住,顾客很容易根据螃蟹的动静判断其是否鲜活。
5、 本实用新型套体上设有的若干通孔方便空气及水的流通,防 止套体密闭可能对蟹钳造成的损害。
6、 本实用新型花瓣状开口或"V"形裂口的设计可以使绑扎更加 可靠,有效防止蟹钳套从蟹钳上松脱。


图1是本实用新型蟹钳套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蟹钳套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蟹钳套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蟹钳套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名称
1、套体 2、空腔 3、开口4、绑扎带
5、通孔 6、 "V"形裂口 7、拉扣8、花瓣状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 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一种蟹钳套为"U" 形塑性套体1,所述套体1中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2,所述套体1 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套体的开口为花瓣状开口 8,所述套体1 在花瓣状开口 8端配有绑扎带4,所述套体1 ^殳有若千个通孔5,所
述套体1的花瓣状开口 8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整个套体直径 从开口端线条流畅地逐渐缩小到另一端,更好地贴合蟹钳的形状。使
用时,只需将蟹钳插入套体1的空腔2里,再在套体1的花瓣状开口 8端用绑扎带4系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所示, 一种蟹钳套为"U" 形塑性套体1,所述套体1中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2,所述套体1 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套体的开口为花瓣状开口 8,所述套体1 在花瓣状开口 8端集成有一绑扎带4,所述套体1设有若干个通孔5, 所述套体l的花瓣状开口 8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整个套体直 径从开口端线条流畅地逐渐缩小到另一端,更好地贴合蟹钳的形状。 使用时,只需将蟹钳插入套体l的空腔2里,再在套体l的花瓣状开 口 8端用绑扎带4系紧即可。 '
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所示, 一种蟹钳套为"U" 形塑性套体1,所述套体1中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2,所述套体1 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 3,所述套体l在开口 3端设有一个"V"形裂口 6,所述套体l在开口 3端的"V"形裂口 6处集成有一拉扣7,所述
套体1设有若干个通孔5,所述套体l的开口 3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 的直径,整个套体直径从开口端线条流畅地逐渐缩小到另一端,更好 地贴合蟹钳的形状。使用时,只需将蟹钳插入套体1的空腔2里,再 在套体1的开口 3端用拉扣7锁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 一种蟹钳套为"U,, 形塑性套体1,所述套体1中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2,所述套体1 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 3,所述套体l在开口 3端设有两个"V"形裂口 6,并在其中一个"V"形裂口 6边设有一个绑扎带4,所述套体l设 有若干个通孔5,所述套体l的开口 3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整个套体直径从开口端线条流畅地逐渐缩小到另 一端,更好地贴合蟹 钳的形状。使用时,只需将蟹钳插入套体l的空腔2里,再在套体l 的开口 3端用绑扎带4系紧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的蟹钳套,具有以下优点
1、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螃蟹绑扎方法,本实用新型可以很迅速地 将易攻击人的蟹钳套住,操作安全,人手不容易被蟹钳夹住。
2、 相对于现有技术繁瑣的绑扎方法,本实用新型只需将蟹钳插 入套体的空腔并扎紧开口就完成一次绑扎,绑扎过程筒单, 一般人均 可以#喿作,且绑扎效率大为提高,既省时又省力。
3、 本实用新型只将蟹钳套住,螃蟹在无法攻击到人类及其同类 的同时仍可自由活动,大大延长了螃蟹的存放期。
4、 相对于现有技术将螃蟹整个都绑扎住,本实用新型只将蟹钳 套住,顾客很容易根据螃蟹的动静判断其是否鲜活。
5、 本实用新型套体上设有的若干通孔方l更空气及水的流通,防 止套体密闭可能对蟹钳造成的损害。
6、 本实用新型花瓣状开口及"V"形裂口的设计可以使绑;^更加 可靠,有效防止蟹钳套从蟹钳上松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制作各种形态的蟹钳套,以上所述的仅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支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 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蟹钳套为“U”形塑性套体,所述套体中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且所述套体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在开 口端配有绑扎带或集成有拉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开口为花瓣状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在开 口端i殳有至少一个"V"形裂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设有 若干个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开 口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蟹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设有 一个"V"形裂口,所述的拉扣设于"V"形裂口的靠近开口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蟹钳套,所述的蟹钳套为“U”形塑性套体,所述套体中间设有供蟹钳插入的空腔,所述套体在其中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套体在开口端配有绑扎带或集成有拉扣,所述套体的开口为花瓣状开口,或者在开口端设有至少一个“V”形裂口,所述套体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套体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蟹钳套操作安全、方便及省时省力,且使用后螃蟹仍可自由活动,又无法伤人及其同类,同时使顾客方便又放心地挑选螃蟹。
文档编号A22C29/00GK201188849SQ200820105150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8日
发明者罗永超 申请人:罗永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