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14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搅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机械,尤其是涉及用于豆腐皮机的搅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豆腐皮机的搅脑装置结构多为水平设置的搅拌筒和设置在其内的
螺旋叶片轴;进料口开设在搅拌筒一端的顶壁上而出料口开设在搅拌筒另一端侧 壁上。工作时,豆脑自进料口进入搅拌筒内,在螺旋叶片轴的旋转推力作用下, 搅拌后自搅拌筒侧壁出料口排出。这种结构的搅脑装置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自 出料口排出的豆脑浆料脱水严重而影响豆腐皮质量,同时出脑速度较慢而降低生
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脑质量和效率高的搅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搅脑装置,它包括开设有进、出料口的筒体和设置在其内 的搅拌机构;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筒体的底壁上;所述搅拌机构为水平设置在 筒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延伸出筒体之外。
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筒体底壁的中部;所述搅拌轴为光轴,位于出料口两 侧的光轴上分别设置有叶轮、拨板、或拨杆;当选择叶轮时,位于所述出料口两 侧的叶轮的叶片压力面相对设置;当选择拨板或拨杆时,所述拨板或拨杆以螺旋 线轨迹排列设置在光轴上,位于出料口两侧的拨板或拨杆的螺旋排列轨迹相反。
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筒体底壁的中部;所述搅拌轴为螺旋搅轴,位于出料 口两侧的螺旋叶片螺旋线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将出料口开设在筒体的底壁上,并将位于出料口两侧搅 拌轴上的螺旋叶片或叶轮或拨板、拨杆的旋转压力面相对设置;因此搅拌轴旋转 工作时,位于筒体内出料口两侧的豆脑浆料在搅拌的同时被迅速输送到出料口排 出,解决了豆脑浆料在搅拌过程中的脱水问题,提高了豆制品的质量,同时大大 提高了豆脑浆料的搅拌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搅脑装置,它包括开设有进、出料口 1、 2的筒 体3和设置在其内的搅拌机构;所述出料口2开设在所述筒体3的底壁中部;所 述搅拌机构为水平设置在筒体3内的光轴4,所述光轴4延伸出筒体3之外;在
位于筒体3内的光轴4上设置有多个叶轮5,位于出料口 2两侧的叶轮5的叶片 压力面相对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搅脑装置,它包括开设有进、出料口(1、2)的筒体(3)和设置在其内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开设在所述筒体(3)的底壁上;所述搅拌机构为水平设置在筒体(3)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延伸出筒体(3)之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 (2)开设在 所述筒体(3)底壁的中部;所述搅拌轴为光轴(4),位于出料口 (2)两侧的光 轴(4)上分别设置有叶轮(5)、拨板、或拨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出料口 (2)两 侧光轴(4)上的叶轮(5)的叶片压力面相对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或拨杆以螺旋线 轨迹排列设置在所述光轴上,位于出料口两侧的拨板或拨杆的螺旋排列轨迹相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筒体底壁的中部;所述搅拌轴为螺旋搅轴,位于出料口两侧的螺旋叶片螺旋线方向 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脑装置,它包括开设有进、出料口的筒体和设置在其内的搅拌机构;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所述筒体的底壁上;所述搅拌机构为水平设置在筒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延伸出筒体之外。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将出料口开设在筒体的底壁上,并将位于出料口两侧搅拌轴上的螺旋叶片或叶轮或拨板、拨杆的旋转压力面相对设置;因此搅拌轴旋转工作时,位于筒体内出料口两侧的豆脑浆料在搅拌的同时被迅速输送到出料口排出,解决了豆脑浆料在搅拌过程中的脱水问题,提高了豆制品的质量,同时大大提高了豆脑浆料的搅拌效率。
文档编号A23L1/20GK201248351SQ20082014895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日
发明者李明道 申请人:李明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