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61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的制造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农村,沼气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技术。沼气池不仅可将有机废 弃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而且能够发酵畜牧业产生的粪便为有机肥料,同时能够将农村环境 中各种污染物统统纳入沼气池中厌氧降解和转化,具有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普遍使用的沼气池主要有两种,一是1984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 国家标准局发布的GB/T4750-1984《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提出了农村沼气池 的结构,形状为圆形或球形,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发酵间、气箱、活动盖、导气管、出料间兼 用水压箱,因此称之为水压式沼气池;二是2002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局发布的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中提出“曲流布料沼气池”,其特点 是池底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倾斜,在池底面设置了布料板,使发酵原料呈曲线流动,增加了扩 散面,延长了发酵原料的运转。以上沼气池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如下缺点1.需要设置一个进料口、一个出水 口兼水压间、一个活动盖,一共三个开口,三个开口的建设需要设计和施工,所需费用约为 总造价的1/3,如果减少开口的数量,可能会减少造价和节省材料;2.发酵是混合发酵,没 有原料预发酵阶段,即使有预发酵阶段,也不能有效地接种微生物,存在着原料处理差,发 酵不彻底问题;3.由于进料口建筑面积小、进料口坡度小、或者当沼气气压大时,进料口堵 满水,会造成进料漂浮、进料很难入池、进料被阻挡现象,这样对进料造成不方便,甚至不能 进料。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沼气池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沼气发酵装 置,即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装置。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装置具有两个发酵空间,分别完成两 种发酵过程。两个空间分别是一个原料预处理与水压结合间和一个是发酵间;两个发酵过 程,一个是原料的发酵,是兼性的,以厌氧为主兼有好氧的原料发酵过程;一个是绝对厌氧 的沼气发酵过程。本实用新型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原料是农作物秸秆、人粪尿、畜禽粪便,以及其它的农业有机废弃物,但是不能含 有石块、土壤、洗涤剂、金属板块等不能消化的无机物质。农作物秸秆切碎,不能长于300mm, 所投入的秸秆总体积不能多于所投入的总体积的1/3,所投入的粪便最好以新鲜为主,粪污 水的投入量不能少于2/3,使发酵液中有机物质的干含量在8%上下。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装置分为上下两池,上池为兼用池,是水压间和预发酵间共 用的,本实用新型称之为兼用池;下池为发酵池,是一个传统的沼气池。本实用新型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它包括上池即兼用池、活动盖进出水系统、沼气池主体三个部分。 上池兼用池与下池沼气池间通过顶返水孔相连接;活动盖进出水系统由天窗和进出料备用 管组成,用于不使用兼用池,只利用下池传统沼气池进行沼气制备时原料和处理水的进出。 与传统沼气池相比,本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装置保留了天窗作为活动盖,天窗下增设进出 料备用管,组成活动盖进出水系统,取消了传统沼气池的进出水口,比传统沼气池减少了两个开口。原料投放到上面的兼用池中,由于兼用池也是水压间,在兼用池中沼液、沼渣、原料三者共处一个空间中,并且随着水压的变动产生混合和搅拌作用,由于与外界大气相通, 所以存在着部分有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发酵作用是兼性发酵,原料可以在这种兼 性状态下,进行酶解,使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再分解为甲烷的前体物质。而 且这个发酵阶段是不需要厌氧的,兼性状态有利于预发酵,而且由于有大量的沼液、沼渣进 行充分的接种作用,使得预发酵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有机废物经二次发酵,能够充分降解,提高产气量。2.沼气池结构简单,可降低建设成本,取消传统沼气池的进出水口。3.充分利用传统沼气池天窗,形成天窗进出料备用装置,拓展沼气池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沼气装置实施的总体结构图(见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沼气装置的俯视图(见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建设方式(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装置包括以下部分组成,上池即兼用池、活动盖 进出水系统、沼气池主体。具体由兼用池1、沼气池2、天窗3、进出料备用管4、沼气金属管 5、兼用池外墙6、顶返水孔7和人行路8组成。活动盖进出水系统包括天窗3和进出料备用管4,是当不使用兼用池1时,原料 和处理水进出的备用系统。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沼气池的进水口和进水管,采用活动盖 进出水系统进出水,进出料备用管4是联结天窗3和沼气池2的水泥管,管段直接深入至 沼气池底端中央,管内径300mm,为使进出料畅通,管底做成倾度45°的斜面,也可管底开 200X200mm开口,以使进出料管4与沼气池2主体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沼气池2主体是一个圆球形的闭合罐体,分三个部分,即沼气池上半球、沼气池圆 柱体、沼气池下半球。上下半球如果不方便建造时,可以使用梯形截面体。本沼气池与传统 水压式沼气池的建设基本一致,本沼气池无需建设常规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沼气池2上盖为传统的水压式沼气池天窗3兼安装进出料备用管4,其密封方法与 传统沼气池一样。在天窗3旁边离进料管一定距离内,插设一个金属沼气管5作为沼气的 起始接头。[0022]本实用新型的兼用池包括兼用池1和顶返水孔7,兼用池1是用于进出料和水压 间的,具有进料、出料、水压间功能,所以称为兼用池。兼用池1是在沼气池2圆柱体墙壁上 延伸而出的水池,直径大小与沼气池圆柱体一样,高度为沼气池的上拱高与天窗高度之和。 但是兼用池1的建筑是3/4的圆形水池,留下1/4为人行路8,以便人进出、观察沼气池,以 及对沼气池2进行各种操作。顶返水孔7是连接沼气池2与兼用池1的通道,本沼气池采 用顶返水设计,用沼气的压力调节水压。顶返水孔7是一个直径为300mm的圆管,设计高度 为沼气池2圆柱体的1/2处,这样顶返水孔7的长度为700mm,顶返水孔7的位置在兼用池 1人行路8的对面,既兼用池1的中间处。以便于管理和进出料液。我国农村用户一般使用的沼气池为6m3、8m3和IOm3三种形式。本实用新型沼气池 容积计算方法,体形状为圆柱削球型,设沼气池2容积为V(立方米),P为曲率半径(米), f矢高(米),H为沼气池2圆柱池墙高(米),D为池内直径(米),R为池内半径(米), 天窗高度为h。那么,沼气池圆柱体Vl = π R2H,池盖和池底削球壳体的曲率半径为P = (4f2+D2)/8f,则削球池盖和池底的体积分别为V= π f2 (3 P -f) /3,V = V2+V3,沼气池2总体积为V = V1+V2+V3,兼用池1 的体积 V4 = [3 π R2 (fl+h) - π fl2 (3 P 1-fl) ] /4表1环流布料沼气池几何尺寸(米)
权利要求一种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它包括上池即兼用池、活动盖进出水系统、沼气池主体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分为上下两池,上池为兼性好氧的兼用池,是水压间和预发酵间共用的,下池为绝对厌氧沼气发酵池,兼用池和沼气池是通过顶返水孔连接的;所述的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取消了传统沼气池的进出水口,在天窗位置增设进出料备用管作为备用系统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气效果较好的沼气池。双厌氧发酵空间沼气制备装置有两个发酵空间,完成两个发酵过程。两个空间分别是一个原料预处理与水压结合间、一个是发酵间;两个发酵过程,一个是原料的发酵,是兼性厌氧的原料发酵过程;一个是绝对厌氧的沼气发酵过程。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沼气池的进出水口,增加了天窗进出料备用装置;水压间和预发酵间共用。兼用池和沼气池通过顶返水孔连接。沼气发酵原料直接投入兼用池中实现第一次发酵,随着水压的运动,水解的原料进入沼气池并进行厌氧发酵,完成双发酵过程。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1770698SQ20092026251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潘俊, 高云飞 申请人:高云飞;潘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